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真道以"新道教"的身份自元代以后即跻身于道教正统,而自清初传入岭南地区的全真道,随着教团自身的衍化并与岭南地方宗教信仰的融合涵化,形成了"新全真道"这一当代宗教形态。对岭南"新全真道"现象的深入辨析,折射出中国道教的历史衍变与当代境遇,亦是对中国道教思想传统进行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
早期全真道创立者"不倦写诗词"的根本动因是诗词的象征、隐喻、意象等与内丹修炼的宗教体验之间可以互相阐释说明,诗词创作在教化弟子、劝讽世俗方面也具有便于记诵、流传等各种方便。全真道诗词内容不能从"纯文学"立场划分,应结合全真道修行观念,从真功、真行两个层面切入。全真道描述劝讽世人、行善救济等外修"真行"类诗歌具有"俗文学"特质。王重阳对《乐章集》的接受是顺理成章的,对柳永的情色作品既不是刻意回避,也不是全盘认可,而是把这种描写内化在丹道修炼的宗教体验上,创造出大量异于《周易参同契》、《悟真篇》的富有象征意味和情感体验的丹道诗词。金元南宋时期,丹道诗歌突破固有格式,走向世俗,发生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泰山地区的国家祭祀和民间社会的宗教信仰有着重要的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这其中全真道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泰山全真道积极展现自身的宗教优势,并努力满足地方士绅的精神需求,从而得到士绅们的大力支持,全真道也因此得到发展。泰山全真道与地方士绅的这种互动关系,充分展示了明清时期宗教与民间社会之间相互依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元代宗教政策的民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王朝为了怀柔抚纳众多的被统治民族,采用了普遍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且通过优待全真道、汉地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领袖的方法,把他们所代表的人民笼络在政府的周围,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统一。同时,元政府又通过崇佛压道、崇藏传佛教压汉地佛教,崇“教”压“禅”,严厉打击民间宗教等方法,贯彻等级民族政策,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特权。元代的民族宗教政策,既包含了宗教信仰方面的宽容开明,又暴露了剥削阶级民族观的狭隘局限。  相似文献   

5.
正利用当时已经发育成熟的社会组织形式来组织自己的道门信众,对于全真道的发展具有善假于物的重要意义。借助会社这种组织形式,对于全真道卓有成效地推进宗教实践而言,如同选择了一条坚定明确的群众路线。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王重阳广泛地利用各种形式的会社来组织全真道信众,坚持走扎根社会中下层信众的发展策略,才使得全真道在最初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元代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央政府的王朝,也是民族融合的特殊时期。人们在心理上很难接受汉族沦落在蒙古族的统治之下,因此,民族压迫与民族反抗充斥着整个社会,元代文人画家身处乱世之中,身份低微,借绘画来宣泄他们悲愤和不满的情绪,表达主观意趣,把幻想中不合实际的要求体现在绘画创作中,并达到自我反思的效果。元代文人画家们在绘画领域反俗尚雅,发挥个性自由与想象,改变了传统的作风,把民族审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元代美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并对整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全真道形成时自身条件的一点认识刘嗣传笔者在陕西省第八期道教知识培训班上,聆听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宗教研究所张应超副研究员关于全真道历史专题内容的讲课。张老师对道教全真派(简称“全真道”)的兴起、形成以及发展壮大、延续至今都作了较为全面的讲解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明代武当山全真道在当时正一派占优的情况下,能够积极应对与自我调整,一方面取得朝廷与皇帝的支持,另一方面参与朝山进香活动,以此赢得更多信众,同时继续保持与清微等道派相互兼容的特色,由此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武当全真道在明代的政治地位虽不及正一,但其宗教影响并未降低,对世俗社会的渗透显著加强。传承与拓展,是明代武当全真道的主调。  相似文献   

9.
<正>全真道由王重阳祖师创立于金大定年间,后经全真七子的大力弘扬,至元初达到鼎盛。当时,大江南北,城镇乡村,宫观林立,道众云集,极一时之盛。然而,全真道兴起的金元之际是一个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军事、政治、宗教、民族等各种冲突交织在中国北方,全真道之所以能够在这样一个时代兴起,与其具有三教合一、持戒精严、以文助道、功行双全、苦己利人等多方面的优良品质分不开。对于这些优良品质,我们可以称之为全真精神,正是在全真精神的推动和鼓舞下,全真道才在历史上造就了一个中国道教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今天,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全真道在江南的传播与发展,江西渐成为全真道活跃的地区。受地域宗教人文因素的深刻影响,江西全真道呈现出显著的特色:传播与发展比其他大多地域艰难而成就不小;与正一道派全面而深入地交流、融合;内丹理论建设成绩突出,为全真道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江西全真道在全真道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丘处机西行论道及其社会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真道领袖丘处机西行论道,是道教史上令人瞩目的历史事件。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集体,虽然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但对于汉民族的宗教——道教,却仍然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遣使敦请全真道领袖丘处机前往中亚论道。而丘处机则出于济世度人的抱负和发展全真道的目的,不远万里,对成吉思汗进行了坦诚的劝诫。本文拟就此作些考察。  相似文献   

