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意会之美     
人们在感悟到世象的一定玄机,得知事物的某些奥妙后,往往会说,此事"不可言传,只可意会"。是的,并不是所有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都是可以用言语来进行的,因为有些东西如以言传,轻者会言不及意,表述不清,重者还会一经道破,即乖事实,一落言筌,便成谬误。只因为如此,意会才是人间的一种大美。  相似文献   

2.
与心灵对白     
心灵是纯洁的象征,与心灵对白,就会拭去思想上的每一粒凡尘,拓宽眼前的天地,收获一片真诚;心灵是一扇明静的窗,与心灵对白,烦恼定会不翼而飞,快乐常常如期而至。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逾越     
一个真正活出信仰的人,在他的生活中会经历无数次大小的逾越与重生。这种逾越的认知,有思想、意识上的、有行为上的、有心灵上的,但在这其中的每一次逾越都不是独立的,因为你思想的逾越会改变你的行为,你爱的行为会影响你思想的转变;这逾越更不是孤独的,因为是与主耶稣一起走过,若是孤独的走过那不是真正的逾越,那是自欺、是自负,  相似文献   

4.
心灵的开放与开放的心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哲学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心理主义,一是语言哲学。自从二十世纪哲学界发生“语言转向”之后,语言哲学大行其道,但是心理主义的潮流并未消声匿迹,它们是互相批判、互相补充的。不管今后会出现什么结果,就中国哲学而言,在心理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并将对今后哲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是可以预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是一种心灵哲学,因为它不是把目光投向世界,解决世界的存在问题,或本体论、认识论问题,而是回到心灵,解决心灵自身的问题。当然,在解决心灵问题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到心与物、心与道一类主客关…  相似文献   

5.
程捷 《管子学刊》2001,(3):93-94
一部好的思想史,对所有具备一定知识的人,都可以说是开卷有益。因为思想史不仅限于一家或少数几家的思想。像中国思想史,它包括了中国几千年最重要的和次要的思想家的心灵和观念的活动。即使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也包括了从先秦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几百年在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变迁。孔子、墨子、庄子、老子、杨朱、苟子……各有各的理想,各有各的主张,尽管我们并不一定同意他们的理想和主张,但他们的执着和热情,会给我们很多激励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我爱《思维与智慧》,因为她是:人文的天堂,精神的家园,快乐的驿站,心灵的盛宴。我爱《思维与智慧》,因为她是:思维的开发区,思想的后花  相似文献   

7.
因为有你     
孤寂哀伤里是你让风儿吹开心灵尘封的门窗把爱的阳光雨露洒遍每一个角落茫然徘徊中是你让云儿慰平深深紧锁的眉头把擎天的标杆插在迷惘的前方因为有你—心灵的天空不再是苍白一片因为有你—生命的原野肯定会生意盎然因为有你@程大永~~  相似文献   

8.
身体损伤犹可医治,思想生疮难以痊愈,所以才有择良师交益友之古训。读书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书读多了,读杂了,固然博闻广见阅历丰富了,却未必一定是好事,因为见得多了,想得多了,心灵失衡的几率自然也大得多了。澄静的心灵遭到破坏了,幸福的感觉就会丧失。难怪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相似文献   

9.
一、容格美学思想的心理学基础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容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的美学思想完全衍生于他的心理学理论,是他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神话乃至文学艺术的成果;容格的美学思想又是容格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支柱,因为他的重要的心理学贡献往往从美学分析与艺术分析入手。因此,要了解容格的美学思想,需先了解他的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理论,而了解容格的美学思想又是了解容格心理学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容格的心理学理论建立于他对人类心灵问题的深切关注。他曾反复指出:“我深信,心灵的探讨必定会成为未来一门重要的科学……这是一门我们最…  相似文献   

10.
学会欣赏     
人生需要学会欣赏,而不要只用一双忙碌的眼睛去观看。因为人生如果缺少欣赏,就会缺少许多乐趣。欣赏就是赏识和领略,就是用眼睛、用耳朵、用心灵,去感受上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份美好。  相似文献   

