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方 《中国道教》2012,(4):45-48
左权县,古称辽州,地处千里太行山腹地,是晋冀出入通道,素为兵家必争之地。紫微观位于左权县拐儿镇南岔村,距城约45公里,群山环抱之中,山深而僻静,路远而崎岖。目前,紫微观建筑已不复存在,仅余基址以及十余通明代至民国时期的重修碑记。从其现存基址与碑石螭首的精美程度来看,紫微观当年具有着相当大的规模与实力。  相似文献   

2.
益西 《佛教文化》2013,(1):72-74
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以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与中华文化融会贯通,共同构建了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诞生了“塔”、“石窟”等许多新的建筑样式。同样,中国文化也对原本来自印度的佛教建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千百年的相互影响中,形成并创造出独具魅力的佛教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苏南佛教建筑经过吴文化的兴盛,苏南经济地位的提升及现代旅游文化的发展,确立了其在苏南地域建筑中的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几千年苏南历史文化发展、成长、演变的全过程。一、苏南佛教建筑的历史特点1.延承水乡地域神韵的佛教建筑布局。苏南最为重要的地理因素就是水体结构丰富密集,大部分地区的河道纵横交错。当地的佛教建筑形态与格局必然与河道系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明古国印度,作为佛教的发源地,至今保留着数量众多的佛教建筑、造像及建筑遗址。佛教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就产生了,但在阿育王之前的建筑数量极少,且规模很小,仅在北方邦伯斯蒂特区的比布拉瓦、坚巴兰特区的劳里亚发现三座砖塔。自阿育王始至波罗王朝末将近十五个世纪里,各地兴建了大量佛教建筑。可将其分为四期:一、初创期;二、革新期;三、发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与佛教建筑曾达到过难以想象的辉煌程度,但在经过4次大规模的灭法运动,佛教艺术及其辉煌的殿堂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在相当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没有发现过唐以前地面上的建筑。这使得人们相信,由于灭法、战乱、自然灾害和木构建筑的寿命等原因,唐代异彩纷呈的佛教建筑已经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但是在1937年,一对年轻的建筑师夫妇在山西五台山,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佛教建筑,以其保存的情况和各自的特点可分为佛寺、佛塔和石窟寺三大类型。佛塔从佛教意义上说是最早最为神圣的建筑,大约公元一世纪随佛教传人我国,并与我国传统建筑相结合,成为中华古建筑中一束绚丽的奇葩,也是中华大地上一道独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1,(6)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接待,以台湾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所长、农禅寺住持圣严法师为团长的台湾佛教建筑考察团一行12人,于4月10日至5月1日分别在北京、山西、甘肃和四川等地对古代佛教建筑进行为期22天的参观考察。该团这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佛教古代建筑,雕刻和石窟艺术等,为建造台湾法鼓山佛教研究院,收集详实的建筑资料,使法鼓山的建筑更具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的传统风格。  相似文献   

8.
北宋官式建筑法典《营造法式》中记载并描绘了15种佛教艺术题材和1种受佛教影响的艺术手法。这些装饰艺术在《法式》中的出现,说明它们是属于北宋国家层面认可的宗教文化形式与内容。从审美文化视角来看,《法式》佛教艺术以建筑装饰纹样的形式呈现在该法典中,其内容上承载了世俗化的美好寓意,形式上具有典型性和程式化特征。折射出佛教在中国化进程中,佛教审美文化在建筑艺术中的呈现。此外,此研究对探讨当代中国佛教艺术发展与佛教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印很多古代石窟或寺院建筑的屋顶、立柱等部位,经常会看到很多花卉图案,笔者认为它与佛教的一项重要礼仪,即散花供养密切相关。本文从经典出发,阐明散花供养在佛教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中、印石窟建筑以及斯里兰卡地面寺院建筑的具体实例,探讨散花礼仪在建筑中的体现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李小艳 《法音》2023,(6):43-51
<正>佛寺是佛教徒供奉舍利、佛像、佛经,举行法事活动和生活修行的场所。佛陀传法初期并没有佛寺,佛寺随着佛教僧团的壮大而产生,精舍就是最初的佛寺。精舍与现在的佛寺大不同,无殿堂无佛像无经卷,只有集体说法堂和僧舍等建筑。塔是一种纪念性建筑,起源于古印度,佛教创立后,这种建筑形式被移植到佛教中来,并成为佛教的象征和佛陀的化身,礼塔成了佛教最重要的宗教仪式,遂产生了以佛塔为中心的塔庙。随着礼佛方式的变化,礼塔之外还增加了礼佛像和供养佛经等,  相似文献   

