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着宗教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事实,民众对之态度如何?基于已有研究的缺失,本文从信任的视角来展示佛道耶等诸教当前的社会形象。同时,考虑到近代以来影响国人对宗教形象判断的两大因素:科学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我们基于长三角调查数据,以民众对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信任为因变量,科学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为核心自变量进行OL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民众的信任次序从高到低为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科学主义态度对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信任有抑制作用,但对民众之于佛教的信任无显著影响;文化民族主义对佛教无实质影响,对道教信任有促进作用,对天主教和基督教则表现出抑制效果。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中国宗教的"多样但有限多元"之社会处境。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对许多人而言,基督教与天主教似乎就是一回事,因为在国际上基督教与天主教统称“基督教”。的确,从教会历史上看,基督教与天主教原本就是一家,后来经过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后,才分化为两个教派;从信仰上看,基督教的信仰与天主教大致相同,都使用同一本《圣经》,同信三位一体的上帝,传统的信仰上都认为人类有“原罪”(人所共有的罪性)和“本罪”(个人行为上过犯),只有经过耶稣基督十架救赎才能使灵魂得救。  相似文献   

3.
艾洁:主内平安! 我已两次给你写信,询问有关进修道院的事,但我知道基督教没有修道院,那么,请问基督教的信徒到天主教的修道院可以不可以?需何条件?盼给予解答。 你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到修道院?请看我的  相似文献   

4.
在国民党政府所认可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几种宗教中,国民党政府对它们的管理政策是不同的。对佛教和道教实行的是同一套管理政策,对伊斯兰教是一套管理政策,对基督教、天主教又是另一套管理政策。总的说来,对佛教和道教,国民党政府的管理比较严格,管理范围也较广。对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天主教,国民党政府的管理权很有限,对它们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对该宗教团体的管理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17,(10):14-17
通过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天主教、基督教工作开启了新阶段。天主教、基督教界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积极回应社会实践要求,广泛团结信教群众,坚持中国化方向,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坚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为推动我国天主教、基督教健康发展,为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陈永涛 《天风》2018,(8):25-25
从唐贞观(公元635年)以降,基督教先后四度入华。先是景教在唐朝传入,接着是天主教在元代的传播,到明末清初天主教再次入华,然后基督教新教于19世纪初来到中国。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在不同时期均面对着多层次多方面的挑战。但如何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成为自景教以来,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不可回避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百年瞬间 中国天主教基督教旧影像  相似文献   

8.
涂丽萍 《天风》2016,(8):16-18
正2016年5月8日至11日,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率团出席由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与德国基督教会(Evangelische Kirche in Deutschland,简称EKD)、德国基督教宣教机构(Das Evangelische Missionswerk in Deut schland,简称EMW)联合举办的"德中跨宗教会晤——宗教的和平共处及其对公民社会的贡献"。代表团由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等21人组成。德方出席人员有来自政界、教界(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学界等  相似文献   

9.
钟力 《福建宗教》2001,(2):42-42
基督教,英文为Christianity,公元一世纪源于巴勒斯坦,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及一些小的教派。《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早期的《圣经》包括《圣经旧约》、《圣经后典》和《圣经新约》。1520年后,基督教分为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新教的《圣经》只包括《圣经旧约》和《新约》,天主教《圣经》除此之外,还包括《后典》。《圣经》的前一部分为希伯来文,后一部分为希腊文。及至公元5世纪才有了统一的拉丁文译本。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前后,《圣经》在欧洲逐渐被译成各国文字。  相似文献   

10.
武汉是一座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城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其信教人数众多。主要有佛教归元寺、道教长春观、伊斯兰教民权路清真寺、天主教上海路天主教堂(汉口圣若瑟堂)、基督教荣光堂等。  相似文献   

