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哈德(Jihad)是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尽力"、"奋斗",伊斯兰教中引申为"为安拉之道而奋斗".吉哈德是一个多维概念,其含义在保持一定稳定性的同时,伴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穆斯林对吉哈德的诠释各有侧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2.
“圣战”的意思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非穆斯林来说,“圣战”似乎就意味着战争———以伊斯兰教名义发动的战争。但这是对伊斯兰教关于“圣战”真正意义的曲解,也是对真正穆斯林对于战争态度的曲解。最早的“圣战”(吉哈德)一词只是“奋斗”的意思———既没有“战争”也没有“战斗”的意思。后来这一术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含有了“战争”的意思。“吉哈德”本身又分为两个概念:大吉哈德与小吉哈德。大吉哈德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内部的斗争。它就是提升我们自己、改善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活得更有人样的斗争。这就是大吉哈德。什么是“小吉哈德”呢…  相似文献   

3.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东西方许多理论家、政治家的著述和演讲中,伊斯兰教的“圣战”成为频繁出现的名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圣战”的性质、原则、内容和范围等问题,长期以来认识各异,偏颇观点并不鲜见。本文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就“圣战”的几个主要问题试作重新探析。   一、“圣战”与“吉哈德”义务   “圣战”并非伊斯兰教规范用词,它是西方学者对阿拉伯语“吉哈德”的意译。但正如美国著名记者托马斯·李普曼早在 1982年就指出的:“吉哈德这个词在当代伊斯兰教中肯定是最被滥用和曲解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4.
马劲 《中国宗教》2017,(5):28-31
伊斯兰教中有“吉哈德”的教义思想。当前,宗教极端势力的一个瞬用伎俩就是肆意歪曲“吉哈德”本意,诱导、蛊惑煽动不明真相者误入歧途,甚至走上极端暴恐道路,危害社会稳定和备民族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正本清源,教育引导信教群众明辨是非,树立正信,防范宗教极端思想的侵害。  相似文献   

5.
历史地考察"圣战"极其必要。那种为宗教、为信仰而从事的战斗即为"圣战",并非阿拉伯的特产。伊斯兰教未将"圣战"纳入宗教功课表明,它并未被伊斯兰主体社会奉为信条,亦非信众的宗教义务。反对当前宗教极端主义频频宣教的"圣战"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的"圣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的本义是和平,因此伊斯兰教常被理解为“和平的宗教”。意即顺从真主,就能求得今生与来世的和平和幸福。在这一点上,它与佛教、基督教似乎没有区别。但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教除了大讲和平而外,其教义思想中也讲过不少关于“圣战”的内容,而这部分内容正是导致伊斯兰教在西方作为否定性形象的重要根据之一,其实这里面有误解。 伊斯兰教有关圣战的内容,系由《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法所规定,属于不容争议的义务性的规定。主要包括:(1)自卫原则。意指一个人受到他人攻击和伤害时,有自卫反抗的权利,即以眼还眼,以血还…  相似文献   

7.
<正>一、清真产业的定义及特点清真产业(Halal industry)是以伊斯兰文化为背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兼具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新兴产业类别。细究其含义,"清真"之要义来源于文化,体现了伊斯兰教的教义和信仰;"产业"之要义来源于经济,在西方经济学界,产业指的是生产同种或同类产品的企业的集合。同一产业的经营对象和经营范围是围绕着共同的产品而  相似文献   

8.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尼的萨拉菲主义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宗教运动。然而,印尼的萨拉菲运动不是铁板一块,由于内部冲突和对教义的不同解释,分裂为不同的派别。也门派主要从事非政治性的宣教活动;行动派以非暴力方式进行政治活动;"圣战"派则以"圣战"为名从事暴力和恐怖主义活动,目标是在印尼建立伊斯兰国,对印尼社会和地区稳定都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在中国主要以民族为载体,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人类学视角,从伊斯兰教这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命运,探讨中国文化的特性及伊斯兰教本土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在当前所谓"伊斯兰与西方"式对立的语境中,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记者马利强)王静斋大阿訇是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翻译家,与达浦生、哈德成、马松亭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阿訇"。他毕生潜心从事伊斯兰教学术研究,翻译伊斯兰经典,译著极富,被誉为"现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大师"、"学通古今中外、品学兼优的伊玛目",其丰硕的学术成果和高尚的人品对中国伊斯兰教事业和广大穆斯林群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作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伊斯兰教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历来受到伊斯兰教界的高度关注。长期从事伊斯兰文化研究的回族青年学者海俊亮先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提出了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经堂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问题,这对发展伊斯兰教教育,提高广大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的整体素质,进一步促进伊斯兰教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提升伊斯兰教在未来社会的竟争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学术界和伊斯兰教界对此进一步开展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代四大阿訇之一、著名的伊斯兰学者哈德成教长曾说过:"伊斯兰一词训顺从、训安宁、训和平。质言之,即顺天命、爱人类、以求世界之和平。顺天命则无私,爱人类则互信。无私则不妒,互信则合作,不妒、合作,则人不争而和平现。"伊斯兰世界最高学府——爱资哈尔大学长  相似文献   

