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了提高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素质和人文关怀能力,建构和谐医患关系,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配合将于2009年举行的“医学发展高峰论坛暨纪念新医学模式提出、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召开、《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2008年10月31日下午至11月1日,“医学人文走向临床学术论坛”在南京医科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美学中的"畅神"说,体现了魏晋时期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无疑是传统美学中自然审美观的真谛,其现代人文价值不可小觑。它能够调动现代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促使现代人自觉地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因而具有生态美学的现实意义。"畅神"说的现代人文价值,还在  相似文献   

4.
郭熙针对山水画构图所提出的"三远法"影响极大。"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这其中的透视与表现不仅是构图上的要求,也是画家心性境界的体现。范宽为宋代北派山水画大家之一,在其留世的山水画作品中,无不浸透着由画家自身品性所引发的"三远"之境界。仔细品读范宽的山水,不仅可以对宋人提倡的"三远法"有一个具象而深入的了解,也可以从中读出"三远"之高深,即当其作为一种境界来理解时,是根源于画家的心胸与心性的。  相似文献   

5.
李世峥 《天风》2004,(11):24-25
在圣经中的确记录医病的神迹,但当人们追求医病的神迹胜于追求赐人生命的信仰之时,这诚然已经背离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人们为何如此看重医病的神迹?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对医病的神迹的认识上存有许多误区,倘若能走出这些误区,便能以冷静的态度面对医病的神迹。为此,本文将尝试分析其中的种种误区,并通过对耶稣关于医病的神迹的教训来矫正这些错误的观念,从而走出误区,正确看待医病的神迹。  相似文献   

6.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观念,具有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人文特色。"道"的内涵可以从哲学层面、人文层面、价值层面去理解其奥义。在哲学层面蕴含了"道"的本源性、超越性、遍在性;在人文层面凸显了"道"内涵中人的主体性、理性的力量、精神性追求;在价值层面其包括了万物一体的世界观、与道合一的人生观、尊道贵德的价值观,"道"论从不同角度彰显出其是中国文化基因中蕴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诊断治疗中,除个别诊断特征比较明显的病种外,许多疾病都存在鉴别诊断。当然在医疗实践中由于受到病人复杂的病情和医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水平及责任心的影响以及医学科学发展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有误诊、误治情况的发生。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比较复杂的疾病,除了做好各种鉴别诊断检查外,还可以采用最直观的决策树的方法来帮助进行临床决策,对病人可能的诊断、治疗及愈后作一分析,5当然也可以对某种疾病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道化教育”为教育思想的实施。从道教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说明“道化教育”包括内涵、方法、及在道教社会的体现。这样,客观地为道教各宗派的“道化教育”发展,提供了全面的、内在价值评价系统,以及现代道德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儒家伦理为本, 论述应该如何让临床服务人文化、人性化、良善化, 特别是分析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及其与人文、道德的关系。从儒家人文, 特别是“诚”的观念出发, 探讨阻碍医学人文走进临床的一个重要因素, 即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结构问题。应以“诚”的心态、“诚”的途径, 提高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 废除奖金制度, 协助他们创造一个良善、和谐的临床人文环境。只有这样, 医学人文才能有助于攻克医疗体制中的顽障痼疾, 突破不适当的利益藩篱, 从而体现真诚的医学人文。  相似文献   

