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国成为了时代所趋,这就要求把宗教治理纳入法治轨道,推进宗教治理法治化发展,从而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新时代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宗教治理工作,就需要加强党对宗教事务依法治理的领导,依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新时代推进宗教治理法治化发展,需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不断优化完善宗教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宗教治理法治化宣传教育,树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法治意识,从而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提升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如何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提升宗教治理体系建设水平,是目前我国宗教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宗教治理属于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从社会事务的角度而言,宗教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部分。为此,笔者拟围绕宗教治理主体、宗教治理对象及内容展开思考,认为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要有效进行宗教治理,首先,必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的原则;其次,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水平是宗教综合治理和国家系统治理的根本;最后,夯实宗教治理的基础,加强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宗教综合治理能力,积极完善宗教自身体系建设,规范宗教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和切入点,创新推进宗教工作是新时代的历史必然要求。总之,只有坚持宗教治理的原则,不断提升国家系统治理体系法治化水平,夯实宗教综合治理的基础,才能不断完善宗教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宗教法治化建设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宗教中国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中国宗教法治化建设的新阶段,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我国宗教法治化建设成就斐然,《宗教事务条例》修订,《民法典》颁布,地方性宗教事务条例、宗教规章和规范性法律文件制定和实施,宗教领域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宗教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5,(3):19-2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与国家治理息息相关,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立法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基本方式,立法体制创新是国家治理转型的关键环节。随着国家法治化程度的提高,立法体制越来越成为多元利益博弈、平衡和竞争的重要机制,立法模式也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一宗教工作法治化是推进宗教事务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宗教工作法治化不仅体现了党的执政方式的科学化变革,同时也彰显出党对宗教事务管理的现代化趋势。宗教工作法治化是将法治理念植入公共权力领域、进而延伸以解决宗教问题的一种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既是立法主体,也是依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实施宗教治理的执法主体,是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化的主导因素。当前,党和国家对宗教工作法治化建设已  相似文献   

6.
宗教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及其治理问题一直是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议题。围绕国家如何治理宗教这一核心问题,本文总结了宗教治理的三种模式:自由竞争模式倡导政府与宗教划界,不同宗教在宗教市场竞争中"自治";整合嵌入模式强调政府积极干预,将宗教组织吸纳至体制内加以有效治理;而互动平衡模式则将宗教间关系视为一种宗教生态,政府仅在必要时刻出手维护宗教生态的"平衡"。以上三种模式为思考国家治理宗教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不同治理模式运行背后所隐含的条件性约束及治理盲点限制了其推广和复制的空间。综合既有模式的优势及中国宗教的实际情况,对具有中国特色宗教治理模式的探索需要将其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当中,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框架基础上,构建"一核领导,多元共治"的中国宗教治理模式,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推动宗教治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6,(5):5-11
西方国家的民主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进程是分阶段进行的,而中国的民主和治理现代化则是叠加进行的。这种"时空错差"就使得中国国家治理在民主化进程的反应陷入限制国家权力和保持国家权威的悖论性之中。面对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应该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现代国家的治理之道,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放在一个"政道"的层面上:应高度注重人民对于国家政治体制合法性的认同;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应建立一个政治文明的国家。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厘清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使两者在国家治理中达到均衡,对保障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改革进程中,建立以法治和宪制为基础的民主治理,是使民主与法治建设逐渐走向实然均衡的关键。一个宪法体制(依宪而治)的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民主与法治在这个制度框架内,才能和谐、共容。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结构,提升与现代社会相配套的治理体系和能力,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现行宪法体制,使之成为一个与日常政治相适应的宪法。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根本方式,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制度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期做好宗教工作的基本指引,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化,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必须不断总结宗教工作经验,完善涉及宗教事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探索宗教工作法治化路径,依法规范宗教事务管理。  相似文献   

9.
许烨 《中国宗教》2022,(12):30-31
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这不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较好地处理宗教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推进宗教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方式。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置于国家治理的总体框架之中,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宗教事务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法律保障与规范体系,是法治国家处理宗教事务的主要方法和重要标志;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是一部蕴含法治理念及法治化治理原则的法律文献,其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宗教治理法治化建设迈入实质性阶段;建立健全与法治精神相契合的宗教工作运行机制、信教公民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以及《条例》实施成效的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机制,是践行新修订《条例》法治精神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宗教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宗教治理不容忽视。基层宗教治理是宗教治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层面。推进基层宗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处理好多元主体之间、宗教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政府行政管理与宗教组织自我治理等方面的关系。同时,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无神论》2021,(5):32-38
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针对农村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思路、突出重点,采取针对性举措,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风险隐患,实现宗教工作由"治标"向"治本"深化,使得宗教治理由"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有机统一,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系统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如何在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做好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是摆在宗教工作者、宗教研究者乃至宗教界人士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网络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强化阶段、巩固阶段。通过法律来规范新兴的网络宗教事务,运用法律来协调由宗教和网络结合而成的新型立体化社会关系,既是对网络时代宗教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准确把握和积极应对,也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网络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在起步阶段,中国共产党随网络宗教事务发展态势及时调整网络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的重点;在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推进网络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在创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网络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同时纳入新时代宗教工作和互联网工作全局;在强化阶段,中国共产党要求网络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服务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并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伦理秩序既是"生成"的,也是"建构"的。强化"伦理秩序"意在拓展和挖掘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和价值深意。建构或提供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发展相适应的、满足人民幸福生活需要的社会伦理秩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发挥蕴含于国家治理中的基本伦理关系、主流价值诉求及其善恶研判标准的伦理秩序功能,以聚合国家治理秩序的复线图景,则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机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德治与法治的协同共治,以形成伦理秩序的价值共识,将成为建构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伦理秩序的方法论原则和践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与国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继荣 《学海》2015,(2):15-28
"治理"是近年来国际学术讨论的热点概念,中国新一届政府领导人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国家治理"概念更成为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以"现代化研究"为背景,引用国家理论和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讨论"现代国家"的概念,试图说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含义,并从中国国家治理的现实问题出发,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任务。本文认为,"现代国家"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国际政治意义上实现领土和治权统一的国家;二是政治发展意义上确立法治和民主问责制度的国家。中国在第一种意义上很早就成为了"现代国家",但在第二种意义上,仍然面临艰巨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第二种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建设,贯彻国家治理的统一性和均等化原则,着力于国家基础制度建设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民宗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和新修订宗教法规,结合市情,积极探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一思想两法规四办法三制度"着手,不断提升全市宗教事务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一、"一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我国国家治理指出了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作为国家治理一个组成部分的宗教治理,也应当遵循这些基本原则。本文探讨了人民利益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原则、法治原则对我国宗教治理的指导与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凝聚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成为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象征和标志。宗教事务治理的范畴既囊括民事领域,又包含行政领域,既涉及人身关系,也覆盖财产关系。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必然与宗教领域法律规范一起更好地支撑宗教事务治理法治体系,必将对推进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