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天黑好赶路     
正逆境使人成熟,绝境使人醒悟;麦穗越成熟,就越懂得弯腰;而人越懂得弯腰,才越成熟。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放弃,变成自己对自己的放弃。人生的日子,都是越过越少,剩下的日子,都是越来越重要。所谓顺其自然,并非代表我们可以不努力,而是努力之后,我们有勇气接受一切的成败。当你受到意外的打击时,与其逃避,不如将困境视为成就的  相似文献   

2.
记得有一篇论述“秘密”的文章写道:“只有完全成熟的人.才有真正的秘密;不太成熟的人,只有暂时的秘密,不成熟的人,则根本没有秘密。”表明了心中能装下秘密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人。  相似文献   

3.
成熟是一件好事情。庄稼成熟了,才能收割;果实成熟了,才好食用。人亦如此。成熟的人,说话办事有板有眼,稳稳当当,不像那些毛手毛脚的愣头青,毛毛躁躁,冒冒失失。做人需要成熟,成熟就是恰到好处。但是,太成熟了,又未必是件好事情。譬如瓜果,熟过了,味  相似文献   

4.
<正>"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将气候、风雨、季节搞得混乱不清;他残害他的狗、他的马和他的奴仆;他扰乱一切,毁伤一切东西的本来面目;他喜爱丑陋和奇形怪状的东西;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在《爱弥儿》  相似文献   

5.
成熟是一件好事情。庄稼成熟了,才能收割;果实成熟了,才好食用。人亦如此。成熟的人,说话办事有板有眼,稳稳当当,不像那些毛手毛脚的"愣头青",毛毛躁躁,冒冒失失。做人需要成熟,成熟就是恰到好处。但是,太成熟了,又未必是件好事情。譬如瓜果,熟过了,味道也就变了。做人太成熟了,就会心机太重,城府太深,谙于世故,老谋深算,深藏不露,叫人捉摸不透,难以  相似文献   

6.
记得有一篇论述"秘密"的文章写道:"只有完全成熟的人,才有真正的秘密;不太成熟的人,只有暂时的秘密,不成熟的人,则根本没有秘密。"表明了心中能装下秘密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人。那么,一个人心中到底能装载多少秘密呢?有人说:没有秘密的人不会幸福的,有太多秘密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一编第十章"道德和法。平等"中表明:一切人,或者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者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这种平等要求是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观念中引申出来的;平等观念是一种规范性价值判断,是正义的表现;现代平等要求是资产阶级首先提出来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只停留在政治权利的平等上;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则要进而实现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平等;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体论或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一切东西的基础或基质(本原)。历史过程或历史观意义上的主体,是存在意义上的主体范畴在历史领域的推广应用。马克思对历史主体范畴的界定,是和他的唯物史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在其成熟著作中认为,现实的人,或人们的生产活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就是历史的主体,同时又是历史的客体。  相似文献   

9.
雪花的启示     
赵明冬 《天风》2006,(5):43
“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20:24) 人生活在世上,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是苦?还是乐?更不知道自己的寿命能有多长。但是,人们却可以有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生活态度:有的人喜欢看重一切,有的人常常看淡一切。有的人喜欢开开心心,有的人不免悲悲凄凄。有的人想做自己的事,有的人想为别人做事。有的人忙碌一生,结果都不知道为何而忙碌。有的人具备着良好的思考能力,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  相似文献   

10.
佛言祖语     
《法音》1988,(9)
一切菩萨,复有四法,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劫海,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萨,皆应修学;三世菩萨,所学处故。  相似文献   

11.
智慧语丝     
正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正是因为不完美,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犹如走路的速度》人总是害怕去追求自己最重要的梦想,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或者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保罗·戈埃罗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梁文道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泰戈尔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平凡的世界》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  相似文献   

