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在文章中对斯大林作了多次的攻击,说斯大林“忽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多方面的性质,贬低列宁的哲学遗产”,说斯大林“实际上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割裂开”,等等。另一方面,作者对苏共纲领则大肆吹捧。在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结构和职能问题上,作者提出一些同其他苏联哲学家不同的意见,其中主要的有:一、作者反驳Π.B.科普宁等人反对把哲学划分为若干部分的论点。二、作者反驳了《哲学词典》中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使用“本体论”一词的论点。三、作者表示既反对那些否认辩证逻辑的人,也反对那些把哲学归结为逻辑的人,也反对那些把辩证逻辑看作是一门独立学科的人。四、作者表示反对夸大或贬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职能。五、作者认为在许多苏联著作中,只是从本体论方面、而没有从认识论和逻辑方面阐述物质、运动、空间和时间问题,辩证法规律问题以及历史唯物主义问题。六、作者不同意B.И.切尔克索夫关于辩证法、逻辑和认识论绝对同一的论点,也不同意П.B.科普宁把认识论的全部问题包括到逻辑之内的论点。七、作者不同意某些哲学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伦理学、美学、无神论等等的职能的论点。  相似文献   

2.
邹广文同志著《文化·历史·人》一书最近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与国内出版的同类研究论著相比较,该书侧重于从理论层面去探索文化哲学问题,而且立意新颖·角度独特.通观全书,有以下特点.首先,作者以对文化哲学基本问题的探索作为逻辑起点,力图从理论上对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予以科学的解释和说明.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在文化学研究中尚未明廓,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j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指出,文化不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事物,认识文化需要具有哲学的思辨能力,不研究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而论证其存在于世的可能性本身的哲学即是文化哲学.从狭义上讲,文化哲学是20世纪之前主要在德国形成的、欧洲哲学思想的特殊流派.作者随后分析了文化哲学和文化学之间的差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主要区别以及理念与概念的不同.作者认为,文化是我们从现实生活中挑出的、对我们重要而有价值的事物,在尝试理解我们用来进行这种划分的根据时,哲学规定了文化的理念.哲学就是对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文化研究的哲学向度与文化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关注“文化与哲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当今被泛称“文化哲学”的,不外就是文化与哲学的结合研究.这种结合研究是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的:其一是使哲学结合于文化、延伸其文化外延、发生哲学的“文化方向倾斜”,这可视作“哲学中的文化”;其二是在文化(人类)学的材料基础上,提出种种哲学性的解释理论和分析工具,使文化结合于哲学,这是文化的“哲学方向的倾斜”,可以称作“文化中的哲学”.就文化研究这一方面而言,上述情况产生了文化研究的多种哲学向度.然而,下文的分析将证明,若将这种种哲学向度都不加分析和说明地称作“文化哲学”,并且以为它已是一门具有较为严密的学科规定的分支学科,那就未免草率了.为此,对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1965年4月 2日到24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哲学家以“科学技术革命中的哲学问题”为题在柏林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哲学大会。在这次会议前后,民主德国的理论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集中讨论两个问题;人在科学技术革命中的地位问题;在技术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哲学问题。这里译出的第一篇文章是谈人和生产技术的关系问题的。泰斯曼把社会生产分为八个领域,即探向研究、定向研究、致用研究、规划、设计、营造、调节与制作。前六个是间接生产,后两个是直接生产。作者认为,现在的科学技术革命缩小了人在直接生产中的机贼性劳动,扩大了人在间接生产中的创造性劳动,使科学成为生产力。作者一方面强调人永远参与一切社会生产领域,批评了克劳斯的那种认为现代技术革命把人“排除出”社会生产之外的错误观点,说这等于“修正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则接受并进一步加深了克劳斯从资产阶级社会学中抄袭来的“人与机器共生”的观点,说这种观点的“价值是无可争议的”,“常常会导致很深刻的见解”。这里译出的第二篇文章是淡现代技术革命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所提出的哲学问题的。作者认为,在现代技术革命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就是:全盘研究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基本发展规律;研究现代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以及同规划、领导与组织社会发展的形式的相互辩证关系;研究作为现代生产力突出标志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融合;科学规划和精确测量脑力劳动的问题;随着技术革命而开拓的人在生产中的新地位和决定性的社会领域,尤其是经济、意识形态、教育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作者认为现代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应担负三个任务,即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系统地研究新的方法论问题以及彻底批判现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哲学。  相似文献   