11.
罗晶 《中国宗教》2018,(11):70-71
佛教寺院建筑,是佛教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中国化的历程。这种思想的转变也直观地体现在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变化之中。通过不同时期表现佛教寺院建筑形态的壁画,可以直观地了解中国佛教寺院建筑早期关键性的演变,同时为了解佛寺建筑中国化的过程提供图像见证。  相似文献   

12.
《佛教文化》2009,(5):112-119
佛教艺术指与佛教相关的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等领域的艺术作品,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以来,在二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佛教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融合,为中华民族搭建起极其丰富的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13.
正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永平十一年(68)就建有佛寺。五台山青黄庙并居,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道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五台山,不同民族的佛教僧人之间进行广泛文化交流,形成极具融合特色的五台山佛教文化,突出表现在佛教文学、佛教美术、佛教音乐和佛教建筑等各个方面。这些成果在促进五台山佛教文化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思想文化的传播、创新和发展,而且对于传承农耕和游牧融合的特色文化乃至山西的文学艺术、民居建筑、民间雕塑艺术等,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在江城武汉,归元禅寺被称为"汉西一境",是与黄鹤楼、东湖齐名的三大旅游点之一。因为这里有曲径通幽、古朴玲珑的庭院建筑,这里有参天古树、繁茂花木,这里珍藏有绝妙、丰富的佛教艺术品,这里更有清净祥和的佛教氛围。一从清末至民国时期,武汉逐渐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重镇,创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的归元禅寺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兴盛起来。归元禅寺的现存建筑都是清同治三年(1864)、光绪二十一年(1895)及民国初年陆续兴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个各具特色的庭院组成。中院是包含大雄宝殿、禅堂等殿堂的建筑群。北院的藏经楼是一座两侧五开间的楼阁式建筑,以藏有众多佛像、名家书画碑帖而著称。南院为罗汉堂,成田字形布局,  相似文献   

15.
佛教寺院园林是佛教建筑、佛教文化、自然美景与人工山水的综合体,是佛教建筑在园林化过程中呈现的成熟的文化形态。佛教寺院园林,既是中国古典园林与佛教建筑在空间布局和审美情趣上的渗透组合,又是中国宗教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互相交流中的自我发展。中国佛教自印度传入后,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初期形成、全盛发展、成熟定型等时期,不断变化与自我完善,呈现出寺院中国化、园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佛教于两汉之际由古印度传入中国,中国佛教造像在继承古印度传统的基础之上融入了本土信仰与艺术风格,并形成独具一格的汉地佛教美术,而南方早期佛教造像在这一传承与创新之路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以中国南方地区早期佛教造像,并结合有关佛教造像的文献记载加以说明古印度佛教造像至中国式佛教造像的汉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佛教建筑是中国重要的宗教文化遗产.日本学者曾在20世纪初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摄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我国佛教建筑的保存状况.伴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历史照片和测绘图在文物保护和修缮中的重要性正在凸显.本文以日本人拍摄蒙辽地区辽代佛教建筑照片为例,对图片产生的历史背景,日本人游历、考察、采访、测绘和发掘工作,进行脉络的梳理和评价,对辽代佛教建筑保存状况进行了今昔比对,并就历史照片同文物建筑及其环境的“原真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水谷幸正校长为团长的日本佛教大学西北学术参观团一行十二人,应佛协的邀请,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六日至十月七日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日本佛教大学是日本净土宗创办的一所高等院校,为日本社会和佛教界培养了许多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随着日本净土宗与我国佛教界友好交流的日益发展,佛教大学与我国佛教  相似文献   

19.
一位考古学家说过,往往在你对于历史倍感困惑的时候,考古学却能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1996年IO月7日至15日,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在其南部一建筑工地,抢救清理了建筑施工发现的原龙兴寺一大窑藏,结果令人振奋,计有石、陶、铁、木等7种质料的精美佛教造像ZOO余件,跨北魏至北宋SOO多年。此窑藏的发掘,被尔后前来参加评鉴的国家及省文物局、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专家称为今年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以及佛教考古三十年来的重大发现。这批造像,雕刻技法高超,线条洒脱流畅。造像碑中不论作品大小,均以三尊像为主,也有除三尊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佛教协会已故副会长、著名佛教学者周叔迦先生著的《法苑谈丛》,1985年编入《法音文库》出版流通。这是一本取材广泛、以寺院为中心、客观介绍佛教知识的读物,深受各界读者的欢迎。佛教约在公元(?)世纪中叶传入我国。在近两千年的传播过程中,佛教与我国的固有文化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建筑、雕塑、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