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上海基督教H堂教会的一个基层团契为案例,探讨由农村来到上海的移民所面临的失落和困境,以及特定的城市教会活动如何给新移民带来精神、情感和心理上的补偿,从而促进新移民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人基督教会见闻录孙家骥十年前,美国的华人基督教会还是以老一代华工移民及其后代和六、七十年代从台湾移民到美国的知识分子为主。从八十年代末开始,美国华人教会的成分开始发生变化。因为大陆新移民的比例迅速上升,在一些教会里,大陆移民基督徒占一半或一半以...  相似文献   

3.
去年3月至今年1月我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因为专业学习的需要,参观、访问了不少服务于老人、儿童或其他弱势群体的社区中心和慈善机构,发现不少社区中心和慈善机构的建立都可追溯到早年教会热心人士为扶危济困而奔走呼号、组织教会力量和社区资源解决本地区社会问题的背景,这些社区中心或慈善机构有些后来不再由教会主持,但一直与教会的关系比较密切,确切地说,它们的发展一直得到教会及其教徒的关心和支持。后来,我又去了一些教堂,与一些教徒和新移民有所接触,了解到一些加拿大教会的情况,感到各地的教会和教堂…  相似文献   

4.
基督闽恩教会是用福州话布道、以福州人为主的教会,是美国华人教会信徒增长最快的教会,所属有纽约曼哈顿教堂、纽约布碌仑教堂、费城教堂、纽约皇后区Elmhurst的聚会点。福州新移民走进闽恩教堂的原因如:在福州就开始信基督教、在福州接触过基督教、为了寻找心灵慰藉、为了学习英语、为了更好地找工作、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因病受到照护、为了取得绿卡、为了建立新的人脉关系、出于好奇和寻找心仪的对象。闽恩教会能迅速发展,与一批颇有使命感的牧师全力以赴的努力分不开;教会功能多元化,也是闽恩教会能长期保持活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晓望 《天风》2005,(4):34-34
上海基督教宝山区两会于2005年3月16日,举行 吴凇堂新堂献堂感恩典礼,来自上海各教会的同工同 道欢天喜地地见证了上帝在宝山教会的作为。 感恩典礼有两部分组成,首先举行新堂落成感恩 礼拜,由宝山区教会张柏泉长老主持,宝山区基督教两 会主任高天恩牧师证道。高牧师以约翰福音16章23- 24节的经文:"到那日,你们什么也就不问我了。我实  相似文献   

6.
世界公祷日     
高英 《天风》1995,(2):44-44
世界公祷日是美国妇女基督徒发起,已在世界170个国家普遍开展的一项代祷运动,并于每年3月的第一个礼拜五(今年是3月3日)举行公祷日纪念活动。 19世纪下叶,很多新移民涌入欧美大陆。出于对新移民困境的关怀,美国长老会教会妇女于1887年发出举行全国公祷日的倡议。来自其他宗派的妇女们,也迅速投入到这个祷告的运动中。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7,(2):83-92
新城市化下外来移民大量聚集于大都市,引发新"土客"矛盾。本文借鉴西方移民态度理论,以上海随机调查样本分析了城市居民的移民态度状况、群体差异和成因。结果发现,基于文化认同的排斥稳健而强烈,但以客观社会经济结构壁垒测量的现实利益威胁假说未得到验证。分析表明,过去和未来的利益和状况的主观判断成为影响本地居民移民态度的关键:对于新移民一代(有或无本地户籍),移民排斥主要源于其对未来生活状况的预期,而本地人的排斥受到其过去改革进程中利益受损评估的影响。文章据此提出本地人移民态度形成的"受挫怨恨"假说,在时间维度上进一步拓展了"悲观预期"假设,并呼吁加强对本地居民的移民接纳研究。  相似文献   

