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考察不同的奖赏结构和结果效价对儿童自我-他人成就归因、自我-他人奖赏评价的影响。实验采用2×2×2混合设计,其中自我-他人归因与评价为被试内设计。被试为小学五年级学生74名(男生36人,女生38人),实验通过解决一系列迷津测验来创设成功和失败情境。实验结果表明,奖赏结构对儿童自我-他人能力归因的影响、奖赏结构与自我-他人归因的交互作用对能力归因的影响、自我-他人运气归因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努力和任务难度归因不显著;儿童对自我和他人的成就结果倾向于做能力和运气归因,较为忽略努力和任务难度在成就行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奔跑的人生     
时先礼 《天风》2007,(9):16-17
我们每个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个奔跑的一生,使徒保罗为我们作了榜样。我们每个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个奔跑的一生,使徒保罗为我们作了榜样。他说:“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林前9:24—26)他在《腓立比书》3章13-14节又说:“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保罗在这里所说的:“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就是我们基督徒应有的奔跑人生。  相似文献   

3.
易伟  梅淑婷  郑亚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8):1439-1450
努力(Effort)与奖赏系统关系密切。当前关于努力在奖赏加工中的作用存在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努力是一种成本还是一种奖赏?理论模型包括:其一, 努力是一种成本, 会降低奖赏的价值, 相应的理论解释包括内部成本模型、机会成本模型及信号模型等; 其二, 努力能够提升奖赏的价值, 相应的理论解释包括认知失调和努力的合理化模型、习得性勤奋理论及认知需求理论等。这两种观点均得到了来自于动物学、行为学、电生理学以及神经影像学等证据的支持。未来研究需要对努力准确定义, 从时间进程角度对努力的理论进行整合, 进一步考察努力的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直奔标竿     
林观福 《天风》2007,(3):13-15
保罗很自然地应用运动场上,作为马拉松长跑运动起源地的希腊人尤其崇尚的赛跑运动的普通常识来描述追求长进的基督徒当有的态度,奔跑天路的秘诀以及目的,那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位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5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4个人实力并不如你。结果,这个运动员轻松跑了个第一名。后来,教练又让他参加了另外一个10人小组的比赛,教练把其他人平时的成绩拿给他看,他发现别人的成绩并不如自己,他又轻松地跑了个第一名。  相似文献   

6.
控制点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新概念,它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J·B·罗特于1966年提出,意指个体解释其成功和失败的倾向性。根据控制点可将学生分为内控型与外控型。内控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行为和学业成绩都是自己的能力等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所作的努力能控制事态的发展,并相信奖赏依赖于自己的行为,他们倾向于慎思、任务定向和持久性。而外控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的行为和学业成绩受到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摆布的影响,并认为奖赏不依赖于自己的行为,他们倾向于分心、敌意、更少任务定向。当然,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极端内控者和极端外控者并不多见。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在两个极端之间的轨迹点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是体育竞赛的主体,是赛场道德好坏的关键人物,对胜负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道德作风表现的好坏,往往既关乎他人,又关乎他的球队,甚至也会影响他们国家的荣誉。因为体育竞赛不仅是技术的较量,而且是精神的较量。技艺和道德风格,好比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所以运动员在竞赛场上不仅是发挥娴熟的技术,还应该表现出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努力做  相似文献   

8.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有威信的教练员呢? 一、形成积极的"心理定势" 二、克制消极的情绪情感三、了解运动员的心理总之,教练员的威信是十分重要的,而威信又来自他的榜样作用,来自他的(?)理品质,来自他高超的训练艺术,一个品德高尚,知识经验丰富懂得并运用心理学(?)识的教练员,将会成为运动员心目中有绝对权威的人,这种人将能指挥自己的运动员达到预定目标,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生命与恩赐     
光盐 《天风》2006,(23):28-29
上帝赐给每个人的才干都不尽相同,就看我们怎样去使用,用在哪里。这就是一个生命的问题。即使一个人的才干(恩赐)再小,但他的生命丰盛、成熟,他也会竭尽全力去完成好神的托付,这样,他在神面前所得的奖赏与大才干(恩赐)的人所得的奖赏是一样的。这里有一则故事,很是耐人寻味。说的是某教会有一位传道人,讲道很有恩赐,深受信徒好评。平常他骑自行车出入教会,也看出他很是朴素。一天,另一位牧者借他的自行车外出为教会办事,不慎将车丢失。牧者回教会向他表示歉意后,让他自己去买一辆新车回来报销。于是,这位传道人去一家店里选车。问过店主,要价300元,经过与店主一番讨价还价,店主慷慨让利40元。其实,从他一进门,店主就认出是教  相似文献   

