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药匮早期是指道家炼丹时所用的容器及辅料,有内外匮之分,后世医家借鉴道家药匮思想发挥到药物炮制中,内匮运用偏于炮制药物辅料之性,外匮则兼有辅料及容器的双重特性。通过归纳分析《圣济总录》中外匮和内匮的具体应用,研究后世医家运用道家药匮思想在中药炮制上的反映,进一步阐释药匮在药物炮制中发挥的具体作用。探讨药匮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深入挖掘药匮应用与道家炼丹之间的关系,剖析后世医家运用药匮的历史沿革及药性理论的发展,探索医家在药匮思想上的继承与创新,对临床中药炮制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方以智处世事多变之秋,早年有"经世"的抱负,但后来人生历经坎坷,思想也为之一变。方以智仿庄子之藏身别路而逃禅,会通儒、释、道,编撰《药地炮庄》,对道家经典《庄子》进行阐释、利用和改造,形成自己的哲学特质。方以智对道家经典《庄子》展开评述,一面以儒炮《庄》,一面归《庄》于《易》,认为释、道、儒三教可以合一。  相似文献   

3.
宋非 《中国道教》2001,(3):55-56
《道藏辑要·壁集六》中有一部异常奇特的丹经 ,名为《天仙金丹心法》(简称《心法》) ,又称《八祖金丹心法》和《大罗金丹心法》。独创之处就是全书约有一半文字是秘文。秘文都是二十个字一行 ,组成大小不同的方形体 ;除文字外 ,还有一些符号和代字。按多种不同的规律错杂排列 ,真成为令人不可思议的“天书”了 !1 990年 8月 ,中华当局将《心法》列为《道教典籍选刊》初版问世 ,1 997年 1 0月第三次印刷。书中的秘文全部破译 ,并详注破译说明。所以《心法》的庐山真面目终于昭然若揭了。闵智亭、李养正两先生在《心法》的序中说 :“为清嘉庆…  相似文献   

4.
5.
6.
《吕氏春秋》是一部“杂家”著作,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其中“类”概念也有多重意义。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逻辑学的进路展开,把《吕氏春秋》中的“类”都解释为对类比推理的原则或方法的阐发。这种解释具有一定合理性,却未揭示出《吕氏春秋》“类”观念的特定内涵与作用。因为,一方面《吕氏春秋》“邻类”“类固不必”两个命题中的“类”有特定所指:“邻类”指行动方法与结果之间必然的因果联系,“类固不必”则指事物的价值应当依据实际应用效果而非说理规则来评判;另一方面,《吕氏春秋》论说“类”的观念是为了阐发政治伦理主张,对统治者修身、治国等各方面的行动进行劝说。而在说理中必须考虑到当时的社会局势、被劝说者的文化心理与个人偏好等因素,才能发挥说理的效力。因此,不能简单地套用类比推理来解释《吕氏春秋》中的“类”观念,而应当将对“类”的界说与基于“类”的说理相结合,还原到其思想背景与说理情境中去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7.
沈健 《现代哲学》2006,(2):90-94
文章从符号学角度,通过《诗》《易》比较,论述了《周易》的类艺术特征。在构成符号的综合性上,在篇章的结构、句式词语的使用上,在物象选择与深层意蕴上,《易》和《诗》具有异质同构的关系。后世艺术作品中出现的同类意象,其原型可溯到《诗》,更可求诸《易》。  相似文献   

8.
《管子》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其中的法律思想具有浓厚的民本理念,文章从“循人情“量可能”、重视民众民心、善待民众、利民富民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释果也 《法音》2021,(1):22-27
天台智者大师所著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三大部是天台宗的根本论典,其内容主要由《妙法莲华经》而来,因援引上百本佛经以证其教理,同时又与实际禅修相结合,使天台宗有"教观双美,解行并进"之称。  相似文献   