12.
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上最大的渴望是什么呢?也许有不少的父母或老师回答,考入重点高中,考入大学呗。其实,青春期学生心理最大的渴望是独立和成熟。看来,成人好忽略青少年对成人感的迫切热忱,犹如青少年不理解成人对人情的世故,这个中道理被钱钟书先生在《围城》这部小说里揭示得淋漓尽致:没成熟的人总想一步跨入成熟者的行列,以行使成熟者开拓世界、支配自己的特权,成熟了的人却又向往快乐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文化传播的新纪元——大众传播时代恩格斯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可见人类进步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文化进步的历史。人类正是依  相似文献   

14.
一、道德虚无主义与道德重建主义纵观人类思想史,尽管古今中外各派伦理思想众说纷法,然而根据其面对社会危机或历史转折所采取的态度可以将历史上的思想家分为两类:一类人从当时社会上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事实中,推论出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或只能是背信弃义、以强凌弱、相互敌视的冲突,而不可能或不应该建立人人平等的道德秩序,从而得出道德无用或取消道德的结论,这就是道德虚无主义。另一类人则由对道德沦丧的现实痛心疾首而走向重建道德理想和道德秩序,这种主张可以称作道德理想主义或道德重建主义。属于前…  相似文献   

15.
M.考林  艾彦 《世界哲学》2001,1(1):46-50
只要涉及异化,人们就会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论述中,遇到某种令人困惑之处。对那些断言马克思的著作中存在某种令人欣慰的断裂的人来说,与异化这个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术语的用法太多了。然而,由于成熟马克思对异化的说明,处于极其次要和零散的状态,所以,这种说明无法构成真正清楚的、对于这里不存在任何断裂的具体证明。那些支持存在这种断裂的人,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成熟马克思所撰写的、在其中反复运用异化这个术语的论述段落。而那些支持不存在这种断裂的人——他们当中的绝多数人都显然是用英文写作的马克思评论家,则在很大程度上利用这些论述段落来“证明”,异化在成熟马克思著述中确实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6.
打击,似晴天霹雳,排山倒海,锐不可挡。它试图吞噬一切,同时又在创造一切;它使人呆若木鸡,又使人顷刻猛醒;它使人脆弱,又使人坚强;它既能使一个人彻底垮掉,也能使一个人顶天立地;既能使一个人最终毁灭,也能使一个人获得新生。它泯灭了懦弱者的勇气,点燃了坚强者的圣火;它耗尽了懦夫的信心,增强了勇士的斗志;它是强者的推进剂,是弱者的致命点。  因此,打击看似无情实有情。两种结果,全看你如何去理解和面对。  不堪一击,恰恰证明了打击的无情性。因为史有记载当年项羽因受不起兵败打击而刎颈自杀。  “击”人奋起,…  相似文献   

17.
一 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会成熟?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人是生命的最高形式,人的“成熟”区别于飞禽走兽,有两种意义上的含义,一种是生理成熟,譬如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身体  相似文献   

18.
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都是哲学“价值”概念的子概念,即两种不同的价值类型。“经济价值”是指任何事物对于人和社会在经济上的意义,经济学上所说的“商品价值”及其规律则是实现经济价值的现实必然形式;“人文价值”是指对于人自身的意义,它节实上可以覆盖一切价值,因为一切价值归根到底都是对于人和人类文化发展的意义;但在通常的情况下为了特定的使用,我们把它主要理解为区别于经济价值的其他一切价值的总称。联系我国现实思考价值问题,不能不注意一个思想理论基础方面的特殊的情况:多年来在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时,有关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生提醒     
佚名 《天风》2011,(8):61-61
祈祷应当成为习惯,但仅仅是习惯又不是祈祷。祈祷不可以替代一切,但一切不可替代祈祷。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说真话的最大好处就是你不必记得你都说些什么。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相似文献   

20.
试论利益协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人的利益的实现三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承的。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社会的发展在本质上应该是全面的协调的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重视人的发展是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利益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因而,人的发展实质上包含着利益关系的协调发展,协调人类的各种利益关系就成为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充分认识人的利益追求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体人的利益优先的原则,真正通过协调利益关系达到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