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海》2017,(3):208-213
党的建设问题在今天是一个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传统上是一个善管的党,以整风精神管党治党是中国特色政党治理的重要优势,也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出发点。从善管到善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延伸。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坚持顶层设计和严密布局,实现了管党治党从集中整风到常态治理,从权威治党到依法依纪治党的转变,超越了运动式管党治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做出了新部署,推动了党的治理能力从善管向善治转型,为中国特色的政党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协同治理和以德治党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6,(5):5-11
西方国家的民主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进程是分阶段进行的,而中国的民主和治理现代化则是叠加进行的。这种"时空错差"就使得中国国家治理在民主化进程的反应陷入限制国家权力和保持国家权威的悖论性之中。面对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应该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现代国家的治理之道,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放在一个"政道"的层面上:应高度注重人民对于国家政治体制合法性的认同;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应建立一个政治文明的国家。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厘清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使两者在国家治理中达到均衡,对保障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改革进程中,建立以法治和宪制为基础的民主治理,是使民主与法治建设逐渐走向实然均衡的关键。一个宪法体制(依宪而治)的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民主与法治在这个制度框架内,才能和谐、共容。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结构,提升与现代社会相配套的治理体系和能力,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现行宪法体制,使之成为一个与日常政治相适应的宪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合与分析,结合对50名基层干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的编码结果,构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是由七个维度组成的理论假设,编制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初始问卷,经过试测删减后形成正式问卷。对山东省1325名基层干部进行正式施测,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包含引导与执行力、知识与技能拓展力、公共服务能力、整合资源能力、管理创新能力、信息分享提升力六个维度; 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问卷的结构,结合信度检验和效标关联效度检验,表明该问卷信效度达标,可作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7,(1):93-101
合作治理要求多元治理主体具有与治理复杂公共事务相应的治理能力,而道德能力则是治理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后工业社会复杂性的日益增长以及服务关系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内在地要求唤醒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能力。这就需要公共管理者在处理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时,要有相应的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及道德行动能力。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能力必须通过制度重构来实现,这即是说,通过道德的制度设置使得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能力及道德感得以唤醒,并成为其普遍的行动范式,这就要通过制度安排从根本上改变其生活秩序与心灵秩序,而制度重构对公共管理者来说是一个生活秩序与心灵秩序同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企业能力理论的演进与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同扬  赵顺龙 《学海》2004,18(3):155-158
企业内在增长论为企业能力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资源基础理论揭示企业资源 (能力 )诱发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本质特征。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引发企业能力研究的新高潮。提斯、匹斯安欧、舒恩将演化经济学的企业行为和能力模型引入能力理论 ,建立并发展企业与环境适应性动态能力理论。能力理论过于关注企业内部特征而缺乏实证指导意义。能力理论中的“资源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实质存在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我国社会治理取得巨大成就,宗教治理体系同样逐步完善,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8,(2):5-10
开放政府数据能够助力政府实现公共治理变革。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均在进行开放政府数据工作,但目前存在开放数据量少、质量不高、再利用性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与缺乏政府部门大数据能力有关,因此,探索如何提升政府部门大数据能力极为必要。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开放政府数据的现状与美国的案例,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探索首席信息官制度、加强数据脱敏等工作、推动法制建设等方式来加强政府部门大数据能力,从而将我国开放政府数据工作落于实处,充分发挥政府大数据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与国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继荣 《学海》2015,(2):15-28
"治理"是近年来国际学术讨论的热点概念,中国新一届政府领导人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国家治理"概念更成为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以"现代化研究"为背景,引用国家理论和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讨论"现代国家"的概念,试图说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含义,并从中国国家治理的现实问题出发,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任务。本文认为,"现代国家"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国际政治意义上实现领土和治权统一的国家;二是政治发展意义上确立法治和民主问责制度的国家。中国在第一种意义上很早就成为了"现代国家",但在第二种意义上,仍然面临艰巨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第二种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建设,贯彻国家治理的统一性和均等化原则,着力于国家基础制度建设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学校培养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使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学校和老师作为介于家长和学生、社会与企业六要素的中间环节,努力满足各方需求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教师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者,承载着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并且学生的主要学习环境都是与教师交流接触,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尤其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0.
许烨 《中国宗教》2022,(12):30-31
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这不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较好地处理宗教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推进宗教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方式。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置于国家治理的总体框架之中,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宗教事务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中医现代化怎么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学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的发展史,中医学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中医现代化"口号的提出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试从哲学角度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必然要涉及到中西医概念“对应理解”问题。现实情况中,中西医概念的“混淆理解”“概念不对等”等逻辑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中医的概念能否找到最恰当对应的现代医学概念,这既影响到研究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又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可推广性。这些研究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也包括中医临床研究和各种实验室研究,而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研究人员补齐短板,了解形式逻辑中概念逻辑的基本规则和要求,汇通中西医学理论,加深对中医基础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精准理解。

