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行为学派)、认知学习心理学(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情感学派)是当前教育心理学众多学派中影响最广泛的最有代表性的三大学派。这三大学派观点鲜明,具有典型性,各自理论也都自成体系。为此,对其基本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必将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动向和概貌,从而寻找教学改革的深层依据。  相似文献   

2.
学派是一批科学家因师承关系和持相同学术观点而形成的派别。在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朱智贤教授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朱智贤学派。该学派的主要贡献是:(1)构建起完整的中国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体系;(2)系统建设了中国发展心理学专业教材,为培养发展心理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3)开展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改变了中国发展心理学言必称欧美的局面;(4)主编《心理发展与教育》,搭建起中国发展心理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5)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全面总结了中国心理学的成果;(6)培养出中国发展心理学界的一批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自1879年独立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一直存在着非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矛盾与冲突所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心理学出现了分裂,心理学成为了一门学派纷争、理论对立、组织分裂的学科。该文着重分析了心理学的两大研究范式间和科学主义心理学本身中所存在的非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希望借此能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况志华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05,37(5):702-709
当代西方心理学界先后出现了后现代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等新的研究取向。这三种取向在对现代主义心理学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着各自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视野,并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本文综述了这三种取向的核心观点和基本特征,论证了它们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主张反思的意义在于超越,不同取向的整合应基于宽容与对话。  相似文献   

5.
试论理论心理学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论心理学是近20年来涌现出的新学科。这是一门以理论思维方法对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和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已逐渐汇成为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理论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就应像理论物理学、理论化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一样,是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理论心理学并不是抽象的哲学建构,它也十分关注实践应用问题。当前理论心理学在西方已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行动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岚  李资渝  张莉 《心理学探新》2001,21(1):38-42,53
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其学科的独立性愈加明显,研究课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并且表现出所受当代心理学新理论影响的敏感性。在本文中,作者通过以上三个方面,来跟踪与评述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强调了中国文化作为教育心理学重要资源的意义,提倡了一种东西方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对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现代心理学正身处众多困境时,后现代心理学者们从新的视角和观点对其展开了攻势,因此在这近十多年里,西方心理学界充满了激烈辩论的声音。文章总结了西方心理学界围绕着后现代心理学这个话题展开的各种对话,包括心理学的认识论、研究性质、研究方法以及后现代心理学的价值等各个方面的讨论。作者在梳理这些对话的同时,对二者的观点进行了论述,其目的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后现代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从而推进心理学科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的跨文化比较方法之上的、探求群体心理行为差异与相似的一门学科。它发端于本世纪初,形成于七十年代。近二十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被认为代表了心理学未来的主要方向之一。一、跨文化心理学的现代概念跨文化心理学有一个有代表性的最新定义,是在1989年由加拿大皇后大学 Berry 教授等人提出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各种文化和民族群体  相似文献   

9.
学校心理学(School Pa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中各种成员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服务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该学科19世纪末期在美国萌芽,20世纪40—50年代成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我国则尚未正式建立这门学科。本文拟对学校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学科体系以及在我国建立和建设这门学科的必要性、可能性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建构心理学的相继出现,表明心理学中文化因素逐渐兴起。当代心理学中文化因素兴起的成因主要有: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心理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相关学科的推动及世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由于有些论者简单地把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形式理论,归结于黑格尔主义以及西方形式主义本体论哲学美学,因此未能全面而深刻地揭示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思想渊源.事实上,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根源:一是德国哲学传统的辩证批判精神,尤其是德国近现代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批判精神,形成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哲学基础;二是卢卡奇关于资本主义物化理论及他对商品拜物教的哲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对资本主义非人道性的深刻批判,奠定了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人本主义思想基础;三是该学派批判吸收了西方近现代形式本体论哲学美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形成了其审美形式理论的现代美学心理学与西方现代文艺形式创作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沈德灿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全书分为4编12章。第1编“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依次为:精神分析心理学概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形成历史,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评价;第2编“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依次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孙超 《四川心理科学》2014,(10):144-144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给西方心理学界吹起了一股清风。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中的积极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有意义。由于兴起的时间较短,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要更多的心理学家去完善和实践这一理论,推动积极心理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心理学是在20世纪初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传入西方心理学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图书的出版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收录的心理学图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心理学图书的年出版量、编著与译著的比较、出版数量的地域差异、分支学科的出版特征等四个方面的出版状况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历史背景,试图从出版视角对民国时期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微观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5.
贾林祥 《心理学探新》2007,27(2):16-18,43
潘菽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刻的分析,为人们正确地进行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他对心理学未来发展的预测,揭示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心理学研究者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任俊 《宗教学研究》2007,9(3):112-116
佛教是一种重要的东方哲学文化,它的一些精神已经渗透进了当代的许多学科领域。在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在思想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能看到佛教的核心精神——Dukkha箴言(人的苦难)、Tanha箴言(人的欲望)、Nirvana箴言(苦难中的涅槃)和Magga箴言(摆脱苦难的路径)的影子。因此,探求佛教文化在当代心理学中的生存状况,寻找心理学视野下的真实佛教就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进化心理学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用适应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的心理机制及其行为方式。本文通过阐明进化心理学的产生背景,重点论述了进化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及其与心理学主要学科分支的联系,并指出了进化心理学对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复兴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新特点。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并不是通过理论化的简单转向来克服心理学发展中的困难,或以总体的、一般的抽象术语重新发明元理论,而是力图在提高理论研究方式的科学化水平基础上,加强对具体的、中等水平的亚理论问题的整合性学术探讨。进一步寻求心理学理论研究走向繁荣的学科内在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宗教心理学在西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还是个新学科。本文从宗教心理学的定义、历史、代表人物、重要理论及研究方法几方面,简要勾勒出西方对宗教现象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概貌。希望以此启示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起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分析了当代西方心理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强调实证性的研究,忽视心理学的理论建设;(2)重视应用性的研究,轻视基础研究;(3)认知研究席卷整个心理学领域;(4)人本主义的原则深入人心;(5)学派的对立与学派的交融并存;(6)要求实现心理学统一的呼声逐渐高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