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来藏兼有我和无我的一体化特征。外道共有四种我义。佛在大小乘经典多处提到正法如来藏我,但不能视此为梵我思想渗透。佛用外道我表述正法有三种原因:一、针对那些畏惧没有我的外道凡愚而作方便接引;但方便性仅限于如来藏语词,不指涉如来藏实义。二、从发生学上避免因修行无我而陷入恶趣空,有针对地提我以警醒断灭空已远离中道。三、确有恒常存在的涅槃寂静;前二种我据此而立,但涅槃寂静是以无我为特征。佛教语境有妄我、真我,而如来藏我只在真我上诠用。如来藏甚深法义所具有的挖掘性难度,可能是造成以往对如来藏有多种误读的重要缘由。  相似文献   

2.
如来藏是存在论或修行论的概念,缘起则是生成论的概念,两者本没有直接联系。但如来藏思想传到中国之后,其内涵发生了很多变化。如来藏与缘起的结合在净影寺慧远与智俨那里已初露端倪,待至法藏集于大成。不仅如此,法藏还将"如来藏缘起宗"作为其"四宗判教"的最高一宗。因此,通过考察法藏的"如来藏缘起"思想,不仅能把握这一思想的特质,还有助于定位其在如来藏思想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如来"和"藏"义的词义研究是印顺的如来藏思想的基础。印顺认为,"如来"一词最初是"仭tman"的异名,但由佛教摄入缘起空义;而"藏"义以"依止义"为核心,是佛教缘起因果的一种表述。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批判佛教认为作为中国佛教和日本佛教的重要思想基础的如来藏思想,是一种实体论,或"基体说"。其实质是肯定现象世界背后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实体,而这是与原始佛教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的"空"的思想相矛盾相对立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批判佛教对如来藏的批判,也扩展到了对中国佛教和日本佛教的佛性与本觉思想的批判。因为其立论的挑战性和研究方法的争议性而在日本佛教界、中国佛教界(包括台湾)乃至欧美佛教学术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至今仍在持续。本文以末木文美士教授、花野充道教授、桂绍隆教授、织田显祐教授等的研究为中心,就最近日本学术界对批判佛教的回应做一概观,并就其中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意义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周瑾 《宗教学研究》2005,1(3):110-117
身体的问题,与人的问题密切相关,在人的自我理解、交互理解与世界理解、终极理解中,身体都是不可或缺的维度.如何看待身体,如何把握身心关系,实可彰显出各大宗教的不同特质.对于婆罗门教/印度教传统来说,多层次的身体容器中含藏着神圣的种子,通过特殊的修炼技术达到身体的圣化,就能亲证"梵我合一"的神圣境界.这与中国古代身心思想颇可相互印证.从身体的角度去观照印度教传统,当能提供新的线索,展现新的面相.  相似文献   

6.
对《楞伽经》如来藏思想的系统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丰富,然目前之研究仍多只重于从"藏"而非"如来"的视角来解读。新近的研究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并一定程度上开始转换视角。本文延续这一思路,从"如来"的角度解读《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认为其与"自觉圣智境界"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楞伽经》构造了"自觉圣智境界"和"凡夫境界"的双重模式,并以修行解脱将二者贯穿会通,这既是经中如来藏与识藏交涉的表征,体现如来藏与真常唯识融合的特点,也是如来藏为垢所覆的另一种表达,进而体现"空如来藏"的特性。另一方面,"自觉圣智境界"与"不空如来藏"又有内在一致的联系,其归结点便在于殊胜功德的具备。  相似文献   

7.
婆罗门教和佛教都起源于古代印度,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影响,其神话世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二者之间相互斗争和相互影响的情况。作为正统的婆罗门教在印度人民心目中已有深刻影响,在此情况下,佛教要想求得发展,就不得不吸收婆罗门教成分,到密教时期,佛教与婆罗门教更趋一致。如果婆罗门教的神形象已很发达,佛教则直接继承;如果婆罗门教的某些神形象还不大发达,佛教则予以改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宗教中国化的时代课题,立足于汉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变迁,提炼总结出中国人对于印度佛教的两大"选择性接受"——在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抉择中选择性地接受大乘佛教,在大乘空、有、如来藏思想体系的抉择中选择性地接受如来藏思想。本文认为,这两大"选择性接受"本身,离不开汉唐经学丰厚的文化土壤。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与自利利他的菩萨精神之间,内在良知的德性诉求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之间,不仅透显出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意义,而且诠释着文明互鉴、多元通和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两个主要宗教派别。它们的善恶观念是各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教的此类观念虽然有明显不同,但都与古代印度圣典吠陀和奥义书有渊源关系。佛教和婆罗门教各自的善恶观念都有不同层次的划分。在后来的发展中,两教的善恶观念有很大的趋同性,它们相互影响,彼此吸收对方思想。两教中的一些基本层次的善恶观念的内容有大量是相同的,较高层次的善恶观念虽有不同,但同样强调智慧解脱。这方面的思想对古代印度系统宗教哲学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既是汉魏以来中国佛教发展的必然,也与隋唐社会环境和帝王的三教政策密切相关,它是隋唐多元文化格局中与儒佛道三教关系下中国佛教发展的新成果。对于中国佛教宗派如何评价,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例如作为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成果,其主流思想如来藏佛性论是否背离了真正的佛教?本文认为,契理与契机是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原则。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中国佛教藉着怎样的文化载体,其随机教化的方便与印度是否一样,而在于其根本的宗旨与佛陀创教的本怀是否一致。中国佛教宗派的理论具有儒学化、道学化的特色,但并不能由此而否定或不承认其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及与之根本上的一致。中国佛教的儒道化色彩,并不影响中国佛教仍然是"佛教"。  相似文献   

