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止 《法音》2011,(11)
本刊讯11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成立庆典暨首届国际佛学论坛经典翻译与宗教传播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中国佛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11月1日至2日,第四届国际佛学论坛"菩提心思想与实践"暨《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注》出版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发表论文36篇,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高僧大德与社会贤达180余人出席会议。论坛围绕佛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菩提心",从菩提心的概念、意涵、菩提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国际佛学研究中心1991年7月,根据中国佛学家金启星(音译)倡议和台湾佛教教育基金会、台湾佛光山佛教文化与教育基金会、美国净土宗研究会的资助,在莫斯科俄罗斯开放大学成立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佛学和佛教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传播远...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5,(11)
<正>本刊讯10月17日至1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佛性研究——第五届国际佛学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发表论文30篇,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香港大学法光教授、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汉藏翻译前辈降边嘉措教授等来自海  相似文献   

5.
桑吉扎西 《法音》2012,(10):72-73
本刊讯9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汉藏佛学学术研讨会暨觉囊佛教文化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成宝、中  相似文献   

6.
学诚 《法音》2012,(10):45-48
(2012年9月21日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一、汉藏佛学研究的思路汉藏佛学是汉传佛学与藏传佛学的统称,是对印度大乘佛学的完整继承和不断开演。汉藏佛学由于分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语系、不同文化的环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由此也给人们带来一种印象:汉藏佛学是两  相似文献   

7.
常正 《法音》2009,(11)
本刊讯囊括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全部佛学著作的《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23卷)(以下简称《全集》),经过近四年的策划、编辑、出版,近日由中华书局隆重推出。2009年11月6日,由中华书局、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共同主办,厦门南普陀寺协办的《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8.
王小明 《法音》2008,(7):56-57
本刊讯6月22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大学在逸夫会议中心举行汉藏佛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冯惠玲、冯俊副校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朱晓明、总干事拉巴平措,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冯其庸先生,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沈卫荣所长,中央民族大学王尧教授,西北民族大学赵德安校长,北京大  相似文献   

9.
学诚 《法音》2008,(7):8-9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二日)非常荣幸应邀前来中国人民大学参加汉藏佛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大会,看到今天有这么多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齐集一堂,共襄振兴汉藏佛学研究之盛举,我感到由衷地高兴!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为筹建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付出了辛勤劳动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诚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16日至10月18日,“佛学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及东湖碧波宾馆召开。这次会议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发起主办,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承办,黄梅四祖寺友情赞助。本次大会有来自印度、日本、韩国、德国、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与中国、港台地区50多位佛学专家撰文参会。大会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与会学者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围绕着“佛学百年”这个主题各抒己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白正梅 《法音》2005,(2):43-44
2004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佛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典礼在北京广化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俊教授.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著名学者黄心川、方立天、楼宇烈、杨曾文教授以及部分高校教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100余人出席了庆典。  相似文献   

12.
学诚 《法音》2009,(11)
(2009年11月6日)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各位朋友:今天是佛教界、学术界乃至文化界值得纪念的日子,由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正式出版发行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三年来为编辑出版《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付出辛劳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26日,由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百年佛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高层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成功举办。国内顶级佛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杜继文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方立天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教授、上海师  相似文献   

14.
佛学研究断想胡晓光一当代著名佛学研究专家吕先生认为,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有本质性区别,而其区别的基本点,就是在于印度佛学主张“性寂”,而中国佛学则主张“性觉”。吕先生所指的中国佛学是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三大宗都有严密的哲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佛学...  相似文献   

15.
佛学     
妙志 《佛教文化》1994,(2):19-22
主持寄语 在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内,有两个“佛学讲堂”:一个是在后院大殿,修葺一新,拟从今年开始举办高层次的佛学师资培训班,是为宽敞明亮的大讲堂。为此,君冈先生一力督促,终于在春节前夕将几乎变成仓库的大殿搬腾一空,打扫干净,迎候末来法门传灯者到来。另一个“佛学讲堂”则是开辟在此处,白纸黑字,与您往来商磋。两者实质上是一体的。但是,既云“佛学讲堂”,究竟什么是佛学?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虚云大师圆寂五十周年,千年禅宗祖庭云居山真如寺于2009年10月26日至10月28日在庐山西海温泉宾馆举办首届虚云大师佛学思想国际研讨会.会上收到来自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论文近60篇.代表围绕虚云对中国近现代佛教的贡献、虚云的禅学思想、虚云的禅悟智慧等相关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7.
阳光 《法音》2004,(11):26-26
本刊讯11月6日至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中日佛学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俊、宗教所所长方立天、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楼宇烈、陈兵、方广锠、葛兆光、麻天祥、姚长寿等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以“本觉思想研究”为主题,中日双方各有5位学者发表了主旨演讲。中方张风雷发表了《天台智者大师对“生法论”的批判》、中山大学龚隽发表了《梁译〈大乘起信论〉的本觉论思想分析》、中国社科院哲学…  相似文献   

18.
天台佛学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天台佛学的形成和发展、天台佛学的基本特征、天台佛学的终极关怀、天台佛学的正统王朝观念、天台佛学的历史评价五个方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佛教天台宗的思想学说、理论体系、仪规制度,以及该宗与他宗的关系、对他宗思想的影响,并提出对该宗的具体评价意见。  相似文献   

19.
蒋维乔是中国近代一位颇有声名的学者、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近代居士佛学的代表人物和佛学专家,还是南方高等学府开讲佛教哲学的前驱.其佛学著作<佛学概论>、<佛学纲要>和<因是子静坐法>等,传诵甚广,尤其是他编著的<中国佛教史>,是中国第一部以近代方法写就的系统的佛教通史.本文对蒋维乔学佛因缘及其在佛学上的贡献略作通观,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前言佛学,指佛教除去宗教仪规后所显露的理论内核,这是一个关于宇宙、人生及心性的哲理体系。自释迦牟尼至今的二千五百年中,有无数智者,摒弃世俗牵累,辞谢荣辱,潜迹山林,虔诚精进,穷毕生精力深入探究,从而在浩如烟海的佛学典籍中,留下卓绝的智慧。爱因斯坦对“宗教核心之直觉了知”(即宗教之哲理内核——作者)备极推崇,认为是“一切科学的真正动力”。爱氏在此所指的宗教主要指佛教。爱氏对佛教核心之佛学的推崇并非事出无因,历史上,佛学照亮了东方古代文明,其影响渗透到人类文明的一切领域,诸如哲学、逻辑、伦理、文学、艺术、政治以及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医学等方面均留下深刻的印痕,现代科学亦广泛地从佛学中获得启示;爱氏重视科学与佛学之关系亦非绝唱,而是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