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印度俱舍学论师称友(Ya'somitra)的梵文注疏《阿毗达磨俱舍论明了义疏》(Sphut·ārthā Abhidharmakos'a-vyākhyā)与梵文《阿毗达磨俱舍论》、真谛译《阿毗达磨俱舍释论》、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的对勘研究反映了俱舍学概念从梵文原本到注疏的演变历程。两种"冥""法界全""心不相应行"、五蕴界别次第的例证反映出梵文《阿毗达磨俱舍论明了义疏》中有可与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和玄奘法嗣的《俱舍论》注疏互相映证的内容,揭示了玄奘所传的学理与称友所传俱舍注释学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何为梵呗?梵呗,梵语为bhāsā,或译为婆师、婆陟,略称梵呗。其义为:以音乐曲调赞叹、歌颂佛德,诵咏佛经。所以又称为声呗、赞呗、经呗,也称梵曲。在佛教“五明”中属声明所摄。呗匿,古来一直被作为梵呗的另一个译语,但“呗匿”之梵文为pāthaka,意为“歌唱”(古音)。有学者认为bhāsā是pāthaka的转音,但玄应音义疑此有误。故唐朝窥  相似文献   

3.
印度大乘佛教中流行的"法身"概念,在早期部派佛教文献中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般若文献不同版本的考察发现,"法身"是由见佛语境下的"法"或"法性"发展而来的,而在早期部派佛教中,"见法即见佛"的观念即已十分流行——这里的"法",指的是佛陀所宣说的"缘起"。"法身"概念的最初成立,是借助kāya一词的双关含义:既有"身"的涵义,也意指"集合"。这样,若称"法的集合",内涵上与"见法即见佛"中的"法"并无差异,但若同时指称"法身",则引入了实指的身体之观念。  相似文献   

4.
孤鹤 《逻辑学研究》2013,(3):88-101
这篇文章处理了递归的模式在印度艺术(印度寺庙建筑与梵文诗律)与印度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莱布尼兹序列(Leibniz series)的玛达瓦(Mādhava)推导做一个具体的形式化的重构,并为大卫·芒福德(David Mumford)的发现提供了证据,即在印度数学中递归是一个重要的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5.
拉毛才让 《法音》2021,(1):34-38
《释轨论》是古印度世亲论师所著的一部佛学经典,被称为阐释经典的方轨之论。目前,《释轨论》的梵汉本俱缺,唯存其藏译本。其梵文名为Vyākhyāyukti,藏文名译为rnam par bshad pa'i rigs pa,通常被简称为rnam bshad rigs pa。其汉文名有多种译法,如在郭和卿所译的《布顿佛教史》中译为《论议正理释论》[1],蒲文成所译的《布顿佛教史》中译作《梳理论》[2],《藏文〈大藏经〉总目录》中译成《如理解说》[3]。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1,(12)
(一) 关于般若的概念《大智度论》卷一百日:“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作为诸佛之母,可以说是一切佛教经典的根本。不了解般若,就无从了解一切大乘经典。那么,般若究竟是什么呢? 般若是梵文Praj(?)ā的音译,又译作班若、波若、钵若、般赖若等。意译为“智慧”、“妙智慧”等。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意译为“智度”、“明度”等,即通过智慧到达涅槃之彼岸。要真正理解般若的概念,必须首先弄清  相似文献   

7.
恶魔     
纯一 《法音》1990,(10)
"魔"是梵语魔罗Mār?的略称,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说:"何故名魔?答曰:断慧命故名魔.复次,常行放逸自身故名魔."恶魔是指障碍佛道及一切善事的恶煞鬼神的  相似文献   

8.
藏文佛传rgya cher rol pa由27品构成,记载了佛祖释迦牟尼从"兜率天降生"到"初转法轮"为止的主要经历。梵文原典名为Lalitavistara;对应的汉文翻译为《方广大庄严经》(有异译本《普曜经》);蒙古文翻译为yekede ?enggegsen sudur。本文简要说明了rgya cher rol pa及其梵文原典、汉文翻译、蒙古文翻译之后,整理了rgya cher rol pa全27品的梵、藏、汉对照目录,梳理了国内外rgya cher rol pa的研究成果,从校勘、翻译、梵藏对比研究、蒙藏对比研究四方面进行了概述,对佛典的藏文译名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供养”是古代汉语中固有的本土词语,使用在不同场合,有多种涵义,如:   《左传·昭公十二年》:“供养三德为善。”意为“培育、培养”。   《礼记·月令》:“ [季秋之月 ]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据郑玄注:“熊蹯之属。”意思是指奉养高层人士或长辈的衣食物品。进一步生发,则有如那著名的西晋李密《陈情事表》中所云:“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说的就是赡养、侍奉等行为了。   翻译佛经时,译者借用古已有之的“供养”这个词语,来翻译梵文中的 pū janā和 pū jā等词语,赋予它特定的佛教内涵的涵义。大体上…  相似文献   

10.
从梵文来说,有大小两部不同的经典同名为Sukhāvatīvyūha(极乐庄严);汉文语境中,大小两部经典的古代汉译本都曾以《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之名流传于世,且大本《无量寿经》数十个汉文译本的经名多有不同;敦煌文献中有一部经典虽然题为《大乘无量寿经》,但是与净土三经之一的《无量寿经》内容截然不同。本文辨析不同经名之间的联系和层叠,厘清同名异经、异名同经等情况,揭示大乘经典经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道行般若经》和《大明度经》两经中"自然"一词按译语来源可分为译自svabhāva、asvabhāva和svaya?bhū及其关连语的,以及不知确切译语来源的四类。按思想内涵则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与般若空性相关的和与佛陀佛国相关的两类。各种梵语都被译为"自然",一方面是基于词形和语义的对应,另一方面则基于思想上的相似。试图以本土思想沟连佛教义理是早期译者使用这一译语的动机,但"自然"本身宽泛的语义、深厚的思想内涵以及本土独特的思维方式,容易模糊和掩盖佛经原文的语义和思想,并以本土思维方式调和其内在矛盾,从而产生各种误解。  相似文献   

