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爱马仕(Hermès)集团的创建人蒂埃利·爱马仕,生长在法国巴黎郊区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家境贫寒,父亲仍咬牙举债供他上学。1837年大学毕业后,爱马仕没有去找工作,却整天钻在自家马圈鼓捣着什么。当父亲后来知道,儿子是对着家里几匹马在琢磨如何制造马项圈时,责问他:"一个马项圈能卖多少钱,难道这就是你的理想吗?"爱马仕坚定地对父亲说:"我会用事实证明给你  相似文献   

2.
鹰之死     
正无缘目睹鹰的生,却有幸看到了鹰之死。在那个以山为背景的地方,我再次认识了那一直被我认为凶恶而贪婪的生物。还是那年随父亲去山西看望一个被父亲称为"前辈"的世交。那时父亲已到了肺癌晚期,他告诉我他一生最景仰的就是那位老人,我便怀着十二分的敬意随父亲去了。不过只有十几岁的我,还不能体会两个年近花甲的男人是一种怎样的心态重逢。  相似文献   

3.
已经有好几个晚上了,我从睡梦中惊醒,脸上热泪滚滚。我想念父亲了。我的儿子小树和同学打架,失败后向人示威:"我太阳公公的骨头是铁做的。"太阳公公就是我的父亲,他力气很大,一掌下去,砖头应声断开。拍一下桌子,所有的空碗都要一阵乱跳。就是这样的父亲,除了感冒和牙  相似文献   

4.
正母亲偏瘫那年,父亲整60岁,满头黑发,仍然那么英俊潇洒。我们记忆里,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能难住他。他就是那棵参天大树,无惧风霜。父亲拒绝和我们进城,他说:"我就是一棵树,离开地就没处扎根。何况,你娘看病吃药的钱,还要在地里刨呢!"那时,弟弟漂在外地,我也在离家70多里的县城租房住,父亲毫不犹豫,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各位大师、各位箓生、各位道长: 大家下午好!箓坛安排我做一个关于授箓的目的和意义的讲座.我想,就我们道教的传承来说,主要体现在学道与修道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靠"授受",就是我们今天举行的授箓仪式,由箓坛大师带领众箓生通过这个仪式来领悟道教的义理及其精神.另一方面就是要自己去"修"和"悟".我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家人了道门以后,要自己去修学、自己去体悟"道"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无名指 《天风》2007,(12):29
父亲去世至今已有三年多了,但他去世时的一些事情,令我一直不能释怀,直到如今,才似有所悟。2004年1月24日农历正月初三凌晨三时许,在父亲床前已坐大半夜的我,实在又冷又困,终于裹着大衣,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开始迷迷糊糊起来。父亲在上半夜呼吸有些急促,为他清理了几次痰后,他开始平静下来,呼吸虽粗,但还算均匀。此时四  相似文献   

7.
正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8.
正家乡重男轻女的风俗很重。父亲是长子,生了姐姐后,爷爷奶奶就不许母亲进祠堂拜祭了。母亲怀上我以后,他们顶着家族的压力,冒着被处分的风险,决定要"搏"一次。母亲怀我三个月时,父亲就出海了,他和家里交代,这是他最后一次出海,因为不管生男生女,他都是要下岗的。我出生那天,母亲的同事把我抱到她家,因为担心母亲知道是个女儿受不了打击,就谎称是个男孩,叫母亲安心休养;给在远  相似文献   

9.
我和父亲     
正父亲看着我长大,我守着父亲老去,二者的心情是绝然相反的。父亲给我童年和少年,我则把青年和中年捡起来送到父亲那里,看他不断地惊诧。儿童时代,父亲是一座山,吃饱喝足就为了不断向前向上;少年时代,父亲是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我努力学习拼命用功就是为了给他加油;长大了,  相似文献   

10.
心字偈     
《心字偈》前言:‘心字偈’里日月清,心得体会悟觉性,佛法传承二千载,看破、放下、自在明。六祖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佛法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重在‘觉’字上,不觉不能生智,不能生智就不能断灭烦恼。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智慧下功夫。要从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佛智不落语言文字间,见智一转三千卷,了智一刻百部经。迷时千卷少,智时一字多,道在自智,佛在自心。人天圆满智琢磨。  相似文献   

11.
妈妈的树     
6岁的时候我曾大病过一场。父亲背着我去医院,长长的路父亲就那么背着我一步步地往医院走。那时我对父亲而言已经有一点重量。父亲停下了,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把背上的我往上顿了顿。我说,爸爸,你累了,放下我吧,我自己能走。说着,我就从父亲的背上往下跳。但父亲不许,坚持着将我一路背到了医院。后来,父亲去世了,是因为车祸。母亲在几天几夜的昏迷之后醒来,对我和两个哥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家里的树倒了!"母亲是上海宜川电子配件厂的一个普通工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个渴望成为作家的年轻朋友,他开始的时候非常相信灵感之说,在那些岁月里,他除了读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书籍之外,就是等待那他以为能使他成为伟大作家的灵感的到来。然而,这些灵感并没能真正地催生出他渴望中的伟大的诗篇或文章。终有一天,他忽有所悟:我连遣词造...  相似文献   

