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年人生命态度及其与抑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个人资源量表2000对京津地区的516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老年人生命态度的结构及特点,并选取几个因素探讨其对老年人生命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命态度的结构包含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五个维度。(2)在生命态度的五个维度中,自然接受和趋近接受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死亡恐惧、自然接受和逃离接受存在显著的教育程度差异;(3)抑郁与自然接受呈显著负相关,与生命态度其他四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死亡恐惧呈显著负相关,与自然接受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老年人一般情况问卷、SF-8生命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农村维吾尔族老年人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询问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维吾尔族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受到老年人自身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婚姻状况的影响,无论是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还是社会支持总分,均与生命质量的生理健康总评维度得分、心理健康总评维度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113~0.306,P<0.05),且不同家庭婚姻状况的老年人之间的生命质量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 让学生了解、通过视频、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诞生过程的艰辛  相似文献   

4.
社会控制是社会的固有功能,是关于遵从和预防越轨的理论描述。社会控制已形成结构功能研究、符号互动研究和社会冲突研究三种取向。从社会控制的视野来看,生命意义缺失和扭曲的外在表现就是越轨行为和犯罪。生命意义感与时间、文化价值观有关;生命意义感缺失是一个文化共相;生命意义感的获取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社会控制理论认为,青少年生命意义教育就是教导青少年学会遵从和创新,就是指导青少年学会正确地削减紧张,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体验自身独特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生死观念深刻影响着公众在对待生命伦理问题时的道德态度和伦理选择,在梳理我国传统生死观念基础上,从生命现、知情同意、临终关怀三个角度思考了传统生死观念对现代生命伦理问题的现实效应,指出对传统死亡观念的提升和转换将有助于生命伦理的实践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孙赫 《心理学探新》2009,29(6):16-22
"生命需要心理学理论与生命教育方法"是研究者开展了为期五年的生命发展研究后获得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五年中,研究者以0~6岁正常学前儿童为对象,对其实行生命发展教育,获取了大量的生命发展事实,证明了:1)人类生命具有人人可遵循的生长发展规律——"需要"的生长发展规律;2)"需要"的生物性基础的早期建构是"需要"生长发展规律的核心内容;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心理需要的低级阶段——"安全需要"之前还存在一个生命的原始需要——以"新奇、探索、操作"为对象的"需要",其贯穿在0~6岁的儿童早期生命阶段;4)0~6岁时期,"儿童需要"不是恒定的、稳定的、成熟的心理机能,而是处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强度的提升是0~6岁时期以"需要"为核心的心理整体建构的鲜为人知的生命法则;5)0~6岁时期"需要"的良好建构,使"需要"水平达到推动生命走向"需要"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需要"的强度;6)"需要层次"与生命质量存在着内在关联;7)儿童"原始需要"满足的方法为:在儿童"原始需要"机能强度与寓含"新奇、探索、操作"属性的"原始需要"对象即外部刺激之间建立起犹如昆虫与花类般默契的真正联系。  相似文献   

7.