10.
刘震 《周易研究》2015,(3):47-54
《左传》《国语》所载数十条《周易》占筮记录,是我们研究先秦时代《周易》发展脉络与情况的重要依据,而清华简《筮法》的出现,则方便我们借助于新的资料而对于既往文献从新的视域加以考量。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在春秋时期,人们对于以占筮为主要内容的《周易》在理解上出现了不同路径,而这种分野起初表现为解读《周易》占筮结果上有所不同,而更进一步的则逐步将《周易》变成了阐发人伦道德的哲学典籍。同时,在这一时期,卦象与四时五行的对应,也直接引导出现了卦象方位图,而透过清华简《筮法》,我们也可以更为完整的理顺伏羲八卦方位与文王八卦方位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既包括新药上市前的临床试验, 也包括对药物上市使用后所做的进一步研究, 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物的作用, 不良反应及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其发展折射着全球化进程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的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日渐增多, 伦理审查中出现的伦理冲突也愈发明显, 主要表现在伦理标准、试验参与各方的利益、本地化和国际性、审查的质量差异、试验方法与伦理原则等方面。对此, 应提高各中心伦理委员会的素质和能力;注重协调各中心利益;加强中心之间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2.
罗文波  罗跃嘉 《心理科学》2007,30(3):749-751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使数字和空间之问产生了紧密的联系,目前的实验已经表明了数字的大小与空间注意存在自动的联系。数字和空间的自动联系是由生物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总结数字和空间的脑成像研究,本文认为角回、顶内沟区域可能在数字和空间相互作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联结再认范式考察联结记忆中感知觉水平和概念加工程度对图片优势效应的影响。实验1通过呈现清晰或模糊的词语或图片对操纵了感知觉水平,结果发现只有在清晰条件下图片优势效应才会出现;实验2则在模糊条件下通过要求被试想象两个项目之间的关系操纵了概念加工程度,结果发现在有概念加工条件下,出现了图片优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降低的感知觉水平会导致联结记忆中的图片优势效应消失;(2)对模糊项目对进行概念加工会使联结记忆中出现图片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14.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the task-stimulus interaction in tachistoscopic recognition of kana and kanji, right-handed normal subjects performed two phonological tasks and two visual tasks. In the phonological tasks, the subjects compared the members of a pair of kana or kanji appearing in the right or left visual field on the basis of phonological identity; while in the visual tasks, they compared the members of a pair of kana or kanji on the basis of visual identity.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Visual Field × Task interaction as well as a significant Task × Stimulus interaction, indicating that both the type of stimuli and the nature of task demands contribute importantly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visual field asymmetry and hence the relative participation of each hemisphere.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史研究中长期运用的主要方法是经典的解读及理论的分析,但这种方法并不是惟一的、完全没有问题或缺陷的,所以,必须引入一些新的方法如思想考古的方法予以补充。所谓思想考古,即是借鉴历史学和人类文化学等学科的田野调查方法,去思想家生活、求学、家居、从业的地方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以感受和体验研究对象的情感、思绪,把思想家的思想还原为在具体情境中的思想,找到其思想学说或行为的外在根据,并进而印证或质疑某些史书中对思想家的言行记载,对某些语焉不详的史料或有争议的问题做出分析与考辨。  相似文献   

16.
《本草问答》为清末唐荣川所撰,其倡导中西医汇通,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早期代表人之一。该书重在理论探讨,是唐荣川与学生围绕中医药理论中某一类药物或某些共性问题,以问答体裁进行讨论,其精华不在“本草”二字,而在这一问一答中尽显淋漓,包涵了传统中医药理论、西洋格致之学以及唐氏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融会贯通,颇具启发,引用传统的阴阳五行、形色气味、取类比象等学说,探导出药物之“真性能”。就书中关于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物理学的妙解互证做出总结,以期促进中医药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艾灸图》是一幅罕见的以中医艾灸为主题的宋代人物风俗画,它用生动的笔墨、创新的技法与丰富的细节,向世人展示了画作的三重蕴意——画卷之中的“艾灸之景”、画史之间的“进谏之愿”、画面之外的“巫医之争”。生动写实的艾灸之景与迂回婉转的进谏之愿相得益彰,不仅表达了画家对病可就医、医者有法的太平景象的希冀,而且折射出他对“病不疗治,听于巫觋”的医疗窘境的批评。从医疗史的角度,对以《艾灸图》为代表的与中医药相关的古代书画作品进行鉴赏与分析,有助于更加生动与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医疗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疗历史,孕育了诸多有关食疗的古籍。食疗古籍《饮食书》目前仅见日本内阁文库刻本,流传有限,学界缺乏研究。在辨证前辈学者记述错误的基础上,考证其书为明代崇祯年间湖北当阳人宋公玉所著,成书时间应在1643年。该书体例上分两册六卷。有别于其他食疗古籍侧重单方的记载,该书引经据典解释各类物品的性状、产地及药性功效,可读性更强。该书既有对前代食疗理论的传承和中医史料的保存,有助于了解明代饮食文化;同时书中倡导的食疗理念和记载的许多药性单方至今仍有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界颇具代表性的工具书《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辑录了宋元时期涌现的医学著作,指明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并且大都附注参考资料出处。但笔者发现该工具书中关于部分著作的评述与当时的史实并不相符,遂查找原始医学著作及其不同版本,还有相关二手研究文献,辨析考订其在医书内容、作者以及成书年代等方面出现的疑误之处,包括文字形近而误、音同而讹等。建议编撰时应细致翻检医学古籍的不同版本,关注相关内容在行文上存在的文字异同,另一方面,对于著作的成书年代,也应尽力参考各学科专家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