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区分艾滋病知识的两个不同侧面: 对艾滋病的误解和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 并第一次在中国探讨这两个不同侧面的知识对艾滋病患者的认知、情感、行为反应的不同预测作用。119名(31男, 88女)来自上海、132名(59男, 73女) 来自广州的大学生参加了本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 1) 普遍对艾滋病存在误解, 即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日常的一般接触传染, 并且, 这种误解和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相互独立; 2) 都表达了对艾滋病患者的厌恶情感、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不舒服感; 3) 尽管如此, 但都不支持对艾滋病患者采取强制措施, 也不认为艾滋病患者感染艾滋病是他们自己的责任。研究还发现, 和来自广州的大学生相比, 来自上海的大学生对艾滋病有着更多的了解, 对艾滋病患者有着更少的负性情感、更少的消极态度、他们也更少地把感染责任归结到患者本身。特别有趣的是, 本研究发现, 对艾滋病患者的负性反应具有显著预测能力的是对艾滋病患者的误解而不是正确认识, 即误解越多, 负性反应越多。这些发现提示, 中国未来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应该继续大力加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不仅要让人们知道艾滋病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染的, 还要特别消除他们对艾滋病的许多误解, 从而减少或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许多歧视性反应, 营造一个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环境; 同时, 中国的艾滋病防治还应该注意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防治力度和采取的策略应该和各地的实际疫情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歧视是全球面临的共性问题。对云南L艾滋病防治中心进行实证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患者所承受的歧视不仅来自他者,还来自患者自身。他者的歧视是艾滋病歧视的根源,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歧视进一步加固了艾滋病歧视。艾滋病歧视还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共存于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歧视和他者歧视之中。调查结果同时显示,感染途径和性别分别是与艾滋病歧视差异关联度最大的两个因素,在艾滋病歧视消除的研究与工作开展方面,必须重视艾滋病歧视的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艾滋病立法始于1987年,其标志性法规性文件就是《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艾滋病的法规性文件.中国艾滋病立法虽然已有了19年的历史,但至今中国仍没有专门的、系统的、权威的艾滋病法规,大多数法律或法规性内容都是分散在其他的法律、法规或规章中,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残缺不全.2006年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57号国务院令,公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该条例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明确了政府和个人艾滋病防治的权利与义务,应该是中国目前最专门、最系统、最权威的艾滋病法规.但如何保护艾滋病患者的隐私权,该条例并未充分说明,因此有必要予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与责任伦理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自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次发现并报道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经成为了历史上最恐怖的传染病之一.据中国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透露,目前中国已有84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艾滋病病人8万名.中国正处于艾滋病出现泛滥之前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关键阶段不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艾滋病的流行将成为国家性灾难."[1]然而,迄今为止,人们还有意或无意地把艾滋病归结为个人的道德危机,而忽视了对造成艾滋病蔓延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关注.把艾滋病当作他者的事情,很难使公众确立艾滋病的危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认识到这是人类的共同危机.  相似文献   

5.
人权视野下的艾滋病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艾滋病是一种传播性疾病 ,但从传播途径上看艾滋病不同于偶然间 (casually)传播性疾病 ,适用于偶然间传播疾病的公共卫生策略和规范不应不恰当地应用于艾滋病的防治。艾滋病是一种“行为病” ,艾滋病防治应更多地关注“高危行为” ,而非“高危人群” ,对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支持和干预应注重其行为改变。艾滋病存在“窗口期 (window period)” ,对艾滋病检测结果的评估必须考虑“窗口期”。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较长 ,HIV感染者仍可能长时间地成为社会的生产力。在现阶段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会面临巨大的心理、社会压力 ,对HIV感染者和…  相似文献   