10.
正甘其食的创始人童启华,英文名叫Tom,来自浙江温岭,毕业于同济大学。凭着江浙人敏锐的商业头脑,毕业后他去杭州考察,发现杭州人每年仅在包子上的消费就达到了6000万元。这让他想到了小时候,爷爷经常将包子作为对自己的奖赏。这么大的商业前景加上温馨的童年回忆,让童启华明确要将包子作为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赵鑫 《天风》2014,(7):44-45
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生的梦想与努力就是要更新英国国教会的信仰,在英国国教会中恢复福音派精神.他与他的同工所开创的复兴与改革运动要将新生命注入到日渐冷淡、形式化与理性化的安立甘传统里.这个人就是今天我们要谈的人物:约翰·卫斯理——循道会(卫理公会)的创始者.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马蝇     
记得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位残疾运动员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不慎从轮椅上摔下来。沸腾的观众席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位运动员的身上。几秒钟后,他的身边围满了服务人员,有询问伤情的,有出手相助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始料未及,只见他将手一摆,示意大家不要大惊小怪,不一会儿,经过他自己的努力,那残缺的身躯终于又回到了轮椅上。此刻,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滴落下来,他用胳赙肘一拭,幸福地笑了。  相似文献   

13.
Ⅰ.现代印度人道主义思想的来源: 第一、奥义书的吠檀多主义、《薄伽梵歌》和佛教的实证主义,以及承认现实世界存在的理论的复兴。在这些古典哲学理论中,有几个概念是现代印度人道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a)人的概念。按照吠檀多主义(不二唯心论或绝对唯心论),人的概念是由承认一个精神的“绝对”或一个人格化的神的遍在而构成的。人是重要的,但他之所以重要,是由于他是神的不可分的一部分,是无限的精神意识的一种体现,或者说,是超验的宇宙真理的一个形式。其次,按《薄伽梵歌》的深有启发意义的理论,人应该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改造;一个人既是他自己的朋友,又是他自己的敌人。佛教的教义  相似文献   

14.
孙晓玲  邱扶东 《心理科学》2008,31(1):147-151,96
研究探讨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自我设阻倾向与运动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自我设阻影响着运动员的赛前焦虑情绪和运动绩效;情境性自我设阻在特质性自我设阻和运动员赛前焦虑、运动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研究最后分析了自我设阻作用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绩效的可能心理机制,并提出了自我设阻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可能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最美的奇迹     
三个外科医生在一起争夸自己的医术。第一个说:“我给一个人接上胳膊,他现在是全国闻名的棒球手。”第二个说:“我给一个人接好了腿,他现在是世界上著名的长跑运动员。”第三个说:“我为一个厌世者接上了笑神经,他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第一个医生和第二个医生的确是医术高明,他们的手术能让缺胳膊  相似文献   

16.
联合采用联想匹配任务和内隐联想测验(IAT)任务,考察了自我—他人分类中的他人重要性对自我—高奖赏相似性的影响。研究将中性的几何图形与自我、不同重要性的他人(实验一为陌生人,实验二为朋友)建立联结,并将自我(暂时建立联结的图形)高奖赏联合任务与自我低奖赏联合任务下的反应差异(即IAT值)作为自我—高奖赏相似性的指标,结果表明:(1)联想匹配任务中自我和朋友以及自我和陌生人之间都存在显著的自我优势效应;(2)IAT任务中,自我和高奖赏只在他人为朋友的自我—他人分类判断时才具有相似性,而他人为陌生人时二者不具有相似性。这说明他人重要性改变了自我的心理表征。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目的 现在的定向运动是运动员拥有一张地图、一个指南针,按次序依次到达地图上标示的检查点,以最短时间到达终点为胜的一项运动,是一项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运动。这项运动以丰富的趣味性和锻炼价值,较好的在大众体育中开展和传播,但因为环境因素、人口分布、生活层次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原地区对这项运动的接触不足。尤其在真正需要体育运动的中学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我们很少见到定向运动的踪影。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自制力再强,也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但是,如果有师友在旁监督自己,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就好比一根十分弱小的竹子,生长在根根笔直的竹林中,为了与它们争夺阳光,自然也会长得笔直。  相似文献   

19.
我已经是一个老者,人生旅途对我来说虽不能说已快到尽头,终究前方的路程不算太远了!人生旅途与其它路不同,我的终点对有些人来说只是中途,对有些人可能刚刚才是起点。当然,也有人已经在路旁安息了。走到我这一步已无慌忙的必要,所以我常把眼光转向前后的行者,看看别人,想想自己,希望能在旅途终结,退到路旁之前明白自己旅途中的是非。我觉得人在生命途中,许多感受并不全靠自己,更多的还来自于旅伴。旅伴中有的长期同行,有的交臂而过,不论是那一类,只要确实注视过他,你便会发现你对他的认识甚至超过他自己。这大约就是“当局…  相似文献   

20.
智慧语丝     
1.当一个人喜爱梭鱼跳跃的水声时,他是个诗人;当他知道了这不过是强者追赶弱者的声音时,他是个思想家。2.有一个聪明的人,就有一千个糊涂虫;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有一千句蠢话。——契诃夫我们都是人,人的可悲是人都自私,人的可喜是人都是人。"自私"使我们总是先从自己的角度想事情,"人都是人"让我们能用自己的心想别人的心。——刘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