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依族摩经的研究离不开布依文献的发掘和整理。论文以布依族摩经的搜集与抢救、布依族摩经的整理翻译和布依族摩经文化的研究与出版为关照对象,对布依族摩经近70年的文献整理与出版进行梳理。在梳理布依族摩经整理与出版发展脉络的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布依族摩经出版成果进行深度审视。  相似文献   

2.
学界对道教佚经的研究很少。本文以《道基吐纳经》为研究对象,将道教类书和《太平御览》中的相关材料辑出,从该经与《显道经》等书关系、该经成书与亡佚时间、篇卷与体例情况、《道基经》与《吐纳经》是否一书四个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以求得此经的部分面貌和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有关古灵宝经的研究,素来是道教经典研究领域中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海内外学界经过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中国学者陈国符、吕鹏志、王承文、刘屹、谢世维,日本学者福井康顺、大渊忍尔、小林正美、神塚淑子,美国学者柏夷等均有相关论述发表,提出不少真知灼见。然而,由于古灵宝经研究的复杂性及史料的匮乏,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仍未有突破性进展,犹有胜意可寻。令人可喜的是,王皓月博士新近推出专著《析经求真:陆修静与灵宝经关系新探》对古灵宝经的相关问题予以重新讨论,提出一系列创见,极大推动了六朝道教史及《灵宝经》研究的进展,堪称是近年来少有的道门文献研究之佳作。该书的内容除了绪论和文末附录外,正文部分共计有四编:第一编《真文赤书》研究;第二编《人鸟五  相似文献   

4.
《法句经》以其内容朴实,利便讽诵,成为世界最闻名的佛典之一,但流通至广的是巴利语本。其实,《法句经》的古汉译本有4种,属不同派别和形式的诵本,除可资对勘、校读之用外,亦有助于追溯佛典和佛说的原始形态,极具研究价值。作为汉译《法句经》研究系列之首篇,交代了各种《法句经》语本、年代及其部派属性,奠定了日后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金艳  郑希付 《心理学报》2015,47(12):1465-1471
动物研究显示, 雌激素调节条件性恐惧习得和消退, 但是, 人类的性激素对条件性恐惧习得和消退的影响还不太清楚。因此,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考察女性不同生理周期对条件性情境恐惧的习得和消退的影响。20名经前期和20名经期女被试暴露于3种情境下:无厌恶刺激情境(N)、可预测情境(P)和不可预测情境(U), 预测此3种情境下是否出现厌恶刺激。以在线索条件下和无线索条件下对厌恶刺激的主观预期值为因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在习得阶段, 经期女性在P情境下的条件性线索恐惧的主观预期值高于经前期女性; 经前期女性在3种情境下的条件性情境恐惧的主观预期值都高于经期女性, 但只在N情境和P情境, 与经期女性相比, 经前期女性对厌恶刺激的主观预期值存在显著差异。在消退阶段, 与经期女性相比, 经前期女性在3种情境下的条件性情境恐惧的主观预期值更高, 且经前期女性对厌恶刺激的主观预期值在N情境和P情境显著高于经期女性。该结果显示, 经前期女性对条件性情境恐惧易习得难消退, 表明此生理阶段的性激素影响大脑的情绪调节功能, 从而影响条件性情境恐惧。  相似文献   

