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中心论与生态危机的实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认真分析人们关于生态危机的讨论,不难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大部分论者反对人类中心论的根本出发点和主要论据却是人类的生存和根本利益,这显然是一种更为深刻的人类中心论。在这里,人类中心论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评判一切事物的先验的观念性前提。这种现象提醒我们必须对人类中心论作更为深入的思考:相对于人类需求和自然价值的多种层面,人类中心论是一种肤浅单纯的功利主义观念,抑或是一个由多种层面构成的深层文化价值体系;人类中心论之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和本质是什么。一、人类中心论的三个层面人类中心论作为人类文化的深…  相似文献   

2.
学诚 《法音》2009,(10):3-5
正(2009年10月17日)一、人类的危机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然而,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而言是把双刃剑。在日益膨胀的贪欲驱使下,人类对大自然和同胞的疯狂掠取,已经让人类社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与再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磊 《学海》2004,(3):191-195
各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共同遵循着主体性原则、生态原则、公平原则 ,它们是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与重建 ,有其内在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暗合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但是 ,有必要也有可能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再超越 ,即弱化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主体地位 ,强化人类保护自然的责任 ,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再往前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马克思关于"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的论述,追述了宗教观念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总地位,宗教观念演变在人类思想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类信仰宗教的总效果。宗教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古代社会的总理论,指导着国家和社会生活,同时也是人类思想的皮壳;宗教观念的演变就是人类思想皮壳的蜕变,反映了人类思想的进步;人类信仰宗教的历史表明,无论是原始宗教、国家宗教还是世界宗教,总体上并没有满足人类的需求也没有改变人类的总体状况,只有摆脱神祇思想的束缚,诉诸人类自身的创造力,人类才创造出了巨大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5.
对于人类进化出现的新图景,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人类新进化”概念.在论述人类进化的基础上,对几种不同的“人类的新进化”观点加以陈述和评析,试图提出一种统一的“人类的新进化”概念.即“人类的新进化”既不是单纯的生物进化,也不是单纯的社会文化进化,而是指人类生物进化与社会文化进化的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自由王国中的自由劳动常常被理解成一种人类理想存在方式,在自由劳动实现之前,人类的劳动似乎充斥着迫于谋生的无奈与强制,这是对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过度发挥。人类物质生产水平的发展和物质的不断丰富是人类实现自由劳动的必要条件,但物质的极大丰富与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无法直接推论出人类自由劳动必然会实现,它只能作为人类自由劳动实现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概念的阐释表明,最初的人类劳动实际上已经蕴藏了人类自由的维度。即劳动概念不仅仅蕴含人类解放与自由发展的图景,还具备人类获得解放与向往自由的力量。因此,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自由劳动"的最终实现是指向未来,但这是以马克思"人类劳动"中蕴含自由维度为前提的,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在马克思的历史叙事下产生巨大的历史推进作用,成为人类解放的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7.
1 指南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国家卫生研究所 (NIH)资金支持的使用源于人类胚胎多能干细胞 (学术上称为人类胚胎干细胞 )或人类胎儿组织 (学术上称为人类胚胎生殖细胞 )进行的研究工作。本指南所称“人类多能干细胞” ,是指来自人类胚胎或人类胎儿组织、被确认发育为初级三胚层细胞和组织的自我复制细胞。虽然人类多能干细胞可能来自胚胎或胎儿组织 ,但这种干细胞不是胚胎或胎儿本身。根据本指南 ,国家卫生研究所资助属于下列情况的人类多能干细胞研究 :研究中使用的人类多能干细胞 (1)来自人类胎儿组织 ;或 (2 )临床使用剩余的由体外受…  相似文献   

8.
科学或者技术,其最终表现,乃是一种知识。科学是关于世界(包括人)自身的知识,技术是人如何作用于这个世界的知识。总之,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及其成果。 人类要认识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包括认识人类自身,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的本性。连动物为了生存都要认识自己所生舌的世界,何况人类。并且人类从不满足于已  相似文献   

