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罪人     
一个传道人正在街头布道的时候,忽然有个青年人站出来,很不以为然的问他:“牧师!你说人人都有罪,背罪如同背重担,为何我没有感觉呢?究竟罪有多重呢?是一公斤呢?五公斤呢?还是十公斤呢?”传道人温和地反问他说:“若把五百公斤重的东西,放一个尸体的上面,他能感觉重担吗?”青年爽直回答道:  相似文献   

2.
<正>"你的心里还有罪吗?你的信仰很迷茫吗?心里因着罪很痛苦吗?你重生了吗?圣经里有着正确罪得赦免的道路,有着信仰生活正确的方向。朴玉洙牧师所著的《罪得赦免重生的秘密》通过圣经正确地指引了一条罪得赦免的道路,使信仰有了正确的方向……"这是"好消息宣教会"成员在网络贴吧上发布的一则宣传。面对这样的"广告",若是不假思索地相信了,便会被引入  相似文献   

3.
〔治愈胎生盲人〕耶稣从圣殿里出来,在路上看见一个生下来就瞎眼的人。他的门徒问他:“老师,这个人生来就瞎眼,是谁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呢,或是他父母的罪?”耶稣回答说:“他瞎眼,与他自己的或他父母的罪都没有关系;而是为了在他身上显扬天主工作的大能。趁着白天,我们应做派遣我来者的工作;黑夜一到,就没有人能工作。我在世上的时候,我就是世界的光。”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了些泥,抹在盲人的眼睛上,对他说:“你到熙洛阿池(拉Siloe,英Shiloah,Pool of Siloam,史罗亚池,西洛厄池,西  相似文献   

4.
默想(6)大罪你应当知道,你应当看到,离弃你的天主是一种灾害事。(耶肋米亚2,19) 第一端什么是大罪?大罪是恶中之恶,坏事中最大的坏事。从大罪的本身来说,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坏事,因为除了罪恶,其它坏事不一定是坏事。例如:疾病、贫穷、灾祸等,用超性的眼光来看,按照天主上智的安排,可能为我灵魂有好处。天主是无限美好的。罪是最凶恶的,最应当受人痛恨的,唯有罪,不是天主所要的。我应当怎样恨罪呢?你若爱天主,就一定恨罪恶;你爱天主十分,就一定恨罪十分;你爱天主万分,就一定恨罪万分。如果你爱一人一物,同爱天主一样,你就没有真正爱天主;如  相似文献   

5.
人,有罪吗     
正除非站在法庭上,或者关进监狱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有罪。也难怪,既没有贪污盗窃,也没有躲在大树根后面拦劫下夜班的女工……哪条法律也没犯着,怎么能认为自己有罪呢?既然没有犯罪,自然不知道要悔改什么。在我们教友中间,有这样想法的恐怕也不乏其人。我们是按现行法律和十条诫命来衡量自己的罪,所以办告解时往往有些踌躇,搞不清自己到底哪里犯罪了。那么,人到底有没有罪呢?没触犯过法律就等于没有罪吗?我们来看下面这两个例子,来看一下有没有犯罪。我前日访问了一位朋友的网络空间,看到了  相似文献   

6.
司布真  李肇琳 《天风》1994,(11):11-11
恨恶罪恶 “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诗97:10) 若你只想到罪恶怎样损害了你,你就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来“恨恶罪恶”了。罪使你的心败坏成了什么样子呢?罪使你的眼睛瞎了,叫你看不出救主的荣美;它使你的耳聋了。  相似文献   

7.
保罗给各教会的书信中常把嫉妒与别的罪同列。嫉妒这个罪,人们往往不像对别的罪那样谨慎。有时自己还觉察不到或不以为然,甚至不认为是罪。嫉妒属于不义。“凡不义的事都是罪。”(约壹5:17) 在一个环境里,同自己工作或生活的人中,有的人工作能力比自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刑事诉讼中对于疑罪的处理始终是一个难题。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采取“罪疑从轻、从赎”原则,资产阶级国家则多采取“罪疑从无”原则。从“罪疑从轻、从赎”到“罪疑从无”,无疑都体现了国家的慎刑政策和刑事司法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但是这些原则与我国现代法制精神和刑事诉讼原则仍然有悖,因而不能照搬照用。那么,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0,(8):38-38
<正>《雅各书》5章16节说:"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我们需不需要向神认罪悔改之后再向人认我们的罪呢?人是否会像神一样,全然赦免我们曾经的罪呢?这个问题,不是用"是"或"不是"所能简单回答的。  相似文献   

10.
省察自己     
温萌 《天风》2006,(12):23
两个基督徒在街上巧遇,甲问:最近都忙些什么?乙说: 我在闭门思过。甲说:好!人是该时刻反省自己,可你为啥不去教会聚会呢?乙说:我在思别人之过没空昵,比如……圣经约翰福音第8章记载了一个故事:一个妇人行淫时被抓住了,按戒律应处死,大家一个个拿石头围着她,并请教耶稣怎么办?耶稣当时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书写,什么也没说.但是他们不住地问,耶稣就直起腰来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然后又弯着腰继续用指头在地上书写。他们听了这话,从老的到小的一个个地离去了,并没有人打这个妇人,最后只剩下耶稣和那女人。耶稣直起腰来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妇人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相似文献   

