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郦平 《道德与文明》2017,(6):140-145
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与之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它成为调节和改善西方社会秩序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古典实用主义伦理思潮正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古典实用主义伦理思潮特别强调自然满足与道德之善和谐相生、个体快乐与普遍幸福共同实现、个体权利与社会责任互依互存及道德评判标准多元融合(行为、效用、品格)。这是可供当今中国建构道德共同体参考的理论资源。因而,研究古典实用主义伦理思潮及其理论得失,对当下社会道德共同体的建构及公民道德意识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市场经济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市场经济道德王正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迫切需要我们在全社会范围内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道德。一、市场经济道德是协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每一种经济体制都需要一定的道德基础。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机制的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明中的人性假设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伦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健 《道德与文明》2010,(4):119-123
制度伦理与人性假设是密切相关的.性恶论是西方文明中的基本人性假设,早期崇恶制度伦理的起源即是以此为基础的.近代社会契约理论促进了西方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形成,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发展了人性假设理论,对市场经济制度伦理至善性进行了探索,到了现代,有限理性主义一定程度上又复归到崇恶制度伦理上.西方人性假设理论折射出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伦理特性应当是:利己和利他结合、经济和道德一体、竞争与合作的互动、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法治和道德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关心的话题 ,也是 70年代末以来西方经济伦理学界和社会关心的问题。与我们这里对法治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道德的强调不同 ,西方一些学者更注意法治和市场作用的局限性。最近 ,有学者更明确肯定 :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杜威论道德与人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论道德与人性黄明理伦理思想史上还没有哪一种道德观像杜威的实用主义那样使世人产生两种如此截然不同的相反态度,即被一些人奉为圭臬,又遭一些人强烈的批判。批判者认为他的实用主义道德观是典型的道德工具主义,不仅大大地亵渎了道德的崇高性,而且从根本上取消了...  相似文献   

6.
赵守运、邵希梅:市场经济与道德的辩证关系探讨在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大致存在着五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社会才能全面进步,即“同时论”。二是认为“西方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初期,也经历过经济发展与道...  相似文献   

7.
西方思想家关于道德与法的基础及关系的理论评析郭瑞洁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道德,但也离不开法。所以,法与道德的基础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西方思想家所关注的主题。本文就西方思想史上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作些探讨。1.在西方思想史上,较早且比较全面探讨法与道德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混合道义论的马克思道德理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中,许多西方学者倾向于运用规范伦理学的研究范式来解读和重建马克思的道德理论,道义论便是其中一种路径。英美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科亨、杰拉斯与佩弗都将平等主义的分配即分配正义问题视为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核心,并将正义原则的正当性基础归因于自然权利,按照对马克思道德理论建构的自觉程度区分,三人被认为是不同程度上的混合道义论者。混合道义论在一定程度上阐明并发展了马克思的道德理论,但从本质上看仍然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9.
靳宇倡  王冠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9):1647-1657
道德动机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具有道德意义和行为的内在动因。在解释道德动机的各种理论中, 道德动机模型(Model of Moral Motive, MMM)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理论。该模型透过一个新颖的视角, 强调趋避两种动机调节方式在自我、他人和群体背景下产生的道德动机。通过对MMM模型综合性的分析, 并且横向比较了道德基础理论(MFT)和行为/结果双系统模型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道德理论, 挖掘出了MMM模型的比较优势, 如强调利他、聚焦于自我的道德动机、群体道德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等。由于MMM模型是基于西方道德观提出的, 未来的研究重点应着重于西方道德动机的心理与脑机制与国人的异同以及文化差异对道德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然遵循着自利和利他相统一的互利原则.从历史发展来看,根植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个人主义是西方市场经济遵循的核心道德原则,而整体本位则最终成为中国传统道德原则的灵魂,两者都不能从根本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是对两者的超越,实现道义原则与利益原则、外在功利价值与内在精神价值以及道德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才真正克服了对个人和整体的抽象、片面的理解,才真正完成了对历史上所有价值理论的扬弃和超越.  相似文献   

