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海原县文物工作者日前发现二件国内外罕见的回族文物,即二枚回族社团印章,并引起众多回族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这二枚印章均为木质,其中一枚高6厘米,印面方形,边长4.2厘米,印文为“辽阳回民联合会图章”九个字;另一枚高为6.1厘米,印面也为方形,边长为3.5厘米,印文为“辽阳回教会之印”七个字。二枚图章均为宽缘、阳刻文,瘦细线条小篆。文学结构、笔划、肥瘦均匀、圆笔圆折、转折皆方、秀丽工致、气势宏大、刀法精  相似文献   

2.
正镇江焦湾侯家店东晋墓中曾出土一枚六面铜印,研究者多以此印为道教印。镇江焦湾侯家店东晋墓M29中曾出土有一枚六面铜印,现藏镇江市博物馆。此印呈凸字形,方柱钮,钮有穿孔,边长2厘米、通高3.3厘米,阴文篆书,下面刻"南帝三郎",侧面刻"三五将君","东治三师","大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的"城庆之年"。新年伊始,我们从市文物部门得到消息,扬州双博馆收藏了一块唐代波斯人墓碑。为了解究竟,近期做了探访。一、唐代波斯人墓碑的来源与外观据扬州市文物局相关人员介绍,新发现的波斯人墓碑2004年出土于扬州市普哈丁园南侧,在当时的凯运天地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发现。墓碑几经辗转,近期由市文物局收藏。墓碑平放呈方形,边长约52厘米;墓碑厚度10厘米左右;石质材料,文字面朝上,碑刻  相似文献   

4.
白鹭洲喷泉     
轻盈、跳动的小喷泉,如一两岁的孩童般活泼,但又有一点儿步履蹒跚的姿态。于是,生命的活力便隐隐地孕育其中了。看着她们一蹦一跳地从小小的台阶上往下涌动,就想起济南的趵突泉,一鼓一鼓地往外冒,有一种春笋破土而出的趋势。红橙蓝绿赤白紫,七种颜色的灯光与两股巨大的环形喷泉交相辉映,在池中央占据了大量的空间。象彩虹凌空,但却久久不散,七种光彩仿佛演绎着人生的辉煌。它不仅仅代表的只是成功人士的事业,也隐喻着许多平凡人们不平常的欢喜岁月。一股冲天的水柱,竭尽全力地冲向天的最高处,又幻化作如烟似纱的雾水,飘飘洒洒地降落下来。仿…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湖北省郧阳地区丹江口市武当山剑河,一农户从地里挖出一枚稀有的用端石篆刻的道教经主掌管的古印(见图1.2),印长6.2厘米,宽6.1厘米,厚4厘米,印文皆为阳文云篆。第一面印文为“道经师宝”;第二面印文为“雷霆都司”。其篆刻如铁划银勾,独特而富有变化。此印经有关研究人员初步鉴定为道教元代之印,而且这种使用“回文”的印,在武当山现存的元、明、清30多枚道教玉、石印中尚未得见。这枚珍稀古印的出土,为研究武当山道教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7日,我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新闻中心的焦瑾琦、张云飞等3人冒着-10℃的严寒,踏着冰天雪地,到了五台山车沟村西的公路北面,看到了一座八角二层幢式石塔。该塔塔座为束腰莲花座,边长0.65米,塔身通高4.3米。一层平面八边形,边长0.63米,八角石棱柱高1.95米,上为八角仰莲盖。二层也为八角石棱柱,上覆莲花宝盖,形制优美,  相似文献   

7.
1964年该镜出土于淄博市临淄区永流乡商王村西南,北距齐国故城5.3公里,南约三百米是济青公路。出土地较高,经钻探未发现地下有遗迹现象,为零散窖藏出土。此镜为圆形,直径29.8、厚0.7厘米。素平缘,镜背外缘鼎立三环钮,饰云纹,整个构图作四等分,双双对称。在缘内饰一周卷云纹,主题纹样为呈方形的勾连云纹,以所嵌松绿石为地,线条(?)以金丝,并在通过镜中心的四等分线上嵌九枚银质乳突,其中四枚嵌于云纹  相似文献   

8.
环纽青铜敦     
环纽青铜敦吕玉珍环纽青铜敦,是从山东省淄博市磁村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出土的这个墓地在临淄齐国故城以西约50公里的地方。这个敦出土在11号墓中,方唇,侈口束颈,有盖,通高14.4厘米,腹径32厘米、腹深9厘米。腹部微向外鼓,平底无足。腹部有两个对称的圆环形...  相似文献   

9.
余味     
朋友到南方出差特地给我带回一盒槟榔。以前从未吃过此物,捏一枚于手间,仔细端详并无限遐想,怕是一股特别的味道会让自己措手不及。终于下定决心放入口中,倏地——一股苦涩溢满齿间,不禁眉头紧皱真想吐掉。朋友见状说道:“别急,再嚼一会儿。”听了他的话,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在亚尔乡“色依提迪汗”村委会附近征集到一枚铸有阿拉伯文字的银币,其形状略呈圆形,无孔,无廓,外缘不规整,直径小处1.9厘米,直径大处2.0厘米,厚约0.1厘米,重3.2克。银币用打制法制成,币的正面有阿拉伯文,意为“真主”,背面亦为凸起的阿拉伯文“清真言”,意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从实物看,钱币上的文字、点、圈和花卉图案清晰醒目,制作工艺精细,布局巧妙,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据考证,其为察合台汗国银币。吐鲁番发现的察合台汗银币引证出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的确切年代,小小银币起到了补史证史的作用。吐鲁番…  相似文献   

