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素质──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姜琰现代化,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层面的意义,还包含了人的现代化。其中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审美素质作为人的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与现代化发展密切相关。审美是人类探讨的一个永...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己不仅仅是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是人才和全民素质的竞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同一个现代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且社会主义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因此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否致力于大量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全民素质的改善与提高,就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尤其是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摇篮和胜地,更是责无旁贷。因此,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它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完善人的素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主题。在目前条件下,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改变人的素质的重要前提。只有人的主体意识提高了,人才能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去发明创造。人的素质与动物素质最大的不同是人对原初能力有无限的延伸力,在认  相似文献   

4.
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素质是关键。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长远的跨世纪工程。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世界观。这个重任不但要靠学校来承担,更是要整个社会、每个家庭以及社会宣传媒体所共同承担的义务。其中音乐教育起着积极的、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5.
应重视人的素质学的创建袁凯所谓人的素质,就是指人在生活、工作及一切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换言之,也就是指人在质的方面的生物性要素、社会性精神要亲及一切社会化物顷要条不可分割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总和。人的素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大系统.它的宏观还础包括作用各不相同又相互依存、们互联系的三大子系统,即:自然素质系统、心理素质系统和社会素质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可分为若干要素。人的素质问题是当代社会中的中心问题之一。研究人的素质、关心人的素质的发展、完善和提高.这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c人的素质领域有其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门科学独特的对象,虽然许多学科都同人的素质方密切方系、从不同角度术改余人的素质的某一侧面.边是,它的复杂的特殊的矛盾网络,不是某一门学科所能担负的.需要成立一门新的学科来进行专门的研究.这就是人的素质学。所谓人的素质学,是我们从全局范围和老、体规模上.准确认识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素质价中功能优势的利Z沦依据和科学验证工具。人的素质学从实质上讲.是众多学科、众多因素相交叉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这种综合是系统的综合,它处处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原则。因此,有必要遵循和应用这些原则.来丰富、  相似文献   

6.
人的自觉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目标和重要组成部份,人的现代化必须优先于社会现代化。那么,什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志是什么?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对此,理论界众说纷坛。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它表现为人的多种品质的综合,诸如人的身体素质、智力素质、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人格品质、交往能力等等,并通过这种在“应该”立场上的主观推断,指出人的现代化的实现主要靠教育和培养。对这样一种理解和…  相似文献   

7.
没有现代化素质的人,现代化是无法实现的叶选平“民族文化素质与现代化”是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梦寐以求、努力奋斗的美好理想。近十多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引下,我国...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建设现代化方面已起到第一位的作用。现代化建设必须重视提高科技素质。提高中华民族的科技素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更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人的素质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到现在 ,随着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特别是人学理论研究的迅速发展 ,人的素质问题逐渐凸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所关注 ,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推进人的素质问题研究的深入 ,丰富人学理论研究 ,对近 1 0年来的研究加以认真地思考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一、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观点近 1 0年来关于人的素质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 :1 .人的素质的定义和内容 这是人的素质问题研究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也始终是学术界争论的重要问题 ,目前仍然没有形成基本一致的结论。一种观点认…  相似文献   

10.
韩振峰  纪淑云 《学海》2002,19(5):5-7
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发展和运用。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全面发展的人 ;(三 )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四 )社会协调进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对于推进 2 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本——《边际人》简评严英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一前提下,应该更加重视人的素质提高、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的更新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的全面开掘,这些都是可以归纳为一个基本的目标,即要加快实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加强人的精神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根本。因此,要强化思想教育,奠定人的综合素质的坚实基础;注重道德培养,形成人的综合素质的自我约制;狠抓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文化含量;搞好心理建设,增强人的素质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为提高企业素质服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理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发展生产、改进经营管理服务则是我们近年来探索的一个重点。因为管理的改革十分需要心理学工作者参加解决与人的因素有关的问题。在现代管理学中行为科学起着日益为人重视的作用。 提高企业素质是当前我国管理研究中的一个中心课题。邓小平同志说,从“六五”计  相似文献   

14.
人的素质散谈李正中素质这个词的原意是指人原有的生理上的特点,即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现在人们把它用在观察人的整体表现上,是一个人的文化、品德的综合反映。世界上事业成功的有识之士,无不强调人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重要。被日本企业界誉为“经营之神”的松...  相似文献   

15.
人的素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苑畴,也是由多层次、多侧面的要素系统和复杂机制构成的一个综合范畴。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人的素质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又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审美素质等,还可分为内潜素质和外显素质,等等。  相似文献   

16.
红旗出版社将出版范英主编的《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提高人的总体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紧迫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又为改善人的素质创造良好的机遇。本书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揭示市场经济与人的素质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并放到中华民族发展史和当今  相似文献   

17.
丁永祥 《美与时代》2004,1(9):14-15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美育对提高人们素质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传统的教育中,人们主要通过知识、道德、技能教育来提高人的素质.在现代,随着美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美育在人素质提高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审美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特殊方式,其活动过程对人素质的提高也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运行主体是什么?是人。人的核心是什么?是人的素质。能否构建、启动比较科学的市场运行机制,关键在于人的素质及其结构情状。为此,深刻揭示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透彻分析人的素质的多维结构,以及科学把握人的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在继续强调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还明确提出了提高民族健康素质的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自觉地把提高民族健康素质提上重要日程,培育身心健康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20.
李立科 《美与时代》2003,(10):90-91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因此把握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培养和形成人的现代综合素质,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校期刊编辑作为理论宣传和舆论导向的实际工作者,更应该具备现代综合素质,否则,就难以担负和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