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牟钟鉴先生《研究宗教应持何种态度》一大(载今年第5期“当机者说”栏目),是近年来学者治佛学中不多见的水准较高的力著,其“信与不信”的提出,皆赖党的改革开放、发扬传统文化的好政策,体现了时代的风貌。不过我以为这信与不信属于中性概念,既有盲目的迷信,也有盲目的不信;当尚未知晓明达之前就信或不信皆是迷信,待知其真善美之后仍拒而不信也属愚盲。因而似应确立一个可以量度的标准方好。于此,佛法中有“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此中的法、义、了义、智皆具真实义,而凡真皆具善美,真善美…  相似文献   

2.
慧思被尊为天台宗祖师,素以解、行并重著称。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融合大乘义理的止观修行思想之中。慧思的大乘止观思想,与大乘佛教核心范畴二谛紧密相关。慧思基于二谛阐述大乘止观法门,同时,通过大乘止观思想的论述来开显二谛。基于第一义谛"心体平等义"以及世谛"心体缘起用义",通过真心与染性、理体与事相、止行与观行三个方面的阐述,慧思安立了"真心本具染性"、"心外无法"、修止行离世谛、修观行知世谛等命题,由此开显真、俗二谛与止、观二门之互摄圆融。  相似文献   

3.
慧思被尊为天台宗祖师,素以解、行并重著称。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融合大乘义理的止观修行思想之中。慧思的大乘止观思想,与大乘佛教核心范畴二谛紧密相关。慧思基于二谛阐述大乘止观法门,同时,通过大乘止观思想的论述来开显二谛。基于第一义谛"心体平等义"以及世谛"心体缘起用义",通过真心与染性、理体与事相、止行与观行三个方面的阐述,慧思安立了"真心本具染性"、"心外无法"、修止行离世谛、修观行知世谛等命题,由此开显真、俗二谛与止、观二门之互摄圆融。  相似文献   

4.
胜义谛又名真谛、第一义谛,此对世谛或名世俗谛而言。谛是真理的意思。真理有二:一是相对真理,二是绝对真理。世俗谛多为相对真理,胜义谛多为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由世间有漏智慧所通达,绝对真理由出世间无漏智慧所亲证。故胜义谛者,世尊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中说:“若自内证最胜义智所行境界,非安立智所行境界,名胜义谛。”[1]此中的“义”即是境,“胜”即殊胜的无漏智慧,意思是说,真如实相的绝对真理,是最胜智慧所行(证)之境,故名“胜义”。胜义谛既是绝对真理,当然绝对者,非转变性,非虚假性,常恒如如,故又名“真谛”。真谛于诸谛中第一…  相似文献   

5.
佛言祖语     
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十谛?所谓世谛、第一义谛、相谛、差别谛、观谛、事谛、生谛、尽无生智谛、入道智谛、集如来智谛,是名十谛。善男子!世谛者,所谓有限齐名数,为他人说,狭劣不广,是名世谛。第一义谛者,所谓甚深空相应法,无有限齐,不断绝处,非他因缘,平等一相,无有高下,不  相似文献   

6.
唐思鹏 《法音》2003,(5):11-16
三、超诸寻思是胜义谛上面说过,胜义谛相是离言语的不二相,若欲实证胜义谛者,也就无法用言语概念来推比寻思拟议而证了。所以《解深密经》中佛陀说:胜义谛是诸圣者内自所证、无相所行、不可言说、绝诸表示、息诸诤论;而诸凡夫依于寻思,对胜义谛一者辗转所证,二者有相所行,三者行于言说,四者有诸表示,五者起诸诤论。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超过一切寻思境相。1、胜义谛是内自所证非展转所证胜义谛相是诸圣者内自所证的境界,所谓内自所证者:唯识常言:众生各一宇宙,各一满分世界。何谓满分世界?《成唯识论》卷七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  相似文献   

7.
《谛义证得经》是古印度重要宗教派别耆那教中影响最大的经典。这一经典构筑了耆那教系统的理论体系。它重视通过智慧获得真理,提出了"七谛"的理论。在这种理论中,该经表明了耆那教的主要宗教和哲学思想。《谛义证得经》通过"命我"和"非命我"的范畴,论述了耆那教关于生命现象和自然事物的主要理论;通过"五种智"的理论,展示了此教在认识论上的主要观念。《谛义证得经》对耆那教在历史上的成熟和发展起了较大作用,在印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正>佛教认为,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大乘义章》曰:"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通则义齐。"顾名思义,"辩经"就是辩论经义。这种佛教僧人的学习方式源于古印度,佛典中记载,佛陀当年也与各种外道进行过辩论,只是对于辩经的具体过程,缺乏史料的  相似文献   

