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肝素/低分子肝素诱导的重症血小板减少救治经验与规律.对2例分别使用肝素、低分子肝素后出现重症血小板减少患者发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该类重症病的认识,总结救治经验:严密监测,早期发现,一旦出现重症血小板减少,及时停用肝素和/或低分子肝素,换用非肝素类抗凝药;立即激素(地塞米松30mg/d)冲击治疗2天,重症血小板减少(PLT≤3×109/L)并出血者酌情输注血小板.  相似文献   

2.
研究心脏手术中的血小板(PLT)计数与肝素耐药的相关性。随机将120例行心脏手术患者根据PLT计数分成仍血小板组(PLT〈150×10^9·L^-1)和高血小板组(PLT〉250×10^9·L^-1),每组各60例。麻醉后抽取中心静脉血监测浏活凝血时间(ACT)基础值,肝素化后ACT值,肝素总用量和鱼精蛋白用量,并计算鱼精蛋白/肝素用量。首次肝素化石静脉血ACT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ACT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小板组肝素抗凝并足者有26例(43.3%),低血小板组仅4例(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素及鱼精蛋白用量均有朔计学意义,前者用量较大(P〈O.01)而后者用量较少(P〈O.05)。心脏手术时血小板计数高者易出现肝素抗凝不足。肝素需要量较大而鱼精蛋白用量较少。高血小板组以先心病患儿为多。  相似文献   

3.
探讨再次应用肝素和盐酸替罗非班导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伴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救治经验和规律。通过对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该类重病症的警惕和认识,总结救治经验和规律:严密监测,早期发现,及时停用并避免再次应用肝素,换用非肝素类抗凝药;及时减少替罗非班用量;出现寒颤、发热时立即小剂量静推地塞米松。笔者总结出本例患者血小板的变化趋势:入院时计数正常,降至最低值后先逐渐上升,上升至一定值后会再次逐渐降至最低值,最后逐渐上升至正常。  相似文献   

4.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剪接变体T5mRNA在肾癌(R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RC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RCC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T5mRNA的表达。结果RCC组织中T5mRNA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T5mRNA阳性表达率与RCC病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断指再植术后用肝素抗凝对再植成活率的影响,将112例因完全离断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术后连续应用肝素10天,试验组仅术后应用48小时,对比两组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成活率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显示试验组血管危象发生率10.7%、成活率94.6%,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8.9%(P>0.05)、成活率92.9%(P>0.05).术后第10天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PTT之间有差异(P<0.05).所以术后长时间的应用肝素并不能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也不能提高再植的成活率,相反却会导致APTT延长.  相似文献   

