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燕峰 《天风》2014,(3):12-13
<正>我们要尊重今日教会中那些不主张穿圣服的观点,但我认为既然选择穿戴圣服圣袍,就得使其庄重而有意义,而不仅仅是让人觉得‘好看'!基督教在历史中有着丰富的服饰文化,教会中的特定服饰被称为圣衣(或圣服)。圣衣的使用范围包括圣职人员和平信徒,穿戴场合也包含了日常生活及崇拜礼仪。本文仅就圣职人员中牧师所使用的圣服进行探讨。在《出埃及记》中如此记载:"你要给你哥哥亚伦作圣衣为荣耀,为华美。又要吩咐一切心中有智慧的,就是我用智慧的灵所充满的,给亚伦作衣服,使他分别为圣,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出28:2-3)旧约圣经非常详细地记载了神晓谕以色列民的祭司的一种特殊服饰——"以弗得"(ephod),这正是祭司在会幕或圣殿主领礼拜时穿在蓝袍外面的"圣衣",乃用染色的特殊布料和细麻布制成。"圣衣"上镶有各类宝石、饰品、乌陵和土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发展,解释水平理论的理论基础、理论机制、理论应用都得到了系统的总结。但是,在解释水平理论的完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解释水平的变化是否完全基于心理距离的变化;第二,解释水平与心理距离的因果关系问题;第三,解释水平的变量属性界定问题;第四,解释水平间接操纵与直接操纵的效果比较。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解释水平理论中的概念和作用机制,需研究者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文新异组合概念的解释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烨  傅小兰  孙宇浩 《心理学报》2004,36(3):265-273
通过分析600名中国大学生对32个概念组成的160个新异组合概念的解释,考察了中文名词-名词组合概念的解释策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⑴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是两种主要的解释策略;⑵第一个子概念具有显著属性的组合概念得到更多的属性解释;⑶子概念之间相似性的高低不影响属性解释出现的比率,但影响关系解释出现的比率;⑷生物组合概念比人造物组合概念得到更多的属性解释。其中的新发现既不支持关系竞争理论,也不支持双重加工理论,引出了有待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反对王弼以老庄思想解释<周易>这一传统观点,因为他除了用老庄道家思想解释<周易>之外,王弼也运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周易>,而且运用儒家思想解释的内容大于运用道家思想解释的内容.本文分析了王弼为何同时运用儒家和道家思想解易的原因,并提出<周易注>的绝大多数内容是以<易传>的思想和汉代的注易方法来解释<周易>.  相似文献   

5.
科学解释同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及科学理论的结构相关,是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它关系到科学理论何以能成立、理论和实体的关系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国外学者研究较多。纳格尔在《科学的结构》一书中提到了十种解释范例;亨普尔在《解释逻辑之研究》、《演绎规律解释与统计解释》、《科学解释种种及科学哲学论文集》和《自然科学的哲学》中提出了两种解释模型;孔宪中在《是科学的解释,还是骗人的解释》中根本  相似文献   

6.
以概率原理为材料,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样例的编码方式对问题解决迁移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实验1探讨了样例的变异性与不同的自我解释模式结合对被试解决不同程度迁移问题的影响;实验2运用大声思维技术,进一步探讨不同样例的变异性和不同自我解释模式编码样例的条件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和问题解决的特点。结果表明:样例的变异性和诱发自我解释模式结合能有效地促进原理图式的获得和迁移;自我解释对理解原理和获得原理的概化图式有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学习者自我解释的特征并不一致,存在着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7.
刘志雅  莫雷 《心理科学》2005,28(2):318-320
该文介绍了概念和类别研究中基于解释的观点。和原型观、样例观不同,基于解释的观点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知识背景的影响;二是不同的学习任务的影响;三是类别知识的运用的再影响。该文从时问的先后描述了解释观的主要观点及其典型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任远 《现代哲学》2016,(6):87-93
对弗雷格式涵义的描述主义解释传统受到了克里普克和直接指称论者的深入批评。新弗雷格主义者坚持涵义的不可或缺性而建议放弃描述主义。新弗雷格主义者对弗雷格式涵义的实质内容的阐发可以解读成三种进路:一是把涵义解释成从物的思考方式或心理呈现模式;二是把涵义解释成证实性知识或作为证据的概念;三是把涵义解释成动态的信息体或文件系统。这三种理解都强调了弗雷格式涵义的认知功能,从而显示出涵义概念的语义解释和认知解释之间的紧张,以及涵义概念的内在不融贯性。二维语义学承接新弗雷格主义的立场把弗雷格式涵义拆分成认知内涵和真值条件内涵两个维度,涵义的认知层面是弗雷格式涵义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视角,检验了消费者在群体购买情境中的冲动性购买行为.研究1采用2(解释水平:高vs.低)&#215;2(自我建构:独立vs.互依)组间因子设计,用来检验解释水平是否调节自我建构类型对冲动性购买的影响;研究2采用2(解释水平:高vs.低)&#215;2(认知模式:感知vs.模拟)组间因子设计,检验认知模式和解释水平对冲动性购买的联合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群体购买情境下,消费者自我建构类别不同,冲动性购买意愿也不同,且受到解释水平的调节影响;群体购买情境下,消费者对他人认知模式的不同,对自身冲动性购买的影响也不同,解释水平在其中也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丽华  苗丽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2097-2108
敌意解释偏向是一种认知加工偏向, 指个体将模棱两可信息以敌意的方式进行解释的倾向, 它会对个体的攻击行为产生影响。攻击也会影响个体的敌意解释偏向:作为一种人格特质, 高攻击性使个体更容易产生敌意解释偏向; 作为一种行为反应, 攻击对敌意解释偏向具有发展和强化作用。敌意解释偏向和攻击之间可能存在循环关系。两者关系会受到性别、年龄以及人格特点等因素影响。未来研究需要改进敌意解释偏向与攻击的测量工具, 使测量更为直接、客观; 拓展两者不同亚类之间的交互研究, 以全面系统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深入探究情绪在敌意解释偏向与攻击行为关系中的作用; 整合信息加工过程, 探究它们的交互作用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1.
翁世华 《心理科学》2008,31(6):1402-1405
自我解释已经为许多研究所证实,但是多数研究使用的都是自然学科的内容作为实验材料,探讨散文学习过程中自我解释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引入组别变量,自我解释对散文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1)自我解释对散文学习产生了影响,对散文的阅读理解具有促进作用;(2)自我解释对散文学习产生影响机制可能是认知缺口填补和心理模型修正(3)自我解释是可以学习和迁移的,并且其中提供的反馈有助于提升自我解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朱熹《四书》解释方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 ,朱熹通过重新解释《四书》 ,不仅成功地阐发了新的本体论、心性论哲学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了南宋理宗以后六百年里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而他所创立的《四书》解释方法论 ,既是他解释《四书》的方法论 ,又是他研究儒学的方法论 ,而且还是他认识世界、穷究“天地之理”的方法论。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论证 :一、《四书》解释方法论的系统性 ;二、以逐层推捱为关键的语言解释 ;三、以唤醒体验为契机的心理解释  相似文献   

