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易经》《内经》阴阳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经》《内经》阴阳说之比较陈利国《易经》作为哲学典籍,其思想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以阴阳两种属性的对立统一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吸取了大量的哲学思想,建立起了以阴阳五行为论理工具,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脏象经络为理论核...  相似文献   

2.
《易传》、《中庸》、《大学》是早期儒学的三部重要经典。然而,如果仔细研读这三部经典,其中均含有对道家思想的汲取与改造,并各自从特定层面展示着儒道两家思想的会通。下面,即对这个问题作初步探研。一、《易传》与道家思想《易传辟为解经之作,与《易经》有很大不同。如果说,《易经》是一部以八卦与六十四卦及卦父辞预测人事吉凶,指导人们活动的巫术宗教文化之书;那么,后出的《易传倒是一部抛弃了《易经》之宗教内容、继承人卦与六十四卦符号系统的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人文文化著作。《易传》与《易经》所以有如此差异,最根本的原…  相似文献   

3.
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观郑万耕战国前期和中期,道家倡导阴阳学说。到了战国中后期,齐国稷下学者邹衍以阴阳观念为核心,创立了阴阳五行学派。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对《周易》的理解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观念为易学家们所吸收,用来解释《周易》筮法中的变化法则。《...  相似文献   

4.
《法苑珠林》所征引的外典文献中,与佛教关系并不密切的《搜神记》占很大比例,共有一百二十九条,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巫史思想和阴阳五行观念方面。本文认为,以宣佛为主旨的《法苑珠林》广征《搜神记》,集中体现了撰者释道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巫史思想与阴阳五行观念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释道世以史弘法的观念和自身通过佛教思想融摄传统志怪思想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儒、道二家思想的地域特点和最初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所孕育的古代文化,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源头。孔子吸收夏商周三代的传统文化,构造了以“仁”为核心的、既维护等级制度又强调原始民主和原始人道主义的思想体系。敬鬼神面远之和不研究宇宙的起源问题,是孔子哲学的一大缺点。道家起源于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缓慢的荆楚地带。这里的文化富于浪漫主义精神。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老子抛弃了神,构造了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其特点是重天道、尚自然、超脱、任达,主张无为而治。老子是《易经》萌发出来的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而在《易经》中亦可寻觅出孔子用自然事物的性质和变化阐明哲理的思想方法、中庸思想和一些概念的端倪。《易经》中的太极、神、道、德、器、通、变、几、微凝聚着倡、道两家的智慧,它实现了两家思想的交融。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们读《易》和规《易》的目的,在于学习《易经》的道理和研究《易经》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从中受到启迪,进而有所顿悟,然后,把所有发现的结果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去.《易算》是我们研究和学习《易经》所悟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来自于《易经》的内容和研究(易经》的四大原则,即交易、简易、不易、交易.所谓“变易”,是指宇宙间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中的事物无时无刻都在发展变化和运动之中.“不易”,系指宇宙间万物旨变的条件下,还有唯一不变的东西存在,即能变出万象之物的东西不变,这就是万物皆变的事实水不变,…  相似文献   

7.
浅谈《周易》八卦与中国武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易》即《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萃,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周易》是天地之大道,也是人生之大道。以其阐明天理与人道,故名曰“经”。宇宙包罗万象,变化莫测,人生机缘际遇,难以逆料,是故《易经》之内容博大精深,蕴藏着极其深奥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其它各门学科无不存在着种种血缘关系。《说卦传》第三章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  相似文献   

8.
荣格对《易经》哲学的吸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易》象之象征功能来形象解释“力比多”的象征和受阻问题;二是吸收阴阳消息对待理论来有效阐释心理现象;三是吸收《易经》占筮的实操方法来增强撬动西方人思维的“阿基米德点”。其创造性转化主要表现为通过内化《易经》中的阴阳理论、旁通理论、天人合一理论、占筮理论、宇宙生成论和心性本体论来支持和扩充其已有的原型理论、共时性原则和自性化原则。其融通《易经》的未尽之处在于不明《易经》背后的圣人之意以致其理论缺失德化教育功用,知识吸收不彻底故难以实现本体自修与超越。了解荣格思想别开生面的建构,有助于在中国文化与西方心理学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促进中西文化的互补融通。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流行把儒家的基本思想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归结为"天人合一",并常常把"天人合一"的源头归结于《易经》。其实考诸中国思想史,把儒家的基本思想总结为"天人合一",特别是把"天人合一"的来源归结于《易经》的说法并不准确,是一种误导。《易经》的"天、地、人"三才思想较之于"天人合一"更为符合儒家思想的本旨。在儒家三才和谐的理念中,天、地、人三者各自都有自身的功能与价值。身为三才和谐结构中的积极参与者,人类拥有促进与维持宇宙和谐的重要责任。就环境哲学而言,儒家的"三才"说既不是"环境保护主义",也不是"自然保护主义",而且相对于大地伦理学与深层生态学等西方的整体性环境哲学而言,儒家整体性的环境哲学赋予人类在宇宙间以一个更崇高的地位和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事物变化发展的思想《易经》的作者,根据人类长期同自然作斗争的经验,逐步形成宇宙万物不断变化、绝非一成不变的观念。他们首先观察到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寒暑有消长,四时有更迭,草木有荣枯,人禽有生死;进一步从自然变化中,朦胧地认识到万物的变化带有规律性,从而形成了朴素的变化观。万物变化发展的思想,可以说是古人最早具有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萌芽。《易经》中关于这方面的思想资料,相当丰富。  相似文献   

