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客观利自己使主观为社会——关于人生活动规律问题的思考刘远方(河北省沙河市玻璃厂054100)“让客观利自己,使主观为社会”,这是我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乡镇企业家的人生活动的切身体验,我把它称为人生活动的规律。我认为,把它上升到“规律”的高度是符...  相似文献   

2.
知青 《思维与智慧》2012,(10):34-35
学习是件一辈子的事儿,学习"学习"这门功课,也要讲究方法,否则纵使你活到老、学到老,也是一事不明。要想明理,先学做人,要学做人,要学会体会人生,人生就如这几个标点: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就像蝌蚪,而蝌蚪是青蛙的水生幼体,它通体黑色,依存于水中,不能发声,毫无防御力。它们在沉默等待,等待着……一旦长大,便可以跳到陆地上,脱离水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鸣叫,捕食害虫,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的人生比我自己想象的都要顺利得多,我自己感觉到这个就是佛菩萨的加持。为什么佛菩萨能帮助你?因为佛教就是要让你的起心动念更加的纯正。如果你心中所想的都是为别人考虑,帮单位考虑,看起来你不考虑自己,可是恰恰你自己获得的东西就最多,那是别人反馈回来给予你的。”  相似文献   

4.
各位大师、各位箓生、各位道长: 大家下午好!箓坛安排我做一个关于授箓的目的和意义的讲座.我想,就我们道教的传承来说,主要体现在学道与修道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靠"授受",就是我们今天举行的授箓仪式,由箓坛大师带领众箓生通过这个仪式来领悟道教的义理及其精神.另一方面就是要自己去"修"和"悟".我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家人了道门以后,要自己去修学、自己去体悟"道"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张虹 《中国道教》2009,(1):56-5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但如何能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快乐一些,却是很多人不能解决的一个难题.人生或富或贵,或贱或贫,千姿百态,如何才能让自已过得幸福,这恐怕是让许多人都感到迷茫的问题,因此有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之说,也就不足为奇了.果真如此的话,大家不妨抽出少许时间来读一读千古名著<道德经>.我相信你一定能从中受益匪浅的.  相似文献   

6.
此生     
正独立地面对天地生命,永不落伍;盲目地追随热闹潮流,很快凋谢。用安静的微笑让人安静。安静地走向灭寂,是一种最有尊严的福分。如果身处寂静之境而心底喧闹,还不如身处闹市而身心俱定。人生的道路就是从出生地出发,越走越远,由此展开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中,要实现后一种可能极不容易。为此,我常常离开城市,长途跋涉,借山水风物与历史精魂默默对话,寻找  相似文献   

7.
品味中年     
行到中年分外明,明白自己要什么,追求什么。梁实秋先生说:"中年最大的妙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我觉得,这个时候是真正面临人生工作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巨星,每个人都爱着我,有钱又有名。所以每当生活让我想死的时候,对自己说巨星只是在扮演平民。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巨星,年轻貌美,才华用也用不尽……长得有点"衰"的毛不易火了,校园里很多孩子为他疯狂打call,我的班级也不例外。很多老师认为痴迷偶像歌星,模仿其发型、衣着、言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要绝对禁止。  相似文献   

9.
如果人生真有百年,那么,用九十年,让我来爱你,剩下十年,请让我爱自己。  相似文献   

10.
人生是一个过程,心理发展也是一个过程,成长中充满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阴晴阳缺——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成长历程,远离亲人的幼年生活让我体会了亲情的重要,形成了我独立、倔强的性格;不服输、重拾自信的少年生活造就了我感性、坚强的个性;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青年使我感受快乐、走向自信。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份付出都为我带来新的收获、每一次挫折都使我更加坚强,我要感谢挫折对我的磨砺,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关爱、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更加积极面对人生的热情。与心理学的近距离接触,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工作当作个人修炼和做人的过程,我接受并感谢心理咨询带给我助人、自助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1.
正每当我好心鼓励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善用"弱连接"——那些我们见过面,偶尔联系,但是还不太熟的人时,经常碰一鼻子的灰。这群家伙总是一麻袋理由:"我最烦靠关系了。""我想凭自己本事找工作。"再或者就是"这不是哥的风格"。但事实上,真正能使我们人生快速而富有戏剧性改变的,往往是那些永远不可能成为死党的路人。那么,到底如何善用弱连接,把路人变成贵人呢?  相似文献   

