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昌神是道教神灵之一,然而在安多藏区也普遍信仰文昌神,形成了佛道整合、多元文化并行不悖的宗教文化体系,颇具特色。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及民间口述资料,对安多藏区的文昌神信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疾病的文化隐喻与医学人类学的哲学鉴别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医学社会人类学的哲学观点认为,个体的疾病现象是社会的构成。个体的疾病现象本质上是结构在人体-社会-文化关系的体系中。人群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乃至人群临床病征及其主述皆与不同文化形态的社会及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史、道德、禁忌、规范以及宗教育有着特定的联系。因此,医学人类学在于超越临床生物医学的范畴而去关注于人体疾患的文体隐喻和社会象征的探讨,特别是近年来“人体-社会体-政体鉴别解释”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正迅速促进疾病社会符号象征的研究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和健康政策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在近代安多藏区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在宗教生活领域中为信众提供人生的目标与意义,还成为安多藏区道德规范与部落习惯法的哲学基础,影响并重建了安多藏区的社会结构.这对于安多藏区传统的部落社会而言,无疑打破了以部落本位主义为基础的道德规范、法律习惯、身份认同,在更大的宗教信仰“超社区”范围内,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但藏传佛教在近代安多藏区对社会的整合并非总是宗教教化,也存在以寺院为核心的对立与冲突.  相似文献   

4.
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藏区的社会基础和知识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安多高僧的权威性逐渐式微,藏区国家权威不断强化,各种地方权威此消彼长。在国家宗教政策引导下,爱国爱教的高僧们不断进行自身调整,主动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事裁决等方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藏区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力量,为构建和谐藏区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叙事医学和医学人文的情感转向这两大理念基础上,提出将医学叙事文本按照创作方式分为虚构疾病叙事和非虚构疾病叙事两大类型,按照作者身份分为文学疾病叙事、自我病情书写和医生病理书写(平行病历故事)等,并提出将元病历叙事作为医学院校叙事医学能力培养的重要阅读材料,在此基础上,增加阅读与某种具体疾病相关的叙事作品,如神经叙事,癌症叙事等。同时探讨如何将叙事学基本知识融入疾病叙事阅读中,切实引导医学生提高医学叙事能力,达到医患视域融合和医患沟通效果最佳化。  相似文献   

6.
关于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学文化人类学是研究历史上和现实中人类的体质、结构、行为、疾病与健康及与之相适应的医疗系统和文化关系的科学。广泛性、特殊性、整体性是其区别于相邻学科的特点。它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医学的多样性,增进不同医学体系间的兼容并蓄,更好地理解医学的社会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接受和实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对叙事医学教育工具“平行病历”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概括出国内外研究的主要特征;指出临床实践中推行平行病历困境的症结,并明确提出应使用叙事病历概念,应讨论的主体是叙事书写,应强调中国本土叙事医学临床实践经验等主张。以安宁疗护领域的“对话体”叙事病历运用为例,提出拓展病历书写的多重可能性和人文容纳力的理解。致力于对病历开展反思性研究,旨在推动医学界将病历作为叙事医学教育临床转化的重要起点;通过提供个案和可供遵循的路径,助力形成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并提出构建具有中国主体性叙事医学框架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在人文医学领域,疾病叙事是患者与医者生命书写的一部分和建构自我主体性的叙事方法;文学史上的疾病叙事具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并逐步获得作为文学主题的独立地位。叙事医学的视角下,文学文本中的疾病叙事言说疾病的“不可见”维度,弥合“可见”与“不可见”的裂痕。以白先勇的两部短篇小说为样本,对文学文本中的疾病叙事做了具体的叙事医学阐释,说明其从对“不可见”的具身体验的言说走向肉灵跨越的身心救赎的丰富意蕴;同时指出过往疾病叙事中医者角色的缺席,提出利用文学文本疾病叙事建立医患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整合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假定目标提出三点思考,其一是重视研究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不可通约性,将前者定义为视觉(证据)优势的医学,后者定义为听觉(共情)优势的医学,并予以价值分野的阐释;其二是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精神发育,从中捕捉两种医学认知路径的类型意义;其三建议将肿瘤这一涉及身心灵不同境遇的临床领域作为整合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思维路径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以叙事学、人类学、叙事医学三个学科领域的界定与分析来厘清叙事概念。其次,在此基础上指出叙事医学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适应性不同、平行病历工具的运用不宜脱离临床情境、对反思性写作进行反思、对叙事走进医学的质疑与反思等。最后,提出中国叙事医学高质量发展的可能路径:叙事病历研究构成临床实践落地的重要起点、构建中国主体的叙事医学教育框架、跨学科多向度的综合实践意义重大等。

