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玄奘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张忠义为纪念玄奘大师圆寂1330年,中国玄奘研究中心。长安佛教研究中心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于1994年4月16日至23日在河南省偃师市(玄奘故里)和陕西省西安市两地召开玄奘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近一百人,他们来自印...  相似文献   

2.
《法音》1999,(5)
本刊讯为了纪念伟大的翻译家、佛学家玄奘法师圆寂1335周年,弘扬玄奘的爱国精神,西安市佛教协会和大慈恩寺、长安兴教寺于3月26日至29日,在慈恩宗祖庭大慈恩寺,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首先举行了玄奘法师圆寂回向法会,接着举行了缅怀法师一生功德、学习玄奘精神的座谈会。市佛协、各重点寺院负责人和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座谈。最后,与会者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到河南偃师市侯氏乡陈河村玄奘故里举行参拜法会。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受到一次生动的爱国爱教的教育,提高了大家精进修持、潜心佛学、弘扬佛法、服务于社会和人群的热情和…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2,(2)
1991年12月4日,首都及河南近30位学者汇聚中国社会科学院,座谈加强玄奘思想研究和修复玄奘故里问题。唐代高僧玄奘是我国著名的佛学家、因明家、翻译家和旅行家,世界文化巨人。几个月前,全国十一位著名专家、学者发出了“开展玄奘研究,修复玄奘故里,修建玄奘纪念馆”  相似文献   

4.
普正 《法音》2003,(11):42-43
本刊讯应台北市善导寺住持了中法师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学诚副会长兼秘书长为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杨同祥副局长为顾问的大陆佛教代表团一行10人,于10月2日至8日赴宝岛台湾作为期6天的访问。10月3日上午,代表团一行参加了玄奘大学建校7周年的纪念活动。当代表团抵达玄奘大学时,锣鼓喧天,龙狮腾跃,学校师生列队相迎。玄奘大学是了中法师创办的一所私立的社会大学,现有学生二千多人。学诚法师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玄奘大学建校7周年表示祝贺,并鼓励玄奘大学师生效法玄奘大师为追求真理、为法忘躯、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  相似文献   

5.
张忠义  王金红 《法音》2006,(10):33-35
本刊讯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玄奘研究中心、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四川省佛教协会、成都市佛教协会主办的第三届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9月20日至22日在成都隆重举行,来自印度、日本、越南、尼泊尔、孟加拉、比利时、美国、韩国、斯里兰卡等9个国家,以及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宗教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共119人出席会议。玄奘法师曾在成都居住5年,并在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与成都有着深厚的因缘。因此本次研讨会特在蓉城举办,以“玄奘与当代社会”为主题,全面深入地探讨玄奘的学术成果,揭示玄奘精神的时代意义,同时配合“中印友好…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1998年9月25日,以世界佛教僧伽联合会会长、台湾玄奘大学董事长悟明长老为名誉团长,世界佛教僧伽联合会副会长、台湾玄奘大学创办人了中法师为团长的台湾玄奘三藏法师舍利奉迎团一行198人来北京访问。9月26日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  相似文献   

7.
在玄奘大师(600-664年)圆寂1330年之际,由玄奘研究中心、长安佛教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并组织的玄类国际学术讨论会,于4月16日在玄类故里河南省偃师市开幕,4月20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闭幕。来自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一百多名佛学家和研究立类思想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玄类大师的生平事迹、弘法译经、撰述功业及其传播和发展了的唯识论、因明学等进行了探讨。其中,关于玄类对因明学的阐释等,引人注目。兹就与会者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综述如下。一、关于…  相似文献   

8.
桑吉扎西 《法音》2000,(12):40-41
本刊讯 11月21日上午,唯识宗祖庭、西安大慈恩寺隆重举行纪念玄奘法师诞辰1400周年、玄奘三藏院落成和玄奘顶骨舍利安奉及增勤法师升座庆典,来自全国各地的诸山长老、法师居士和地方党政领导、各界嘉宾以及僧俗群众万余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上午10时,举行了玄奘三藏院落成、玄奘顶骨舍利安奉和玄奘法师铜像开光法会。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界明法师主持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刀述仁居士代表中国佛教协会热烈祝贺玄奘三藏院落成、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安奉、增勤法师升座及“玄奘精神与西部发展”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他在讲话中说:“今天…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6,(9)
正本刊讯9月6日至9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中国(瓜州)第五届玄奘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瓜州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玄奘研究中心、甘肃敦煌学学会、瓜州县人民政府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玄奘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瓜州县当地的研究者100余人与会,共提交论文39  相似文献   

