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招提寺,是日本律宗总本山,也是南都(奈良)七大寺之一,别称唐律招提寺。位于奈良市郊外五条叮,占地面积约七公顷。天平宝字三年(759)由我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创建。一、鉴真和尚与日本律家公元九世纪以前,中国佛教各宗派相继传人日本,流行于上层社会,并形成了?..  相似文献   

2.
华严风光     
奈良大佛日本奈良的东大寺是南都七大寺之一 ,它是日本华严宗的总本山。奈良时期是总国分寺。这座寺院是受圣武天皇的敕愿 ,作为镇护国家的道场创建的。东大寺的大佛也称奈良大佛 ,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这尊大佛在大佛殿创建后两度被烧毁。特别是1 1 80年源平之乱中 ,大佛殿全毁 ,大佛头部被烧落 ,身体部分半溶化。东大寺老僧重源费尽千辛万苦 ,将寺院修复。三百八十七年后的 1 576年 ,在足利末期的战乱中 ,大佛殿又被焚烧 ,大佛遭到毁灭性的损坏。大佛长期裸露在庭院里。江户时期 (1 60 3— 1 867)的公庆法师与大佛朝夕相处 ,立志修复大佛…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6,(11)
正一、导言比叡山被称为日本佛教的母山,日本佛教各宗派祖师辈出。比叡山开山祖师最澄(766-822)入唐求法,从师修学,蒙授大法;佛法相传,即承师直接相传的"血脉相承"之法缘,奠定了比叡山日本佛教母山这一历史地位。关于佛法相承,奈良时代(710-794)布教开宗的所谓"南都六宗"(位于古都奈良的华严宗、法相宗、律宗、三论宗、俱舍宗、成实宗)自不待言,弘法大师空海(774-835)开创的真言宗,乃至镰仓时代  相似文献   

4.
东大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①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相传东大寺是由圣武天皇发愿、光明皇后随喜力劝而建。我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曾在这里设坛授戒。1997年秋,出席“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的三国代表曾在这里共同举行了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东大寺的建筑与历史东大寺的伽蓝以大佛殿(金堂)为中心。在中门与南大门之间有东、西七重塔;北有讲堂、三面僧房、食堂,西有戒坛院,西北是正仓院、转害门②;东侧有二月堂、索院(法华堂)、开山堂等。…  相似文献   

5.
春暖奈良花     
2008年5月上旬,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往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参访了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唐招提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祖庭,天平三年(759)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及其弟子创建,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6.
药师寺,位于奈良市西京町,是日本法相宗大本山,为奈良七大寺之一,始建于日本天武九年(680)。本尊是药师三尊(日本国宝)。历史沿革日本天武九年(680),日本第四十代天皇为了祈祷皇后疾病痊愈,发愿在飞鸟藤原京建造佛寺,这便是药师寺建寺之始。七年后,药师寺尚...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济宁市自古以来就是鲁西南经济、文化重镇,水陆交通发达,河川纵横,物产丰富,有北方鱼米之乡的称谓;商业、手工业繁荣,商贾云集,有小汉口之称。京杭大运河纵穿市内,扼南北漕运之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全市四、五万穆斯林与汉族兄弟一起,对济宁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闻名天下的“青滑皮”裘皮,主要是回族手工业生产的。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大师常志美就是在济宁创建山东学派的。历史上济宁有近20座清真寺。市区内以西大寺,东大寺和柳行清真寺最有名,只可惜规模最大的西大寺在“文革”后期被强行拆除,而东大寺虽遭严重破坏,但幸运…  相似文献   

8.
<正>小皮院位于古城西安鼓楼附近,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巷,游人若不留意,根本注意不到它的存在。相对于西大街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这里显得如此宁静。小皮院清真寺就坐落在这条宁静的小巷中,寺也因此而得名。西安鼓楼附近有几座比较有名的清真寺,最有名的是化觉巷内的清真大寺,也称东大寺;其次是位于大学习巷的清真寺,也称西大寺。由  相似文献   

9.
李贺敏 《法音》2000,(12):43-45
本刊讯 11月7日至16日,应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琳为团长、陕西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界明法师和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岳法师为副团长的中国佛教教育代表团一行25人访问了日本。访问期间,重点考察了大正大学、佛教大学、大谷大学、学林(立正佼成会)等日本佛教界创办的大学和教育机构,拜访了枣寺(运行寺)、日莲宗大本山池上本门寺、比叡山延历寺、清水寺、东本愿寺、东寺(教王护国寺)、唐招提寺、东大寺、西大寺、法隆寺、药师寺、立正佼成会等友好寺院和宗派,还拜会了日中友好协会等友…  相似文献   