  相似文献   

11.
循证医学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虽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仅关注于疾病诊疗的技术层面的局限性也逐渐突显。叙事医学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在心理和社会层面给予患者更多人文关怀的新医学模式。叙事循证医学是叙事医学和循证医学两种理念和方法的相互渗透与有机融合,是有别于前两者的一体化了的新体系。叙事循证医学的实践需要遵循“叙事的循证化和循证的叙事化”两个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的癌症治疗旨在针对癌症患者的“病痛”,利用多学科团队、新诊疗途径和疗愈判定指数,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层面均得到疗愈。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与流行病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跨学科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科学对医学渗透的日益增加,起源于不同科学和哲学传统的人类学与流行病学,在分析研究人类疾病或失衡与人类行为之间以及这些行为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相关时,找到了两学科间的联结点。共同的兴趣及方法上的互补性,为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跨学科探索,为学科间的有益渗透,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海南医学院开展一项试点性的短期叙事医学课程,探究此类叙事医学课程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的影响以及课程本身的有效性。探究结果显示,该课程项目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无显著影响。通过统计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归纳出课程本身存在的样本量、课程时间、量表等多种局限性;同时,也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为未来叙事医学课程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以外科医生视角探讨叙事医学在泌尿外科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和挑战,并结合叙事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平行病历、精细阅读等),寻求解决叙事医学本土化和推广困难的路径。目前,国内外科叙事医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叙事医学理念关注和重视不足、叙事医学师资力量薄弱、缺少高水平叙事医学教育平台和教育目标等。通过培养叙事医学理念、丰富叙事医学教学资源和建立叙事医学训练体系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外科医生的叙事能力(共情能力、反思能力等),加快叙事医学理念在外科学领域的普及推广,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叙事医学强调叙事能力的养成从而为医学人文的落地和人文医学的实践提供路径。《温暖的医学》基于叙事医学理论,设计了覆盖“生•老•病•死”全生命周期的两层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将叙事医学能力培养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在实际医疗场景中锻炼医学生运用叙事医学理念和工具,围绕“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面开展观察和反思,并做出回应和行动。实践教学提升了医学生对医学本质的理解,促进了医疗关系中主体间性的建立及全人医学诊疗思维的形成。该课程的设计和建构在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方面也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疾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过程,而且还是一段经历,可能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然而,在这样一个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时代里,医生通过与患者的对话——"叙事"去了解并缓解其疾痛已然成为一种奢侈。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叙事医学的起源及发展历史,探讨叙事与医学的相关性及可能的应用,并对叙事医学的发展方向及未来的医学景象作出展望。此外,还将"叙事"中折射出的临床医生角色功能归纳为五个要素:不只有循证,还说故事;不只谈疾病,还需整合;不只讲科学,还给关怀;不只能严谨,还会沟通;不只顾功能,还重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叙事医院管理强调在医院管理中融入叙事管理理念,是一种与循证管理互补的新兴管理模式。以广东省医院协会的叙事医学专业委员会平台和南方医科大学指导的叙事中心作为实践起点,在构建中国叙事医学体系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叙事医院管理框架下的医院叙事生态、管理者叙事商数、职业叙事闭锁、组织核心叙事、叙事调解等核心关键词,旨在激发国内医院管理者聚焦叙事理念,推动医院实现各维度的价值共生。

  相似文献   

18.

叙事医学为人文社会学科介入医学范畴提供了建构性方案,使技术至上的医疗实践逐渐转向重视患者个体的生活价值、痛苦关怀的人文实践,对于医患主体间的鸿沟消弭、理解改善具有独到之处。然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视角下,依然需要对西方语境中的叙事医学方法论进行审慎反思,尤其是要考虑国别体制下的文化差异与社会现实,避免造成简单化搬运与应用。在扎根中国本土情境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我国的医疗卫生实践、构建和谐医患环境的叙事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文学与医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探索。课程主要以文学作品为依托,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涉医话题,如医学生的教育和成长、生死教育、医生形象、疾病叙事等,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临床想象力、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反思能力、疾病体验能力等。经过逐步调整和完善,形成了模块化教学、研讨班形式、反思性写作、全球竞争力提升和教学促科研等特色,并反思了遇到的挑战,展望了未来发展空间,以期为更多的文学与医学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叙事医学的精髓在于愿意去倾听患者的叙事,并为之采取各样的行动,产生对医患都有益的结果。鉴于此,叙事医学近几年来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以叙事医学为方法的实践、为内容的教学和研究都有一定的发展,但其数量、质量和深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务之急是要研究各种情境中实践叙事医学的临床路径;探讨在现象学、叙事诠释学和社会建构论指导下医患互动中的关联性,在医学教育中加强细读训练,探索利用叙事进行临床教学的方法,多管齐下,以实现叙事医学在我国的扎根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