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中,首先在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中间,取得了这样一种认识,即不仅从纯科学的角度来看,有必要研究劳动美学问题,就是从分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过程,以及分析对这些过程产生的影响来看,都有必要研究劳动美学问题。把劳动美学问题提到首位的,首先是社会主义劳动发展这一事实本身,其中包括由于劳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增强和变为共产主义的性质,而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根本矛盾得到克服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这种客观趋势的范围内,劳动性质的不断变化和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价值概念入手探索马克思的价值观,其中包括对价值概念的理解、对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的批判和对价值概念中包含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揭示。价值概念中的核心词是一般人类劳动,而一般人类劳动既是指一种无差别的抽象劳动,也是社会总劳动和人类劳动的完成形态的抽象形式。这种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转化为一般等价物/货币这样的畸形样式,这种畸形样式的局限性在于以一种具体的商品物来充当一般人类劳动的化身,从而使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社会关系所掩盖。价值概念所包含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为别人而劳动的社会关系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道德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意识形态之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不断发生新的演变。道德是关于善与恶、美与丑、高尚与卑微、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操以及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整体既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意志、道德准则,也包括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佛教、道教中的伦理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差别,然而在实质内容上,特…  相似文献   

4.
自从拙文《历史唯物论的逻辑起点》(载《哲学研究》1980年第8期)发表以来,陆续见到一些研究劳动问题的文章,这启发我思考了这样的问题:对于在我看来是历史唯物论的逻辑起点的劳动概念,到底应该怎样规定?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劳动概念同政治经济学对劳动的研究有什么不同?这个方法论问题不搞清楚,就容易生出不少是非来。而这样一个抽象的问题却愈益显出了现实的意义。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就包括劳动体制的改革;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也包括劳动管理。对劳动的研究是哲学对当前实践特别是改革实践发挥方法论职能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由于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人向社会提供的只是自己的劳动;由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发生着空前的重大变化,这就使对劳动的哲学研究,更显出了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我想对劳动概念再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社会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以及在这种行为规范下所形成的善恶评价、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等。根据个体道德的形成过程,道德可划分为个性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三个层次。所谓道德素质,就是指创造个体在这些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道德的作用在于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践活动,从而调整社会关系。在创造领域就表现为指导创造实践活动,纠正不利于创造的行为,从而协调  相似文献   

6.
劳动关系问题上的争论往往涉及社会的道德与伦理。许多劳动关系中的具体问题、具体标准的争论常常会上升为与价值判断有关的、抽象的概念、定义之争。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从社会伦理视角深入研究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各种因素,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劳动范畴是支撑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阿基米德点,对于劳动范畴的科学解析是正确理解唯物史观的阿莉阿德尼线。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所有时代,乃至工业革命以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有限,在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物质劳动处于决定性地位,精神劳动处于从属性地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正是对这一历史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创立了唯物史观。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在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正发生根本性的翻转。这种现象和趋势必将触发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叙述方式的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8.
良心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及良心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德作为行为规范有非制度化、非强制性特点 ,道德准则必须经人内化才能发挥作用。良心是高层次道德的表现 ,是道德自律性的体现。没有良心 ,道德的行为规范功能很难发挥。良心的作用表现为对行为的评判、督察、反省和自律。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形成人的良心。社会应设法形成有利于人们形成和发挥良心作用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9.
人及其存在的二重性是道德价值生成的内在根据 ,客观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道德价值的决定作用只有通过人及其存在的二重性这个中介才能实现 ;道德价值的生成经历了需要———秩序和要求———应当———行为规范的社会实践过程 ;道德价值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功利价值和精神价值、外在社会价值和内在主体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历史上劳动本无所谓高低贵贱。从阶级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时代、中国革命与建设时代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的道德价值赋义经历了一个从生存伦理缘生、实践伦理转生、人本伦理新生再到幸福伦理强生的过程。劳动道德价值赋义反映着社会的阶级状况,体现着社会的主流立场,呼应着社会的时代要求。其漫长的生发历史深刻反映出人民群众从受剥削压榨到顽强斗争、翻身做主再到追求幸福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1.
对工程师的劳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迫切性是明显的。在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的条件下,工程师的劳动和创造在很上程度上决定着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物质技术基础的进步。为了解决科技革命的成就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相结合的历史任务,必须在社会意识中正确反映当前工程师劳动的现实。通过对工程师劳动的经济学问题、社会学问题、社会心理学问题、伦理学问题、以及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劳资矛盾的性质、特征、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实施劳资冲突治理的法治化,通过合理的劳动权利立法和有效的劳动执法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最终实现劳资力量的平衡和保障劳资合作,已为社会所亟需。本文站在法律伦理学的视角,围绕我国劳动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劳动权利立法内容的道德意旨和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程序正义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3.
甘葆露、张民耕在《红旗》1983年第11期发表文章说,爱国主义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具体来说,爱国主义道德情感是对人们的需要同祖国的依存关系的反映。人的需要是通过生产劳动来满足的,而人们的生产劳动总是在祖所国提供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中进行的。人们心理上对于祖国能够满足自己物质生活需要的体验,积以时日和岁月,逐步稳定化和深刻化,就形成为对祖国的感激和热爱的情感,即爱国主义的道德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伦理学研究会第五次年会于1987年12月11日至16日在三明市举行,会议认为,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我们学习、宣传、研究伦理学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道德结构,具有四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共产主义道德;第二个层次是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即社会主义道德;第三层次是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最后一个层次是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每一高层次的道德都包括了较低一层次的道德的内容。道德层次不同,体现的道德境界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消费的自由与消费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就可以忽视甚至否认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些社会责任包括:第一,对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第二,对预防疾病,搞好公共卫生安全的责任;第三,对社会风气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6.
余静 《哲学研究》2012,(11):27-31
<正>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起劳动方式的新的变革,使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人的劳动性质和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如马克思早在19世纪中叶所预见的:由于自动化生产的实现,"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8页)这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动化生产的实现,必然使机器代替人的部分劳动;并且越先进的机器越能代替人的劳动的更大部分,从而把人置于直接生产过程的旁边,以生产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出现。  相似文献   

17.
论职业道德     
《红旗》杂志1983年第四期发表了罗国杰的《论职业道德》一文。文章说,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由于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们,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经受着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往往具有共同的职业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传统,结成某些特殊关系,形成特殊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从而产生特殊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8.
职业道德规范主体化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道德规范主体化机制探讨仲崇盛一职业道德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工作或劳动中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另一方面,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经过职业活动实践和职业道德理想、意志培训,所达到的表现在职业工作上的道德品质状...  相似文献   

19.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领域中的一个新派别,其根本点就在于发现了劳动实践的首要地位,从而能够“在劳动发展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们理,对作为人类社会实质内容的社会结构诸问题的理解,也应立足于人类的劳动实践及其结构的基础之上,人类社会结构发生和发展的实质在于劳动。一、社会结构是社会要素结合的方式社会要素的内在联系表现为社会关系体系,从广义上说,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社会,一方面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它的存在又是以自…  相似文献   

20.
迪尔凯姆社会道德视野中的法律观是其法社会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将社会团结视为整体上的道德现象 ,将社会集体意识和社会劳动分工作为维系社会团结的纽带 ,将法律形象地比喻为社会道德的“看得见的符号”。本文将迪尔凯姆社会道德视野中的法律观概括为三点 :其一 ,社会集体意识是压制性法律制度 (刑罚制度 )的道德意旨 ;其二 ,社会劳动分工是协作性法律制度的道德意旨 ;其三 ,法律不仅在本质上与道德规范具有自我同一性 ,而且在形态上又是道德规范的可见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