9.
正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现代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人只能以自身已有的文化视角去审视异质文化,理解始于"前理解"而完成于"视域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即是中国人以中华文化不断理解和述说佛教的过程,必然会融入中华文化之中。佛教在唐代初步完成了佛教中国化进程,形成了具备"儒式出世观"特点的中国佛教形态,即"佛教儒行合而为一"。这亦不违背佛教"二谛"建立,胜义空性("胜义谛")建立于世俗缘起("世俗谛")之上:构成中国僧人"前理解"的中华文化即是"世俗谛",在唐代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体系,这是唐代中国社会的约定俗成,而"二谛"建立本身就是"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0.
中道是佛教的一种不偏不倚的最高真理和众生成佛的中正大道,也是佛教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者,《中论玄义》认为:一、依名释义,中以实为义,中以正为义。二、就理释义,中以不中为义。三、互相释义,中以偏为义,四、无方释义,中以色为义,中以心为义。又,它还指出中的种类有四:一、一中,即一中道。二、二中,谓世谛中、真谛中。三、三中,即二谛中及非真非俗中。四、四中,谓对偏中、尽偏中、绝对中。  相似文献   

11.
吉藏讨论二谛义时有于谛和教谛两种二谛,于谛中又分为所依于谛和迷教于谛。清楚辨析两种于谛差别对准确理解吉藏二谛义具有重要意义。今结合日僧实敏等人文献,对吉藏所言两种于谛“得失”“通别”“能所”“前后”四种差别进行梳理辨析。通过分析,两种于谛最大的差别即是所依于谛比迷教于谛多出了但得非失且为能化的因果位大圣于谛。以此结论为依据,对过往学者认为所依于谛中不包含佛于谛,并且同迷教于谛一样面对教谛二谛皆失的观点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2.
布施,也就是以慈悲心给予他人福祉与利益之事。《维摩经》中说:“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周”;《中论》中说:“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谛;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檗。”可见,布施作为佛教修行的突破点,可以历炼自己的身心,增长自己的福慧,以此积累自己成佛的资粮。  相似文献   

13.
唐代慈恩宗的窥基大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成唯识论述记》中提出的四重二谛理论,不仅利于契会唯识中道,突显真俗二谛不一不异之关系,更利于修行证果,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殊胜之处。  相似文献   

14.
赵朴初居士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一文中写道:佛法的基本内容可以用"四圣谛"来概括(谛的意思是真理):苦谛,指经验世界的现实;因谛(或集谛),指产生痛苦的原因;灭谛,是痛苦的消灭;道谛,指灭苦的方法.佛经所说的道理非常多,其实都是围绕四圣谛而展开讨论的.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原则是缘起论.佛教的所  相似文献   

15.
在道教思想史上,主要由重玄学派提倡的道性论持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而主要由阴符家发展的盗机论,则持一种弱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双方各自给出了不同的论证方式,既共存于道教思想体系而又互不通约,致使近世道教的生态实践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其一,既有大量严格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戒律,但又有灵活之处;其二,生态保护实践与研究科学技术并重。道教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不妨分别摄入胜义谛、世俗谛,即在出世的神圣维度强调人与万物同禀道性;而在入世的世俗维度,则强调人合理支配环境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智顗“三谛圆融”的学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谛圆融,是天台宗实相论的根本原理。本文追溯了南北朝的二谛义之争,从中抽绎三谛思想的理论源起,论证法华圆教里的三谛就是二谛,揭示三谛圆融的实质就是“圆融相即”,说明智顗的实相论调和了“言教”和“境理”的矛盾,达到了本体论与真理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四圣谛的解释,真是百家齐鸣、万众宣说。佛陀在《华严经》中更把四圣谛分为各种世界的四圣谛,如娑婆世界、密训世界、最胜世界等,举出四圣谛的同义异名,今略举如下: 1.在娑婆世界中:苦圣谛又名罪、逼迫、变异、攀缘、聚、刺、依根、虚诳、痈疮处、愚夫行。集圣谛又名系缚、灭坏、爱着义、妄觉念、趣入、决  相似文献   

18.
叶少勇 《世界哲学》2017,(2):148-159
本文基于龙树的《中论颂》等著作,考察其哲学体系中"缘起"、"中道"、"不立自宗"和"二谛"几个关键概念,指出这些理论皆拱卫其认识论虚无主义立场,即一切概念唯是空名而无所指对象。龙树的缘起观否定了缘生法的存在,而将"缘起"等同于空性的无生之理。其中道观是由彻底否定以远离二边,而非调和二谛。其不立自宗的声明有助于避免虚无主义悖论,破尽一切概念而不确立任何概念。其二谛理论只是为了教化权便,而不是对空观做重新布局。因此,龙树的思想与后世中观论师以二谛为框架的理论体系有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二谛就是俗谛和真谛。“谛”是实义,即非虚妄。审实不虚,谓之为谛。二谛之理难晓,涵义浅深有异,从来争论较大。如《法华经玄义》卷二下所指出:“夫二谛者,名出众经,而其理难晓;世间纷纭,由来硕诤。《妙胜定经》云:‘佛昔与文殊共诤二谛,俱堕地狱。至迦叶佛时,共质所疑’。二圣因地尚不能了,况即人情强生去取。……古今异执,各引证据,自保一文,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一切思想和学说,都要掌握它的基本定律。佛教的基本定律是什么?龙树在《中论》里已有答复:“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学佛者懂得这一道理,即可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现在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请海内的善知识指教。一、性空无我律一切事物,山河大地,森罗万象,情与无情,都是缘生缘灭,无有自性,无有实我(我是主宰义,自在义),故曰性空无我。它是佛教探讨宇宙真相的基本原则,也是佛教的本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