10.
东福寺,是日本临济宗十四派之一的东福寺派大本山,位于京都市东山区本町,山号慧日山。历史上曾名列京都五山第四位,面积20公顷,约有25座塔头子院及425座地方寺院。嘉祯二年(1236)由摄政九条道家发愿,历时19年,于建长七年(1255)建成。开山是圆尔辨圆,本尊为释迦如来。由于当时奈良华严宗总本山东大寺及法相宗大本山兴福寺规模巨大,香火旺盛,遂各取一字,命名为东福寺。东福寺是当时京都最大的寺院。东福寺历史圆尔辨圆与东福寺日本临济宗从中国传人,并曾受到以幕府为代表的上层武士和皇室、贵族中一部分人的信奉,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11.
日本真言宗由弘法大师空海(774-835)创立,视我国西安青龙寺为祖庭。青龙寺创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原名感应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更名青龙寺,为唐代密宗名刹。日僧空海于公元804年随第17次遣唐使入唐求法,师事青龙寺东塔院惠果和尚,回国后开创日本真言宗。东寺是日本真言宗总本山,位于古城京都市南区九条町一番地,又名教王护国寺,也是日本真言宗开宗的根本道场。  一、东寺的历史沿革 1、弘法大师空海与东寺的创建  延历十三年(794),桓武天皇将都城迁至京都,开始营造新的王城,同时在新城正门罗城门的东西两侧营造…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人民都为自己国家有奈良东大寺的宏伟建筑和举世无双的世界最早最大金铜佛像而自豪,但也始终没忘记东大寺和大铜佛能保留至今是中国匠师们的帮助和合作的结果,特别是在八百余年前,中国浙江明州(今宁波市)造佛师陈和卿、陈佛寿、伊行知等的功绩。说起这尊世界上最早的大铜佛,还先得从中国洛阳龙门的卢舍那大佛说起。  相似文献   

13.
安田暎胤  任永生 《法音》2000,(12):14-19
一、日本佛教的源流和奈良的佛教寺院  药师寺建于公元680年,是由天武天皇发愿而建的国家官寺。奈良时代,日本从中国传入六个佛教宗派(三论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成实宗、律宗),被称为“南都六宗”。其中,法相宗以唯识教典为所依经典,这些经典是日本留学僧们四次入唐求法请到日本的。其第一传为道昭(629—700),第二传为智通、智达。道昭于653年,智通和智达于658年分别入唐,共同从玄奘三藏受学唯识教义后回国。第三传为智凰和智雄,第四传为玄昉。智凰和智雄于703年、玄昉于735年入唐,从法相宗第三祖智周(668—723)…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2,(8)
佛教自六世纪传入日本以后,经过奈良时代(710~785)、平安时代(794~1192)以至镰仓时代(1192~1380),前后约七百年间,产生了许多宗派。奈良时代有三论、法相、华严、律宗、成实、俱舍六宗,称为“南都六宗”;汉文大藏经亦在此时期传入日本。平安时代初期有天台、真言二宗,称为“平安二宗”;以上八宗,主要为当时日本贵族上层社会所信仰。到了镰仓时代,禅宗、净土宗、日莲宗相继兴起,佛教始流行于日本民间。佛教传入日本后,与日本传统文化结合,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氏族化的宗派。在历史上,佛教对日本文化发生过重大影响,直到今天,佛教在日本社会上仍有相当大的势力。为了方便了解日本佛教,现将日本佛教的主要宗派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法隆寺是日本圣德宗总本山,位于古都奈良生驹郡,占地面积约十九公顷。相传推古天皇十五年(607)由圣德太子创建,圣德宗也由此得名。由于法隆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群,而且寺内文物众多,平成五年(1993)12月1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  相似文献   

16.
任永生  张琳 《法音》2001,(2):35-38
清水寺座落在京都东山三十六峰之第二十九峰--音羽山的中西部腹地,占地13万平方米。始建于奈良时代(707-805)末期的宝龟9年(778),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清水寺是日本北法相宗的大本山,也是为响应赵朴初先生提出的“黄金纽带”构想而由日本佛教界发起创立的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的所在地,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清水寺的历史沿革  1、清水寺的创建  相传日本奈良时代末期的宝龟9年(778),观音菩萨托梦给大和(今奈良)子岛寺高僧延镇上人(?-821),要他“去木津川北岸寻找清泉”。延镇上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宗教》2020,(4):F0004-F0004
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北段,与化觉巷清真寺东西相对,故称"西大寺"。据寺内现存碑文记载,该寺创建于唐中宗乙巳年(705),是西安市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8.
开封东大寺“护国清真”题词的由来白宗正坐落在开封市清平街南头路西的东大寺,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文记载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敕赐增修"。东大寺大门门楣上曾悬挂着蓝底金字行书"敕建清真寺"匾额一方,"文革"前该匾已不见踪影,现在悬挂的是原新华社...  相似文献   

19.
开封东大寺“护国清真”题词的由来白宗正坐落在开封市清平街南头路西的东大寺,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文记载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敕赐增修"。东大寺大门门楣上曾悬挂着蓝底金字行书"敕建清真寺"匾额一方,"文革"前该匾已不见踪影,现在悬挂的是原新华社...  相似文献   

20.
1998年5月21日陪日本立正安国会、立正大学赠送《日莲大圣人御真迹》代表团参观北京图书馆善本部时,发现一件日本奈良时代圣武天皇天平十二年(740)光明皇后书写的抄经记。回家后凭记忆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此抄件在日本早有记录。为了更好地了解此件文书的价值,先将当时的历史背景稍作说明。天平五年(733)圣武天皇敕僧荣睿、普照随遣唐使人店留学,并寻访高僧赴日传授戒律。经他们的邀请,洛阳福先寺道破在天平八年(736)到达日本奈良。此后鉴真一行经过六次东渡,终于在孝谦天皇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已进人公元754年)到达日本,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