12.
清代,来自武当山的陈清觉、张清夜、穆清风等道士相继入蜀,使四川全真道逐步兴盛发展起来,成为整个清代道教"龙门中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清代方志资料为主,辅以金石、碑刻、文人游记、诗文及其他资料,对青城山、二仙庵、青羊宫、灌县二王庙、大邑县鹤鸣山、温江县龙盘寺、重庆府五福宫等四川地区的宫观及知名道士作了介绍,以期勾勒清代四川地区全真道尤其是全真道龙门派发展的大致样貌,为日后总结清代四川道教的发展史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天水玉泉观是陇东南乃至西北地区的著名道观,由元代丘祖高徒梁志通于1276年创建,主轴线上的神灵信仰基本与宋德方及其门人构建的"三清、四帝、二后、五祖、七真"这一核心信仰体系一致,副轴线上还有药王洞、王母洞等民俗信仰神灵以及李杜祠、托公祠等官方神道设教的祠庙,充分体现了地域性、民俗性和三教合一的特点。而玉泉观被誉为国宝级的碑文就是元代所立的《崇道诏书碑》,特别是在其四面碑文中的《全真列祖赋》中宋德方为了扩大宣传增强影响力而极力强调全真道的道教正统地位,第一次将东华帝君王玄甫列入全真祖师谱系并断言全真祖师传承始自东华帝君,还构建了一个严密庞大层次分明而异于后世的全真道早期传承谱系。与此同时,天水境内茅峪河畔元中统三年(1262)创建的朝元观实为全真道向西传播进入甘肃创立的第一观。研究玉泉观宫观传承、神灵谱系和极具历史价值的元代《崇道诏书碑》,对于研究全真道早期历史及其向西传播进程,对于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和"一带一路"地域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刘大鹏、席胜魔的个案分析,探讨了近代山西传统文人对基督教的反应。由于宗教的和非宗教的各种原因,刘大鹏坚决拒绝和排斥基督教;席胜魔则接受基督教,并积极传教布道,对基督教在近代山西的传播起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先生认为1620年后中国知识阶层全部转向仇视基督教,这一论点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元代前期统治者(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对道教所采取政策作了探讨。作者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作了分析,认为从成吉思汗起,道教就受到尊崇,而忽必烈则把成吉思汗所奠定的崇道政策作了全面发展。还指出:从宗教政策方面看,忽必烈也可说是立了“一代之制”。  相似文献   

16.
全真道在王重阳创教初期,只是一个民间"隐修会",屡受金廷的打压甚至罢禁.至丘处机出任第五代掌教时,因得到蒙古国成吉思汗的尊崇而逐步走向兴盛.在丘处机等全真高道的努力下,全真道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教团管理日趋成熟,戒律体系和官观管理规制不断完善,遂道由组织松散的民间宗教逐渐转变为戒规完备、管理成制的官方宗教.  相似文献   

17.
元代文人画家大多出入儒、道之间,有的甚至就是玄门高道。他们的画作在题材、技巧、观念等方面都彰显出浓郁的个性,善于体现淡然归真之美,乐于表现隐逸情怀,以抒发自身虚静恬淡、游心物外的意趣。文人画肇端于汉魏,萌芽于唐,发展于两宋,入元而大放异彩。元代崇道之风甚浓,道教对文人画的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上,依照地域、祖师和道门的不同,道教曾产生了众多派别,而今许多教派式微,尚存最主要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派(又名全真道)、南方的正一派(又名正一道)。全真道素来重视戒律的传承和遵守,"冠巾"和"传戒"分别指全真道信仰者离世出家,受持道教戒律,成为一名真正修道之士的必经宗教仪轨。  相似文献   

19.
谌威 《中国宗教》2024,(3):84-85
<正>元代瓷器呈现了当时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体现了文化融合的特色。而宗教文化对于元代瓷器的装饰、审美等方面也形成了影响,造就了元代独特的瓷器艺术。元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上启宋代,下启明代。当时南方瓷窑有很大发展,尤其是以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为代表,其中元代景德镇烧制成功的青白瓷等新品种,成为后来明清时期主要的瓷器品种。此外,由于外销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元代瓷器生产规模的扩大,大型器物增多,烧造技术也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20.
元代全真道最后一位有明确记载的掌教为完颜德明,学界一般认为他自1335年起担任掌教,至迟1362年仍在任上.本文通过对《井公道行碑》及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完颜德明应与其师苗道一一样,曾两度担任全真道掌教.在其两度任职中间,应该还有一位掌教“关真人”,而这位“关真人”应该就是前住持大都大长春宫提点关德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