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篇关于耶稣基督的道理,愿与主内的朋友们分享。我愿从三方面说起:一、耶稣基督是真人;二、耶稣基督是真天主;三、走耶稣基督之路。 一、耶稣基督是真人 何谓真人?顾名思义,就是真真实实的人。大凡在天主的受造物中,只要有血、有肉、有生命、有灵  相似文献   

2.
复活在我     
孙锡培 《天风》2010,(4):6-7
<正>经文:约11:25;林前15:14-22主已复活,他是你的救主,胜过了死亡。他将美丽荣耀的盼望带给每一位信他的人。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了,这是事实。尽管有人疑惑,但主实在是复活了。一、基督复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1993年9月,我考上了山东神学院。回首过去,静思数算,成为神儿女已近五个春秋。五个春夏秋冬中有喜乐也有艰辛,但在种种困难与险阻中,总能深深感到有一双慈爱、大有能力的无形之手,在扶持着我,带领着我,那就是我坚贞不渝要为之奉献终生的主——耶稣基督。  相似文献   

4.
每年十月的第三主日,圣教会定为传教节,目的是提醒和号召教友们认识传教的重大意义;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分担传教的光荣任务;帮助耶稣基督和圣教会,早日实现和完成荣主救人的伟大使命。现在让我们简略地谈谈以下三个问题。一、什么是传教? 根据圣教会有关文献的解释,传教是:在尚未信仰耶稣基督的民族及人群中,宣传基督福音,建立圣教会,使人信  相似文献   

5.
冀慎杰 《天风》2002,(7):32-32
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被罗马帝国派驻犹大省的巡抚本丢·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以无罪之身在十字架上担当了世人的罪,完成了父上帝对世人的救赎。千百年来,全世界千千万万的人靠着十字架的功劳,藉着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蒙恩得救,罪得赦免。十字架是救恩的象征,是荣耀的象征,正如赞美诗216首中提到的那样:“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十字架的光辉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人来归向主,成为主的门徒。一个真心悔改,愿意接受耶稣基督作救主的人,他(她)一定会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主。感谢主的恩典!他把我们从万人之中拣选了出来,引导我们走上了十字架的道路,使我们成为同路人。让我们  相似文献   

6.
李志刚 《天风》2001,(5):50-52
经文:太5:38-48 信仰耶稣基督主要是蒙赦罪,得永生,那可以说是信徒在世最大的期望。然而信徒在世生活中何以要介入“追求圣洁”,过“圣洁生活”的要求。如此介入和如此要求,岂不是成了信徒生活的累赘和枷锁。一个不信的人在生活上是没有属灵的要求,人们可以随着自己的喜好去做事,不受任何限制。所以有许多不信主的人认为,不信耶稣可  相似文献   

7.
有时坐在火车、汽车上旅行,隔着车窗蓦地发现鲜红的十字架高高耸立在一建筑物的尖顶时,我内心都有说不出的惊喜:“那就是教堂!”我会向旁边的朋友介绍说:“是信靠耶稣基督的人敬拜、赞美神的神圣地方。”好多不信主的朋友也会随和说:“是啊,虽然我们还没有皈信基督,但一走进你们的教堂,仿  相似文献   

8.
福音默祷     
福音:那五个明智的童女,拿了灯,并且在壶里带了油。(玛二十五:2—3) 默祷:主,耶稣基督!你已垂下今天的夜幕,而我也完成了一天的琐碎。在这寂静的晚上,我能和你促膝谈心吗?  相似文献   

9.
怎样读圣经     
读圣经首先要知道圣经主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一、圣经的主题是 耶稣基督 圣经的中心是论到耶稣基督。三位一体的神创造天地万物(创1:1—2:25)。造物的主看“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创1:31)。始祖犯罪之后,人与神之间有了间隔,罪人需要蒙拯救,才能回到神里面来。耶稣基督是神为人所设立的唯一救主。圣经旧约部分是论到基督要来拯救世人,新约四福音书是论到这位基督道成肉身  相似文献   

10.
倪光道 《天风》2004,(6):26-26
我们所信的神是永生的神,耶稣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所以彼得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使徒信经》也明明宣告:"我信永生。"因此我们信主的人必须明白永生之道。先来思考两组经文。 第一组经文:"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约壹5:13)"神哪,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提前6:12)  相似文献   

