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葛洪卒年考     
葛洪的年寿及卒年,历来争议较大。通过详细考辨《神仙传》《世说新语》《高僧传》《晋书》《道藏》以及敦煌遗书等所载有关葛洪卒年的各种文献,笔者认为葛洪实卒于晋康帝建元元年(公元343年),享年六十一岁。  相似文献   

2.
冲虚古观地处罗浮山南麓,道教称第七洞天(朱明辉真洞天)、第三十四福地(仙人华子期治之)。创建人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生于晋武帝大康四年(公元二八三),晋时任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是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从郑隐学道,得其丹法,后师事南海太守鲍靓,著《抱朴子·内篇》,整理炼丹方术,发展外丹理论,以达长生久视之愿。东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三二七)到广州访邓岳,邓曰,罗浮  相似文献   

3.
丁宏武 《宗教学研究》2005,2(4):125-132
葛洪早年的扶南之行,仅见于<道藏·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下),是否属实,学术界尚有争议.本文通过详细考辨有关此卷作时的各种文献,推断其作时必在三国后期至东晋初;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丹经的传授方式、葛洪的生平事迹、<抱朴子外篇>的用韵等,断定<神丹经>(卷下)确系葛洪手笔,可作其扶南之行的内证.并且认为葛洪的扶南之行与其早年的访道求仙活动及交州情结有关,时间当在公元306年至310年之间.  相似文献   

4.
武锋 《宗教学研究》2006,(2):138-141
学术界对葛洪生于西晋武帝太康四年(303)几无异议,但对葛洪卒年则聚讼纷纭,计有八十一岁说、六十一岁说及不出六十岁说。检核有关资料,葛洪卒年当以八十一岁说为是,即葛洪卒于东晋哀帝兴宁元年(363)。  相似文献   

5.
葛洪评传     
1.生平事略(公元283-343)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清微仙谱》称之为“小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镇江市句容县)人。生于晋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出生江南士宦豪族,祖父葛系为三国吴大鸿胪,父葛悌为晋邵陵太守。年十三,父悌去世,家道中落,饥寒困瘁,躬执耕穑;又累遭兵火,先人典籍荡尽。洪少好学,日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年十六,广览众书,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不留意于河洛图纬,  相似文献   

6.
论严复     
严复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系统地介绍和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和自然科学,对当时的哲学变革和政治改良起了很大作用。严复(公元1853—1921年),初名体乾,又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出生于破落地主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因科举考试失败,而弃政为医。十一岁时,父亲为他聘了名士黄昌彝到家教学,希望他长大成才,因此严复古文很有根柢。严复十  相似文献   

7.
无知与奸诈     
晋代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约公元284—364年)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儒家和道家,著有《抱朴子外篇》、《抱朴子内篇》、《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神仙传》、《隐逸传》、《集异》等书。受其生活年代的文化背景及现实的影响,葛洪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炼丹家,然而其对封建迷信的危害却有一定的认识,并力图破除一些迷信现象。今读到其中两则故事,遂生联想,乃作札记。  相似文献   

8.
阿巴斯哈里发王朝是紧接着伍麦耶哈里发王朝的伊斯兰教王朝,即我国古代史籍上所记载的黑衣大食。它在长达五百余年(公元750—1258)的曲折历史中,共传有37位哈里发,第一位是艾卜勒·赛法哈。阿巴斯人是打着“哈什米亚”的旗号而兴起的,藉以显示他们和先知穆罕默德同宗(先知的曾祖父哈什姆是赛法哈的高祖父阿巴斯的祖父,先知是赛法哈的叔曾祖),所以有继承先知伟大事业的权利。他们为此而  相似文献   

9.
<正>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县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死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他于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中举,历任翰林院修撰、经筵展书官、殿试掌卷官等职。明世宗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杨慎因所谓“议大  相似文献   

10.
1985年7月11日,由中国科协、交通部、外交部等十个单位发起和组织的纪念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首航580周年大会,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我国的学者、专家、港澳同胞,以及在宁的各界人士三千余名参加了大会。中国伊协副主任马贤也应邀出席。郑和,回族,本姓马,小字三宝(一作三保),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今晋宁县)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中,祖父和父亲都是曾赴麦加朝觐的“哈只”。和初事燕王藩邸,后因从  相似文献   

11.
《管子》对《淮南子》的影响,体现在文本和思想两个方面。《淮南子》中,既有对《管子》文本的袭用,也有对《管子》思想的继承。这与汉初的社会思潮和该书的编撰意图有关,也与淮南王刘安门下聚集了一部分来自齐地的学者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重点阐述了孟子与孟子山的关系,认为孟子作为稷下先生曾经两次游齐,最后离开齐国时,曾经“三宿于昼”,这个“昼”的具体地点似无可考,但这个地方距离临淄不会很远,应当十分靠近长峪道。从临淄通向博山的长峪道,最晚在战国时期应当很是畅通。孟子最后离开齐国,就是沿着长峪道在昼邑住宿后离开齐国的。孟子在离开齐国时,经过了孟子山。  相似文献   

13.
14.
《庄子》与《管子》之间有着较复杂的关系,它们都以“道”、“气”解释世界和人的存在,把“道”作为价值和意义的根据,但《庄子》更多关注的是个体性的存在,即治身问题,而《管子》则服务于治国之道,把治国与治身相结合。《庄子》对“名”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拒斥功名,《管子》不同之处在于把“名”与法术相结合,运用于政治。  相似文献   

15.
在老庄的人生哲学中,生命有三种存在形式:生命的物质存在、生命的社会存在和生命的精神存在。因而老庄的“重生”思想包含了三重内涵:重身轻物——珍重人的自然生命;外圆内方——注重人的社会生命;精神自由——关怀人的精神生命。  相似文献   

16.
《管子》与《荀子》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管子》和《荀子》是先秦的两部重要典籍,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学术价值,本文对《管子》和《荀子》从天论,王霸,礼法,群臣,心术和富国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作者认为以《管子》为代表的管子学派对荀子有着深刻的影响,《荀子》包含着对《管子》思想的吸收和扬弃。  相似文献   

17.
论《管子》与《晏子春秋》中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子》与《晏子春秋》作为两本流传至今的诸子著作,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伦理等,也涉及到教育,并将教育提高到治国必需的高度来认识,来对待。本文依据《管子》和《晏子春秋》,阐释了它们主张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范围,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等等。本文认为《管子》和《晏子春秋》中的教育思想虽有着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却仍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管子》、《晏子春秋》所倡导并采用的一些教育方法,即使对今天的教育来讲,仍不失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红  李薇 《管子学刊》2005,(3):25-28
晏婴以极忠尽谏闻名,而其劝谏的主要内容便是要齐君效法古之贤君爱民、重民,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本文以《晏子春秋》为据,描述晏婴的谏诤形象和高超的进谏艺术与技巧.  相似文献   

19.
《乐》是孔子用以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子夏深得其传,不仅善于演奏音乐,而且将古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传给后世。虽然古乐最终没能流传下来,但是子夏传播乐的贡献却是不能抹煞的。  相似文献   

20.
在《管子》系统丰富的"以法治国"思想理论体系中,立法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诸如君主独享立法权,立法应遵从天道、顺应民心,因时因俗而变,宽严适度,公开透明等一系列关于立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管子》立法思想所呈现出的超越时代的理性光芒,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