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二协同学的科学贡献(一)协同学通过提出协同效应原理把系统论从远离平衡态推广到近平衡态和平衡态,使它广泛适应于无机界、有机界和社会领域。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来自对生物系统的总结,它虽然运用微分方程建立数学模型对系统元素进行定量描述,提出系统中任一元素量度的改变都会引起其它元素以及整个系统的变化,从而使系统变成能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定量描述的科学概念,然而从系统行为和关系推导  相似文献   

2.
态度转变的协同学模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态度转变的协同学模型及其意义李小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态度转变的协同学模型假设在对待某一件事情上存在两种态度,分别以1和2表示,相应的人数则以n1和n2表示。当人们的态度会受到他人影响时,其态度转变的概率P就是n1和n2的函数,P随时间演化的方程...  相似文献   

3.
生命起源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前沿问题,M·艾根(M.Eigen)教授卓有成效地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提出了超循环论,揭示了生命起源特别是生命信息起源与进化的一定的规律性,为近十多年来这一科学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艾根的超循环论不仅在解决生命起源问题上独树一帜,具有开拓性,同时还涉及宇宙观方面意义深远的一些问题,自始至终贯穿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一、超循环论的研究方法 艾根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独具特色。20世纪以前,由于物理化学以及相应科学知识的贫瘠,尽管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进行许多实验,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否证各色各样的理论,但实验粗糙、证据不理想,没有说服力。20世纪30年代化学进化论的创立不能不令20世纪前的那些科学家们对奥巴林等人刮目相看。以奥巴林为代表的化学进化论者的大量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4.
系统联系与非系统联系都是建立在物质客体客观地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基础上的,区别在于,系统联系是强调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有机程度高的,或已构成某种特定有机整体结构的联系,而非系统联系是指不存在有机联系的整体或部分的联系。 为了进一步弄清什么是系统联系,首先必须从什么是“系统”说起。关于系统的定义可以有很多种,最基本的定义是一般系统论的奠基人,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在他的《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一文中所概括的:“系统的意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转引自《科学学译文集》,第315页)这个定义明确显示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1)整体性或统一性。(2)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所谓整体性就是整体出现了部分所没有的性质或者丧失了部分所具有的性质,而组成要素的有机相互作用是系统的整体性的根源。系统的整体性则是组成要素有机相互作用的表现,比方说水分子  相似文献   

5.
关于董仲舒思想的论著,数量颇丰,但至今似尚无专文研讨其哲学方法。海内外论著在涉及此点时,多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并斥之为牵强附会,荒谬不实。本文试图以相似理论和协同学方法与董仲舒的哲学方法进行对比,对此问题作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自由大学教授普利高津于1969年在《结构、耗散和生命》这篇论文中提出的,经过七、八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用于描述化学催化反应并运用催化反应解释了生物、社会等领域的现象。这一成果,被誉为“七十年代化学领域的辉煌成就之一”,普利高津也因此在1977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耗散结构理论不仅是对理论物理和理论化学的新发展,而且也是对系统论的新发展。贝塔  相似文献   

7.
通过论述逆向疫苗学的特点和发展过程,揭示其哲学意义,提示要善于抓住科学突破的机遇,要有创新性思维,尤其是逆向思维,不但可以用于逆向疫苗学,而且可以用于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形式符号系统的意义表征,如何能成为系统内固有的,而不只是寄生在人脑中的意义?符号的形态是任意的,符号本身是无意义的,那么以无意义的符号进行操作可能得出意义来吗?其基础又是什么?如果试图学习英语,而可资参考的却只有英英词典的话,如何才能摆脱从符号到符号的旋转木马?符号  相似文献   

9.
作为20世纪的显学之一,现象学在其演进过程中经历了诸种变化,也受到不同形式的关注。然而,从理论上看,现象学的哲学内涵是什么?它究竟试图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到何种哲学的目标?相对于现代其他哲学流派或以往的哲学体系而言,其哲学进路的独特性体现在何处?对这些问题,今天似乎仍然需要思考。罗蒂曾就此表达过如下看法:对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在哲学上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他(罗  相似文献   

10.
一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十七世纪,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确立了力学运动的三个定律。在得出这些定律时,牛顿对于描述运动所必需的时间与空间的性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实践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80年代以来传统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切入点、哲学论争的焦点和当代中国哲学发展新的生长点,根本原因在于其超越了古代本体论和近代认识论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理念的根本变革,即实现了哲学的现代生存论转向。然而,如果人们抹杀、忽视了实践的生存论内涵,仍  相似文献   

