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教过“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在这七十二位贤人中,最为聪明即智商最高的是颜渊,却“不幸短命死矣”;最为鲁钝智商最低的是曾参,但由于他意志顽强,刻苦攻读,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朝夕研读,结果成就最大,故后世尊称为“曾子”或“曾夫子”,成为孔孟颜之后的“宗圣”。  相似文献   

2.
锦江发源于梵净山麓,闵孝河、太平河两江汇成之后,人们就称锦江,顾名思义,美丽的江。它一路蜿蜒百余里到达铜仁,铜仁人把它叫做大江。到达铜仁还有一条北来之小江,发源于梵净山的东麓,经松桃县来到铜仁。大江、小岩、漾头进入湖南的麻阳县,直到沉江,最后流人烟波千里的洞庭湖,汇入浩荡的长江。  相似文献   

3.
龙门洞是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的一位高徒———丘处机正果成真之处,同时为龙门仙派发源之地,钟灵毓秀,凝祥聚瑞,地处秦陇陕甘接壤之际,古木参天。面对百仞峡谷,清湛涛涛;背靠千丈峭壁,耸高巍巍,藏风聚气,实为洞天福地。参玄悟道,通神达圣之仙境。因地理之优,先...  相似文献   

4.
自两汉以来,道流方士中出现了许多精通气功与内丹术的高士。如汉昭帝时人张微子,“受服雾气之道”,能散形之室,与云雾合体。九灵子皇化,“得还年却老、胎息内视之要”。黄卢子葛越,“甚能治病,千里寄姓名治之皆愈,不必见病人身也。善气禁之道,禁虎狼百虫皆不得动,飞鸟甲得去,水  相似文献   

5.
阎若璩,字百诗,清初著名汉学家,所著《尚书古丈疏证》,证明了千余年来处于经典位置的《古文尚书》是伪书,成为清代汉学的奠基性著作之一,连《四库提要》都说:他的“考证之学则固本之或先矣”。本文不拟全面论述阎氏的《尚书古文疏证》,只想就阎氏对“虞廷十六字”辨伪的意义及相关问题谈点看法。所谓“虞廷十六字”.宋明学者称为“虞廷传心”,这就是《尚书·大禹谟》所说的:“人心惟危,道心推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阎氏认为,“虞廷十六字”并非三代圣贤所言,而是后人拼凑伪造的赝品。他说:“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此语不…  相似文献   

6.
数字,是人类用来计算数量多少的文字,其大小从零至十、百、千、万、亿、兆,甚至于更多,如佛教里所说的"阿僧祗劫",表示其数量之多,无法计算,甚至如"恒河沙数"、"不可说"数,表示其数难以  相似文献   

7.
道 祖 老 子 之 著 《道 德 经 》,道 地 之 始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为 第 是 历 史 上 所 有 《道 德 经 》版 本 及教 尊 之 为 《道 德 真 经 》,奉 之 为 最 一 小 段 。 老 子 在 此 小 段 中 概 括 性 注 释 本 的 共 识 。 至 于 如 何 论高 经 典 。 千 百 年 来 ,上 至 帝 王 、下 地 阐 述 了 “道 ”的 本 体 ,但 老 子 并 “…  相似文献   

8.
传馨 《法音》2000,(1):45-46
南海普陀崇佛刹,虎溪白鹿拟匡庐。千岩百洞奇难状,陨石飞星古所都。水鸟皆谈不生法,云林巧绘太平图。山狮十八惊呼起,一吼当令万象苏!——太虚法师《南普陀题石》  相似文献   

9.
古时候,有一个人偶然拾到一枚鸡蛋,于是便对别人说自己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旁人不解,他便解释道:这枚鸡蛋孵成母鸡,产10枚蛋,又可孵成10只鸡,10只鸡再产蛋,蛋又孵成鸡,如此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我岂不成了富翁?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它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四大名山之首。古往今来,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不可胜数,中外佛教信徒和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朝山礼佛和参观游览。其奇秀的风光,正如《清凉山志》所描述的:“山之形势,难以尽言。五峰中立,千嶂环开。曲屈窈窕,锁千道之长溪。叠翠回岚,幕百重之峻岭。岿巍敦厚,他山莫比,故有大人状焉。其间,鸣泉历历,万壑奔飞。嘉木森森,千峦密布。幽涵神物,滀泄  相似文献   