10.
从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历史看临床决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动物实验提供的致癌效应证据限制了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应用。20世纪60年代,价值观因素极大地推动了雌激素替代治疗,以至于关于致癌效应的证据被忽视。20世纪70年代,人群研究提供的致癌效应证据使得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应用不断减少。20世纪80年代,致癌效应的消除和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的心脏保护证据,将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应用推向了顶峰。20世纪末,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提供的有害效应证据推动了雌激素替代治疗应用的大幅下降。雌激素替代治疗一波三折的历史体现了证据、价值观在不同时期对临床决策的不同影响,说明只有遵循循证医学的实践模式,基于现有最佳的科学证据,并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与患者的价值观,才可能做出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11.
真实世界理论对医学、生命、疾病的认识,不只限于细胞、分子等微观层次,而是回到人的整体和病人的真实世界。病人的真实世界包括疾病所引起病人主观上的不良感受和客观病态改变,不断探索病人全部的真实世界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体现;大型仪器和检查是病人局部的真实世界,关注病人感受可以便捷、高效扩展医生的横向思维,实现临床医学科学与非科学的统一。有效的医患沟通是进入病人真实世界的唯一途径,能够更多获得病人信息,提高诊疗水平,是医学人文与医疗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不断探索病人的真实世界,可以为病人的叙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由于患者面对医学的诸多难题.并对治疗选择的不熟悉.因此临床治疗的选择经常会产生不能确定的价值标准。对于这些选择要寻求帮助就必须要对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减少诊疗的不确定性.以达到对医学信息选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从合理化角度回顾了当前几种重要的骨折治疗理论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认为骨折治疗的最优原则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没有绝对最优只有相对合理。只有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维体系,加强医疗逻辑思维能力,用多维思考的方式寻找矛盾的合理平衡点,始终坚守医学伦理道德底线,才能真正做到为每一位骨折患者进行最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生与死同时存在,相伴相随,构成人生命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存的质量逐步成为人们新的选择。人们在提倡“优生、优育、优活”的同时,也倡导“优死”。本文拟从医学及哲学的角度介绍晚期肿瘤患者应该如何正视生命,面对死亡,走好人生最后一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办好《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使其能够为促进临床医师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服务,引领临床决策科学的健康发展,2008年8月14日至18日,在《医学与哲学》杂志改为半月刊暨“临床决策论坛版”出版三周年前夕,本刊常务副主编赵明杰、编辑白景清调研和走访了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杭州和南京3个城市,与这些城市的临床专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接触与交流。8月14日下午2点,上海市专家座谈会在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会议室举行,来自上海市13家医院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上海市卫生监督所梁庆宇副所长主持。  相似文献   

16.
生与死同时存在,相伴相随,构成人生命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存的质量逐步成为人们新的选择.人们在提倡“优生、优育、优活”的同时,也倡导“优死”.本文拟从医学及哲学的角度介绍晚期肿瘤患者应该如何正视生命,面对死亡,走好人生最后一程.  相似文献   

17.
围绕哲学中“超越在场”的理论分析,探讨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联系,结合急诊科的特殊之处和具体案例,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阐述从超越“在场”到洞悉“不在场”的临床思维。强调医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应只着眼于在场的东西,而是应通过思维和想象,努力摆脱主-客关系的桎梏,超越“在场”,探寻无穷无尽的“不在场”。同时也强调临床实践过程中,医者应该具备整体观,视患者为一个完整的“人”,借助想象,努力达到“在场”向“不在场”的超越和统一,努力融合为一个共时性的整体。最终旨在为医者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作为市民社会的典型意识形态,黑格尔哲学有两重意境,一般唯心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物化意识,这使它成为显性的概念拜物教与隐性的资本拜物教的形而上学耦合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不能只在一重意境中进行,必须同时反对一般唯心主义与物化意识,既要反对概念拜物教,又要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是全面、深刻、总体性的超越.既要超越哲学,又要超越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质在于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及其现代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 ,属于一种由人格信任、亲缘 (熟人 )信任所构成的道德范畴 ,强调的是伦理性 ;而西方法律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契约关系之上 ,它强调的是规范和监督 ,体现了平等、自由与正当权利的法治精神。当代中国社会相对传统社会而言在社会结构、伦理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诚信危机现象 ,既有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失灵问题 ,又有法律诚信的缺失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 ,实现传统伦理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20.
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安慰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临床工作中对“安慰剂”效应重视不够。“安慰剂”效应建立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之上。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疾病的生物学意义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医生对患者态度冷漠,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已成为我国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继而弱化了医疗的“安慰剂”效应。推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倡临床工作以人为本而非以疾病为主,建立医患共赢的医疗体制,改善医疗环境,有利于产生和加强临床工作的“安慰剂”效应,切实促进医疗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