11.
《楞伽经》之如来藏学说 ,不仅是印度佛教哲学思想发展中提出的重要观念 ,也是中国南北朝迄隋唐间佛教哲学研究与诠释的中心。而在 2 0世纪中国佛教的复兴思潮中 ,此一学说又一度成为佛学思考的核心问题 ,成为各种意见与争论的焦点。然而 ,《楞伽经》传译 ,颇多错舛 ,致使古今学人义解纷纭 ,此学研讨始终难入正轨。为此 ,本文先据《楞伽经》梵本 ,将第六刹那品中如来藏部分整段译出 ,然后针对著名佛教学者吕瀓先生关于北魏译本本经相关部分的批评 ,试作讨论 ,并略陈管见。一、《楞伽经》第六刹那品中如来藏段梵本新译兹依Dr .P .L .Vaidya…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释<楞伽经>中所说如来藏之"无我"义.分析如来藏与外道"我"见的根本区别及具体的理论体现,说明如来藏之"无我"须从诸法唯心所现这一角度来理解.如来藏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而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亦皆是心中之相,本自无我,众生有无明故于此心种种相执为实有,若无无明则知诸法唯心,体性如幻.此如幻之心相亦是诸法本真之相,属如来藏之有相的一面--此义在中国佛教中则被表述为"自心本自具足"、"一念三千"等.最后辨析如来藏"无我"义与"空无"的区别,说明如来藏之"无我"并非拨无本心,亦非断灭一切相,与"空无"之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上座部佛教系列之二──比丘僧伽的建立学愚在佛陀时代,印度的哲学及宗教出现了两大阵营,即传统的婆罗门教和新兴的沙门运动。佛教作为沙门运动的代表,最早树立了追求出离的思想,建立了清净梵修的比丘僧团。僧伽,巴利语Sangha,意为和合众,为奉行佛陀教法,依...  相似文献   

14.
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即“存在先于本质”必然导致唯我论,最终滑到信仰主义,在信仰主义这个问题上,存在主义和婆罗门教哲学、佛教哲学可以说是殊途同归,有不少相似之点。印度教哲学(婆罗门教哲学)和佛教哲学是在十八世纪传人欧洲的。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明显地受到了印度哲学的影响,克尔凯郭尔也曾对婆罗门教哲学特别是佛教哲学发生过浓厚兴趣。二十世纪以后,印度哲学家辩喜和奥罗宾多进一步把婆罗门教的吠檀多思想传播到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在华流传之婆罗门文化典籍,婆罗门教徒在华活动史迹,以及夹杂在佛教艺术与经籍中的婆罗门教因子等等,论证婆罗门教曾来到过中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达摩禅法二入四行之行入的分析,阐明其间蕴涵的如来藏思想,并以此说明达摩禅法之本质为如来藏法门这一基本主题.文章重点为对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的分析,并从中指出其如来藏思想的深刻含义,同时亦就称法行对达摩禅法中般若思想与如来藏之关系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段雨函 《法音》2023,(12):56-61
<正>《楞严经》被称为“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1],是影响中国佛教极深的一部经典。《楞严经》被圆瑛法师归纳为“指心示定”。其中,心即如来藏心,表明如来藏思想是《楞严经》的核心主旨。相比于《起信论》,《楞严经》的一大特色是更应机地展开如来藏与诸法的关系,标志着如来藏思想体系的最终确立。圆瑛法师(1878-1953)自24岁学《楞严经》,  相似文献   

18.
早期佛教与婆罗门教之差异主要在于教义和宗教形态两个层面,前者关键在于对本体系空或有之歧见,并由此导致人之平等是否合理的不同认识;后者要点在于宗教骨干是一个松散的种姓,还是有严明戒律的僧团.由于在同一个文化地域的长期共存,两教有了相互吸收和融合,并致使佛教在印度的婆罗门教化和中国佛教包含着不少婆罗门教因子.  相似文献   

19.
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为论点,从E.Obermiller,H.W.Bailey及E.H.Johnston等人对《宝性论》各版本的整理开始,探讨当代如来藏学的起源及其引发的问题,并就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区分别说明其对近代如来藏学研究的影响。首先,就日本学者月轮贤隆、小川一乘对Obermiller编译藏文本《宝性论》的批判,与宇井伯寿、中村瑞隆等学者对Johnston校编梵文本《宝性论》的回响,简述高崎直道集当时如来藏学之大成,作为日本佛学界对近代如来藏学的研究。其次,就欧洲学者E.Frauwallner的第三学派说,D.Seyfort Ruegg的藏传如来藏研究,以及S.K.Hookham对近代《宝性论》研究的评论,以了解当代欧洲学界对《宝性论》后续研究的情形。第三,为美国如来藏学研究近况的探讨,分别从近代美国如来藏学研究概述、近代美国如来藏学的影响、留美中国学者有关如来藏学研究的英文资料中,说明其影响与有关问题的发展。最后,以近年来的新论题“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讨论近代如来藏学研究的倾向与问题,除了解“批判佛教” 的起源与论点之外,并就“如来藏思想非佛教”的论点,与如来藏学学  相似文献   

20.
学界常把天台智顗的思想误判为"真常唯心系".本文认为,智顗主张"如来藏即实相""一念心即如来藏理".他在思想上依据<法华经>的实相论,提出"一佛乘即具三法,亦名第一义谛,亦名第一义空,亦名如来藏",建立"唯心但不真常"的圆教体系,把印度如来藏系经典判为别教.在经典依据上,智顗主要继承<涅槃经>的解释,如来藏最终开显为"三德秘密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