12.
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了关于人类理性的一种新型观点,即抽象化思维不具有超出形象化思维的独特形式,而是沿用了感知与运动的概念和规则。这一观点约束了理性的自由,从而必定会影响我们对哲学的评判和预期。本文简要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并探讨了其哲学意义:一是以体验主义取代客观主义作为新的哲学纲领,二是分析并批评哲学中的理论构建方法,三是消解通过概括使复杂知识系统变得可被理解的哲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数学是在初等数学和变量数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产生的标志是非欧几何、群论、泛函分析等学科的创立。非欧几何、群论、泛函分析扩展了数学研究的对象,几何不再是只研究直观世界的空间和形式,而且研究与它相联系的罗巴切夫斯基空间、射影空间、黎曼的四维空间和各种拓扑空间,代数考察的对象“量”更具有普遍性,如:向量、矩阵、张量、旋量、超复数、群等,在泛函分析中,不但“数”是变量,而且函数本身也是变量。现代数学还扩大了数学的应用范围,如:爱因斯坦把黎曼几何应用到广义相对论,冯·诺伊曼把希尔伯特空间应用到量子力学,等等。现代数学关于数学理论的研究有集合论、突变函数  相似文献   

14.
量子非定域性及其哲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量子力学自诞生以来已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国内外围绕量子力学所展开的哲学争论并没有停下来。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量子力学的研究,特别是量子隐形传态等相关实验取得成功,以及量子信息理论的兴起,对微观世界的关键概念———非定域性带来了新的哲学启示,本文就此展开相关讨论。一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以下简称EPR)在《物理评论》发表论文《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开创了研究定域性与非定域性的先河。1964年,贝尔(J.S.Bell)基于定域实在论和有隐变量存在,得到了自旋相关度的不等式———贝尔不等式,…  相似文献   

15.
先验逻辑作为康德认识理论的核心内容,其意义不仅超越了逻辑学,而且超越了认识论,成为康德清算旧形而上学、实现形而上学革命的关键环节,也是康德哲学通过形而上学的意义转换贯通古代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关键环节。探讨康德哲学的先验逻辑,对于理解西方哲学的演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先验逻辑的基本内容先验逻辑属于康德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广义的)理性认识学说,包括知性认识和(狭义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康德认为,先验逻辑与形式逻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其联系而言,它们都能提供真理的消极条件(必要条件),因为形式逻辑像先验逻辑一样属于…  相似文献   

16.
张力锋 《哲学动态》2005,1(12):31-39
根据牛津哲学词典,模态逻辑是"研究必然性和可能性概念的一种逻辑".既然模态逻辑以探讨基本哲学范畴及其逻辑关系为目标,那么它就必然涉及相关的哲学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则构成了模态哲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政治哲学的当代复兴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政治哲学的衰落与复兴肇始自苏格拉底的政治哲学是哲学的一个特殊分支。政治哲学不仅追求知识而且追求德性,不仅追求德性而且追问德性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因此,它是一种关于人类应当怎样生活的智慧。它的目标是对政治事物进行善恶之别、好坏之分的价值判断,对政治事物的内在本性进行形而上的反思。可是,19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日益突出的成就,其方法论原则也日益渗透到各个知识领域并逐步占据统治的地位。这就使以探讨政治事物的价值和意义、追问政治事物的内在本性为目标的政治哲学陷入了知识合法性的危机。科学主义的知识论原则不承认…  相似文献   

18.
李锋  刘睿 《中国道教》2004,(1):33-36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珍贵典籍,文约义丰,言简意赅。这部分地是因为《老子》中大量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各类比喻俯拾皆是,散见于全书各章节。对老子的比喻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思想实质。下面按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内涵,结合其表现形式,将《老子》中的比喻分为五类进行剖析:一、“母”、“子”喻这类比喻出现的频率很高,是拟人化类比造成的隐喻。例: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1章》)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4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问题做过最详尽论述的经典作家。他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相似文献   

20.
庄子对技术的见解,可发见于其关于知识的议论。在区分假知与真知时,庄子曾以技术为典型来说明后者。故讨论庄子①的技术观,须检讨庄子的知识论及认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