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靖  杨桂芳  刘志方  潘运 《心理学探新》2012,32(3):236-239,251
该研究通过记录读者自然阅读中的眼动过程,对比考察了中文阅读中基于字和词的跳读与返回抑制事件。结果发现:(1)跳读事件并不影响眼跳前注视的持续时间,说明阅读过程中的眼跳计划被同时制定;(2)在一定范围内,眼跳幅度越大,跳读后注视的持续时间越长,这反映了基本的预视效应;(3)中文阅读中存在返回抑制现象,但这个现象产生的基本依据是低级的空间线索,而非词汇语义单元。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阅读中眼动控制的研究进展,具体探讨了阅读过程中关于注视点停留位置、跳读、回视和注视时间等方面的研究,并对Morrison的眼动理论模型、O'Regan的战略战术模型和Reichle最新提出的E—Z读者模型进行了评述。最后,提出在吸收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的同时,要注意考虑中文与西文阅读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跳和注视是阅读过程中的两种基本眼动现象.目前在对阅读的眼动研究中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与眼睛何时移动有关的时间维度的眼动指标,具体包括以字或词为兴趣区的眼动指标,如单一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时间、第二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离开目标后的首次注视时间、回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等,以及以短语或句子为兴趣区的眼动指标,如第一遍阅读时间、向前阅读时间、第二遍阅读时间、回视路径阅读时间、重读时间等.另一类是与眼睛移动位置有关的空间维度的眼动指标,具体包括眼跳距离、注视位置、注视次数、跳读率、再注视比率和回视次数等.在使用眼动指标时,需要注意眼动指标的分类、原始数据的删除标准以及眼动指标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并不会注视每一个词,而是不断地跳过很多词。在英文阅读中至少有30%的词被跳读,在中文阅读中近50%的字词被跳读。那么被跳读的字词是否得到加工,何时得到加工,是当前阅读过程中眼动控制模型关心的基本问题:具体包括(1)词跳读是基于副中央凹处词汇的完全识别还是部分识别后发生;(2)中央凹加工负荷是否影响对下一个词的跳读;(3)副中央凹和中央凹加工效率与词跳读的关系是什么;(4)较低水平的视觉信息(如词长、复杂性)和较高水平的语言信息(如词频、预测性)如何交互作用决定一个词的跳读。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最后结合中文阅读中书写系统的特点,对未来中文阅读中词跳读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操纵目标词的预测性、词频和阅读技能水平,考察句子阅读中词汇预测性对高、低阅读技能儿童眼动行为的影响,揭示其在儿童阅读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儿童对高预测词的跳读率更高、注视时间更短,且预测性与词频交互影响跳读率和注视时间;预测性对高阅读技能儿童早期的跳读率影响更大,而对低阅读技能儿童晚期的再阅读时间具有更大影响。结果表明:词汇预测性影响儿童阅读的眼动行为和词汇加工,且作用大小和发生时程受阅读技能调节。  相似文献   

6.
采用EyeLink-Ⅱ眼动记录仪,探讨了大学生阅读句子时的词跳读率.实验采用2(语境预测性:可预测语境、不可预测语境)×2(词语熟悉度:高熟悉度、低熟悉度)的两因素重复测量设计.结果发现:(1)中文阅读中的词跳读率存在着语境效应,在可预测语境下对高熟悉度词的跳读率为45%,对低熟悉度词的为27%;在不可预测语境下对高熟悉度词的跳读率为10%,对低熟悉度词的为8%;(2)中文阅读的词跳读率存在着词汇的主观熟悉度效应,不论在何种语境下,高熟悉度词的跳读率为28%,而低熟悉度词的跳读率为18%;(3)中文阅读中,语境预测性和词汇的主观熟悉度共同作用于词跳读.  相似文献   

7.
词跳读促使了阅读高效地进行。被跳读的词主要根据前文语境和副中央凹预视提前得到加工。分析跳读的影响因素可知,相比于语境因素(特别是预测性)和副中央凹词汇因素(如词频),副中央凹词的视觉词长信息对跳读的影响最大。跳读密切联系当前眼动控制的两大内容,理想的阅读眼动控制模型需区别语境不同信息(即预测性、语义合理性和句法合理性)对跳读的作用。未来可扩展中文跳读的研究,解决中文跳读单元问题及相关争论。  相似文献   

8.
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国利  白学军 《心理学探新》2001,21(4):25-28,56
对国内外有关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而国内的有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对相关内各进行了扼要的介绍,最后作者对阅读过程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项消失文本实验考察中文阅读中眼跳选择目标的策略问题.实验一操控注视词(词n)上不同位置汉字的呈现与消失情况,结果发现无论单字消失条件(注视字消失、非注视字消失)还是单词消失条件,三种消失条件对再注视概率的影响程度相同,说明词内再注视眼跳选择目标的基本依据单元是整个视觉词汇.实验二操控词n+1处汉字的呈现与消失情况,结果发现只有词n+1消失条件的跳读概率大于控制条件,词n+1消失条件下的相邻词间眼跳数量小于控制条件,词n+1内单个汉字的消失(字n+1消失和字n+2消失)条件都不影响跳读概率和相邻词间眼跳数量,说明相邻词间眼跳选择目标的基本依据单元是汉字.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字词加工在眼跳目标选择环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阅读知觉广度眼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述评了测量阅读知觉广度的实验范式,并对阅读知觉广度的研究成果以及影响阅读知觉广度大小的因素进行小结,最后对国内研究阅读知觉广度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