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家都知道我们领受洗礼时,就领受了三重使命,即:先知、司祭、君王。这三重使命需要我们在生命中完全实践出来,在实践三重使命中,圣母玛利亚是最好的典范。因此,  相似文献   

2.
圣母的形象作为基督教中最神圣的形象之一,使得无数艺术家对她进行描绘.从中世纪神圣且不带任何感情的刻画,到文艺复兴时拉斐尔具有人性的描绘,再到鲁本斯的看似像贵妇的形象表达,最后到夏加尔充满梦幻般色彩的和对传统的追求形象逼真的反叛,以及达利处处利用他的妻子加拉的形象来表现圣母,无不反映出时代精神的变迁,同时也勾勒出艺术史发展的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2009,(3):5-6
各省、市“两会”,各教区: 圣母月即将来临,慈母教会钦定五月份为圣母月,让我们在这个月特别敬礼天上母后童贞圣母玛利亚,效法圣母的卓越品德,祈求圣母的保护和助佑,得蒙圣母更多的恩宠和转祷。  相似文献   

4.
现在我们观察新一型的殉道方式:强迫一位母亲在她眼皮下观看自己无辜儿子被刽子手处于极刑的状况。“在耶稣的十字架旁站着他的母亲”,圣母玛利亚的殉道,尽在圣若望宗徒所写的福音上的这几句话。我们站在十字架下同圣母一起默观吧,叩问圣母:有谁比你受苦更深的!现在我们站在十字架下默想耶稣的死亡,看看这第五利剑怎样刺透圣母的圣心。我们的救世主耶稣基督受到恶人鞭打、茨冠、咒骂、侮辱等等种种迫害,已是筋疲力尽,勉强走到山项,凶恶的刑役强剥了耶稣的衣服。之后,他们取来铁钉,圣伯尔纳多注意到这些铁钉不是尖头而是平头的,为使钉死犯人…  相似文献   

5.
西方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文艺复兴,证明了文艺的历史传承关系,以及传统与现实的对立统一关系。当代艺术不可能再以完全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今天的我们也不可能再变成古人。在艺术的革新中,古典传统是珍贵的遗产,是我们发展新文艺的出发点,但传统不能机械的重复,借鉴不等于模仿。停留在重复、模仿的阶段,必然导致艺术的僵化。我们现代的艺术家不管在艺术形式上采取何种方法,主要精力都应集中在整个社会的进步上,道德感、社会感是我们艺术家不可或缺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在美术史上被称为“画圣”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拉斐尔,以他精湛的艺术才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众多的唯美圣母像,而受到世人的喜爱。拉斐尔的艺术作品多为宗教绘画,绘画作品内容多为圣母像,他的艺术以秀美著称,他的艺术作品具有典雅、和谐、明朗的特点,他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晴朗无垠的草原”。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任何的收获、欢欣、幸福都是经过辛勤耕耘、汗水浇灌、痛苦孕育的结果。同样圣母玛利亚被神学家誉为基督的慈母、教会的庇佑、心灵的母亲。被诗人描会为苦海之舟、朗空的皓月、馨香的玫瑰,被基督徒称之为世人唯一的真正的伟大的母亲。并由此受到普世教会的崇仰、敬礼。这与她一生遵从天主圣父之意踏出一条基督化的修德成圣之路,并做为人类最优秀的代表把救主耶稣基督带到人间,从而成为救赎道路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在基督教题材的美术作品当中,圣母一直是历代美术家歌颂和赞美的对象,据《圣经》上说:童贞女玛丽亚受圣灵而孕,在犹太伯利恒的一个木匠约瑟的家里生下人类的救世主耶稣,耶稣从30岁起开始宣传上帝的"福音",并收了12个门徒.  相似文献   

