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宗教存在的个别与宗教概念的一般之间的逻辑整合的启示是:神的双相性为神性与神性力量,神性反映了人类存在问题的绝对性;神性力量为应对绝对问题的超验方式。神性即人类存在的绝对性;神性力量即神性应对方式。前者为人,后者为神。人为神之本,神为人的方式替代,人与神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宗教学的研究主题即神与人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史华慈从阿伦特的诸多著作中得出结论,认为阿伦特哲学思考的终极关怀旨在探究现代危机的社会根源,这个危机根源可以概括为源自于古代城邦的追求政治行动、公共福祉和政治自由的高贵生活的缺失。史华慈基于思想史发展脉络及其犹太人身份,批判性地指出阿伦特的愿景所具有乌托邦式的民粹主义面向,受到古典崇拜的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并背离了犹太教传统。史华慈通过对阿伦特整体思想的反思,一方面捍卫着犹太人的身份,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了对解决现代社会危机之路径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以探讨社会学学科语境下宗教的定义为切入点,从源头出发确立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视野。通过对经典理论与后继理论的述评与比对,发现关于宗教的定义与各个理论流派的方法论直接关联。经典理论在定义宗教时维度相对单一:或是结构的、或是行动的、或是文化的;而后继理论则主张将心理机制、传统等因素纳入宗教定义的范畴,并反对建立关于宗教的普适性定义。  相似文献   

4.
启蒙运动主要是指发生在西方18世纪的思想和社会运动,其宗旨是批判基督教中的保守和专制思想,反对教会政教合一的残酷政制.如伏尔泰所鼓吹的自然神论、狄德罗所宣扬的怀疑主义以及休谟所坚持的不可知论的经验主义等,对于基督教传统的神学独断论确实具有摧枯拉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定义"宗教"的四种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穷 《宗教学研究》2003,3(2):83-88
综观近现代宗教学研究中对“宗教”的诸多理解和定义,似可按对不同提问方式——是什么、作什么、有什么、为什么——的回答而归为相应的四类:本质性的定义方式;功能性的定义方式;结构性的定义方式;形而上的定义方式。本文从生存论的角度对缪勒的定义作了改造,将之列在第四种定义方式之下。当然,这一划分是相对的,实际上常有交叉重叠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本身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但它提示我们还应该从制度层面进行思考。不仅需要反思研究者个人、研究团队、研究者所在机构的政策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更需要反思我国各部委在相关规范管理范围的衔接和一致性等方面的问题。如何从预防和完善的视角和进路进行思考,是本文的基本立足点。产学研转化以及机构利益冲突政策,是我国很多机构在管理框架的薄弱环节,也是可能存在漏洞的地方。此外,还针对创新和规则意识以及胚胎和胎儿的道德地位以及孩子的利益该由谁判断和代言,提出了文化层面需要进行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这篇论文以对福建省兴化地区近期元宵节期间的乡村宗教仪式的描述开始.文章不仅讨论这类仪式活动对大多数宗教定义提出的诘难,而且探讨这种地方仪式传统对仪式理论所包含的意蕴.这些仪式活动的组织者具有高超的领导技巧,他们在制造地方差异性世界的同时吸收外来资本和国家的象征符号.同时,这些村庙网络致力于地方经济,包括改善村公路、电力、灌溉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同时也支持地方的文化活动,比如设立奖学金和创办老人活动中心等.  相似文献   

8.
正宗教中国化的最终标准,就是看是否融入中国文化。宗教中国化既要求宗教有融入中国文化的愿望,又要求宗教有融入中国文化的行为,更要求宗教有融入中国文化的结果。所以,在宗教中国化定义中,必须有融入中国文化的要求。宗教中国化的定义不可能做到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精确,但是要在理论上把它说清楚,在实践上把中央提出的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要求落到实处,对它的定义就必须尽可能精确。由于宗教中国化不是一种内涵的数学公式,而是因每个人对其理解的不同而不同的概念,所以,观点相异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重要的社会影响。近年来,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宗教关系明确为政治领域和社会  相似文献   