11.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独一上帝”开始,随即以“全能的父”形容这位独一上帝。我们所信靠的上帝, 既是大有能力的主宰,也是慈爱的天父。人类的父我们说上帝是“父”,有三个主要意思:上帝是创造主、上帝是信徒的父、上帝是耶稣基督的父。第一, 上帝是“父”是指他是创造主,是生命的根源,正如人  相似文献   

12.
上次讲了正祭礼中成圣体、圣血以后的五端经文中的前三端。现在我们继续讲其余的两端经文。前三端经文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给圣父奉献耶稣圣身宝血作为牺牲的空前大祭,求主收纳我们与耶稣基督一起奉献的圣祭,并求主赐与参与此圣祭而恭领圣体的众信友获主降福。总之,这三端经文都是关于直接参加圣餐礼并将领受圣餐者的经文。而第四端经文的内容,即求主恩赐炼灵早登天国,据某些人的看法,似乎圣祭礼在此有所间断,其实耶稣基督当日在加尔瓦略山上的大祭以及目前在弥撒圣祭中  相似文献   

13.
先照亮自己     
李栋 《天风》2006,(13):4-5
一个想要照亮别人的人,首先自己得照亮自己;如果自己不能照亮自己,要想照亮别人是不可能的。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讲,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呢?担负着传讲耶稣基督的真理的人,自己就应该很好地实践耶稣基督的真理。  相似文献   

14.
当全国人民和主内弟兄姊妹们怀着满腔喜悦的心情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刻,我们心中充满着感恩。 宇宙的上帝,救主耶稣基督拯救人类的计划正在进一步实现,好撒玛利亚人的精神广传。“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40)主爱遍洒人  相似文献   

15.
刘若民 《天风》2004,(11):18-18
基督徒生活在世界上,与非信徒生活在一起,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日常的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疙疙瘩瘩的事发生。基督徒,就是已经认识上帝,接受耶稣基督为个人救主,与上帝、与耶稣基督有正常关系的人,应该对那些来自别人的误解、他人的毁谤、一些闲言碎语能正确地对待与处理。处理得好,不是一味地忍受,而自己的内心却并不能放开;而是个人因着真诚的信仰、与上帝有合宜的关系,并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广大的心"去看待和化解那些来自他人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正教会是一,因为教会所接受的信仰是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元首,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参弗1:23)。耶稣基督一开始就使自己的门徒参与他的生活和他的事工;他给他们启示天国的奥秘,使他们分担他的使命、他的喜乐和忧愁。耶稣还提及他与门徒之间一种更亲密的团契:"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参约15:4-5)这说明基督徒在基督里是不可分的合一,离开了这样的合一,教会就会失去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赵元灏 《天风》2006,(2):12-13
"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同兄弟所提尼,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相似文献   

18.
上次讲过成圣体前的第三段经文,现在继续讲第四段经文。在开始念第四段经文时,主祭人将张开的双手合拢,掌心向下,并列置于饼酒上,同时念下列经文: “主!我们恳求你慨然悦纳我等仆人及全家上下的这一奉献。赏赐我们平安度日,使我们脱免永罚,并保与尔特选者为伍,因耶稣基督我等主。亚孟。”上列经文中的“我等仆人”指主祭和辅祭人,“全家上下”指参与圣祭的众信友。主祭人将双手置于即将变为基督体血的饼酒上,这种作法来自旧约(见出谷纪二十九,10;肋未纪一,4)。它表示,主祭人就像旧约的司祭一样:覆手于饼酒之上,就是以耶稣基督  相似文献   

19.
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年)认为天主教的七圣事中只有洗礼和圣餐礼是耶稣基督亲口设立的,应该作为教会的圣礼来持守,而弥撒应废止。路德通过对圣经的专心研读,认为人神之间已有耶稣基督做了中保,不再需要一个祭司阶层,信徒人人都是祭司:‘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象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借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彼得前书2:5)。对当时天主会的善切得救、守圣礼称义的信条,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罗马书1:17),因为基督徒信仰的来源和标准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  相似文献   

20.
耶稣基督在迦拿变水为酒的神迹是主所行的第一个神迹,其中意味深长!“酒”可代表喜乐,“酒用尽了”表明这个家庭失去喜乐、平安。就在这时,耶稣基督的大能挽救了这个面临困境的家庭。主耶稣使淡而无味、如水一般的家庭生活变成了醇香美酒般的幸福生活。本段经文可以用9个字概括“耶稣作客,酒用尽了;耶稣作主,好酒来了”。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