13.
<正>哲学家的职业使命是解释世界而不是改变世界;自从马克思在1845年春作出那个著名论断①以后,哲学家们已没有理由用对世界的解释来贬低或代替对世界的改变和改造了。但在当今时代,"解释世界"客观上已比在任何其他时代都更成为"改变  相似文献   

14.
解释心理起源的新理论范式——进化心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化心理学旨在通过进化的心理机制来解释人类行为的适应性,是解释人类心理起源和本质的一种新兴理论范式。该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进化心理学的诞生背景;其次介绍了该理论的研究内容,其中重点阐述了进化的心理机制的适应性和领域特异性;然后评述了该理论对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的积极影响;最后对该理论的局限性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15.
为证实“解释法”样例设计的促进作用,实验考察了4年级小学生学习“解释”样例与普通样例、“解释”样例和“解释-标记”与普通样例的迁移效果。结果表明:(1)用“解释”样例学习分数加减运算规则的近迁移成绩明显优于普通样例,但远迁移成绩无显著差异;(2)用“解释-标记”样例学习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的远迁移成绩明显优于“解释”样例和普通样例,但近迁移成绩差异不显著,学习“解释”样例的远迁移效果均明显优于普通样例;(3)学习“解释法”设计的比例运算样例,其远、近迁移成绩均明显优于普通样例的迁移成绩,并受被试先备知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探讨了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上口碑信息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1)不同社交媒体平台可以激发不同社会距离感;(2)接收高解释水平口碑时,社会距离远平台的用户购买意愿更高,接收低解释水平口碑时,社会距离近平台的用户购买意愿更高,平台类型与口碑类型在解释水平上匹配时影响力最大;(3)其机制是:口碑类型通过调节用户心理表征的解释水平对加工流畅性的影响,进而调节了“平台类型→解释水平→加工流畅性→购买意愿”这一链式中介路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探究危机情境下组织回应策略对员工的负性情绪和行为倾向的影响。实验一采用被试间设计。探讨公众舆论危机情境下组织回应策略(机会解释,威胁解释)对员工情绪和行为倾向的影响。实验二采用2×2的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管理惩戒危机情境下利益相关性(主相关,他相关)和组织回应策略类型对员工情绪和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威胁解释下被试的负性情绪更高;机会解释下的被试发生负性网络行为可能性高于威胁解释,但现实行为倾向水平均较低;员工利益主相关情境下,被试负性行为倾向更高,危机情境类型和组织回应策略类型交互作用显著。研究表明:机会解释对抑制员工的负性情绪更有效;威胁解释对抑制员工的负性网络行为倾向更有效;员工利益主相关的危机情境会使员工的负性情绪和负性行为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8.
纬书是相对经书而言的,因此,纬书中有很多内容是阐发和解释经书的。《易纬》是纬书的一种,对《周易》经传阐发和解释也是《易纬》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内容阐发上,其对《周易》的起源、作者以及乾坤二卦和象数等方面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在经文解释上,其对《周易》的经文作了直接的解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易纬》与汉代其它易学学派不同的易学观。  相似文献   

19.
解释水平理论:从时间距离到心理距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对事物的心理表征具有不同的抽象水平即解释水平,解释水平取决于人们所感知的与认知客体的心理距离,进而影响了人们的判断与决策。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更多地使用反映事物内涵的一般的、核心的、去背景化的特征来解释心理距离遥远的事物,更多使用偶然的、外围的、背景化的特征来解释心理距离较近的事物。未来的研究应明确区分解释水平本身、解释水平的表现形式和解释水平的前导变量;应更关注其他心理变量在心理距离、解释水平、判断与决策因果链条中的调节或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内隐记忆的性质和理论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沿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阐述了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深入分析了内隐记忆这一概念,并将其与一些相关概念(诸如外显记忆,无意识记,内隐学习,启动效应,实验性分离现象)进行了比较;概略地介绍了内隐记忆的研究状况及理论解释;最后提出应建立一个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相统一、各种合理的理论解释和理论模型相一致的记忆系统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