13.
自"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兴风作浪,来自世界各地的多股宗教极端组织力量以参与"圣战"为名潜入中东,"伊斯兰国"便在此过程中发展壮大。受此影响,向来被誉为"中东安全岛"的土耳其也难以"独善其身",近些年频遭暴恐袭击,国内安全受到极大挑战。中国虽不与中东接壤,但其西北边疆长期遭受"三股势力"袭扰,随着"伊斯兰国"的军事溃败,"圣战分子"回流已对中国西部安全造成重大冲击。因此,中土两国有必要通过深化战略合作与互信,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反恐合作,共同提升两国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4.
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中形成较晚的一个派别,清光绪年间创建于今天的甘肃省临潭县旧城.其创始人马启西自幼研读伊斯兰教经典,又从小攻读儒学著作通达儒者之学.及长成后,毕10年之功于阿拉伯经文与刘智等人的伊斯兰教译著学习,博览广读而又有所得.他精于伊斯兰教的教义、教理,勤奋研读中国诸子百家论著,广泛吸取自明末清初以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大师"从中土之汉文,展天方之奥义"的精华,深得"会通诸家,而折衷于天方之学"的真谛,成为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创始人中,唯一一位秀才出身,并成功地把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的和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与和平贯穿于人类的历史。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和痛苦;而和平给人类带来的是安宁和幸福。人类酷爱和平,反对战争。各种宗教也都谴责战争,提倡和平,伊斯兰教也不例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和平观。一、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伊斯兰教是一个崇尚和平、反对暴力的宗教。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首先,从伊斯兰教的名称来看,没有以其先知的名字来命名,也没有以其发祥地的地名来命名,伊斯兰教超越了所有这些个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界限,而被命名为“伊斯兰”。“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其含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一明清之际,中国穆斯林学者"以儒诠经",用儒家思想阐释伊斯兰教,把伊斯兰教的信仰功修与儒家纲常伦理相契合,从理论上阐明伊斯兰教"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条目,与儒家无异";同时也选择伊斯兰教和儒家典籍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以经诠儒",引导民众"不滞方隅之见而悟心理之同,不涉异端之流而秉大公之  相似文献   

17.
伊赫瓦尼运动以复兴瓦哈比派"纯正"的伊斯兰信仰在阿拉伯半岛的统治地位为宗教理想。一神崇拜、恪守教法、顺从长官和同胞互助,构成伊赫瓦尼运动的思想核心。迁徙、定居、务农和圣战,构成伊赫瓦尼运动的基本环节。伊赫瓦尼运动的狂热信仰和圣战激情具有明显的双重倾向,既是沙特家族对外扩张的工具,亦是沙特国家集权政治的障碍。伊赫瓦尼运动最终以悲剧性的结果退出沙特阿拉伯的历史舞台。伊赫瓦尼运动对瓦哈比派伊斯兰教的性质和基调,对瓦哈比派欧莱玛在沙特国家中的角色和地位产生重大影响。经由伊赫瓦尼运动的历史实践,沙特阿拉伯官方宗教政治的发展模式逐步成型,沙特阿拉伯教俗合一的政治体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但凡宗教文化,皆以仁慈博爱为宗旨,如佛家讲“慈悲”,儒家讲“仁爱”,基督教讲“博爱”。但在不少人眼里,似乎惟有伊斯兰教鲜讲仁爱,却讲“圣战”,穆斯林崇尚武力,缺乏爱心,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哲学与阿拉伯哲学之关系、伊斯兰哲学史与伊斯兰思想史的区分是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哲学—思想研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围绕第一个问题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名异实同说",一是"名实皆异说"。由于"伊斯兰"的含义远远超出"阿拉伯"一词,因此伊斯兰哲学不能等同于以阿拉伯文记载的哲学。区分两者有助于突破"从铿迭到伊本.鲁西德"的旧框架,以含义更为宽泛的"伊斯兰哲学"或"伊斯兰思想"重新审视伊斯兰思想的历程。同时,国内学界一般将与伊斯兰信仰相关的理性思辨划分为三项内容,即伊斯兰自然哲学、伊斯兰教义学以及苏菲神秘主义思想。狭义的"伊斯兰哲学"概念仅相当于在古希腊哲学影响下产生的伊斯兰自然哲学。故应采纳涵盖面更广的"伊斯兰思想",非易于造成误解与混淆的"伊斯兰哲学"。1949年以来,在长达60余年的时间里,当代中国伊斯兰哲学-思想研究形成了一条内在主线,即围绕"伊斯兰哲学"的名称与内涵展开的各种"正名"与"求实"运动。  相似文献   

20.
哈宝玉 《世界宗教研究》2011,(5):157-168,194
本文主要按照伊斯兰教传统刑法的特点,就其"经定刑"、"同态复仇"和"酌定刑"作了较为全面且深入的讨论。认为伊斯兰教传统刑法虽是当时社会刑事法律的主要表现形式,自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对治理一个尚不成熟的社会来说,亦有让我们可理解之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古典刑法只在当今部分伊斯兰国家尚有保留和实施。所有这些,对我们今天较为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伊斯兰教传统刑法的两面性是有所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