10.
玄奘顶骨 舍利台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0月2日至10月9日,以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杨同祥为首席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法师为团长为玄奘顶骨舍利赴台护送团,参加了玄奘顶骨舍利在台湾玄奘大学的安奉仪式,访问了台湾一些重要佛教寺庙和学校,整个活动顺利圆满,访问十分成功,达到了扩大交流。增进...  相似文献   

11.
正由西北大学和陕西省宗教事务局、陕西省佛教协会、陕西省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和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承办的"玄奘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28日至29日在古都西安召开。来自国内各地的学者及印度、尼泊尔的著名专家150多人与会,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会议除了开幕式和闭幕式之外,还有以下几种重要类型的学术活动:一是"玄奘精神——从历史到现实的桥梁"主题论坛;二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1月28日至29日,由陕西省宗教事务局、西北大学、陕西省佛教协会、陕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与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承办的"弘扬玄奘精神·推进文明互鉴——玄奘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印度、尼泊尔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敦煌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3.
陈长松 《法音》2015,(6):55-56
5月13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举办"文明互鉴——弘扬玄奘精神"座谈会。会长学诚法师,副会长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演觉法师、宗性法师,玄奘研究中心主任黄心川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南京、西安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近30人出席。与会人士探讨了玄奘大师的历史功绩,玄奘精神的内涵和现代价值,以及如何发挥佛教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9,(4)
本刊讯由玄奘研究中心、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等十个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二届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3月22日至23日在陕西省铜川市举行,来自日本、韩国、越南、印度、俄罗斯、尼泊尔、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美国、德国等国和来自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台湾的专...  相似文献   

15.
在玄奘与般若学的问题上,奘于早年已有研习般若类经典之经历。至其归国译经,还可看到般若学对玄奘的影响和玄奘对般若思想的理解及其理论建构的意愿。同时,从《维摩诘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可更深入地看到玄奘与般若学的关系。从玄奘弟子的著述中,也可逆推得玄奘讲授般若经典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30日至31日,为纪念在海峡两岸均享有盛誉的人间佛教思想家印顺导师圆寂四周年,"第八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在台湾玄奘大学慈云厅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玄奘大学宗教学系和弘誓文教基金会联合倡议并主办,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多名内地专家,以及台湾慈济大学、玄奘大学、佛教弘誓学院、政治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东吴大学、台南大学和香港能仁书院等院校的二十多位学者发表演讲,此外还有来自各地佛教界和佛学界的一百多位代表参与了会议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5,(6)
<正>本刊讯5月13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举办"文明互鉴——弘扬玄奘精神"座谈会。会长学诚法师,副会长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演觉法师、宗性法师,玄奘研究中心主任黄心川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南京、西安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近30人出席。与会人士探讨了玄奘大师的历史功绩,玄奘精神的内涵和现代价值,以及如何发挥佛教在"一带一路"国家战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是中印两国政府确定的中印旅游友好年。2月12日,中印两国在印度佛教圣地那烂陀举行了玄奘纪念堂落成仪式,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中印双方宗教及文化事务官员,以及两国近百名佛门弟子共同出席了这一盛典。这不仅是佛教界的一件盛事,也为中印文化交流写下了新的一页。2月26日晚,国家宗教局副局长、修复完善玄奘纪念堂项目总负责人齐晓飞,纪录片《玄奘之路》导演金铁木,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纪念堂竣工典礼中国佛教代表团成员湛如法师作客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今日关注”栏目,接受了主持人鲁健的专访。  相似文献   

19.
1991年12月4日,首都及河南的近30位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座谈会,讨论加强玄奘思想研究和修复玄奘故里等问题。玄奘是唐代高僧,我国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因明家和翻译家,世界文化名人。他不畏险阻,舍身求法,西天取经,声隆五印。他学成回国,先后译出《因明入正理论》和《因明正理门论》两部新因明经典著作,开创了中国汉传因明传统,对中国逻辑史和世界因明史作  相似文献   

20.
玄奘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僧人,近20年来,对玄奘的考古学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视野,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玄奘取经路线及沿路遗址和文物;2.与玄奘相关的寺院;3.与玄奘有关的图像;4.玄奘遗骨及舍利的流转;5.与玄奘有关的出土及石刻文献。那些更加能够说明玄奘日常生活的文物还没有完全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对于《大唐西域记》的史料分析也需要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