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廷惠 《天风》2005,(4):27-27
曾经有一位女孩,因生活 的煎熬就满腹牢骚地向 父亲抱怨起生活的艰难。父亲是一 位著名的厨师,他平静地听完女儿 的抱怨后,微微一笑,把女儿带进 了厨房。父亲往三只同样大小的锅 里倒进了一样多的水,然后将一根 很大的胡萝卜放进了第一只锅里, 将一个鸡蛋放进了第二只锅里,又 将一把咖啡豆放进了第三只锅里, 最后他把三只锅放到火一样大的三 个炉子上烧。20分钟后,父亲关掉  相似文献   

2.
假沸     
正煮豆浆不像烧开水,第一次沸腾时并不烫嘴,铲子一搅锅心就平静了,如此至三四次滚开才算真的沸了。假沸之理很简单,锅底豆渣经不住高温扰动时,也带动了豆浆。还有徒手入油锅而手不伤的戏法。锅中也分上油下醋两层。醋不溶于油,且密度较油大,故沉于底;沸点也远比油低,与体温相当,故率先沸开,并催动油沸,而传导给  相似文献   

3.
二战期间,一个叫弗兰克的心理医生被关在纳粹集中营里。每当他遭受非人的折磨时,就想像自己正在讲坛上讲课,内容就是关于集中营里的心理学。此时,他所受的苦难煎熬,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课题。他就是用这种办法使自己超越困苦境地,顽强地活下去,并且精神始终不垮。他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4.
抱膝看闲街     
正家里曾养过一条狗,自己吃独食的那些时光,日子过得慢条斯理。给它喂食的时候,它也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甚至都懒得为你摇尾巴献媚。后来,又来了一条小狗,它便再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吃着自己碗里的,还要盯着那边狗盆里的,有时候还要把人家狠狠咬开,胡乱抢上几口,才逡巡着回到自己这边来。按道理讲,给它的食物足够它吃,但放在另一个盆里的东西,还是让它躁乱得不行。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我们生活在一个个社会角色中,而常常失掉了自己的"真我"。我们每个人真的有"真我"吗?这似乎是个问题。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曾说,当一个人向别人介绍自己:姓名、出生地、住址、职业、爱好,等等,总有一些东西剩下来——那就是自己的"存在",不能被思考和言说。这剩下的东西,或许就是"真我"?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  相似文献   

6.
我的母亲是个勤劳的女人,我自小就看到她努力地维持着一个家。她总是在清晨五点起床,煮一锅热腾腾的稀饭给父亲吃,因为父亲胃不好,早餐只能吃稀饭;还要煮一锅干饭给孩子们吃,孩子们正在发育,需要吃干饭,上学一天才不会饿。每个星期,母亲会把被褥搬出去晒,晒出暖暖的太阳香。下午,她弯着腰刷锅、洗碗。晚上,她蹲在地上费力地擦地板,一寸一寸仔细地擦拭,家里的地板打着赤脚也染不到一丝灰尘。  相似文献   

7.
智慧语丝     
●幸福犹如掉在沙发下的一粒扣子,你愈专心找愈找不到,等你淡忘时,它在不经意间出现了。●梦想是一锅凉水,如果想沸腾,那你就必须加足够的柴火。●一个从不播种的人,一旦有了吃不完的粮食,可能就是一场灾难。●得意时,朋友认识了你,落难时,你认识了朋友。●人愤怒时,犯错的机率很高。●皱纹的增加是因为笑容减少了。●生命是一次旅行,不能在途中带给你快乐的东西不要装进背包里。●实际上,生活永远没有像我们沮丧时想的那么糟糕。●从不树敌的人,也没有真正的知己。●满足,不需要增加拥有,而在于减少欲念。●虚荣本身并不是一种恶行,但许多…  相似文献   

8.
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像那只鹰一样,总是对现有的东西不忍放弃,对舒适平稳的生活恋恋不舍。一个人要想自己的人生有所转机,必须懂得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把自己带到悬崖其实就是给自己一片蔚蓝的天空啊。  相似文献   

9.
严育英 《天风》2005,(5):F004-F004
老姊妹家养了一只小猫,这只小猫可腼腆了,老躲在洞里不肯吃饭,为了让它吃饭想尽办法,小猫最近有所改观,肯从洞里出来了。老姊妹给它亲自买了一条鱼,烧好放在碗里给它吃,它一见人又跑了。后来它偷偷地躲着看。等到没人了就跑出来东张西望,看到老姊妹这么的用心良苦,可这小猫能懂吗?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神,他在我们身上也是用尽了一切。他愿意把独生子赐下拯救我们这些罪人,可我们人就是不懂神的  相似文献   