13.
正父亲生病住院了,手术后,只能或躺或坐,病痛与失去自由让他不时叹息,也让守护在身边的我心疼不已。晚上,打来热水,为父亲脱去鞋子,将他的双脚深泡在盆子里,第一次为他洗脚。父亲的脚掌宽大,茧子很厚,脚上的污垢和汗泥也不少。唉,一辈子与土坷垃打交道的父亲总也爱不上清洁。记得有许多次,我给他端来洗脚水或放好洗澡水,他就是不情愿去洗,还总嘟囔:"我又不下煤窑了,三天两头,洗啥呢,尽浪费水!"就连每次我让他换洗衣服也要费尽口舌,因为他的理由很充分:"穿再干净的衣服只要去农田或猪圈里转一圈,回来立马脏,一个农民,又不出远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有个名叫亨利的青年,他已经三十多岁了,却依然一事无成,整天只会坐在公园里唉声叹气。有一天,他的一位好友兴高采烈地找到他:"亨利,我看到一份杂志,上面有篇文章讲的是拿破仑的一个私生子流落到美国,而他儿子的特征几乎和你一样:个子很矮,讲的是一口带有法国口音的英语……"亨利半信半疑,但是他愿意相信,这是事实。在他拿起那份杂志琢磨半天之后,他终于相信自己就是拿破仑的孙子。之后,他对自己的看法竟完全改变了,以前,他自卑自己个子矮小,而现在他欣赏自己的正是这一点:"个子矮小有什么关系!当年我爷爷就是凭这…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眼神     
正鲐背之年的父亲,最近好像越来越"不听话了"。他常常半夜里闹着要到外面去,拦也拦不住。这让我们轮流值班的兄弟姐妹吃不消了。于是,我决定找父亲谈谈。一天,我试探性地问他:如果您觉得家里条件不好,那咱就去养老院,行吗?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一向耳背的父亲马上就听明白了,他忙说:"不去,我哪儿也不去,我听你们的话。"那一刻,他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惊恐、懊悔和无助……望着他噙泪的眼睛,我心里很纠结。  相似文献   

16.
正那年他只有17岁,父亲生意失败,他毅然接过压在父亲身上的负债。就在他拍第一部片子《古惑仔》系列电影时,有一个镜头需要他和许多人打打杀杀,因为太过入戏,他不小心踢到了废钢,脚上顿时鲜血直流。导演望着疼得直冒冷汗、面色惨白的他立刻喊停,要送他去医院。可是他很明白:这一去医院,势必要换演员,自己的"星路"也许从此就断了。此时此刻,他仿佛看到了父亲为无力偿还债务而紧锁的眉头,便咬着牙对导演说:"我能坚持。"  相似文献   

17.
父亲啊,父亲     
正扳扳指头,端午节就在前头了。父亲怎样了?他还好吗?心里惦记着,终于拨通了那个念了千百遍的号码。电话通了,是父亲的声音。"中儿,是你吗?有事吗?"电话那头传来父亲沙哑的声音。"爸,你嗓子怎么了,是不是又抽烟了?怎么还抽?"我连珠炮似的问。"抽烟,没抽啊,就是昨天有些着凉。"话筒里传来父亲急促的咳嗽,一声声  相似文献   

18.
自悟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强调的是要自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强调的是自悟的重要性。静能生慧,慧中有悟。明心见性悟自开,时常自悟有喜悦。  相似文献   

19.
正法国著名画家亨利·卢梭,小时候生活在法国西北部的拉瓦尔市,父亲是一名铁匠。父亲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便经常传授他一些打铁的知识。很遗憾,年轻的卢梭真正喜欢的却是作画,而并非叮叮当当地打铁。放学回家之后,他几乎满脑子都想着绘画,即便给父亲做帮手的时候,也琢磨着怎样把飞溅的火星画出来,或想着怎样把客户的笑容画出来。为此,卢梭耽搁过父亲安排下来的许多要事。有一次,卢梭因为绘画忘了  相似文献   

20.
慈父恩师     
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小学的时候教过我。所以,他既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老师。在他教我之前,我的成绩很一般,那时的我特别淘,贪玩,不爱学习。可是等到父亲教我后,我的成绩便直线上蹿,他并没有特别的“关照”我,待我和别的学生一样。因为怕他,所以认真学,凡是他的课,我都不敢有小动作。虽然那时,我不愿意在父亲的班里,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那实在是一件好事。如果父亲能一直教我,我肯定会顺利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