8.
选择在上海工作的城市新移民,对大城市的意涵有着自己的理解。在最终是否扎根城市的问题上,年轻移民们有着比较多元的态度,也受到不同方面的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以访谈资料为基础,从主观态度上将将年轻的城市新移民分为渴望留沪、打算返乡以及对留沪持不确定态度的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迄今对城市新移民的分层研究中,大都集中于户籍和职业流动层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日益重要的方面——居住。本文以解析"居住权"为切入点,将居住权利视作市民权/公民权的一部分,并以上海的政策文本为对象,剖析新移民"城市居住资格"的获得路径与机制及其表现出来的居住权分层现象。作者认为,"居住准入资格"是城市新移民的一个新的分层标准,这一标准背后是城市政策制定者基于城市利益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诉求,也是城市体制、机制互动和建构的动态过程。基于新移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城市政策采取了松紧的、有限开放的居住政策。这种居住政策的安排是城市社会的吸纳与排斥机制的作用,也是与城市利益、户籍制度相捆绑的结果。与此同时,城市居住资格也成为新移民进入城市,融入城市的重要区隔。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层标准,居住权分层已经成为城市新移民群体阶层属性差异的又一个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一些尚未被宗教学术界注意的资料,描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地方政府和各教会的关系,勾勒了变化的趋势。上海地方政府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几个教会的政策比外埠宽容,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各国、各地、各教力量汇集上海,促使上海宗教的地位在近、现代得到较大提高。文章还分析了上海实行宽容政策的原因、上海地方政府与教会关系演变的历史给今人的启示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人基督教会研究:以大波士顿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华人基督教的历史与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几乎一样长。大波士顿地区的华人基督徒出现较早,但华人基督教会直到1946年才出现。该地区现有华人基督教会近30家,信徒5000多人,约占当地华人总人口的5%。华人新移民加入基督教会的主要原因有: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文化变迁;寻求族群归属和文化认同;寻求物质与精神帮助;华人教会的主动宣传。华人基督教会的特点有:组织独立,神学保守;华人新移民是华人基督教会的生力军;普通话、英语和粤语三种语言并存;尽量少谈或不谈政治。华人基督教会的功能有:解决华人信仰问题;团结华人;服务华人,教育华人,帮助华人新移民融入美国社会,同时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华人基督教会是华人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华文报刊和中文学校一起构成美国华人文化社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陈志民 《天风》2001,(12):17
传道人灵性的不断追求、教会管理的不断健全以及信徒崇拜生活的不断规范等问题,关乎教会的兴旺与发展。由于教牧同工平时多忙于日常事务,对这些问题不能真正安下心来从圣经上和神学思想建设的意义上进行深入的思考与交通。希望能通过一些有效的做法,营造一个适时的机会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与提高,以进一步推动上海教会神学思想建设的进程,并使神学思想建设与上海教会的实际事工紧密结合,为上海教会进一步按三自原则办好增加动力。为此,9月4日——7日,市两会在地处江苏常熟的上海轻工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后,东正教遭到苏维埃政府的压制。随后在三年的俄国国内战争中,大批保皇派东正教人士随落败的白军逃离海外,并于1920年正式成立俄罗斯东正教境外最高管理局,由此开始了俄罗斯东正教境内外教会长达八十余年的分裂。而后由于出现了对教会管理权与教区自治等问题的分歧,俄罗斯东正教境外教会内部出现分裂,最终形成以塞尔维亚卡尔洛瓦茨为中心的俄罗斯东正教境外教会、以巴黎为中心但隶属于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的西欧主教区和以纽约为中心的北美高级主教区。在苏联时期,俄罗斯东正教境外教会得以相对自由地保护和传播东正教传统文化,并且成为俄罗斯移民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4.
系统的教会法教育和研究在宗教改革以后主要是罗马天主教会法学家的工作,不过在西欧大陆的许多国家,大学法学院仍然要求学生学习教会法。美国的政教分离政策比较严格,教会法在神学院才是必修的课程,在一般的法学院只是作为法制史的一部分来介绍,在美国,唯一授予教会法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校是首都华盛顿的天主教大学。该校成立于1888年,当时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意大利和波兰移民大量涌人,天主教成为美国基督教的主要派别之一,教会培养高级神职人员的负担日益沉重,所以决定设立这所以宗教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大学。教会法专业在1906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新冠疫情中英国国教(即英格兰教会)的应对举措进行分析。英格兰教会在疫情期间出现了新发展甚至是新变革,同时也遭受了冲击和影响。在"国家-宗教"关系方面,英格兰教会及其他宗教团体与国家机构的互动折射出了英国宗教"硬治理"和"软治理"的深层特征与传统,同时也突出了英格兰教会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6.
张丽丽 《天风》2011,(9):34-34
上海市基督教两会于2011年8月10日,召开青年事工研讨会,通过交流研讨,促进整个上海教会青年事工的开展。会议由上海市基督教两会秘书长陈志民长老主持,各区青年事工负责同工及相关义工参加了此次研讨交流。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谢炳国牧师参加了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此次会议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上海教会青年事工的发展状况,发现了上海教会在这一事工中可发展的空间和存在的问题,为各教堂间互相学习提供了平台,客观上对整合上海资源、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6,(3)
正宗教应该在一些公共问题上勇敢发声,并进一步推动跨宗教对话,实现移民融合及不同信仰间的和平共处。2015年1月7日的"查理周刊遇袭事件"震惊世界,甚至有人将其喻为"欧洲的911事件"。此事件也引起了基督教会的广泛关注与反思,一些基督教国际性组织、区域性组织和国家教会纷纷发表声明谴责暴力恐怖活动。梵蒂冈于1月8日发表声明,  相似文献   

18.
士心 《天风》2004,(10):32-33
上海在迅猛发展,教会在这个时代中也必须为主作出更多美好的见证。信徒和教会对我们传道人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在爱国爱教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万万不能丢!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今年87岁,一辈子在教会侍奉,一辈子生活在上海,一度担任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亲身经历了基督教在上海的变化。上海是沿海重镇,中西文化交流频繁,基督教进入中国后,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基督教的中心。据1950年统计,各教派的26个主要教会团体,14个总办事处设在上海,重要的文字机关、救济福利机构也多在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吴耀宗等人发起的三自革新(爱国)运动就是在  相似文献   

20.
马西恒  童星 《学海》2008,114(2):15-22
本文是一项对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的探索性研究.作者在上海市Y社区的个案调查发现,新移民与城市社区的"二元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即从相互隔离、排斥和对立转向一种理性、兼容、合作的"新二元关系",本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称之为"敦睦他者".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新移民与城市社会融合经历三个阶段的构想,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二元社区"、"敦睦他者"和"同质认同"."敦睦他者"是新移民与城市社会融合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需要政府、社区和新移民共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