6.
肝素的发现与纯化西安医科大学博士生(710061)隋东虎体外循环的发展,促成了人类20世纪十大成就之一的心内直视手术的实现。1953年JohnGibbon首次应用体外循环施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获得成功,这是众多基础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肝素的发现...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118例接受激素(92例)或丙种球蛋白(16例)或rhTPO(10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1)激素组,丙种球蛋白组和rhTPO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1%、81.3%和7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有效率(67.3%)明显低于初治组(83.3%,P<0.05),PAIgG伴PAIgM升高组有效率明显低于不伴PAIgM升高组(P<0.05);(2)血小板达峰时间:激素组为(5.70±3.68)d,丙种球蛋白组为(4.31±0.75)d,rhTPO组为(5.00±1.63)d,激素组与丙种球蛋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激素组均出现类库欣综合征表现,丙种球蛋白组未见不良反应,1例(10%)rhTPO组患者出现轻度转氨酶增高.总之,丙种球蛋白和rhTPO治疗成人重症ITP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探究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患儿术中及术后的镇静效果。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D1组、D2组和C组,麻醉诱导期分别给予1.0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2.0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和等量生理盐水滴鼻。结果三组滴鼻前时刻T0血流动力学无差异(P〉0.05),滴鼻后45min时刻(T1)和拔出导管或喉罩时刻(T2)D1组与D2组较C组心率和血压低(P〈0.05),但在允许范围内;T1、T2时刻,D1组与D2组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躁动评分,D1组与D2组较C组低(P〈0.05),D2组较D1组低(P〈0.05);术后疼痛评分,D1组与D2组较C组低(P〈0.05),D1组与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需求,D1组与D2组较C组少(P〈0.05);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滴鼻起到有效镇静作用,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减轻疼痛。2.0μg/kg的右美托咪定剂量麻醉诱导期滴鼻减少术后躁动效果更明显,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查了不确定性容忍度及相关变量对延迟选择的影响,其中实验1采用2(不确定性容忍度:高/低)×2(概率水平:高/中)被试间实验设计;研究2将实验任务设定在有延迟风险情景下中等概率水平,采用单因素(不确定性容忍度:高/低)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1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容忍度与概率水平存在交互作用:中等概率时,低容忍度个体比高容忍度个体更偏好延迟选择,高概率时,两者的延迟选择无显著差异,都偏好于选择决策.实验2结果表明:在有延迟风险中等概率时,高、低容忍度个体的决策偏好无显著差异,都偏好选择决策.结论:不确定性容忍度对延迟选择存在影响且受概率水平和延迟风险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观察伴高凝状态恶性肿瘤患者抗凝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组68例,给予一线标准方案化疗,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6 000U,1次/d,皮下注射,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21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对照组56例,给予一线标准方案化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23.69%和1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生存状态评分(KPS)改善率分别为64.71%和35.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了纤维蛋白原(Fbg)、组织因子(TF)和D-二聚体(D-D)含量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而得出伴高凝状态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抗凝联合化疗,临床疗效较好,同时可以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世界分布并且引起不良结局,是极为严重的健康问题。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最重要的目标是长期抑制病毒以改善预后,防止出现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核苷(酸)类似物的缺点主要在于长期治疗中出现耐药。路线图概念被用于监测耐药预测疗效。HBV DNA定量水平被作为路线图较好的监测指标。由于血清转换率及清除率过低,HBeAg、HBsAg定量检测不适合用于路线图监测,但对于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的慢性乙肝患者,可作为预测治疗应答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聚乙二醇化干扰素(IFN)的普及应用和慢性丙型肝炎规范化治疗的开展,其治愈率不断提高.但疗效不佳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断积累,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成为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挑战.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应当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难治疗”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该类患者由于宿主条件限制,不能耐受IFN联合利巴韦林(RBV)的标准治疗,如儿童和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等.第二类为“难治愈”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该类患者可以耐受标准治疗方案,但按照应答指导的治疗原则(RGT)治疗后,效果仍然不佳或复发.本文就近年关于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从难治性丙型肝炎的定义、机制、治疗诸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探讨48h液体潴留量〉4000ml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相关性,为进一步指导11盏床S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并预防急性肺损伤提供科学依据。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3例SAP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表明48h液体潴留量〉4000m1与sAP早期并发ARDS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48h液体潴留量〉4000ml的sAP患者早期并发ARDs的危险性是48h液体潴留量〈4000ml的SAP患者的14.4倍,48h液体潴留量〉4000ml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并发ARDS的高危险因素。对于SAP患者在早期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液体潴留量,通过合理补液可降低sAP并发AR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分析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人工桡骨小头置换方法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MasonⅢ型)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24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MasonⅢ型)的临床资料,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7例;桡骨小头置换7例,平均随访12个月(6个月~18个月)。根据Broberg Morrey评分系统以及术后影像进行评价比较,同时比较两组住院天数以及费用。结果评价比较显示两者疗效均佳,术后两者活动度和功能评分相近,两组住院天数相近,内固定组费用更低。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须尽早进行解剖复住功能重建,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桡骨小头置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5.
探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HMGB1变化的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糖控制A(4.4mmol/L~6.1mmol/L)、B(6.2mmol/L~8.3mmol/L)、C(8.4mmol/L~10.0mmol/L)三组.给予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入ICU后0d、1d、3d、5d、7d采血测TNF-α、HMGB1浓度.三组TNF-α、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均呈下降趋势,A组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在第7d较B、C组明显降低(P<0.05).A组28d病死率较B、C组降低(P&gt;0.05).严重脓毒症患者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下,显著降低HMGB1浓度,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HMGB1可用来评价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2009年3月以来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全新的流感病毒,目前已在全球大流行.从半年的疫情监测结果判断,轻症患者居多,病毒似乎还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异。但随着北半球冬季的到来,患者数目必然急剧增多。由于现有的疫苗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医疗和防疫部门仍需承担相当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吸烟可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本文在吸烟与非吸烟两组VBI患者间进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发现吸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吸烟组。证实吸烟可使VBI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更为明显,加重动脉硬化,增加脑梗塞的危险性,戒烟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前后窦性心律振荡(HRT)的变化及意义.选择伴室性早搏的AMI患者(观察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对照组)各42例,PCI前伴室早的观察组患者,用节律Ⅱ导联记录室早的心电图,PCI后2周时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记录24h动态心电图(AECG),计算其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PCI后2周时和对照组LVEF分别为:(59.1&#177;7.5)%和(61.3&#177;8.4)%.观察组PCI前TO显著升高,T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后2周TO较前降低,TS较前升高,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后2周时和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比无差异.提示AMI患者HRT减弱,PCI后2周HRT改善但和观察组相比仍有统计学意义,提示AMI患者PCI后早期仍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下降,HRT可作为评价AMI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在伪聋鉴别诊断中的作用。门诊就诊的外伤后主诉单耳听力损伤者41例及正常听力者20例(40耳),对两组患者分剐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结果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患者为伪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