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去年是三中全会召开观周年纪念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胜利的20年。回顾2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充裕的物质满足,而且在精神面貌上也有7一个根本的改观。特别是经过全国上下的努力,我国已经走上7法制社会的轨道,依法办事,依法治国,政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根本保证之一。中国是一个历史进久的国家,宗教及其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姿的组破部#,它长期存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本身也是一个社会实体,有其存在的现实性和历史性理由。请你本朱是每个社会成员的私人事情,并不能…  相似文献   

2.
国外宗教立法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法一词,通常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宗教信条的法律化,即宗教政治集团借助于国家政权使宗教信条具有法律意义,通过宗教组织及宗教法庭,惩罚违反宗教信条者,例如产生于中世纪的教会法、伊斯兰教法等;二是调整宗教社会关系的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宗教》1998,(2):24-24
全国宗教立法概况(1997年12月统计)一、国务院颁布宗教行政法规2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1994年1月31日国务院第144号令;《宗教活动场所登记管理条例》,1994年1月31日国务院第145号令。二、部门规章3件《宗教社...  相似文献   

4.
我国宗教立法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30年的艰辛探索和积极实践,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宗教方面的法律框架,成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教情的宗教立法之路,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今后应当按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继续推进宗教立法工作,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在内的较为完备的宗教方面法律体系,为宗教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宗教事务作法律上的规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我国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新时期新阶段积极推进宗教立法应当以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及抵制境外宗教渗透为宗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原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以及政教分离原则。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2016年5月17日)上,首次把宗教学列为加快完善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11个重要学科之一。这一重要指示,对我们深入开展宗教研究、普及宗教知识与宗教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着眼于全球化时代的学术视野,从国际理论界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出发,试论全球宗教问题的严峻性、世界宗教知识的必要性,以及深刻领会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发布了一个名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文件,其中“依法”这个词出现了28次,这意味着,在中国,任何事情都要依法予以处理,包括宗教事务管理领域。1、现状:5个部分涉及的宗教法律、法规(1)宪法和法律中的有关条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中,共有43个条款与宗教事务有关。宪法第36条是所有宗教法律与规章的基础。它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它还写道:“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及“国家…  相似文献   

8.
宗教立法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宗教立法工作中必须重视宗教政策研究在依法治国形势下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必然从单纯依靠政策管理逐步转向依法管理。在这个大背景下,在加快宗教立法过程中,宗教政策的研究可谓举足轻重。首先,宗教问题的特殊性,要求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不能放弃长期形成的统战教育...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按照加强社会主 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党委、政府和人大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宗教立法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加强宗教法制建设是新时期宗教工作走向法制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决策,从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加强宗教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0.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生存、演变、发展至今。宗教有其严密的组织和独立的行动,成为国际关系中一种不可轻视的力量。伊斯兰的扩张、十字军的东征,以极其惨烈的形式向世界显示了宗教的威力。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宗教因素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内生变量,印巴冲突、巴以冲突、原教旨主义的兴起使宗教与政治联成一体,对宗教的任何忽视将会犯下大错。目前,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民族性宗教主要有道教、犹太教、印度教、锡克教、神道教,还有许多新兴的宗教和大众神秘文化等等。当代宗教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哪个地区,哪个民族没有宗教。宗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宗教,只是他们信奉的宗教的种类不同。由于宗教普遍存在,有的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说,信仰宗教出自人类的天性,和人的本能一样,只要有人类,就有宗教。这种看法没有事实根据,  相似文献   

12.
一、北爱问题由来北爱问题由来已久。自公元12世纪起,英国国王开始介入爱尔兰事务。1541年,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自称爱尔兰国王,他同罗马教皇的决裂以及把属于新教安立甘宗的英格兰教会确立为英格兰官方教会的做法,使英爱之间的政治纠纷又掺入了宗教因素随着英格兰宗教...  相似文献   

13.
早就听说,国家对宗教立法的工作是非常重视的,国家宗教事务局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这项工作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为此笔者特意采访了曾任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主任的赵匡为研究员c按约定的时间,来到了赵先生的家里。借大的客厅,陈设之简单,超出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立法的探索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当代中国,如何将宗教事务纳入法治的轨道,健全宗教立法,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依法行政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共产党宗教立法的探索历程,对于贯彻《宗教事务条例》,推进宗教事务管理的法制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立法的探索历程,可以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前后至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首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法制化的开端。1931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江西中央根据地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  相似文献   

15.
我们几乎都能肯定,诸宗教之问或多或少都有"排他"倾向,认为真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其他宗教信仰或多或少是错误的.一般宗教都在宣传自己的优越性,为自己的存在合理性寻找依据,即使是那些自认为是"非宗教的宗教"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协调的问题,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社会实际问题。本文认为,这一协调不是指唯心论和唯物伦、有神论和无神论这两种不同思想体系和世界观的调和,更不是国外资产阶级学者所鼓吹的宗教可以补充甚至代替马克思主义。而是在爱国爱教的基础上,以宪法为准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不断克服不协调的因素,团结宗教教徒和广大信教群众,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对立论”认为宗教永远是科学的敌人。有人认为,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是对立的。(1)宗教是对超自然对象的信仰与崇拜,科学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对象。(2)宗教的认识方法是反经验反理性的信仰主义,而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3)科学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宗教则妨碍生产力的发展。(4)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有人认为,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宗教与科学的对立表现在:(1)科学主张认识的相对性,宣称任何一种学说或理论,只是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近似的相对的知识,反对认识的穷尽性;宗教主张认识的绝对性,认为宗教的教义与教条是神的启示,是永恒不变的真理。(2)科学以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真伪的标准,凡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任何理论、学说、信念都必须进行改进或否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论述了印度属人法的历史与独立后《印度宪法》所规定的“统一民法”目标、独立后印度属人法的改革及其所面临的困难、民法改革与印度教民族主义政治的冲突等。本文特别分析了在印度特殊的宗教政治氛围中,人们的宗教权利与政府的宗教平等政策之间,尚存在着协调的难题;作为立国基础的世俗主义在印度并没有形成共识,更没有成为宗教与立法分离的依托。在生活方式即是宗教的国情下,统一民法不能够避免依赖宗教和习俗,更不能最终解决民法与宗教文化、多元社会、民族政治相关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加强宗教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王培英●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对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出了目标、任务、方向和道路。“依法治国,就是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