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黄檗希运(?-855年),闽人,是南宗禅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一位禅学宗师。他的以《传心法要》、《宛陵录》为代表的禅学思想,是继《肇论》、《大乘起信论》之后佛教中国化的又一座理论丰碑,对中国禅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2年6月26日,《中国禅学》创刊号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国禅学》是河北禅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学术刊物。在净慧法师的倡导和中国禅佛教学者的支持下,经过—年的积极筹备,于2002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创刊号75万字,发表了中国禅宗学者(包括港台地区)的45篇研究论文,13篇书评。论文涉及到禅宗理论探讨、禅宗思想与历史、禅宗与其他宗派的综合研究、禅宗语言文学、现当代禅学研究、禅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在禅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禅学》创办人净慧法师指出,历史进入了21世纪,中…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之初,随着中国敦煌经卷中一批禅典籍的发现,禅宗研究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致使禅学与禅宗成为二十世纪的“显学”。一批中国禅学、禅宗的思想通史、断代史研究专著(如宇井伯寿的《禅宗史研究》、《第二禅宗史研究》、印顺的《中国禅宗史》、杜继文、魏道儒的《中国禅宗通史》、洪修平的《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潘桂明的《中国禅宗思想历程》、杨曾文的《唐五代禅宗史》、麻天祥的《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等)反映了近百年来禅宗通史、断代史研究的方法的多样性和在不同向度上深化的特征,与此同时,对禅宗思想代表人物的个…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6月26日,《中国禅学》创刊号出版座谈会在北京荷塘月色素食餐厅举行,《中国禅学》部分在京学术委员、编委、作者约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中国禅学》是河北禅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学术刊物。在净慧法师的倡导和中国禅佛教学者的支持下,经过一年的积极筹备,于2002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创刊号75万字,发表了中国禅宗学者(包括港台地区)的45篇研究论文和13篇书评。论文内容广泛,在禅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作了有益的探索。座谈会由《中国禅学》主编吴言生先生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之初 ,随着中国敦煌经卷中一批禅宗典籍的发现 ,禅宗研究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 ,致使禅学与禅宗成为 2 0世纪的“显学”。一批中国禅学、禅宗的思想通史、断代史研究专著反映了近百年来禅宗通史、断代史研究的方法的多样性和在不同向度上深化的特征 ,与此同时 ,对禅宗思想代表人物的个案研究也不断深入 ,新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惠能评传》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为洪修平、孙亦平。本书以十章 ,凡三十四万字的篇幅 ,对惠能的生平事迹、《坛经》的形成和流变、惠能六祖地位的确立、惠能禅学思想的理论渊源、惠能禅学的主要内容与基…  相似文献   

6.
自佛陀在灵山拈花微笑,迦叶悟道,以心印心,禅学便开始流传于世。印度禅宗第二十八祖达摩大师东渡来华,将禅学传入中国。二祖、三祖均在中国的安徽建道场,弘扬佛法。后六祖惠能大师创顿教,给中国佛教注入新鲜血液,将佛教中国化,使中国佛教重焕生机,禅宗在中国自此大兴,禅学思想深入人间,兴盛至今。  相似文献   

7.
玄赜禅师在早期禅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续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等佛教史籍里,却记载不详。对敦煌写本P.3294与S.2054号残卷的缀合,斠补出了比较完整的玄赜禅师传记及其禅学思想史料,从中可以窥见其生平事迹及其禅学思想的全豹。  相似文献   

8.
缘起与宗旨1998年10月24日至25日,台湾慈光禅学研究所和台湾中华禅净协会联合举办了“两岸禅学研讨会”,提交论文的有:台湾福严佛学院院长大航法师《定中作观与出定作观二说之比较》、台湾慈明佛学院教师宗麟法师《〈深密〉止观与〈瑜伽〉止观之比较》、上海...  相似文献   

9.
刘东 《法音》2012,(9):61-62,79
本刊讯9月11日上午,中国茶禅学会第二次全国理事会在北京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机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先生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茶禅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修改后的《中国茶禅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茶禅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会议礼请传印长老为名誉理事长,推举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  相似文献   

