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上海、北京海淀区、苏州、潍坊、青岛、无锡等地率先进行了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改革的尝试,通过建立不同性质的中间机构来理顺政府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我国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改革的不同模式以及政府治理机制改革对公立医院行为和政府监管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博弈论视角下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革正在进行,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仍未得到解决,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以博弈论为视角,分析了政府、公立医院、居民三方之间的博弈关系,并从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重视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增加居民博弈砝码等角度提出了完善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公立医院改革中的相关利益集团及团体冲突,发现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城乡居民和中央政府,阻力主要来自公立医院和地方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四种模式进行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损益剖析并从团体平衡的视角探究改革政策形成过程的不足、政策内容设计的缺陷.提出政府平衡各团体利益的五种途径:明确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厘清政府与公立医院的关系、制定游戏规则、协调利益冲突、干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4.
取消“以药补医”,回归公益性以及增加政府投入并不能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从哲学思考的角度分析指出,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正确的医生定位、在法律框架内解决医患矛盾、纠正扭曲的服务价格、采用合理的就诊次序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才是公立医院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组合模式决定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协同改革。为正确选择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组合模式,在对医疗保险两种付费方式、公立医院四种体制机制、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八种组合模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组合的两种适配模式,进而提出了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组合的优先选择方向和权变选择策略,为当前我国公立医院体制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协同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讨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阐明公立医院治理结构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着重从委托代理、资源汲取系统和产权形式的特殊性三方面论证治理结构改革的依据,提出明确出资者(捐赠者)、决策者、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公立医院治理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立医院产权改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盘活医院存量资产,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吸纳社会资本,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确保社会成员看病方便,看得起病.主要形式是产权整体转让和建立两权分离的现代产权制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出资人监控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从制度及管理上的伦理缺陷分析了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原因.医疗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公立医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人的尊重、公平优先的原则为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提供了伦理依据.加大政府投入,加强行业监管,推进卫生系统的信息化,进行产权、财务制度、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基层合作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新加坡医疗体制的现状;新加坡医疗体制与公立医院改革包括从社会安全网和国家福利哲学的整体角度建设医疗保障与监督体系;系统化思考和实施公立医院的内外部改革;通过动态治理和彻底执行以满足环境变化和国民需求;提升医生群体的地位;合理分流病人.这种思考逻辑、实施路径为中国医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公立医院增设药事服务费是医疗收费的一次重大改革,涉及多方利益.正确、科学调适“利益”问题,事关改革成败.药事服务费利益调适应遵循与医改整体目标相一致、患者利益第一、政府责任以及因地制宜原则.提出伦理调适与政策、经济调适并重;加大行政监管力度;药事服务费制度与现行收费制度改革同步;以此为契机建立新的医院考核评价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