11.
正新昌佛教是浙东佛教的代表,也是早期佛教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永和之初,昙光投迹石城;太元之末,昙遒身证山室。南朝僧护、僧淑、僧祐,三生同凿一佛;隋代智者,当世圆成五品。法兴飞锡,万众共仰;灵运诵经,百世同称。道林即色而游玄,法蕴无心乃立宗。天台圆教,法流东溟;宝相宗谱,列名千僧。  相似文献   

12.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博学多识,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相似文献   

13.
《百丈清规》是中国化的佛教僧制,它实质上是中国佛教僧团管理的创新。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对《百丈清规》之管理创新的空间及其创新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祝贺与希望     
朱明 《思维与智慧》2005,(5):M003-M003
最近我从有关网站上看到,在不久前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中,《思维与智慧》荣获了国家期刊奖三等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期刊奖是我国期刊界的唯一政府奖,它的评选标准非常严格。据说,全国参评期刊有近千种之多,《思维与智慧》能从如此众多的期刊中脱颖而出,获得殊荣,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视角     
镜天 《天风》2008,(16):25-25
在摩西的带领下,以色列百姓历经千险百难,行至迦南的边境巴兰旷野。上帝吩咐摩西从每支派(利未除外)中挑选一名首领,组成十二人的“侦查先锋”,前往迦南地,窥探该地的居民、城邑、土地和出产等情况,以便日后全民族的挺进。此次行动并非高度机密,乃是全民皆知的事情,所以,  相似文献   

16.
阆水环中,巴蜀北屏。有果氏西,栖山麓北。八十载兮巍巍凛屹,号西山圣本笃修院;吸汲天地之精华,融集日月之灵秀,绵亘千里,诸神并迎!  相似文献   

17.
《佛教文化》2009,(3):96-101
佛祖戒法传至中土之始,可远溯自公元250年前。公元6世纪,道宣大师开创中华律宗,兹后中土律典,粲然大备。公元753年,鉴真和尚远涉重洋,传授戒律,开日本律宗之先河。与此同时,马祖道一兴丛林,百丈怀海立清规;从此佛教戒学,得以延续与发扬,迄至当代,千年法脉,薪火相承。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示寂之际,殷殷寄语后学:“保守如来家业,只有一字:曰戒。”于今,言犹在耳。  相似文献   

18.
人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这就像你给书柜里的书编上号道理是一样的,从一到百,从百到千,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胡乱号上一气。目的只有一个,便于你将这本书与别的书区别开来,便于你的翻寻、查找。  相似文献   

19.
南海普陀崇佛刹,虎溪白鹿拟匡庐。千岩百洞奇难状,陨石飞星古所都。水鸟皆谈不生法,云林巧绘太平图。山狮十八惊呼起,一吼当令万象苏!──太虚法师《南普陀题石》南普陀寺座落于厦门市区西面的五老峰之麓,左邻厦门大学,坐北朝南,依山面海,风景优美,为我国东南沿海千年名刹之一。寺乃五代时僧清浩所建,称泗州寺。宋治平间(1064-1067)重建,改名普照寺。元至正间(1341—1368)废。明洪武间(1368—1398),僧觉光重建,常住僧众达百余人。明末寺毁于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率师收复台湾,…  相似文献   

20.
靖居丛录     
《法音》1989,(6)
释氏疑年录“疑年”之称,见诸《左传·襄公三十年》,疑其年故考其岁,此清人潜研堂钱氏《疑年录》之所由作也。释教自后汉传入中土,时历千数百载,地遍南北东西,出家之众,不知其凡几也。是中译经布法,建宗名家,著作等身,论述传世者,又不知其凡几也。见诸记传文集,山志语录者,盖亦众矣。新会陈援庵先生有鉴于此,乃有《释氏疑年录》之撰。其引言云:“往阅僧传,见有卒年可纪者,辄记之;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