6.
《金光明经》上接初期大乘,下接大乘晚期,是中期大乘佛教一部代表性的经典。因此,有关《金关明经》思想特质的研究,对于理解和认识大乘思想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核心,对这部大乘经典的佛教思想展开了独特向度的考察和分析。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则以历史性建构的视角,分别对于四卷本汉译《金光明经》、梵本《金光明经》及隋唐译本《金光明经》的善巧方便概念思想内涵及其理念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的解读和严谨细腻的评述。本文对《金光明经》的研究再一次确凿证明从初期大乘到中后期大乘善巧方便概念思想的一贯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语言为线索,通过对敦煌道教文献与《正统道藏》的研究,厘清了灵宝经的传说与史实,梳理出了灵宝经起源与流传的脉络,揭示了葛氏家族对灵宝经的传承与行世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元文广 《法音》2021,(10):13-22
佛教传入中国早期,中士僧侣从汉译佛经中集录出了许多部《譬喻经》.从现存佛教经录可知,其中抄撰年代较早、抄撰者可知的《譬喻经》,即东晋康法邃《譬喻经》十卷.梁僧祐《出三藏记集》曰:"《譬喻经》十卷,旧录云:《正譬喻经》十卷.右一部,凡十卷,晋成帝时,沙门康法邃抄集众经,撰此一部."[1]关于康法邃,目前仅知其为东晋成帝时人,撰有《譬喻经》一部,十卷,其它生平事迹不详.康法邃《譬喻经》不仅对研究中土僧侣抄撰《譬喻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现存几部名为《汉译譬喻经》的真伪问题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楚简《周易》遯卦六二爻辞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帛书本和今本<周易>经、传,探讨了楚简<周易>遯卦六二爻辞文字的隶定、句子的断句、文义的释读,在综合诸家之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对<周易>本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汉译四部《阿含经》在传统上被视为小乘经典而未受到重视。近代以来,受欧州、日本学者的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起,梁启超、吕澂、聂耦庚、邱晞明、印顺法师等一批中国学者,陆续开始了对汉译《阿含经》的整理、研究。他们的成果一定程度纠正了传统上对《阿含经》是小乘经的认识,促进了对《阿含经》的重新重视。近代以来《阿含经》的再发现,也直接影响了人间佛教思潮的兴起,促进了南北传佛教交流,并将为中国三语系佛教的持续交融发展贡献独特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关于利用"循经感传"探讨经络实体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经络研究中,走过了一条十分壮观而曲折的道路.张先琳先生将这段历史归类为四个阶段[1],即寻找经络解剖结构、探讨循经感传、对已知"结构"未知"功能"的经络现象进行现代生理学研究、电磁驻波耗散结构与经络现象对应性研究.张先生的这一历史归类,是从近几年的研究进展提出来的.早在15年前,郭义先生就撰文探讨"经络研究四十年"[2,3],郭先生亦将40年经络研究里程归类为"四个区间",即经络形态学研究、经络生物电研究、循经感传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本文重点讨论利用"循经感传"探讨经络实体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楚简《周易》睽卦新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帛书本、阜阳汉简本和今本《周易》经、传,探讨了楚简《周易》睽卦的卦辞和初九、六三、九四、六五爻辞的一些问题,在综合诸家之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对《周易》本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0,(6):39-39
<正>本刊讯5月31日,由国家投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经20多年对勘出版的《中华大藏经》(藏文)对勘本在此间举行的国家藏学研究最高奖——第二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颁奖仪式上荣获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历史上儒、佛、道三教之一的"道教"基于三洞四辅部经典,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三洞部的洞玄部《灵宝经》。道教的诸多教理、科仪都是由《灵宝经》提出,所以《灵宝经》的研究在道教研究之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灵宝经》研究虽然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有一个关键性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即陆修静是否直接参与改编《灵宝经》。虽然之  相似文献   

15.
《道藏》洞神部收录《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下为可信的葛洪之作,此文在研究葛洪生平经历、三国两晋时期的外国地理以及南海西域出产丹砂、香料之国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陈国符称之为“晋代外国地理志”。随着对葛洪研究和古代西域南海地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神丹经》卷下的文献价值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丁宏武,文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  相似文献   

16.
陈昊 《法音》2012,(2):22-25
据史料载,佛教传入中国始于汉朝,《佛说四十二章经》则是最早传译到中国的佛教经籍[1]。汤用彤、胡适、吕澂、印顺法师等许多佛教学者对该经做了各种角度的考证研究,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史料不足以及记载流传间的出入,使学界对于《佛说四十二章经》真伪、来源、译者译地、版本流传等问题都有较大争议,一时无法定论。  相似文献   

17.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最近复兴的非侵入性无创脑刺激方法, 具有轻便、廉价、较为安全的特点。经颅直流电刺激能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相比传统脑成像方法具有优势, 在工作记忆、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上已有应用, 可与传统认知训练相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虽然不能进行精确定位, 但是能够基于脑区影响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经颅直流电刺激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治疗手段, 对健康人可以作为神经训练的方法, 在心理学领域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迄今关于灵宝经的神灵研究,关注的重点集中于神灵的由来、地位的高下以及相互关系,对于这些神灵分类则一般笼统地分为主神和辅神。这种研究视角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说明整个神灵体系的构成方式,也没有基于神灵在不同经典之中发挥的功能不同而进行具体分析。灵宝经的叙事都以授经、宣教为中心情节,人物服从情节,人物的功能性特征非常明显。在参考叙事学功能性人物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灵宝经的功能性人物主要有六类,分别为传经者、受经者、陪同者、辅助者、朝觐者、巡视者。从功能性人物的角度,我们可以进一步对灵宝经的叙事有更深入更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师范生心理素质评价量表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经进一步理论分析.初步编制了由责任感、有恒性、客观性、非权势性、创造性、监控性、教育效能感、角色认同、成就动机9个分量表构成的“师范生心理素质评价量表”。经项目分析、预测、非正式测量确定了量表的具体测验题。对976名师范生正式测量结果的分析表明,该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好地评定师范生的心理素质.对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亦有一定的区分鉴别作用。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进一步讨论了师范生心理素质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修水县普济道院住持戴祥柳道长,把自己珍藏的几乎绝迹的历代天师经■,包括《三洞五雷经■》、《都功祭酒经■》、《正一盟威经■》和《上清大洞经■》等经■全部虔诚奉献给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此举表现了一个正一道士对祖庭圣地一片赤诚之心,受到中国道教协会的高度评价,并得到省民族宗教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戴祥柳道长出身于道学世家,祖辈皆为名师,历为道众所重。后师从祖父戴国宝大师学道研究经■,历经数十载,奠定了他对道教经■研究的基础。近今几次到龙虎山与嗣汉天师府道教教研室主任汪兴有、顾问张清剑等商研经■,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