6.
预防艾滋病与善待艾滋病患者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它在世界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经济问题、社会问题。1 艾滋病在超速蔓延自 1 981年美国在世界上发现首例艾滋病后 ,艾滋病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现艾滋病已蔓延到五大洲 ,3 0 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席卷全球每一个角落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近期在日内瓦发布的《2 0 0 1年艾滋病状况》报告指出 ,2 0 0 1年全世界共有5 0 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艾滋病防治工作难度日益增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除艾滋病本身的性质外,受艾滋病影响人群日益"特殊化"问题也日渐显露,成为制约我国艾滋病防治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将艾滋病防治工作融入现行社会体制,是保障艾滋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据此提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常态化"概念以及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常态化运行和管理机制。阐述了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常态化的意义,通过对国外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常态化成功经验的探讨,为完善我国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常态化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与全面小康目标的一致性使其从独特角度审视当代中国小康进程。中国MDGs实施状况表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防治是发展薄弱环节,这将对中国小康进程带来诸如贫困等问题。歧视和羞辱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防治目标的最大社会障碍,而现存法律因素更无意识强化了这种歧视。建立有效的沟通策略与法律支持、“让艾滋病人群更大地参入到目标中来”(GIPA)可能是当前的出路。关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防治,实现中国MDGs ,是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周长城  姚琴 《学海》2005,(2):48-53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与全面小康目标的一致性使其从独特角度审视当代中国小康进程.中国MDGs实施状况表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防治是发展薄弱环节,这将对中国小康进程带来诸如贫困等问题.歧视和羞辱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防治目标的最大社会障碍,而现存法律因素更无意识强化了这种歧视.建立有效的沟通策略与法律支持、"让艾滋病人群更大地参入到目标中来"(GIPA)可能是当前的出路.关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防治,实现中国MDGs,是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晓望 《天风》2004,(12):22-23
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们将其剪成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后来,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爱心组织、医疗机构、咨询电话纷纷以"红丝带"命名,红丝带令世界各地联合起来、同心协力对抗艾滋病,它是一种表明你关心及关怀艾滋病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高危行为的伦理分析与公共伦理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迅速蔓延与高危行为有着密切的直接关联。艾滋病高危行为的产生与行为者的伦理态度、社会伦理态度又有着深刻的关联。从伦理学角度分析艾滋病高危行为,可以从源头上了解高危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因。由此,从公共伦理政策构建的层面上对艾滋病高危行为提出干预,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河南省农村艾滋病卫生服务系统反应性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村艾滋病卫生服务系统反应性得分为50.9,介于好和一般之间。总的来说,艾滋病人群对农村艾滋病卫生服务系统反应性水平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但在尊严、保密性、就医环境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河南省农村艾滋病卫生服务系统反应性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村艾滋病卫生服务系统反应性得分为50.9,介于好和一般之间.总的来说,艾滋病人群对农村艾滋病卫生服务系统反应性水平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但在尊严、保密性、就医环境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自从 1 981年在美国旧金山发现世界第 1例艾滋病人以来 ,这种可怕的瘟疫即在全世界迅速蔓延。目前 ,全球已有 1 8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或流行艾滋病。我国大陆 3 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由于艾滋病在医学昌明的今天仍是“绝症”和“死亡”的代名词 ,所以人们无不谈“艾”色变。为了在新的百年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的特点、原因 ,以寻求从根本上预防、控制、杜绝艾滋病的对策。1 我国艾滋病快速流行的特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 2 0世纪 90年代数据 ,全世界感染艾滋病…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防艾意识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薇 《学海》2003,(5):73-77
1998年中国政府在《中国预防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中将艾滋病防治的总目标确定为 :“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和控制体系 ,在全社会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 ,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在保障这一目标实现的诸因素中 ,最重要的是政府领导。如果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像《规划》中所预设的 :将“减轻艾滋病给人民健康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作为自己的工作要务之一 ,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有效控制艾滋病流行传播的机制就能形成。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对防治艾滋病及相关问题怎样看 ?2 0 0 1-…  相似文献   

16.
新疆艾滋病形势严峻,艾滋病重点疫区的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着对艾滋病知识的缺乏,对艾滋病患者持有歧视、恐惧的心理及缺乏基本的防护知识等现状,艾滋病护理扩展培训项目的实施,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的艾滋病知识培训,对艾滋病干预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新疆艾滋病形势严峻,艾滋病重点疫区的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着对艾滋病知识的缺乏,对艾滋病患者持有歧视、恐惧的心理及缺乏基本的防护知识等现状,艾滋病护理扩展培训项目的实施,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的艾滋病知识培训,对艾滋病干预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防治之伦理原则的几点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艾滋病 (AIDS)是一种威胁全社会的严重传染病 ,它侵蚀着人类的健康 ,阻碍着经济的发展 ,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对于我国 ,甚至全世界 ,艾滋病的传播都带来极大的害处。有效阻断艾滋病的传播 ,必然要管理艾滋病患者和高危人群 ,限制他们的某些权利 ,这就产生一些社会伦理问题。艾滋病的防治 ,虽然可以使用有利 (无伤 )、尊重 (宽容 )、公正、互助等伦理原则[1] ,卫生部下发的《关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管理意见》(以下简称《管理意见》)也考虑了这些伦理理念 ,但是这些原则和理念高度抽象和概括 ,缺乏可操作性 ,实践中 ,往往遇…  相似文献   

19.
特殊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艾滋病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也对社会、政治、经济及人文伦理道德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对艾滋病病人犯罪的监管问题,公安干警的职业暴露问题,都是目前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课题。加强艾滋病患者违法监管,对特殊群体进行行为干预,是司法结构急待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也对社会、政治、经济及人文伦理道德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对艾滋病病人犯罪的监管问题,公安干警的职业暴露问题,都是目前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课题.加强艾滋病患者违法监管,对特殊群体进行行为干预,是司法结构急待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