11.
"伦理"与"道德"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日常使用中,"伦理"与"道德"往往被当作同义词或近义词使用,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理论的混乱,本文归纳了学术界目前现存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并对"伦理"与"道德"的东西方涵义及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与梳理。笔者认为,西方的伦理与道德的涵义相近,但与中文里伦理与道德的涵义有别;中文里伦理与道德的涵义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东西方的词源词义不可能完全对应,更不能以西方文化中伦理与道德的词源学涵义来取代中国文化里伦理与道德的基本涵义。对二者的正确理解必须依赖于相应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2.
孙宁 《现代哲学》2013,(3):73-78
作为西方思想的一个独特样本,美国经典实用主义找到了一个重新解读视角主义(perspectivalism)这一思维方式的独特可能性。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与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是美国经典实用主义的两个代表人物。本文通过探讨这两位哲学家对视角主义的思考,展现出视角主义在实用主义语境中的连续性和张力,并希望这种探讨能够带来更多理论之外的洞见。  相似文献   

13.
经济伦理方法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经济伦理 ,应当用正确的方法阐明经济形态中经济活动与作为非经济活动的道德的关系。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伦理学家用种种方法去说明二者的关系 ,对我们很有启迪。正确的方法一是从经济因素与道德因素的互动关系入手 ,二是运用经济范畴人格化的方法去阐明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关系。这种研究的方法既适合一般市场经济 ,也适合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形态。  相似文献   

14.
试论经济人的道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古典经济学认为 ,经济人的利己行为通过市场可以转化为道德行为。然而二百多年的经济实践并未证实这一理论 ,其根本的问题在于经济人的利他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利他。加强经济人的道德建设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朱熹与康德作为中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对道德的思考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他们都试图通过把握一个超验概念进而展开他们的道德哲学;认为道德法则在本质上是先验、普遍与绝对的;个人的幸福和欲望应从属于普遍的道德法则,主张道德自律;坚持道义优先,拒绝对道德进行功利主义的理解.但是由于两种道德哲学的根本价值指向不同,结果也导致了两种理论的不同遭遇和命运.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显学。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现代西方学者倾向于用西方伦理学理论重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把后者解释为某种形式的功利主义、混合道义论和德性论。虽然这些伦理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地解释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但作为一套独立的制定道德原则、证成道德判断的标准化方式,都无法穷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厘清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西方规范伦理学的联系与区别,既要了解西方规范伦理学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也要知道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是功利主义、混合道义论和美德伦理学。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基督徒中间,对与性、家庭生活和医学伦理问题相联系的个体道德问题,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因为在今天的基督徒中间存在着两种伦理理论决定着他们的观点,第一种道德判断是"道义论",另一种道德判断叫做"后果主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于1993年1月4日至7日在广西南宁举行.这个研讨会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中共广西区委党校等七个单位联合发起召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同志认为,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道德进步和道德退步两种社会现象会同时存在,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的健康运行,应建设一套对人们有渗透力、影响力的新的  相似文献   

19.
一般来说,伦理学研究有三个层次:一是道德形而上学研究;二是道德哲学研究;三是应用伦理学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伦理学的分型研究主要是在道德哲学和应用伦理学领域展开,相对来说,对于道德形而上学分型研究则关注较少."道德形而上学"是关于"道德的纯粹理性的概念体系",它主要是探究伦理价值概念与命题证明系统.以"伦理学的哲学本性"为根本原则可以将西方(从柏拉图到马克思·舍勒)道德形而上学理论划分为五种型态."应当之应当"的道德基础是西方道德形而上学分型研究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社会直觉主义是当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提出的一种较为系统的道德心理学理论,在道德心理学、道德哲学和政治文化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关于道德判断的工作模式,一是关于道德的来源。社会直觉主义有许多值得关注和借鉴的成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