12.
人生中的美和果实从来不会唾手可得,而是需要我们以勤奋的方式去创造和实现。 我认识许多勤奋的人,偶尔我也相信自己是一个勤奋的人,这种自信让我感到充实和充满活力;当我没有辜负晨曦,再见到安稳、辽阔的暮光时,我便体验到世界的甜美和分量。以勤奋的方式活着,如蚁如蜂,而不贪婪,知晓休息和悠闲,在有限的泥土上让思想开花,风将芬芳吹散,让更大的时空弥漫清新,我觉得自己真好,活得像个天真的诗人。  相似文献   

13.
人生的道路虽各有不同,但生活对每个人大体都是公平的,若想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就需要用心呵护,精心打理。一个名叫熊大福的收荒匠,就把自己的人生装扮得丰富多彩。熊大福出身于收荒"世家"。10年前,他初中毕业后找了几份工作,但都因学历低而被迫中途终止。于是,他决定继承父亲的收  相似文献   

14.
信靠     
袁玉珍 《天风》2006,(24):30-31
基督是人类的救主,十字架是我们得救的根源。历世历代,十字架就像一朵五彩斑斓的鲜花,在那圣山上永放光芒。主的话语是医治我们的良药,主的恩典是我们的避难所,让我们在事奉的生涯中,学会信靠。生活要刚强(腓4:11-12)信心所产生的功效是能量,我们基督徒要将人生的主权交给神,我们要从自己的心态的宝座  相似文献   

15.
正打开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好友的更新:"放开提垃圾的手!人生苦短,何必让自己那么累?""放开提垃圾的手!"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人生在世,每个人的手中都有很多的东西,因为甄别力有限,有人将有些垃圾类物品当宝贝珍藏,死死攥住,一刻也不松手,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人疲累,就像朋友发在朋友圈的感慨。  相似文献   

16.
李锦东 《天风》2009,(7):27-29
从小接受科学教育的我,原本很自信地以为:若是把“科学”与“信仰”带到“真理”的面前,要“真理”靠边站,“真理”必定会站在“科学”这一边。然而事实竟让我难以置信地怀疑自己,过往的人生原是一场梦。  相似文献   

17.
永运的起点     
我是一个永远都不愿也不想过安闲与安分日子的人,一个永远都祈求在人生岁月里随时都会有故事发生的人,一个永远都在期待着让自己的双脚有一个新起点可踏的人。  相似文献   

18.
曾经与一个搞心理咨询的朋友聊天,不经意间提到枚乘《七发》,朋友说他最喜欢文中的那句"陶阳气,荡春心"。他说:"人们虽然一直都把枚乘看做是一个文学家,但是,我更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因为他让楚太子所陶铸的阳气,更多的还是精神层面上的饱盛的阳气,让智者与太子‘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从而让他在刹那间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进取的价值,并被自己以前的沉溺颓废所带来的祸患而吓得大汗淋漓,积毒至痴的身体也在这一刻霍然而愈。由此可见,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林语堂先生曾说: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不要在他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但有人却乐于为他人服务,甚至不顾自己的得失。在我看来,"做自己人生的主角"和"在他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这看似矛盾的双方本就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做自己人生的主角"意味着主导、支配自己的人生。凡事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这些见解并不充分、并不完整,但至少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不在毫无主见中平庸了生活、流  相似文献   

20.
生农村、长在农村的我,到初二了,对自己的身体变化尚一无所知。父母都是农民,靠向土里刨食来养活一个8口之家,每天早出晚归,其艰辛可想而知,他们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我身上的小秘密呢?而我自己,除了读要考试的课本,寻思着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