10.
玄赜禅师在早期禅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续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等佛教史籍里,却记载不详.对敦煌写本P.3294与S.2054号残卷的缀合,斟补出了比较完整的玄赜禅师传记及其禅学思想史料,从中可以窥见其生平事迹及其禅学思想的全豹.  相似文献   

11.
禅学与道教     
中国佛教禅学(包括禅定之学与禅宗之学)长期浸润中土传统文化,与道教仙学关系尤深,本文将禅学与道教的互动关系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论析了三大阶段中二者的交涉关系  相似文献   

12.
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民间宗教派之一“罗教”的思想体系的著作,《罗教·佛教·禅学——罗教与〈五部六册〉揭秘》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徐小跃教授。罗教是明清两代重要的民间宗教之一。明代正德年间,山东人罗梦鸿(道号罗清)(1442—1527)创立了该教,在中国(特别是北方)下层民众中广泛流布,后世门徒奉罗清为罗祖。罗清创制的五部经典《五部六册》为罗教的宗经宝卷。徐著系作者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该书以揭示《五部六册》的文本内涵及与佛教、禅学的内在关系为重心,探讨了罗祖的悟道进程…  相似文献   

13.
北宗神秀禅学思想不同于南宗慧能禅学思想,神秀注重修持过程中的逐渐修证、逐渐开悟。同时,他也吸收般若学中的心性思想,注重"观心"的修持思想。从理论上来看,他提出了"心"为根本,万法不过是遮蔽在心上的染物而已,要离染得净、返归内心的澄明世界,就必须以心为本、以物为用,他以体用关系的方式论证了禅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三载苦辛,一朝结果,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即《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于2001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使学界为之注目。禅学三书以作者的博士论文《禅诗研究》为基础,又经进一步的琢磨增补而成,全篇85万言,洋洋大观,包罗百珍,堪为近年来禅学研究的大制作。  相似文献   

15.
褚潇白 《法音》2008,(4):34-37
上世纪二十年代起,胡适与铃木大拙就中国禅学史的问题展开论辩。在1949年夏威夷大学东西哲学会议上,两人公开摊牌,夏威夷大学出版的《哲学期刊》上刊发了他们的论点。之后,日本学者柳田圣山将胡适的禅学论文收集编入《胡适禅学案》一书,在日本与台湾相继出版。由此,胡适与铃木的论战被学界称作"胡适禅学案"。  相似文献   

16.
白光 《孔子研究》2012,(4):125-126
<正>二十世纪初,中日学者开始将儒佛道三教关系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事实,但是直至世纪之末,学术界才从思想和哲学的层面深入地探讨三者的关系。洪修平《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一书是其长期从事三教关系研究的又一阶段性成  相似文献   

17.
北宗神秀禅学思想不同于南宗慧能禅学思想,神秀注重修持过程中的逐渐修证、逐渐开悟。同时,他也吸收般若学中的心性思想,注重"观心"的修持思想。从理论上来看,他提出了"心"为根本,万法不过是遮蔽在心上的染物而已,要离染得净、返归内心的澄明世界,就必须以心为本、以物为用,他以体用关系的方式论证了禅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黄檗希运是临济宗的祖师。他的禅学思想,最基本的乃即心即佛;至于学道,他认为学人首先必须达到无心。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对希运的禅学作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1,(9)
由李挽(耕云)先生率领的台湾禅学参访团一行七人,应中国佛教协会邀请,于7月16日至25日来大陆访问,进行禅学交流活动。参访团在京访问期间,中国佛协于7月17日上午邀集北京部分佛教学者举行禅学座谈会,就大陆禅学研修状况和禅的当代意义等问题,同参访团一行进行了交流。座谈会由周绍良副会长主持。净慧法师作了主旨发言。耕云先生就禅的内涵、禅的时代意义、禅的使命等内容,谈了他的精辟见解。方立天、杨曾文、王新、邢东风、张学智、陈继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是南京大学洪修平教授的学术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全书按主题和内容分为总论篇、分论篇、比较篇、专论篇、访谈篇五个部分。最后的附录篇是作者给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