11.
胡渭对后人以"五行生成数"和"九宫数"为"河图"、"洛书"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剖析,辨明了五行、九宫与八卦的关系,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之说,是一套独立的系统,它的五行生成之数说与<周易>中的天地之数说还是相矛盾的,也没和八卦发生任何关系."九宫数"原本与九数图的"河图"(或称"洛书")也毫无关系,也是后人硬把它们扯到一起的.胡渭的考证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但他认为五行数、九宫数与八卦、古河图原不相涉的说法,还是无可辩驳的.  相似文献   

12.
哲学视野下的京房八宫易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京房是汉代具有高度哲学原创性的杰出易学家,也是一位非凡术士。他准依董仲舒所重建起的儒家天人合一学说,创造性地诠释、转化了《易》,建构起表征其易学学术之自我的八宫易学,令阴阳五行学说,成为通贯易学整体天人宇宙学说的核心;五行学说,在其中得以首次全面彰显,并取得显赫中心地位;而三才之道,又衍展为天地人鬼之道;《易》之为书,也被明确定位为王者之书。后世之习京氏八宫易学者,下焉之士,仅知其筮占之用皮相之所是,而未得其易学本身神髓之所以是,其陋自不待言矣。  相似文献   

13.
王杰 《周易研究》2005,(1):58-67
本文对<易传>之成书及学派归属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后,从人类社会演进图式与"三材之道"、<易传>与理想人格塑造、<易传>与主体价值的实现三个层面对<易传>儒道结合的政治思想特征做了深入剖析,指出<易传>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观,在吸收和借鉴道家思想及阴阳家思想的基础上,把它们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为儒家思想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在更高层次上建构了儒家的天道观和人道观,从而达到为儒家思想寻求形而上价值依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论《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阴阳和谐思维是建构<易经>体系和<易传>解释系统的灵魂,它的形成与中国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是古代"五行"、"阴阳"、"天人合一"等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充分彰显了中国哲学与文化和谐思维的特色,它逐渐积淀成尚中求和的思维模式,对其后中国哲学与文化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荀子激烈批评思孟"五行"说的原因学界有过多种看法,而其深层、根本的原因却在于在荀子和思孟之间存在思维和哲学基础的根本差异,荀子所持有的是形而上学的二元论,而思孟"五行"说坚持的是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前形而上学的存在论。因为在孟子所因循的子思代表的春秋文化和荀子所站立的战国后期文化之间,知识范型与符号体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可以从"五行"说产生和流变的几个阶段中清楚地看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秦简《日书》中众多规则和方法的研究,指出在战国时期,不仅已经有了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完整表述,有了五行与四时、五行与四方(五方)、五行与天干地支以及五行与河图十数等的配属,而且五行寄生十二宫和三合理论亦已完成并普遍应用;此外,还出现了阴阳穷绝、阴阳击冲、五行无气等观念;关于五行旺相休囚死的重要观念也已产生。据此,本文认为,五行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在战国时期已经基本完备,基本成熟了;战国是我国五行观念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即成熟时期。在此之后,五行观念主要是在应用方面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国哲学中的阴阳论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但对于该体系所具备确切内涵的各方面、以及由其所结成的整个架构的整体理论性质,却很少有人能深入体察。本文通过对《周易》阴阳论的细致分析,提出该理论作为一种形而上学宇宙论,实则是一个内在含括生命论、差异论与秩序论等三个主要方面,并以其中生命论为根基也是最终目的的层级结构。  相似文献   

18.
研究《周易》生命哲学,单向度地从宇宙论演绎太极阴阳变化,或从心性论凸显易道生命实践的主体能动性,都无法实证宇宙大生命一体贯通的诚明合一之境。在熊十力哲学多元文化渊源和思想元素中,《周易》无疑是其哲学创新的最深邃的理论源泉和精神根基。宇宙本体与生命主体圆融为一,以生生之道涵化主体心灵,用主体心灵担当天地之情,成为熊十力《新唯识论》生命哲学理论突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ngages in a comparative analytic study of the notions of time and change in the Yijing.It analyzes the Yijing's philosophy of time as a version of the B-theory of time,which regards time as having multiple timelines,without any "privileged present." In the Yijing's hexagrams,events and situa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earlier than,simultaneous with,and later than relationships.Time in the Yijing does not have a unique "present";rather,time is marked by relationships among events and situations.Furthermore,in the Yijing's philosophy of time,change is essential to the existence of time;change is what makes time possible.  相似文献   

20.
While the psychological underpinnings of social ideology are well established,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underpinnings of economic ideology. In this study, I assess whether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re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ideology and when personality traits are more strongly or more weakly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ideology. I hypothesize that low income attenu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Big Five traits and economic ideology. Studies conducted in Denmark,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show that Conscientiousnes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conomic conservatism, while Agreeableness and Neuroticism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conomic conservatism. Moreover, low income attenu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economic ideology. I report a weaker association between Agreeableness and economic ideology among poor people compared to wealthier people in all three countries. Low income also attenu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conomic ideology and the traits Openness (Denmark), Extraversion (United Kingdom), and Neuroticism (United States). I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addressing the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economic ideology by showing that (1) economic ideology has a distinct set of personality correlates and (2) low income attenu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m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economic ide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