10.
雕琢光阴     
正有些东西是让人想不透的,比如光阴。它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但能感受它在身边缭绕。生命是有限的,而时间无限,所以我们时常有紧迫感,甚至渺小感。我们被时间控制,被它驾驭和限制,被它幸福着、痛苦着、抚慰着、期盼着。它像一张巨大的网,以其浩瀚与无穷把世界万物统统笼罩在自己怀里,任意把玩与雕琢。人生的遗憾说到底是光阴的遗憾,它给予我们的并不多,因而让人感到遗憾和惶恐。人类的所有情感都凝聚在光阴里,所有  相似文献   

11.
无私与无畏     
正什么是无私?把别人需要、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给人,不是无私;把别人需要、自己也需要的东西给人,也不算真正的无私;把别人需要、自己更需要的东西给人,才是无私。无私,才会无畏;无私和无畏,是一对孪生兄弟。什么是无畏?左边是山,右边是海。喜欢爬山的人选择了攀登,善于游泳的人选择了下海,这只能说是各展其长,各得其所,根本算不上无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无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无畏。无畏,是义  相似文献   

12.
李晓 《思维与智慧》2014,(10):42-43
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里,陆焉识,一个沉睡已久的旧式知识分子形象,被他从坟墓里拉出来,活脱脱地返回到人世间来。 从影20多年来,他早已经达到了事业上的顶峰。曾经,他出演了《围城》里的方鸿渐,一夜名满天下。也有年少轻狂的岁月,但很快就过去了,他突然发现,在那个躁动的名利圈子,很多东西都是浮夸的,他就一直琢磨,怎样做一个正常的人。此后,他就给自己划定了一个目标: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做一个人。很倔强的,做一个人。这种人,就是简朴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13.
三勺凉水     
我单身时,最喜欢的晚餐方式是买一袋速冻水饺煮着吃。我从小到大没有煮过水饺,只知道等水沸腾之后把水饺噼噼啪啪地倒进锅里去。这些冷冻的水饺被我搅动一阵之后,总是可怜地烂在了锅里。有一次一位朋友来访,正赶  相似文献   

14.
弃绝谎言     
何介苗 《天风》2005,(6):12-13
谜面:一个聋子听见一个哑巴这样说:一个瞎子看见了一样东西在奔跑,一个瘸子在后面飞快地追,这样东西却被一个裸体的人逮住,放在自己的衣袋里带回了家。谜底:谎言——  相似文献   

15.
有很多人去听一位哲学家讲授人生成功的秘诀,结果那位哲学家给每位听众一本小册子,上面有10个寓言故事,人们看了以后,都觉得受益匪浅。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  相似文献   

16.
烟火气     
正自我有了记忆,母亲就与灶台、烟火联系在了一起。灶台是乡村生活的恒久风景,它和那些粗糙干裂的手掌、那些因烟熏火燎而迎风流泪的眼睛,共同构成了农家生活最本质的背景,掩映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凡常四季。有了灶台就有了安宁和温饱,就有了繁衍和生存。我清楚地记得,家里有一个大大的灶台,里面镶嵌着一口大大的铁锅。母亲忙碌之时,身影总是被白炽灯映照着,在墙壁上晃来晃去。她在灶前煮东西的时候,便把我放在厨房门口的一张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离开目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目的,就像一种人生方向,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可能就是一团乱麻,无从下手,看不到下一步到底在哪里。所以说,一个人有目的,不是什么坏事,它是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一个设想。当然,那些属于假、恶、丑的东西,都应该在目的之外。或者说,我们的目的,不包含那些乌烟瘴气、扑朔迷离的内容。给自己找个目的,然后,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去抵达它,让它变成现实,可是,一些人却急  相似文献   

18.
远离仇恨     
王新 《思维与智慧》2001,(12):14-14
给你讲一个故事: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力大无穷的英雄叫海格力斯。有一天海格力斯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路的正中间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便踢了那个东西一脚,谁知道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踢开反而因为被踢膨胀起来,海格力斯非常生气又狠狠踩了那东西一脚想把它踩破,哪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加倍地膨胀起来,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狠狠砸它,那东西竟然再次膨胀,大到把路都堵死了。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忽略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  相似文献   

19.
生命琐语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成长。它如一张弓,弓弦是梦想;它如一口井,能量就是井里的水;它如一座迷宫,总是让人尚未摸到窍门就转错了弯;它如一次旅行,是由一分一秒和一厘一米所组成的。所以,不要负担过重,不能在旅途中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不要装进旅行包里。生命与生活的关系应该是:生命是主,生活是从;生命是主人,生活是跟班;生命是内核,生活是外壳。只有热爱人生者,方知生活之真谛,方明生命之价值。二者不可等同,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20.
哲思小语     
面向阳光,你就不会看到阴影。没有人富有到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到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顺其自然最贴近客观规律。对什么都看不顺眼的人,疲劳的一定不仅仅是眼睛。人如果明了"祸福无常"这个道理,就不会因一时走运而得意忘形。其实生活就是一壶酒,每一个人都是酿酒师。有的人把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