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研究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讨了感知社会支持对道德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社会认知模型探讨了道德认同内在化和表征化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对387名中国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感知社会支持显著正向影响道德敏感性,仅道德认同内在化在感知社会支持和道德敏感性间起中介作用。这一研究结果拓展了有关道德敏感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增强个体道德敏感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道德建设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理论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最近报刊上探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文章日益增多,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对加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考十分有益,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研究和深入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最近读到的一些文章所提到的有关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道德与功利、自律等问题,也想提出一点个人意见,参与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3.
先前有关道德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多关注道德的认知与行为差异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 但研究结果却存在较大的分歧。为此, 研究从道德情绪的视角, 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梳理, 发现道德情绪存在: 以情绪效价调节创造性认知; 激发道德动机, 中介人格与创造力的关系; 引发自我觉察, 促进顿悟与创造性成就的产生; 提升心理资本, 影响不同创造力特性的表达等, 多种影响个体创造力的路径。这表明, 与道德认知和行为相比, 道德情绪不仅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体现出个体实际的道德活动、促进符合道德标准的创造力产生; 还为人们解释道德与创造力的关系提供了多样的路径与可能。未来需继续加深对道德情绪及其内在机制的理解、通过系统性地选取创造性任务, 明确道德情绪、道德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寻找道德培养与创造力激发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不知者无罪。很多情况下无知的确可以成为开脱责任的理由,但也并非总是如此。什么条件的无知可以(或不可以)开脱责任?为什么?这是有关道德责任的知识条件的核心问题之一。我们将对当前两种主流理论进行分析,对比各自理论的优缺点来揭示人们在面对某些无知情形时进行责任判断的深层困境。然后通过引入道德责任的两面观来解释这一困境的产生,并为如何应对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试论经济人的道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古典经济学认为 ,经济人的利己行为通过市场可以转化为道德行为。然而二百多年的经济实践并未证实这一理论 ,其根本的问题在于经济人的利他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利他。加强经济人的道德建设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对道德概念进行阐释时,学界一般认为道德调节的范围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有少数学者提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但只是强调精神层面的自我,而没有对人与自我“身”“心”两方面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全面探讨,忽略了生命肉体层面的自我。因而,当前的伦理学理论形成了道德调节关系的部分缺位,这在实践中影响了道德调节功能的更好发挥。笔者认为,道德调节关系的内涵应当拓展,应将人与自我“身”“心”之间的关系包括在内。一1.从道德调节作用得以发挥的机制分析,人与自我“身”“心”之间的关系是与道德调节的其它…  相似文献   

7.
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李权时、章海山主编的《经济人与道德人》一书。本书作者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当前道德危机的症结,即经济人与道德人的裂变与背离,并以此为切入口,运用理性思想辨工具,剖析了当代中国的一系列道德困惑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解决道德危机的途径就在于  相似文献   

8.
李奇同志的《道德与社会生活》是一本赋有时代感的著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书,值得一读。此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十篇和一个绪论。从内容上,大致可归为三大方面:即道德与经济(利益、产品分配)的关系;道德与其它社会意识(包括科学)的关系;以及道德与婚姻家庭和人生观的关系。通过对道德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关系的论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其他道德议题,伪善是一个历史久远但关注甚少的概念,直到现当代才开始正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由于研究历史的晚近,有关道德伪善的研究仍然处于发展期,主要集中于伪善本质、根源与表现的研究,由于当代学科分化的特点,在研究上也表现出多元性和多样性。今后道德伪善研究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各学科内部的整合以及跨学科的交流方面,这也是今后研究者应当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社会分工与道德普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性是一种复杂的后传统秩序。与传统周而复始、简明稳定的等差结构相比,现代性展现出一种往而不复、复调流动的不确定特征。这一特征是如何造成的?在表面看来,最为明显的特征莫过于在宗教、道德和政治权威代表的传统价值趋向外,经济一脉异军突起,成为瞩目中心,并且侵向各个领域;而在传统文化中,经济理论和实践向来被置于知识和社会文化的边缘。这一经济变调是如何实现的?更为重要的是,既然现代性并非出自真空,而是从传统中生长出来,它就必然影响并受到道德的评判;从另一角度说,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现代性也必然遭到地方性道德的支持和抵触。那么,现代化经济最终取得了何种程度的道德合理性?现代化经济在现代化的道德体系中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进一步探索了道德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教育与年龄的作用问题,以及道德判断与认知社会因素的关系等问题。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判断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有较大差异,从而倾向于支持“文化特殊性”观点。此外,研究还发现,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青少年受教育程度、学习成绩、校内同伴关系和家庭经济状况与道德判断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近几十年来对青年学生道德理想的研究中,苏联心理学积累了有关其内容、结构,机能、年龄特点及其形成规律的丰富科学资科。在马列主义学说基础上,这一问题的范畴结构得到根本的革新和完善。现已查明了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发生的社会经济变化影响下,成长中一代道德理想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倾向。人们研究了主要学习科目和一些教育措施在道德理想形成中的作用;查明了道德理想与个性的最重要成分和特征的关系,以及道德理想对学生行为的调节机能。研究道德理想的方法也在理解道德理想的新的理论概念基础上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13.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调节作用三种功能。 从社会控制的角度看,道德的这三种作用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道德调节作用。道德的调节既可以纠正个人行为,又可以纠正集体行为,使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这种作用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表现形式和程度是很不相同的。 私有制产生以后,经济上处于支配地位的阶  相似文献   

