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法音》2020,(5)
正帕松列龙庄勐:发挥南传佛教文化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黄金纽带"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帕松列龙庄勐在《关于云南南传佛教与周边国家加强友好交往的提案》中指出,中国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其中傣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阿昌族五个民族与周边国家在信仰上一脉相承,共同信仰南传佛教。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共同组成"南传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云南南传佛教界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其中最为紧迫的就是人才的短缺,尤其是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学识高、造诣深的高素质人才。首先是僧人缺乏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云南南传佛教寺庙总数基本稳定,但僧人数量却不断减少,导致“空佛寺”现象日益突显。其次,南传佛教中高级人才严重匮乏。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7,(8)
<正>云南是我国历史上就流传有南传、汉传与藏传三大佛教体系的唯一地区,也是三大语系佛教和谐共存的缩影。云南的汉传佛教均为大乘,传承自中原汉地。南传佛教曾被贬称为小乘,但其内部则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云南上座部佛教传承自邻国缅甸、泰国。大乘佛教从印度北传途经中亚一带来到我国云南汉族地区,南传经东南亚至我国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傣族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加强了傣区与印度、东南亚各国的交  相似文献   

4.
南传上座部佛教自传入中国云南境内后,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系,有着不同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乃至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地方性"特征。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组织制度与傣族社会组织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托的,通过神圣化的仪式和突出等级职责的宗教行为,为世俗社会组织和制度提供着神圣的合法性与政治认同,而世俗社会的组织制度则从政治法律支持、经济支持、信仰支持等方面来维系和扩大佛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公共外交中应充分发挥南传佛教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使南传佛教成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共同话题",实现南传佛教"地缘优  相似文献   

6.
正老挝佛教属南传上座部佛教,与我国云南南传佛教一脉相传,不论金光闪闪、造型优美的佛塔,还是僧人的红色袈裟,都与我国傣族地区的南传佛教非常相似。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历史上也称寮国,位于中南半岛,与我国云南省接壤,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680万。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澜沧江流出中国后,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云南省与东南亚的"傣泰族群"具有地缘相近、族缘相亲、教缘相通的特点,云南南传佛教与东南亚南传佛教一脉相承,共同组成"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这种天然的黄金纽带联系使得双方的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一、我国云南与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8.
上座部佛教源出印度,南弘斯里兰卡,东南亚的缅、泰、老挝、柬埔寨等地先后迎奉,随即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然而,学界关于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的时间和路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充分利用历史文献、民族志、地方志资料,并借鉴南亚、东南亚佛教史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南传上座部佛教史研究的时空坐标,考辨南传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诸说,以傣泰民族文化圈和东南亚佛教文化圈的形成为历史背景,以润派佛教形成及其传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时间为切入点,那么可能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将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9.
2018年3月30日在云南临沧召开的中佛协第九届理事会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委员、学者们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和学术成果交流,围绕南传佛教地区寺院管理经验交流、研究促进南传佛教僧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对引导南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等目标意义深远,特综述其中要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正3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云南省临沧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交流南传佛教地区管理经验,研究促进南传佛教僧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引导南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抵制商业化不良影响,凝心聚力,共同促进我国南传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会议的主题发言,从坚持中国化方向、发挥中国南传佛教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0,(4):44-44
<正>本刊讯3月22日至23日,中国佛教协会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暨云南省佛教协会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在云南佛学院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云南省南传佛教地区部分佛协的会长、秘书长30多人。会议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南传佛教工作委  相似文献   

12.
各位委员,各位领导、各位长老法师:期待已久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暨第三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了,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喜悦、感动与鼓舞!上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已时隔9年,今天又得以在云南思茅景谷县顺利举行第三次南传工作会议,我代表南传佛教的全体僧俗信众,对中国佛教协会和各级党政主管部门领导给予我们的爱护、关心和重视,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对参加此次会议的长老法师、各界热心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云南南传佛教作为整个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继承释迦牟尼佛普度众生、离苦得乐的伟大誓愿,在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南传佛教从南亚东南亚国家传入,由于传播路径的特殊性,主要信仰南传佛教的傣族民众,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都是一个民族,因为亲缘族源的一脉相承、地域接壤、佛教信仰相同,因此在我国同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往中,南传佛教应当发挥文化交流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宗教经济的积累、宗教消费水平以及宗教经济的管理和运作模式是构成寺院经济体系的几个重要因素。就南传佛教寺院经济而言,村社供养制、南传佛教的寺院管理模式以及寺院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是影响中国南传佛教寺院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变量,它们以三足鼎立的态势影响着南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围绕着这三个重要支撑点进行研究,分析当代南传佛教寺院经济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传佛教从南亚东南亚国家传入,由于传播路径的特殊性,主要信仰南传佛教的傣族民众,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都是一个民族,因为亲缘族源的一脉相承、地域接壤、佛教信仰相同,因此在我国同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往中,南传佛教应当发挥文化交流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公益慈善事业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具体表现,是宗教界和信教群众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具体表现。开展新时代南传佛教公益慈善事业,是坚持南传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南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个实践方向,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公益慈善事业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具体表现,是宗教界和信教群众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县体表现。开展新时代南传佛教公益慈善事业,是坚持南传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南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个实践方向,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公共外交中应充分发挥南传佛教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使南传佛教成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共同话题”,实现南传佛教“地缘优势”与“中国叙事”的良性互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传输中国正能量,真正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囤家问的民心相通、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9.
两千多年来,南亚、东南亚社会中的南传佛教顽强生存着,铸造了这里的民族和国家,也对包括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在内的佛教发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南传佛教国家又与西方世界发生了决定性的因缘际遇,从而使其自身发展也融入到全球性的现代化过程。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讨论:南传佛教在佛教史上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南传佛教的社会政治功能;南传佛教对现代化潮流的适应。  相似文献   

20.
刀述仁 《法音》2006,(1):8-9
尊敬的圣辉法师,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暨第三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在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的重视下,在云南省宗教事务局和思茅市委、景谷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天就要圆满结束了。在短短的两天会议期间里,我们回顾南传佛教的过去,展望南传佛教的未来,有喜有忧。虽然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一次会议就可以全部解决,但是,我们还是理出了一条比较清晰的路子,对今后南传佛教工作方向有了更加明确、更加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各级党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重视与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