11.
诗歌疗法     
诗歌,是一种最接近人类灵魂的艺术,它是诗人精神世界的细腻展示和各种情感的优美流露。而诗人,堪称整个人类丰富情感的集大成者和心灵的代言人。正是因为如此,诗人们创作出的诗歌才得以广为流传,与大众产生思想共鸣。  相似文献   

12.
在学生眼里,老师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请老师不仅要精心地培植而且要小心地呵护这些成长中的树苗。不要因为自己的不满、粗疏与偏颇而使他们受到伤害与摧残。事实上,老师自己不经意的言行,也许就会刺伤那些幼小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耶稣的眼睛     
桂志文 《天风》2013,(11):37-37
眼睛就像针孔摄像头,因为有了她,世界都在我们眼里;因为有了她,我们也会“赤裸”在别人世界。这扇窗帮助了我们,也暴露了我们,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以为自己仅仅是世界的观光者,其实别人早己从我们这扇窗户里看到了屋内的风景,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念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保守你心。  相似文献   

14.
贞洁之德是人伦的珍宝,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及保护,应积极地修养健康的思想,正直的言语及光明的行为。在男女普遍共事的今天,我们要谨言慎行,极力避免有“弦外之音”的言行,我们的心灵就象一条河,有许多不道德的污泥及秽物流入我们的脑海。一切不洁之思想,组成不道德的污泥。我们五官,尤其眼目与双耳,是带入各种肉感的想像,进入脑海里的主要源流。影响我们脑海的污浊源流是:黄色的书刊画报及淫偎的音像制品等。造成伦理上的污泥与秽物,污染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常该从心田中掘出那些污秽的东西,以保心灵的清洁与平安。为达这种…  相似文献   

15.
论尊严     
对人的存在而言,尊严与权利相提并论.尊严是指个体和共同体的存在所享有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包括尊重和自尊.同时,不能把尊严仅仅理解为权利,尊严还是心灵的情感、感觉,尊严是一种道德情感,具有道德属性.人的尊严是对人存在的基本价值主要是内在价值、人格价值的确定.人因为会思想,因为有理性而配享尊严.尊严感丧失,造成了现代人生存的困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盛行.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尊严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和建设一个崇尚尊严的社会,对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去吧乘上载满爱的列车,别回头,因为这不是分离。去吧!敞开满盛热情的心灵,别落泪,因为这不是分离。群羊漫野山岗,正等你们去放牧,只有你们的爱抚,他们才会燃起生活的希望。幼苗破土荒野,正等你们培养,只有你们的浇灌,他们才能茁壮成长,才会给人沁心的芳香。去吧!高举真理的旗帜别畏惧,因为这不是分离。去吧!迈开坚强的步伐,别害怕,因为这不是分离。干枯如竭的心灵,正等你们去滋润,只有你们的爱心,他们才能放出束束光芒,才能使福音之光播撒四方。整装待发的信友,正等你们去领导,只有你们的指引,他们才不致走错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章立足于分析康德对“客观的德性法则如何在主观上也成为实践的”这一问题的回答,梳理了康德的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思想,提出了两个步骤的理论:判断力的练习与自由的意识;并分析了方法论与实践理性批判的分析论在方法上的统一。康德认为这一方法论思想对道德生活与道德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自由的意识以及对自己的敬重是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因为它们也是人在内心防止心灵的腐败与堕落的惟一守卫者。  相似文献   

18.
心·杯具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果汁时,人们会说"这是一杯果汁";当它装满牛奶时,人们会说"这是一杯牛奶";当装满空气时,人们会说"这是一只空杯子"。人的心灵宛如杯具,心灵装满什么,就拥有什么样的心,别人也会适时唤着"这是一颗××心"。当心灵装满热爱时,人心就是积极的;当心灵装满冷漠时,  相似文献   

19.
新创企业的管理者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员工精神萎靡,工作积极性不高,是因为工资还是因为情感?不少企业都重视用物质方式来激励员工,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其实内在激励也许是一种更有效的激励,因为对许多员工来说,他们面临的是心灵的困惑。EAP:全员心理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心灵的成长一定得益于某个契机,是这个契机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场合,在这个场合让你遇到了某人、经验了某事,于是乎,一种不期而遇的顿悟在你的思想中诞生,你的智慧之门因之而开启,你的心灵便获得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