9.
和谐的思想,植根于中华文明的血脉。早于2500年前我国儒家先哲孔子就提出礼之用,和为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一直影响着华夏儿女的道德与心灵。今天,党和政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正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时代的发扬。身为我国五大宗教之一的天主教会,因其自身信仰使然,对和谐的理念不仅予以全然拥抱,而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佘山山顶圣母大堂积极投入和谐寺观教堂的创建活动,以此为抓手,有效提升了教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每年5月,总会有络绎不绝的天主教信徒来到上海佘山。他们不畏旅途遥远,怀着一颗坚定的虔信之心,一步步登上位于佘山山顶上的圣母大殿。一上海佘山山顶圣母大堂于1871年始建、1935年落成,位于佘山山顶,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尤金·奥尼尔(1888-1953)早、中、晚期作品中女性形象突出的特点是从"扁平形象"发展为"圆形形象".其代表作<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三位女主人公露西,爱碧与玛丽共同构成奥尼尔笔下普通女性悲剧命运的整体画面,她们形象的转变反映了奥尼尔女性主义意识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时,常常会被作品中呈现的艺术美所感动.一幅能让欣赏者感到震撼的作品,其选择的题材是非常重要的.题材的确定容易为艺术家找到一个创作的方向,而在既定的题材中体现某一主题,却是一幅作品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3.
试图从西方美术史上主要风格流派的艺术家不断变化的创作审美标准与各时代艺术品的观赏审美判断标准一一对应的发展关系中,整理出一条线索,分析西方艺术在创作和欣赏两方面的动态关系中不断变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周清波 《佛教文化》2007,(3):120-122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走遍华夏大地的名山古寺,游人常见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布袋和尚,整天乐哈哈地笑迎四方游客。它不仅是作为佛教造像而为后人所景仰,更因为他形似疯癫、乐观知足、容忍世事的形象,而被众多的艺术家所青睐。  相似文献   

15.
文殊菩萨作为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菩萨之一,在石窟造像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特别是北朝和隋唐两个时期变化很大。通过对北朝至隋唐的石窟造像中文殊菩萨式样变化的梳理,概括文殊菩萨形象的不同式样及其产生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陈璟 《美与时代》2014,(7):104-105
20世纪80年代,女作家迟子建带着她美丽而忧伤的北极村童话和中国北疆最原始的风景走上了文坛,给当代文坛注入了一股别样温情而感伤的气息。在她纷繁复杂的小说世界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精心刻画的女性人物。迟子建一方面以充满诗意的叙述将她们描绘成从大自然中走来的纯美精灵,另一方面又感同身受着她们的忧伤,并以深邃的笔触探究着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同时以其特有的叙述方式和故事建构消解着这种悲剧。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时期的宗教绘画作品内容单一,风格简单,只是作为一种手工艺品为满足宗教的需要而存在,因此缺乏创新性。但是,它们体现了当时制作的较高水平,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开始对绘画材料、解剖、透视等与艺术相关的学科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绘画中提出了空间的概念,突破了旧有的构图模式,并利用解剖、透视等科学原理对绘画创作进行了革新,因而使文艺复兴的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虽然宗教绘画达到了巅峰,但也造成了难以突破的模式和定律。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中的许多神仙形象都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从道教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神仙形象也正是道教世俗化的产物,是“神仙”由单纯的宗教象征进入到世俗领域和普通人生活时的一种变化。本文在这一宗教背景下,探讨了明清小说中神仙形象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一文学现象与道教世俗化过程中道教神仙体系对民间神灵的吸收及改造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艺术的症结,在于缺少了浪漫而真诚的创作心态。当代艺术家应当以三分浪漫、七分真诚的心态投入创作,对人生与时代进行观照,将塑造中国艺术的国家形象视为个人的使命与诉求。  相似文献   

20.
从近年来热播电视剧中抽取女性形象随机样本,引入“女性形象建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商业他律共同作用之下,近年来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社会、经济地位虽有大幅度提升,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污名化、“被看”等情况.对于已然存在于女性形象之上的传播偏向,外在地位的提升并不足以遏制这一趋势.反之,强化女性的内在性别意识和性别认同,避免被男性同化成为“男性化的主体”,确立女性形象自觉的主体存在,或许是应对电视剧中女性形象传播偏向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