12.
佛教传入我国之后,随之有大量佛教经典传入我国。为了使这些梵文经典能够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有很多国内外高僧花费了大量精力将梵文经典翻译成汉语佛经。但由于佛经常常晦涩难懂,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专为佛经作注疏的高僧。经过高僧注疏之后的佛经,方便了学佛者的修学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林倩 《法音》2001,(8):10-13
佛典中常见的“自性”一词,对应的是梵文Svabhāva,这个词的前一部分“sva”表示“自己”(self)或“自己的”(one's own);后半部分“bhāva”意为“存在”、“有”(existing; being)。二者结合,表示事物特殊的、不通于其他的存在状态。在中观派看来,这个词与“诸法无我”中的“我”是同义语,表示众生对事物所执取的本体、本元,一种实在性的存在。 龙树在《中论·观有无品》中,着力破除“诸法各有性”的错误见解。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 若法有自性,应是“自成”的,不应从因缘生,不应待他而有。其论中说:“众…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4,(3)
三月二十日,李先念主席在加德满都将一部珍贵的梵文贝叶写本《妙法莲华经》的复印本赠给尼泊尔比兰德拉国王。李先念主席说:“这部经书发现以后只印了二百部。现在将这本复印本送给您。”他还说:“这是用梵文书写的,中国研究梵文的学者已经不多了。”比兰德拉国王高兴地接过经书。他说:“十分感谢阁下,这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珍藏的梵文贝叶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7,(5)
<正>关于南传大藏经相应部《女人相应》的思想价值《女人相应》是南传大藏经相应部六处品中十部分相应经之第三部分相应经,原来的名称是Mātugāmasamyuttam.Mātugāma,是女人、女性的意思,samyuttam,是"相应"之意,表示经典的主题分类,因此这部经典的名称,可以译为《女人相应》或《女性相应》。此经一共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1)第一品:中略品,包括14部小经;(2)第二品:中略品,包括10部小经;(3)第三品:力品,包  相似文献   

16.
法国的佛教研究迄今已有近170年的历史,开拓此学科的先锋是比尔努夫(又译作:鲍诺夫、伯势夫Eugenenburnouf1801-1852)。他在少年时代随父亲学习梵文,后又随他人修习了波斯、巴利、古楔形文字等东方语言。1826年他与挪威学者拉森(Lassen1800—1876)共同发表了《巴利语论考》(又译作:论巴利语或使河以东的半岛圣语),介绍了1826年以前欧洲学界对巴利语的研究情况,引起欧洲学者对巴利语的进一步的重视。1834年他在法兰西学院开设梵文课。1844年他主要根据英国驻尼泊尔公使霍格森赠送给他的其在尼泊尔搜集到的171部梵文贝叶经(后藏…  相似文献   

17.
从禅法到禅宗禅是梵文(dhāna)的音译,本作“禅那”,后简称为“禅”,意为定、静虑,思维修。它原来是印度各派宗教和哲学共同的修习方法,其起源可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印度河谷土著达鲁荼毗人苦行文化的象征“大瑜伽行者”雕像。所谓禅定,就是依靠思想意志的高度集中,反观内心,消除散乱杂念,以臻明镜寂水般的宁静意识状态,并在身心上产生异乎常人的功能,进而泯除主客、能所的对待。印度思想与禅定及禅定所导致的神秘体验有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家后亦从苦行文化的代表人物阿罗逻迦兰和邬达迦罗  相似文献   

18.
王丽心 《法音》2007,(11):50-52
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当梵文stupa与巴利文Thupo传入我国时,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窣堵波"等,由于古印度的Stupa是用于珍藏佛陀和高僧的舍利,供信徒供奉纪念的,亦  相似文献   

19.
《中论》(Mādhyamika■āstra)是印度大乘佛教著名哲学家龙树(Nāgārjuna)阐述中观哲学思想的基本著作,历来被认为是龙树最重要的著作。龙树在《中论》一书中扣紧缘起讨论性空,提出八不缘起、中道实相等思想,对初期大乘佛教经典《般若》系统的性空  相似文献   

20.
盂兰盆节是中国佛教重大节日,在这个节日中一个重要活动就是举办大型的水陆法会,以纪念亡者、祈福后人,从而盂兰盆与水陆会成为紧密相联的两个概念。外来词"盂兰盆",对应的汉译是"解倒悬",意思是后世孝子贤孙定期祭祀先人,以使祖先离苦得乐。解救先人"倒悬之苦"在此是"出离地狱"的比喻词,此观念来自《佛说盂兰盆经》。本文通过对印度古代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梵文词典对应"盂兰盆"的Ullambana一词,在印度传统梵文中并不存在。有的学者认为Ullambana是口语;有的学者认为"盂兰盆"来自Odana(米饭)的发音,是"饭钵"之意。笔者在此尝试讨论"解倒悬"与"盂兰盆"的关系,进一步说明盂兰盆不是指饭钵,"倒悬"是先人"真"的遭受倒挂之苦并非比喻。最后指出"解倒悬"及相联的水陆法会,在源头与思想上都是非佛教的,它强调的是香火相续的祖先崇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