11.
寇世远 《天风》2018,(1):12-14
'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经文:太19∶6一、不可分1.认罪与恨罪不可分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只有我们认罪悔改,信靠耶稣才能得救,脱离死亡的权势。我们不仅要认罪,还要恨罪,因为爱耶和华的,常恨恶罪恶(参诗97∶10);恨罪才能远离罪。基督徒一般的光景,仅认罪不恨罪,所以才会一再犯罪。他们不是为恨罪而认罪,而是因怕刑罚而认罪。认罪与恨罪分不开,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现代中文译本》圣经中一处翻译问题引发争议。起因是有读者发现《罗马书》8章3节的经文中出现"使他(耶稣,编者注)有了跟我们人相同的罪性";少数读者认为"罪性"相悖于耶稣基督完全圣洁的属性,一时间网络上各种猜测众说纷纭。译者究竟为何选用"罪性"一词?联合圣经公会全球翻译顾问黄锡木博士,撰此文与诸位分享个中原委,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13.
倪光道 《天风》2001,(10):42
不少弟兄姊妹问我“亵渎圣灵”是怎么一回事?犯这种罪为什么今生来世永不得赦免?有人更具体地问:我的情况算不算亵渎圣灵?有一位弟兄,多次写信给我,说他老是担心自己犯了“亵渎圣灵”的罪,怕自己不得救,所以痛苦得不得了。他甚至说:“如果能解决我的问题,要我倾家荡产也愿意!”可见,这是一个必须明白的问题。 首先要知道,“亵渎圣灵”是专门针对当时那些敌挡耶稣的法利赛人说的,今天我们不可以随  相似文献   

14.
●‘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 ●基督复活为什么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复活与你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福音中;主耶稣有关罪赦的教导似有令人难解之处。“为此,我告诉你们,一切罪过和亵读,人都可得赦免;但是亵读圣神的罪必不得赦免。凡出言冒犯人子,可得赦免;但出言冒犯圣神的,在今世及来世,都不得赦免。”(玛12:31-32)这段短短的经文,确实令人费解。所谓一切的罪,应是包括亵读圣神的罪,既然一切的罪都可得赦免,为何又把亵读圣神的罪排除在外?在这段福音中所提到的“圣神”是谁呢?是指天主第三位──圣神么?如果是指天主圣神的话;那为什么得罪圣子的罪过可以赦免,而得罪圣神的罪过就不可赦免呢?圣父圣子垦神同是一性…  相似文献   

16.
仁慈圣母 可敬慈亲, 您的仁爱 浩浩无垠, 您的恩泽 比海洋阔深, 您的德行 超凡绝伦, 您的丰采 光辉照人。 每天 您都展开衣襟 抱起我 充满罪污的灵魂。 为什么 您竟如此怜爱我 一个忘恩负义的罪人? 因为您是仁慈的母亲。 尽管孩子疮痍满身, 尽管孩子愚傻贫困,  相似文献   

17.
张建顺 《天风》2002,(10):32-33
教会从古至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根据一些经文来否定人的价值和地位。他们引用的经文往往是“人从小时怀着恶念”(创8:21),“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51:5),“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  相似文献   

18.
孙锡培 《天风》2006,(1):16-17
从《约伯记》看神允许苦难存在的原因,我想至少有四个方面。第一:确实是由于个人的罪譬如:一个人荒宴醉酒,吃喝嫖赌而导致生病,这是罪的工价,那么神要藉着难处来提醒你,管教你。我常想浪子出去,若一帆风顺的话,他不会回来的,于是神用饥荒招他回来,所以他醒悟了,所以有时人犯了罪,是神的管教。神的管教表显了神的爱。别人的孩子犯错误,你不会管教他,自己的孩子犯错误你才会去管教他,所以如果确实是因个人有罪,个人远离了神,个人贪爱世俗,做了很多基督徒不该做的事,那么他们是得到了罪的工价,罪的报应,这个情况下,神要提醒他们,圣灵在他们里面要他们“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圣灵在他们里面提醒他们,提醒不行,圣灵为他们担忧,还要做,那么神的管教来了,对这样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他们应该从今以后把  相似文献   

19.
曹起凤 《天风》1995,(12):38-40
前期提到了神的救赎计划和耶稣基督的救恩。神的救赎计划是针对人的犯罪而言的,耶稣基督的救恩是为了罪人。正如主耶稣所说的:“无病的人用下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1—32)那么谁是罪人呢?圣经上清楚地告诉我们:“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究竟罪的标准是什么呢?主耶稣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  相似文献   

20.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问题太浅了,基督徒谁不能回答呢?罪人就是不信的人,义人就是信主的人嘛! 这样的回答合乎圣经吗? 但愿我们能好好地思考这个问题。 (一) 我们先要思考:“罪人就是不信的人”有没有圣经根据? 有人会说,约翰福音3章18节明明记着:“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这就是圣经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