11.
郭硕知 《中国天主教》2009,(3):26-26,27
自唐代,中国就开始传人天主教体系之宗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于明末陕西,是世界基督教史上的重要文献,也是迄今为止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最早文字资料。”虽然景教在当时被公教会定为异端,却也可称天主教的一个变种,客观地传入了天主教的基督信仰。至元代又称“也里可温”。是时又有受尼格老四世差遣而来的若望,孟高维诺将正统天主教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这个名称,在中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来说,它专指16世纪马丁·路德改教后的基督教新教,或称“更正教”,这是19世纪初(1807年)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传人的。从广义上说,凡崇奉耶稣基督为救主的都是基督教。因此中国基督教的历史就不只是一二百年而是一千三四百年了。它应该从唐朝的景教算起,包括元朝的“也里可温”、明清的天主教和19世纪的更正教。这也就是我们传统的说法:基督教曾四次传人中国。那么,为什么说“三起三落”而不是“四起四落”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基督教区域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对我国东北基督教史的研究力度却明显不足。本文将对近代吉林省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情况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世界是最大的、传播范围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在唐时传传入中国,称景教。唐末会昌灭佛时,景数也同时被灭。元朝,中西交通空前繁荣,基督教又慢慢地在中国发展起来,此时称也里可温教。随着元朝的覆灭,该教亦随之消失。明末,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将天主教传入中国后,该教即在各地流传,虽从康熙45年(1706年)起,清政府就开始禁教,但天主教在中国内地的活动却从未停止过。基督教每次进  相似文献   

15.
99年1月26日,四川邻水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组织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界人士30余人,到鼎屏镇幸福院向孤寡老人拜年,深受当地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春节将至,为了更好地把服务社会、多做善功落到实处,该县天主教、基督教和佛教界,积极捐款,为鼎屏镇幸福院孤...  相似文献   

16.
朝拜圣婴     
为了深入研究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加强内地与香港宗教界、学术界的交流,中国人民大学 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于2005年10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香 山卧佛山庄举办“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 影响”高级论坛。出席这次论坛的人员来自内地和香港 宗教界、学术界及政界33人参与研讨。香港共有13人, 其中天主教有5人,基督教4人,学术界有4人;内地共有 20人参与,其中天主教3人,基督教4人,学术界5人,其 余是政界人员。此次论坛共发表论文25篇。  相似文献   

17.
天主教是雷州三大宗教之一。雷州佛教在唐朝中期已盛行,基督教也于清后期有了发展,而天主教的传入,虽没有佛教的历史悠久,但却比基督教早得多。从历史资料查考,可追溯到明朝。早在公元1887年,有一法籍传教士沙哥(译音)在广东雷州城传教时,考察了雷州城西面的教徒坟场,并研究了天主教最早传入雷州半岛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本人从事福传、牧灵工作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在从事此项工作期间,已无数次碰到有人向我提出这一相同的问题: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之间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提这问题的人有的是教友,也有的是教外人士。我也无数次地、简单地回答了他们的提问,但总觉得不很详细和具体。一直以来,我也有这样  相似文献   

19.
明清之际,以天主教为代表的基督教第三次入华,由于伊斯兰教与基督教长期对立的历史背景,再次入华的基督教与中国伊斯兰教的关系颇为复杂,这既表现于基督教对中国伊斯兰教的敌视,也表现于二者在统治机构中的权利争夺,这些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际动态     
一些基督教、天主教组织紧急救援南亚大地震巴基斯坦在10月9日发生大地震以后,一些基督教、天主教团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紧急救援物资运往巴基斯坦帮助灾民。“基督教救援”组织许诺先提供五万英镑给受灾区。“教会世界服务”为当地一万五千户家庭提供了生存工具以及毛毯,并表示愿意在必要时候捐款援助。“天主教救援服务”组织也捐献了五万美金,并且和当地的传教士、政府官员等合作救援。伊朗国家《古兰经》博物馆在德黑兰开馆伊朗国家《古兰经》博物馆于10月14日在德黑兰正式开馆。该博物馆分为书面古迹、非书面古迹和艺术古迹三部分。书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