11.
母亲一辈子都没戴过首饰。六十大寿那天,我给她买了一枚金戒指。当我把戒指给母亲戴上的时候才发现,在母亲的手指上,依然还戴着那枚磨得发亮的顶针。在岁月的打磨下,母亲的手越来越粗糙,唯有手指上那枚顶针依旧锃亮。看着这枚泛着光泽的顶针,我又想起了一些往事。从我记事起,母亲的手上就一直戴着这枚顶针,据说那是姥姥送给母亲的陪嫁品。那枚顶针是黄铜做的,环圈有两枚戒指那么宽,里圈刻有细小的梅花图案,外圈布满密密匝匝的小窝点。  相似文献   

12.
从1975年至1986年期间,齐国故城内外先后有14次刀币出土。其中燕刀币出土三批: 一、1975年西石桥村出土燕尖首刀80枚,币文有:介、上、J、,七、丫、大、个、山、J、己、音、飞、乡、乡褚、八、J、羊17种。 二、1979年,齐都镇谭家庙村东出土燕“吵”字刀61枚。 三、1985年齐都镇河崖头村西出土燕“少”刀7枚 均为园折式。 齐刀币发现11次,共计278枚,其中“齐之法化”5权,“节墨之法化”4枚,“安阳之法化”5枚,“齐建(造)邦张法化”1枚,“齐法化”263枚(失10枚)。 ‘面择其几批主要的作一介绍: 1984年4月14日,敬仲镇张王村农民徐学京在村东20…  相似文献   

13.
正博兴县位于山东省北部,近几十年来,该地区出土了大批的佛教造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博兴博物馆馆藏400余件佛教造像,其中有一批关于弥勒的造像,近期,笔者对这批资料进行了整理。一、造像介绍1、北魏孝昌二年(526)王和之造像座(中插三图1)1990年4月博兴城关镇河西村出土。青石质,上为圆形双瓣覆莲,下为方形座。高20厘米、长70厘米、宽64.5厘米。覆莲座正中为正方形卯  相似文献   

14.
谢炳国 《天风》2004,(10):6-7
举世瞩目的第28届奥运会落下了帷幕。中国体育健儿在雅典奥运会17个不平凡的日日夜夜里,精诚团结,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成绩,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升起。《义勇军进行曲》一遍又一遍地奏响。他们勇夺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位列金牌榜第二位,奖牌榜第三位。中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历史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5.
龙纹巨型方铜镜长115厘米、宽5.8厘米、厚1.2厘米,重56.5公斤,出土时已断为三段器表有锈蚀斑痕。镜面经精工磨励,自是实用器物,无锈处乌亮可鉴。镜背纹饰皆为高出镜体0.1厘米的模铸阳文,边缘为连弧纹,在四角及中心有五枚拱形镜钮,钮上有两条纵向凹弦纹,纽座有柿蒂纹,主体纹为变形龙纹,线条流畅,舒展自如,形象生动,矫首天外,张口作长啸状,神彩飞扬,夺器欲出。  相似文献   

16.
成竹在胸"这一成语的意思是指画竹子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了。它的引伸意思是指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许多成功人士曾出色地运用这一成语的思想内涵来成就自身的大业,有的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最典型的要数古代鲁国著名工匠梓庆制造钟架与鼓架的事了。钟与鼓是当时朝廷必备的乐器,以备朝会之用。而安置钟与鼓的架子,都要刻上天上的神鸟神兽的图像,悬挂在庙堂上,要求精致绝伦。当时鲁国的一些高明的工匠不敢接受这项工程,而梓庆却从容不迫地包揽了下来。过了些时日,梓庆就交付了钟架与鼓架。只见那钟架与鼓架制…  相似文献   

17.
谈谈瑜伽     
印度的瑜伽来了,报纸电视充斥它的广告和鼓 噪。不少少女练起了瑜伽功,称它不仅可以强筋健 骨,还有减肥瘦身的效果。有人不惜"西天取经", 去到印度恒河上游山城圣地拜师讨教:印度瑜伽师 也莅临中国大地传经论道。各地正在刮起一阵瑜伽 风,掀起一股瑜伽热。不求甚解一哄而上,是国人 常犯的毛病。此时探讨一下瑜伽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8.
河南博物院藏汉代彩绘男俳优佣,此俑赤裸上身,歪头鼓肚,十分可笑,表现的应是俳优。此俑虽是小件,但以小见大,神气内含,气势恢宏。形式简洁又有古拙之势,既厚重、稳固,又恣意、张扬,有股贯穿的生命力在涌动。整个形态可以说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完美程度。  相似文献   

19.
天主教传入福州虽然已有370多年的历史,但民国以前建在福州城内的教堂只有两座:一座是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初、后来被改为关帝庙的三山堂;另一座就是位于城内鼓西路的西门天主堂。 西门堂所在的福州鼓西路,原本是一条横贯城内鼓楼前的狭窄古街道。1900年,一位漳州籍教友自愿将鼓西路的临街三进单层木构平房(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捐献给教会,  相似文献   

20.
葛天  张萍 《法音》2022,(9):19-26
<正>一、引言《唐大历六年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为纪念荐福寺临坛大师智舟法师所立,现存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太壶寺。碑高234厘米,宽74厘米,最厚30厘米。碑阳、碑右、碑左、碑阴均有文字。碑阳隶书16行,每行36字格,右下角缺佚12字,为世所重。宣统三年(1911)《重修泾阳县志》[1]对该碑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