  相似文献   

13.

医务传教是近代来华传教士常用的传教手段。胡美来华传医,既有受雅礼会派遣的官方目的,也有为实现个人理想的私人动机。1905年,胡美来到中国长沙后发现,当地人十分信奉中医治病。为了更好地传播基督福音,也为了建立西式医院医科大学,胡美有意地学习中医和中华传统文化。胡美学习中文并且有目的地阅读中华文化经典。然后,胡美开始一面学习中医诊疗,一面利用中医为患者诊病,并将所见所感记录下来。胡美是在中国医务传教的践行者,也是近代中西医学交流的一个亲历者,更是中西文化碰撞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14.
文化现象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但涉及文化的继承、弘扬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价值判断,梳理中医学积极的价值体系应是中医的人文文化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探索治病规律、治病原理的特质决定了其自然科学属性。对于中医学无论进行怎样的人文文化研究,都不应当排斥对中医的科学文化的追求。对于中医学进行人文文化研究应当避免各种科学名义的干扰,同时也要避免用人文文化的研究方法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中医学的科学研究应当与其积极的价值体系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达尔文医学与中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达尔文医学是博物学(进化论)传统与生理医学传统(终因和近因生物学)最后的结合,尝试着对这门新兴学科作出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的建构。在此基础上,达尔文医学与中医学的可通之处在如下三个层次上作出了探讨:医学理念的整体性,理论基础的哲学思辨性和学科结构中的修辞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医学中的一些“形而上”问题进行比较研究,认识到主流医学在这些方面有欠缺,生物学规律不完全就是物理学规律的翻版。适当保持生物学与医学的多元性并非蠢举,在人与自然、心与身以及其他一些医学问题的认识上,主流医学宽容而谦虚地兼容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一些有益思想,也许是医学发展之幸事。  相似文献   

17.
跳出中西医之争看医学——论医学之“道”的不足与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医学中的一些“形而上”问题进行比较研究,认识到主流医学在这些方面有欠缺,生物学规律不完全就是物理学规律的翻版。适当保持生物学与医学的多元性并非蠢举,在人与自然、心与身以及其他一些医学问题的认识上,主流医学宽容而谦虚地兼容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一些有益思想,也许是医学发展之幸事。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家把中医药传承发展需要的中医临床合格人才作为中医执业资格考试的目的。通过香港、内地(大陆)与台湾三地执业资格考试现况的比较,从中医发展现况、国家中医人才需求及本地中医业界意见等入手探讨香港的中医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结论是因目前所需的中医人才在中医思维、经典与临床实践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故执业资格考试亟需在目的、内容、方式、参加资格与课程要求等方面做相应改革,并结合有系统的中医人才培训计划及资历架构以提升中医专业素质,另建议设立“香港中医专业学院”以进行执业资格考试的相关改革事宜。

  相似文献   

19.
是针对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一文的序言部分所作的辩驳性文章。是以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为背景,对照观察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分析“废除中医”的思想对中医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界在对中医气论的阐释中常将气作为核心,把"气"当作具有第一性的"实体实在"。这种观点非常容易产生原子论和实体主义倾向,与中医学的临床实践相违背。现代科学的进展和中医学实践证明,原子论和实体主义的思想实际上并不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若是从系统科学中"关系实在"的视角来看,作为"关系实在"的气化才应该是气论的核心,气论的本质应该是关系本体论。确定中医学理论在现代语境之中的定位,有助于深入发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并可促进中医现代化,由此来推动中医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