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剑涛 《学海》2004,(6):134-137
作为公共生活事件,公选已经逐渐为公众所熟悉,许多省份都举行了公选,国家也在法律层面上开展了公选法规的制定实施工作。公选的积极效果正在显现出来。随着公选的日渐成熟,全面审视公选,并从权力走向开放的视角观察分析其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意义,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了。在程序视野中“公选”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简称,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一个现代国家中,治理国家的重要支点不外有二,一是国家治理的健全制度架构的建立与运行,二是合理的人才吸纳机制的设计与运作。无疑,公选领导干部既属于前者的范畴,更属于后者的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2.
公正与权利和义务密切相关.公正所涉及的权利和义务,应是严格意义上的相互对应、必然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说公正的根本问题是权利与"完全义务"(即狭义的义务)如何分配的问题,即不论是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还是非基本权利与非基本义务,也不论是法定权利与法定义务,还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一方的权利,必然是他方的义务;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3.
毛兴贵 《学海》2008,53(3):77-84
公民的政治义务与国家的统治权利相对,是一种道德义务,不同于法律义务.政治义务问题是一组相关的问题,以公民为什么有服从义务为中心.义务与责任的区分对于政治义务问题意义重大.各种证成政治义务的进路都有问题,这把我们推向了无政府主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员工组织公正感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组织公正感问卷和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对219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以考察在当前社会背景中,企业员工组织公正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现状,并运用相关、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其内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公正感及其因子(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组织公正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既是实体法的意义,同时也具有伦理的意义。法学意义上的权利是以道德权利为基础的。现代法把保障公民的权利看作是法的基本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它就是与现代社会的公民伦理意识相一致的。主张权利和维护权利是公民社会公民的道德义务以及应尽的社会义务,是现代公民社会秩序得以建构的基础条件。社会主义国家承担的义务同时也是公民的权利,所行使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因此,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道德权利与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权利是公民道德的内在要求,它在公民社会中既是法律权利的基础,又是法律权利的扩展和深化,较之于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具有作用范围大、救济手段软、与义务对等等特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道德权利的存在,相反,道德权利在公民社会中表现为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权、道德主体的被尊重权、道德行为公正评价权、请求报答权等,这些都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法治发展史过程,也就是不义的法律退场和正义的法律入场的过程,正义是法律的运行轨迹和价值导向。在时间里,法律是公正的,一切不义行为在法律面前不仅是不道德的,也是不明智的。法律达到公正也是一个过程,是在与不公正的坚决斗争中逐渐实现的,公民不仅有拒绝遵守恶法的权利,也有拒绝遵守恶法的义务,司法审判也不能以恶法作为依据。法律最终实现正义,法治是依法之治和良法之治的最佳结合,法治是一种优良的生活方式和善治,每个公民以良好的法律心态依据良法堂堂正正做人,在法律正义的发展历程上留下光明的印记。  相似文献   

8.
制度公正与德福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公正就是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德福背离现象存在的主要根源是制度问题或者体制问题.德福统一是评价社会制度是否公正的主要标准之一.制度公正的基本功能是抑恶扬善,有效调节人的善恶行为,最终实现德福统一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公民有义务服从国家的法律与统治,这种义务的根源是什么?或者说,公民为什么有义务服从国家的法律与统治?这是政治义务的核心问题。政治哲学史上对这个问题的传统回答是同意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公民之所以有义务服从,是因为他们以某种方式对国家表示了明确的或隐然的同意,忠顺宣  相似文献   

