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书画艺术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除了本民族独特的思想孕育,它们所采用的媒介材料对它们风格的形成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毛笔和宣纸这两大原料的特性对中国书画艺术风格及审美表现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速写写生的功能众多,但对于我们最终目的却在于将其灵活运用到水墨创作中。进行水墨创作的实践经验指导我们首先需转换工具,如从钢笔、速写本到毛笔、宣纸、墨等就存在一些问题:如在速写中的一条线转换到水墨上的线,由于工具的不同,毛笔会出现分叉成两条线,或毛笔含水量大所画出的线也不是自己想要的;速写上的点线面到水墨上还是那样的点线面吗?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并不仅仅是由毛笔、墨水画在宣纸上的画,而是以其程式化技法为特质,依着艺术实践编织出"画谱",追求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为目的,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审美特征。其实"谱"只是一个氛围与框架,能够体现出中国画品格的仍在毛笔工具上,尤其显现在毛笔的锋端。画家能以文人风度,信手笔墨,挥洒出雅致情趣,顺"谱"行事,笔墨是天,笔墨是地,随意点划乾坤,豪情充满天地。所以要画出真正的中国画,就要有"谱"。  相似文献   

4.
国画精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宣纸和毛笔是国画创作的主要工具,其意境的表现形式主要依赖于墨的浓淡、笔的线条以及景物在宣纸上的位置。首先分析了国画艺术中意境的内涵和外延,然后对意境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关良早期多从事西洋画创作,并被视为与传统中国画保守派相异趣的现代派艺术之代表,但真正实现其融合东西方艺术理想的却是以毛笔、宣纸为载体的现代水墨画.戏剧人物是其水墨画的核心题材,几乎贯穿关良创作生涯的始终.  相似文献   

6.
审美与教化     
本文通过复活教化概念探讨了审美和艺术的教育潜能,为此提出一种既强调教化的社会特性又强调艺术作品和其他审美表达的作用的解释。教化是一个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关系对见识的产生与交流是至关重要的。艺术作品被描述为形象,它们在表达、传播和商讨文化价值观中起着中介和参照点的作用。在对这一论点的展开中,作者将康德关于审美判断的分析与其关于启蒙的论述结合起来解读,突显了审美判断的社会和政治特性。洪堡关于教化的审美和社会维度的讨论提供了另一个起点。作者用两个当代艺术过程的例子来表明艺术在我们时代的教育和政治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当设计与艺术分离之初,设计的实用性便成为设计产品必不可少的特性。对于艺术作品而言,审美特性是其一大特质;对于设计产品而言,审美的特质开始退居设计产品实用功能这一特性之后。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过程当中,设计中实用性和审美性地结合将更加紧密,并且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8.
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关键决定于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艺术作品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这两者之间一旦发生审美碰撞与融合,其特征就显得极为复杂。  相似文献   

9.
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首次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命题,他认为只有能够激起人们审美感情的才称为艺术作品,而激起这种审美感情的是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的关系和组合",就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朱仙镇木版年画以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粗健有力的刻线,单纯热辣的色彩,庄重大气、古朴淳厚的气质,具有很高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0.
正去江南的时候,天空中正飘着微雨。前一天晚上,我宿在一家"明式书斋"主题的客栈里。老房子的墙上挂着几幅中国字画,书桌上铺着红格宣纸、毛笔,书架上摆着茶具、焚香炉,我还注意到门旁挂着一把油纸伞。那天晚上,我就祈祷最好明天能下点小雨,撑着油纸伞走在古巷里多有江南的意境。次日清晨,睁开眼,窗户上朦朦胧胧的,果然下雨了。江南的小雨,细细密密,打在青石板上也溅不起什么水花。窄窄的一条平江路,每隔几米地上就安有一个小音箱,来回播放着姑苏评弹,软软酥酥的,仿佛刚刚喝下一碗糖粥,贴心又润肺。  相似文献   

11.
艺术语言是艺术作品赖以存在的基本形式,是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结构.艺术语言虽然多种多样,但都具有表象性、暗示性、丰富性、独创性等审美品性和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步伐我们跨入二十一世纪,在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的今天,计算机的普及使传统的书写方式逐步被电脑、打印机等所取代。许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写字课,只是在语文课当中教学汉字的书写,很少有学校进行毛笔书法教学。追其原因,主要是:1传统的毛笔教学要用宣纸、墨汁、毡子、毛笔书写,工具繁琐,学生很难带齐,学校又无力投入这么大的资金为学生备齐工具。  相似文献   

13.
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总是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也即在艺术审美过程中是有"真""善""美"三个因素来起作用的,这就形成了"认知""意志"和"形式"三个维度为轴线的个体"意识空间"模型,依据这一模型可以解释不同类型的审美及个体在此审美类型下的审美体验。审美对当代人的一般生活常态、对现世个体都具有意义。审美之所以在个体生活中不可或缺,在于审美所产生的超越感,进而揭示了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艺术风格是用来品评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重要视角,而独具特色、成熟的艺术语言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根据艺术作品语言表现的不同审美形态,可以把主要的艺术语言风格类型归纳为两两相对的四组八种:优美与崇高、素朴与华丽、简约与繁丰、含蓄与明快.  相似文献   

15.
一幅好的作品,离不开画面的形体、结构、色彩、空间、透视等等基本构成要素,这是其最基本的问题.然而影响画面精神内涵的画家心态、心境,画家的艺术修养、文化内涵、品位,审美眼界的高低等因素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画面所表现出的精神性的东西,即画面之外或画面深处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正是画面是否耐看的核心所在. 真正的艺术品只能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那是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的.没有鲜活的生活、生命体验,艺术作品就很难感动观众.  相似文献   

16.
油画艺术审美功能就在于弘扬自然、社会、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美的本质。油画艺术美的评价与标准是油画艺术作品艺术的价值体现。"按美的法则塑造自然物象,使其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是油画造型艺术创造美的座右铭。冷军的油画作品中,正是以体感美、质感美、空间美、技法美、构成美等油画艺术审美标准,诠释着作为油画艺术审美功能的优秀价值,为中国油画宝库增添了不朽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王芳 《美与时代》2007,(12):104-106
审美感觉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人脑对当时作用于自身的艺术作品的心理反应,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发生关系的第一个条件,是个体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并非一个新概念。在古希腊,审美教育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古希腊的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对审美教育不同时代的理解是有差异的。正是对其内涵的不同理解、阐释,使审美教育概念日益显示出其深刻、丰富的维度。读《现代美学体系》,(叶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的审美教育部分,给人的感受就是如此。该书点出了审美教育的现代使命,显示了对传统美育概念的超越。传统美育概念有两个重要缺陷:一是将美育简单化。这表现在将美育“仅仅理解为认识某些最低限量的艺术作品和多多少少能够分析一点文学、绘画和音乐的才能”。二是将美育  相似文献   

19.
美器盛花     
正非常喜欢书法,前一段时间习练过,后来因为工作繁忙暂时搁置下来,但是家里的笔墨纸砚还一直保留着,想着哪天有空能再铺开宣纸拿起毛笔。那个淡绿色的笔洗,外表清雅,浮凸的荷花若隐若现,是我爱极了的器物,如今空落落的,很是寂寥。  相似文献   

20.
从艺术形式与时代审美的关系看当代油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特征,文化属性,以及他的知识结构,个人经历与生存环境都会令他们形成不同的审美心理。而这些不同的审美心理又会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把握艺术形式与时代审美的相关点,有利于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当今油画创作,并进一步思考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