14.
在揭示“道德”有“道”(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道德理论和规范体系)与“德”(人们循“道”而行的表现和品行、品性)之分的基础上,认为“道”和社会经济关系相辅相成,进步的方式是“转型”,即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生产方式的变革,出现新的历史类型。改善“德”即社会道德风貌的基本途径是:在确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德理论和规范体系的基础上,强化道德教育等以“育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规范体系和以此培育“四有”新人,在今天具有特殊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 入,初步形成了一个企 业家的社会群体。作为 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 他们活跃在改革的大舞 台上。企业家这一社会 结构层在与其他社会结 构层的交往中,存在着 很值得研究的道德现象 和道德结构。国外已经 有不少学者对企业家的 行为规范、伦理精神以 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 过有益的探索。今天, 为了早日建成具有中国 特色的现代化国家,很 需要对社会主义企业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干道德建设问题讨论的重点,主要是围绕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来进行的。这种讨论固然有其积极意义,诸多研究著述也不乏较为深刻的见解。但是,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道德的现况作认真严肃的思考,则总觉得这种研究和讨论在其着眼点上存在着某些偏差,这些偏差主要表都在以下两个方面:1、正如当年人们从某种抽象的或理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经济关系出发去研究和设计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一样,今天,人们似乎又在重蹈覆辙,企图从某种抽象的或理论上的市场经济出发来讨论、研究和设计当前中国的道德和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理论。历史唯物论认为,人们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那么商品生产的发展给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如果说,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符合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那么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就应当带来道德  相似文献   

18.
道德秩序理论模型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著名人类学家劳尔·纳罗在其《道德秩序—人类境况导论》(塞奇出版物公司1983年英文版)一书中提出的,架构了道德关系强度的因果联系的、具有社会治疗性的总的理论。 道德秩序理论模型主要包括12个影响道德关系强度的原因和10个道德关系弱化的后果。 原因1:人们与其社会联系较弱时,道德关系较弱。道德关系体的规模及人们与它的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对道德关系强度有直接影响。有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9.
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而兴起的经济伦理学研究,在近三十年的学术史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概念范畴。其中王小锡教授提出的道德资本的核心概念,已成为引领经济伦理学科发展的卓越理论成果。当我们谈论道德资本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在《道德资本论》中,围绕着道德资本这一核心概念的经典演绎和精当阐释,王小锡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根基和丰富的现实案例,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经济伦理学理论大厦。道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商品生产的急速发展与社会道德领域消极现象的关系问题,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哲学研究》1986年第5期,第11期以及1987年第9期,先后发表了王锐生《商品发产和道德进步》、张博树《也谈商品生产与道德进步》、陈瑛、朱勇辉《商品生产与道德进步之我见》三篇文章,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发表了一些不同的见解。现摘要如下: 一、商品生产与道德进步的关系 为了弄清社会道德消极现象与商品生产的关系,三篇文章都首先对商品生产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展开了探讨。王锐生同志提出为了研究的方便,在思维中应该区分“作为生产方式的商品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