10.
宗教与道德在概念内涵、产生时间与存在依据上都有着很大不同,是两种泾渭分明的社会意识形式。分析与把握宗教与道德关系,必须首先对这些根本差异具有明确的认识。就宗教道德之为道德而言,它本质上就是世俗道德,并不存在独立于世俗道德之外的所谓宗教道德。道德在被宗教纳入其教义体系、从而服从于其神灵信仰下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异化现象,始终存在被直接异化为非道德的危险。作为一种较为低级的他律道德,宗教道德并不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理想道德状态。那种试图借助宗教拯救道德、利用宗教信仰提升道德水平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只有在无神论基础之上的道德建设才是坚实和可靠的,才能真正有利于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1.
车玉玲 《哲学动态》2006,(11):48-51
随着意识形态的谈化,追忆“白银时代”,已经成为当代俄罗斯思想界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不仅如此,白银时期的宗教哲学早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原因在于这场精神文化的复兴运动虽然传承了俄罗斯东正教的文化传统,但它所思考与试图解决的问题域限却是整个西方文化语境所面临的困境:即近代科学理性发展带来的危机,以及与此相伴随的宗教与哲学中基本价值的混乱与瓦解,“虚无主义”已经无可避免到来。另一个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之后,原有共产主义信念的丧失导致当代的俄罗斯人处于空前的信仰缺失状态。因此如何…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Abstract. After the disheartening results of an informal investigation of content knowledge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among her students, the author ponders the implications for her teaching objectives. What are we, as educators in religious studies, really teaching and how are we doing it? How are we accommodating students with less traditionally honed academic skills without diminishing content? She describes her experiments with several new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student learning by helping them improve basic skills, develop cultural literacy, and relate course content to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6.
17.
A pervasive, yet under‐discussed, problem in religious studies classrooms is the presence of faith crisis. Many students face a type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when faced with the critical‐analytical approach in the academic study of religion. This essay, in an open and conversational tone, addresses the learning opportunity underlying such crisis moments. The discussion begins with a delimitation of what constitutes the secular university's goals in pedagogy and research. After arguing that a reductive limitation of knowabl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s to be the focus of the university, the discussion moves to the presence of cognitive stages of development, or liminal rites of passage as analogous for explicat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which crisis moments emerge. Finally, the discussion concludes with a reflection on the coherence of reductive limitation and collaborative pedagogy.  相似文献   

18.
By  Pilgrim W.K. LO 《Dialog》2004,43(3):159-165
Abstract :  Post‐Maoist China retains its loyalty to Marxist principles; yet voices are being heard that interpret religion much more positively. Both government spokespersons and Religious Studies scholars measure the value of religion according to its social function. Such a criterion of evaluation fails to take account of what is essential to Christian theology, namely, appeal to divine transcendence. Yet, Christian theology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Lutheran Reformation begins with transcendence and turns toward human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orld through loving the neighbor. This may mark a common cause between Chinese sociology of religion and Christian commitments to social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9.
20.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一直是当代心理学的热点话题。作为社交情境中的特殊自我效能感,社会自我效能感是能够影响个人人际互动质量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因此也逐渐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对国内外理论文章与实证研究的分析发现,社会自我效能感与社交自尊、社交果敢性、社交信心等相关概念有所不同,是指个体对自己社交能力的主观信念;其内涵在不同文化自我或情境的视角下可能存在差异,具有多元结构的可能性。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个人特质、情绪、态度及行为等变量相关,并能够显著预测抑郁、社交焦虑、生活满意度、社会适应等变量。此外,社会自我效能感也在外向、性别角色、依恋、目标定向、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机制中起到中介作用,且能够对压力和不公平感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然而有关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未来研究应该关注社会自我效能感内涵与结构的确定、测量工具的开发,并加强对其影响因素与影响效应的探索、系统模型的构建和跨文化研究的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