10.
高校艺术类素质公选课的开设旨在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如今大量需要高素质人才的社会中,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今高校艺术类公选课普遍存在学生选课无目的性、上课无纪律性、课程考核态度敷衍等不良现象,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探讨了公选课在课程建设、课程管理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管理公正是公正在管理领域的体现,是在管理过程中使组织权利与义务达到平衡的原则,也是管理过程中追求的使组织权利与义务达到平衡的伦理价值目标。管理公正是管理学与伦理学整合的支点,研究和实践管理公正对深化管理伦理学研究,实现伦理化的管理,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作为公民的义务,不仅有助于国家获得稳定性和统一性,也是公民获得身份认同与归属感的条件。我们有理由践行作为公民义务的爱国主义,确保作为一条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的爱国主义得到深思熟虑和审慎的贯彻实行,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公民义务的爱国主义源于国家政治生活、公民身份认同与价值依归的内在需要,蕴含着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要求公民自觉加强对国家的政治忠诚、热爱祖国的文化,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民生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公民根基性的"生存",二是公民尊严性的"生活",三是公民理想性的"好的生活".基于对中国当下民生的现状及问题的全面把握,政府在民生制度和民生实践中首先应遵循刚性的公正原则,它既能够一般地解决资源供给的有限与人的欲望的无限之间的冲突,又能有效地解决当下民生中的突出问题.但公正原则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决定了它无法惠及每一特殊个体的需求,强调具体性、关系性、情境性、理解与关爱的关怀原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因此,以刚性的"公正"与柔性的"关怀"为伦理原则的民生制度与民生实践,将最终引领全体公民过上他们所珍视的和值得过的"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和谐社会不是完美的社会和无矛盾的社会,而是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又能正视并妥善解决矛盾和冲突的社会。和谐社会公民围绕共同伦理目标的同心的社会伦理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正展示着中国社会转型和再起飞的历史进程。和谐社会要求所有公民具备与其职责相适应的竞争性品质和合作性品质,而最关键的是公正品质。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公正的法律和公正的道德,培养公民的公正品德,造就公正的人。  相似文献   

15.
书法艺术是中国历经千年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当代高校教育中书法艺术教育是大学生人文教育和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情操的培养的重要途径,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极大的推进作用。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自2018年开始,开设了书法公选课,文章结合其两学年书法公选课的教学实践情况和教学成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提出建议,希望能对高校书法公选课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公正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公正具有严格的概念范畴和内涵尺度,而不仅仅是一种哲学分析模式的指代符号.在政治哲学的语境中,公正意味着促进人对公民性、价值认知、观念认同、制度均衡和社会结构稳定的产生、发展或实现.这就意味着公正概念必须建立在某种特定的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对于当代公正概念分析而言,这一基础离不开政治评价行为、政治生活结构和政治价值构建等三个维度,且表现为这样三个维度之间的均衡存在.  相似文献   

17.
健康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或政府有义务保障公民的这一权利.公民的健康除了由医疗卫生和生理因素决定外,还由诸多社会因素决定.这些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所反映的实际上是社会正义问题,因此要保障公民的健康权利,最根本的是要营造一个正义的社会环境,并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保障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8.
公正是社会主义政治的基础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不是公平与正义的缩写,公正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一个具有行为规约性的基础价值.公正是社会主义政治原则制定和执行的最起码的出发,最,公正是公民评价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公正的政治基础价值.只有坚守公正的政治基础价值,才能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防止权力腐败,避免各种利益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保障公共秩序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制度公正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度公正与社会和谐代表了一个“好”社会理想的两端:公正是最低限度的好社会,而和谐是最大程度的好社会。对于社会的和谐运行来说,制度公正是基本要求,但仅此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发育公民的另一种道德内驱力——仁爱之德。而发育公民的仁爱之德,必须从构建公正的制度规则和坚固制度公正这个道德底线入手。  相似文献   

20.
感激原则有时候被用来解释和证成公民的政治义务,根据这种理论,公民的政治义务说到底是一种感激义务。基于家国类比的感激理论夸大了家庭与国家的相似之处;从感激义务的积极方面出发去解释和证成政治义务的尝试由于将感激国家的义务限定于服从法律,从而与感激表达方式的可选择性相违背;从感激义务的消极方面出发去解释和证成政治义务的进路虽然可以避免前一种进路的缺陷,但无论是将政治义务看作对国家的感激义务还是对其他所有公民的感激义务都有失妥当,而且这种进路也不能解释政治义务的复杂性。感激理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表明,我们不能把政治义务建立在感激原则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