传统生命教育在认识论上对身体理解的偏差、在价值论上对身体的压制和贬低、在实践论上对技术医学的追求等,都显示出了弊端和不足。传统生命教育建基于意识哲学之上。意识哲学因为受制于二元论的认识框架、等级化的秩序建构等,而不能正确地揭示身体的存在状态。身体哲学通过身体的“去蔽”“身体意向性”、身体思维、身体主体、身体图式等,实现了对意识哲学的翻转,从而为传统生命教育的扬弃提供了新的路径依赖。身体哲学视域下的生命教育有利于树立“整全人”的观念,确认身体的能动性,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增强身体关怀的意识,促进人文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的生命教育正式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现行高校生命教育仍存在知行不一等实效性不足问题。反思既有的高校生命教育实践,其根本意义在于批判现代教育的工具化、技术化、过度理性化等反生命倾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更凸显其重要性。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发挥前者重视理解性、实践性、体验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有利于拓宽课程教育的实践路径,提升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姑息治疗是疾病谱变动下医学观念和治疗目的的重要转变,它的出现标志着单纯追求延迟生命长度的医疗时代的结束,生命质量也同样得到重视。然而,姑息治疗的理念在我国出现以来备受争议。首先阐明了姑息治疗的概念和内涵,并从生命的双重性和死亡的尊严角度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审视和阐明。在此基础上,从生命哲学中的生命神圣论和生命质量论的观点进一步剖析姑息治疗医患关系矛盾的产生根源,以期为解决姑息治疗下医患双方的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首先明确医科大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应以生命教育为核心内容;继而指出在生命认知、死亡教育的基础上;强化生命责任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应突出医学的职业特征;以培养医科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理性认识;最后阐述医科大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应遵循教育内容与医学教育实践结合;与诊疗工作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临终关怀发展的尴尬处境, 诸如临终关怀机构困境、“供给-需求”冲突、意义世界的冲突等问题, 以及传统生死观和孝道观影响下的老年临终关怀问题和生死孝道教育问题, 必须深入反思传统生死观和孝道观。因此, 试图通过生命教育、伦理环境改善、养老模式变革等方式, 树立新的生死观和孝道观, 以推进老年临终关怀发展, 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生命尊严;并结合比较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对传统生死观、孝道观与老年临终关怀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是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反对从“抽象的人”、“人的当下存在”出发理解人生的有关问题,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坚持历史唯物论就要排斥从个体生命的视角研究人生的问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应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的发掘和整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日重现法对133名高中生学校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进行实描研究,考察了高中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活动、活动场所、互动对象及与之相应的各种情感体验的日波动模式。结果如下:(1)高中生在一天中的绝大多数活动、场所以及人际互动中均表现为积极情感的体验强度大于消极情感;(2)大部分积极情感以及疲劳的体验强度都表现为在晚睡前达到一天中的最高点,大部分消极情感体验都在该时段降至一天中的最低点;(3)全天都体验到较强烈的胜任感,中午的体验强度最大,早晨的体验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在现阶段由于实践上的片面强调以及理论上的粗浅阐释,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仍是处在一个有待深化与拓展的层次。而从哲学的视野开拓对生命教育的认知,进而从中西方哲学会通的视野深化这一认知并挖掘其思想传统与相互的共鸣之处,则是对这一现状的积极回应。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必要性,也有助于深化对生命教育的认知与提升对生命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儿童生命认知和生命体验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在生命教育的社会背景下,以2、4、6、8、11年级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造句和补充句子的方式考察儿童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及体验。结果表明:1)儿童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发展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从模糊不清、具体形象到认知生命本质直至表达态度、感悟哲理的一个渐次深入的过程;2)儿童对生命过程的体验总体上是积极的,且随着年级的升高体验的内涵越来越丰富;3)儿童对死亡的心理体验以恐惧和悲伤为主;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对死亡体验哲理性和迷茫的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术界及公众对安乐死问题的关注与讨论日渐升温,但总体上对安乐死作为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仍显不足。安乐死作为一种临终生命处置方式而被争论不止,其缘起于西方文化系统中内在的冲突与价值碰撞,集中表现在:宗教文化、医学职业文化和政治文化领域。这三种文化各自内在的价值冲突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造就了安乐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捷  程诚 《心理科学》2011,34(5):1130-1136
采用城市低龄老年人社会支持问卷、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城市低龄老年人需要问卷对738名城市低龄老年人进行施测,考察需要社会支持、需要满足状况对城市低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关系机制。结果表明: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满足状况和社会支持同时影响其心理健康。具体而言,人际需要满足状况和亲情需要满足状况分别对关爱支持和心理健康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人际需要满足状况、亲情需要满足状况认知需要满足状况和价值需要满足状况分别对指导支持和心理健康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儒家学说中蕴涵着丰富的意义治疗思想。认为人要活得有意义,就必须成就自己的道德生命,成为具有道德的人;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一种道德信念,才能完成自己的道德使命,实践自己的道德人生;生与死一样,都是求"道"的工具和使命;而是否能够实现生命的意义、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人格,主要取决于其生命实践。  相似文献   

19.
教育本质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鲁 《现代哲学》2007,3(5):121-125
教育不仅是社会文化传承的活动,而且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存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人生价值)的特殊活动。人的"生存方式"就是人之生活和实践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样态,是促进教育本身不断生长的元点。正走向"创建和建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