9.
人类最初的生存状态是群聚,群聚是人的类属性的自发聚集,它使人类本能地意识到人类的同一性;群聚之后人类走向群居,群居是人的群体属性的自觉结合,它体现了人类的同一性之外的群体差异性.类同一性使人类能够彼此交往,是道德产生的可能性主体基础;群体差异性使人类必须交往,是道德产生的必然性主体基础,二者都是道德产生的主体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人类工效学的起源、定义与命名;人类工效学的基本概念和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一些发达国家人类工效学会的建立和国际人类工效学会的概况。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发展中国家人类工效学的情况和中国人类工效学的发展与现状。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英国人类记忆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对20世纪英国人类记忆研究作了概括介绍,揭示了英国人类记忆研究的基本过程。文章的目的是说明英国人类记忆研究对人类记忆研究的巨大贡献及将来人类记忆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科学被分成各种门类,便于分门别类地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历史上曾经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走向深化的标志。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有人类以来,自然界便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舞台。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人化”的自然界.这种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3.
道德起源的三个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起源问题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也是伦理学史上争议颇多的问题。目前 ,国内学术界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加以阐释的 ,认为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无庸置疑 ,这种观点抓住了人类道德起源的关键环节 ,揭示了人类道德起源最为根本的方面。但细究起来 ,这种阐释也存在着某些不足 :其一 ,它忽视了对人类道德起源的生物学考察 ,未看到人类祖先的动物合群性本能乃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生理前提 ;其二 ,它忽视了对人类道德起源的心理学考察 ,未揭示人类道德起源的心理动因。所以 ,我们认为 ,要真正全面而系统地考察人类道德的起源必…  相似文献   

14.
1.思维是人类重要的本质特征之一。正是人类有了思维能力,才使人类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自身。从某种意义说,人类的一切创造成果都是其思维的产物,所以人类的一切创造发明无不带有人类思维的印迹。 2.由于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不同,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往往会形成不同的思维特质。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工效学是通过研究人与工作对象,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机系统设计得更合理,运行得更有效的一门介于心理学和工业工程之间的新兴的边缘学科.人类工效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人类工效学具有科学、实用、有效三大特点,近年来人类工效学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当前人类工效学在国外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可以概略地分为三大类:尖端技术领域中的人类工效学;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中的人类工效学;传统的人类工效学.下面分别论述人类工效学在这三个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论人类中心论的本质——关于生态伦理学论争的一个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论是一个价值论命题,它与人类沙文主义没有本质区别.人类中心论通常以维护人类利益特别是其长远整体利益自居,以此作为自己的本质,但"维护人类利益"并不是人类中心论的特质,这是它与非人类中心论的共通之处.两者的本质区别并不是由"对人类单方面利益的态度"所决定的,而是由它们对其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的解答所决定的.人类中心论认为人是唯一价值主体,其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绝对主体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上帝笑什么     
翻开书来,看到外国有这么一句箴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便忍不住发笑。然笑尚未完结,笑便凝固在因倏忽而至的思考而产生惶惑的脸上:我怎么竟笑了?我笑谁?笑上帝?笑人类?我不是上帝,是人类一分子,现在看书就是一种思考,我笑自己?自己可笑?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笑什么? 笑人类思考?人类不需要思考么?人类要生存,要生存得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人类要发展,要抵御那无情的风霜雨雪的肆虐,要踏平那道路上的崎岖坎坷,要消除那折磨人类的疾病痛苦,要揭开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艺术不仅仅是人类情感表达的物化形式,更是人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它记录着人类智慧的发展,表征着本真人性的哲思.人类艺术的审美历程,正是伴随着人类对自身的不断发现、对生存的不断探索而不断演进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建筑成为了人类发展的标志性文化载体。建筑是人类利用自然材料按照一定的设计思想而构筑的一定的适合人类生存的、享受与发展的空间性结构。这一结构彻底改变了人类只能顺应自然的被动受控的局面,促进了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生存方向发展的可能。作为传统建筑文化载  相似文献   

20.
人类增强是生命伦理学领域中颇具争议性的话题.支持者和反对者针锋相对、莫衷一是.这场旷日持久的论战是学者们基于对增强概念的不同理解,分别在同代人之间和代与代之间两个维度上,围绕自由和公正两个伦理问题展开的.作为人类试图战胜脆弱性的努力,人类增强既给人类带来"变得更好"的希望,也可能会让人类陷入更大的风险中.厘清人类增强面对的本质性挑战,才能恰当地回答人类增强为何会成为一个道德上有争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