6.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与三条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组文章为"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符号--从卡西尔出发"研讨会会议论文.在本组文章中,各位作者就符号文化哲学以及卡西尔哲学的特征及贡献进行了探讨.邴正讨论了现代文化研究的三大渊源和三条路径,陆杰荣讨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功能,石福祁讨论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得失,霍桂桓讨论了卡西尔在文化哲学研究中的地位,邹广文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在文化哲学中的影响,李鹏程对卡西尔符号哲学的哲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波兰 《哲学研究》 题目和作者在男利坦政治哲学中的人和社会(T. Mrowezyfiski)容忍;一种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J.Kel- ler)工人(2.Bau力lan)法国启蒙哲学和对具体人的探索(B. Baezko)焉克思蒲人的本质(M.Fritzhand)天主教关于人的自由的学靓(J.Keller)甘地伦理学体系中的仁慈原剧(L Lazari一Pawfow业a)文艺复兴时代哲学中“其正的”人和“具实的” 人(B.Suehodolski)乔治·鲁德堡或人文科学失去人性(Z. Bauman)榭巴一斯提安·卡斯捷利昂著作中的宽容的 基础(W.Vois6)不必需的受苦固题(T.Kiel压nowski)费尔巴哈的伦理学(Andrzej Wal…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文化的哲学思考过去 2 0年一直是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 ,由于文化在人的生存和社会活动领域中的内在性特征 ,关于文化哲学的研究一直散见于哲学的不同研究领域中 ,以至于人们常常不知如何为文化哲学定位与归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世纪转换年文化哲学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越来越明确地走向自觉。一、关于文化哲学本身的自觉反思2 0 0 0年一系列直接以文化哲学为题的研究成果对于文化哲学的定位、形态、研究状况等问题进行了自觉的探讨与反思。(一 )文化哲学的重新定位 很多学者倾向于把文化哲学界定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衣俊卿…  相似文献   

15.
关于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问题,笔者曾经提出了七点断想[1],今天拟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申论,特别是针对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中的价值评判问题、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理论出发点、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在当今世界的意义、比较哲学如何可能这四个问题做进  相似文献   

16.
王晓升 《哲学动态》2007,1(11):3-11
在很长时间内,文化仅仅被看做是一种意识形态,是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文化又被不少人看做是可以出售的商品,并名之为要产业化、市场化。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文化领域呢?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于重新厘清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对于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文化研究中的两个思路的批判不能正确地理解文化领域的性质和特点,就不能有正确的文化观。《哲学研究》2006年第11期《科学发展观与新文化观》一文(下称“新文化观”)的作者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的心灵而影响整个人…  相似文献   

17.
198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出版了一本引人注目的、由美国人写的有关苏联当代哲学的专著:《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对当代苏联思想的批判性述评)》,作者是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教授J.P.斯坎兰。西方历来重视对苏联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的重点却放在苏联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等方面。对苏联文化的研究也主要侧重在其意识形态作用方面。长期以来,西方对苏联的哲学并不重视,甚至抱着简单化的蔑视态度。西方对苏联哲学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屈指可数,人们的印象是J.鲍亨  相似文献   

18.
B. A.福明娜和B.И.别洛捷尔策夫的书,作为专門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特点的哲学专著,是有意义的。作者力求探討有关建立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  相似文献   

19.
作者首先指出,随着历史学的发展,它的问题和研究方法也复杂起来了。因此,在历史学面前不可免地要提出一系列哲学问题。但由于资产阶级学者的历史哲学观点的局限性,影响到对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作者认为,把历史哲学分为批判的(关于历史认识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和教条主义的(关于历史过程的理论),有它的合理性,因为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和作为历史学、作为历史意识的历史是不相同的,它们各有自己的独特的问题。作者认为,资产阶级的历史哲学著作是极其广泛的,但把它们综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一、宗教的;二、存在主义的;三、实证主义的。宗教历史哲学认为历史问题首先是神学问题,它求助于彼岸的超历史的力量,主要是站在过去的立场来批判现存的社会;存在主义把历史看作是人的存在问题。在存在主义看来,历史哲学是人的哲学,通过个人存在研究历史的基本问题。实证主义哲学家认为历史学是经验研究的具体领域。哲学既不研究历史过程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也不研究一般的历史认识理论,而是对现实存在的历史学作具体的逻辑方法论研究。实证主义局限于历史学的逻辑方法论的分析,回避对具体历史现实的研究,把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思想体系当作自然准则接受下来。作者对这三派作了一定的分析和批评,但对它们的某些观点又表示同意和赞赏,说它们提出了重要的历史哲学问题,阐明了历史研究的某些特征,特别是历史说明的逻辑对批判陈旧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概念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论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西尔文化哲学的创立是对传统哲学展开的一次整体性的批判,是以文化哲学的方式解答康德的哲学问题,构建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这一哲学以符号功能为核心概念,把人的文化创造活动、意义的表达作为哲学的最高存在,在此基础上改造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实现了哲学从理性批判到文化批判的转向.与其他的文化哲学家相比,卡西尔文化哲学的根本特点是:理性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